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广东石排镇推行高福利教育 幼儿园到博士全免费(图)

广东石排镇推行高福利教育 幼儿园到博士全免费

文章来源: chewi 于 2010-05-25 01:16:49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2wdsnzr.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资料图片:2010年5月23日,在山东省郯城县郯城镇米顶村,奶奶胡立芳骑着三轮车带着孙子米梦迪(右)外出。米梦迪的父母常年在青岛打工,教育和照顾孙子的担子落在奶奶肩上。72岁的胡立芳只上过“识字班”,在教育孙子的过程中有时会感到吃力。目前,在很多农村地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担起了教育孙辈的责任,但由于他们的文化水平、教育观念、感情和精力等方面的限制,难免造成一些问题和缺憾,需要引起社会的关注和思考。张春雷摄(新华社发)

从幼儿园到博士,实施长达25年的免费教育。广东东莞石排镇一石激起千层浪,被称为“中国最牛教育强镇”。

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5月12日来到东莞石排镇,他说,“政府推进免费教育的钱来自税收,用群众的钱帮扶贫困者读书是非常合理的。”

其实,早在2009年9月,石排镇的燕窝村已率先落实此措施,给本村的64名大学生发放了32万元的补贴金。

如今,石排全镇开始全面实施这一超前的教育举措。

不止是教育,在城市品质、产业经济、文化事业、市民素质、民生福利、党的建设等方面,石排镇开始了一个中国式的“中国镇”的经济转型探索。

这个富庶的现代滨江工业城镇,希望通过“中国镇”理想,为中国提供一个开启高福利时代的发展样本。

4.2万户籍居民的免费教育

石排镇下沙村的邓晓霞就读于东莞实验中学,还有两个多月就要参加高考了,今年开学没多久,就领回了这个学期免费教育补助金1500元。事实上,2008年9月是石排镇实行高中免费教育的第一年,从那开始,邓晓霞和班里的另外4位石排籍同学就对镇里实施的这项免费教育政策感到满意。

据了解,今年石排财政将拿出1000多万元用于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免费教育。届时,拥有石排镇户籍的全日制大专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每年可分别领到4000元、6000元、8000元、10000元的教育补贴,这使得石排的免费教育从国家规定的9年一下延长到25年。

“石排模式”在全国的免费教育中尚属首例。据统计,2008年至2009年,石排镇用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免费教育的资金达702万元。

当然在邓晓霞和其同学看来,每个学期1500元的免费教育补助对于富庶的东莞大部分本地家庭来说,也许并不重要,但这能说明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

石排有多大的财力来支撑长达25年的免费教育?石排镇每年的可支配财政收入也就5亿元左右,相比珠三角其他可支配财政收入动辄超过10个亿的镇来说,石排并不富裕。

石排的“中国镇”理想

这与东莞石排镇的“中国镇”理想关系密切。石排镇要打造一个集“中国文化、岭南特色、现代元素”为一体的“中国镇”。

“提出打造‘中国镇’,并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石排镇未来发展的战略选择。其初衷,一是对珠三角城市化浪潮的反思,二是对农村城市化的转型思考。”石排镇镇委书记翟崇碧向 《中国经济周刊》 坦言。

在镇委书记翟崇碧看来,珠三角高速城市化无疑值得肯定,然而,随着一座座钢筋水泥浇铸的“灰色森林”拔地而起,中国自古所谓的“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风俗已淹没殆尽,“千城一面”、风格雷同的城、镇泛滥成灾,而全球化发挥着强势文化“推土机”的功能,使多元的文化世界面临着被“推平”的危机,导致已经很难找到层次清晰、结构完整、布局生动、充满人性的城市文化形象。

翟崇碧透露说,石排摒弃了“东方日内瓦”、“东方威尼斯”、“东方夏威夷”等以西方文化嫁接在中国城市土壤上的所谓城市特色。凸显岭南特色“中国镇”是希望以中国文化张扬城市个性、彰显城市特色。

事实上,免费教育等民生福利只是石排建设“中国镇”的一项内容。如果说单纯的高福利政策,其他富裕的中国镇区也可以复制,那么石排接下来打出的“组合拳”,别人就很难模仿。



“为何财神爷不能像圣诞老人一样”


“中国镇”的确是一个听上去十分响亮的名称,但它终究只是一个概念,要想脱离空泛,真正成为城市发展的“导航仪”,还需要具体的产业来支撑。

2008年,石排镇最终确定从6个板块来打造“中国镇”,包括城市品质、产业经济、文化事业、市民素质、民生福利、党建等。

对此,广东省社科院副院长李新家认为,石排镇可以搞出几个特色系列,如中国经典女装服饰系列、传统婚俗服饰系列、地方民俗文化系列、古村落旅游观光系列等,进一步丰富“中国镇”内涵。

其实,翟崇碧对此谋划已久。他透露说,在石排镇,元宵节、盂兰节、重阳节、冬至等传统节日全部放假,通过假日促进消费。

“我们改革开放30年来跟西方学了很多东西,但是有一个东西我们还没有真正去学。西方的圣诞节有圣诞产业,连圣诞老人都产业化,连圣诞老人的帽子都产业化。我们没有一个节假日有产业,连最大的一个节日——春节都没有形成春节产业。”翟崇碧说:“我们的财神爷没有产业化,我们财神爷的帽子没有产业化。”

芬兰拉普兰德被认为是世界知名的圣诞老人小镇,传说每年圣诞老人就是从这里坐着雪橇腾空出发,为全世界的孩子送去圣诞礼物。

每年圣诞节,全世界很多地区的人都飞往芬兰,希望到这个圣诞老人小镇去见到圣诞老人。

“为什么我们的财神爷不能像圣诞老人一样呢?”翟崇碧说,作为东莞的文物重镇,将石排镇打造成一个知名的“财神小镇”,并最终实现“财神”的产业化。

翟崇碧说: “我们石排能否成为一个世界知名的财神爷小镇,以后谁想见到财神,都到石排财神镇来。”

“中国镇”带来的变化,在石排初步显现。“石排从2005年到2008年,我们没有卖出一平方米土地,我们没有增加一分钱银行贷款,但是,我们镇可支配财政收入去年增长到4.53个亿,我们的国税收入增长了4个多亿,我们的GDP收入也增长了4个多亿。”翟崇碧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我们石排的生活,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5月9日早晨,在石排公园,几位来晨练的老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这几年,不但是经济发展,老百姓也得到了非常大的好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落实了,读书不用钱,住房也解决了,坐公交也免费了。”

“中国镇既是城市的形象品牌,更是这座城市各行各业蓬勃发展、保持持久竞争力的不竭动力,通过城市品牌打造品牌城市,是中国镇推动产业发展的一条最根本思路。”翟崇碧说

查看评论(0)

24小时热点排行

沈星忆蔡澜:死亡带走他的人 却带不走留给世间的味道
蔡澜遗作今天见报:最近总喜欢回忆小时候的事情
中国富豪海外移民人数居全球之冠这国成落脚首选
洪森4小时超长直播指控:他信父女背叛我 背叛泰国
特朗普团队又整活 竞选筹款部门开卖 “爸爸衫”

24小时讨论排行

特朗普宣布终止与加拿大的所有贸易谈判!
伊朗驻华大使宣布伊朗赢得了胜利 这是什么说法?
清华学霸硅谷杀妻案庭审:前女友揭露20年情感拉锯战
前女友出庭 杀妻案更多细节:贬低妻子 机场激吻前女友…
北京驾车撞9童案 肇事驾驶被传夫妻口角拿孩童泄愤
深度:美国打击伊朗或影响北京对台战略考量
特朗普集团悄悄撤下“美国制造”手机承诺
56岁邓文迪闪耀威尼斯,和球星聊天合不拢嘴
特朗普喊话中国多买美国石油 中国为何不愿意?
新规落地!回中国的人注意了:这些充电宝不能带
“美方正拟特朗普访华计划,带上数十名CEO”
尴尬了!德国要求苹果与谷歌下架DeepSeek应用
贝索斯二婚现场曝光,55岁新娘戴两枚大钻戒
清华、北大、牛津一路名校 他在新加坡转行送外卖
脱下作战服频频穿正装 泽连斯基为何穿衣风格突变?
新闻人长平:一场延迟了二十年的流亡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广东石排镇推行高福利教育 幼儿园到博士全免费

chewi 2010-05-25 01:16:49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2wdsnzr.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资料图片:2010年5月23日,在山东省郯城县郯城镇米顶村,奶奶胡立芳骑着三轮车带着孙子米梦迪(右)外出。米梦迪的父母常年在青岛打工,教育和照顾孙子的担子落在奶奶肩上。72岁的胡立芳只上过“识字班”,在教育孙子的过程中有时会感到吃力。目前,在很多农村地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担起了教育孙辈的责任,但由于他们的文化水平、教育观念、感情和精力等方面的限制,难免造成一些问题和缺憾,需要引起社会的关注和思考。张春雷摄(新华社发)

从幼儿园到博士,实施长达25年的免费教育。广东东莞石排镇一石激起千层浪,被称为“中国最牛教育强镇”。

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5月12日来到东莞石排镇,他说,“政府推进免费教育的钱来自税收,用群众的钱帮扶贫困者读书是非常合理的。”

其实,早在2009年9月,石排镇的燕窝村已率先落实此措施,给本村的64名大学生发放了32万元的补贴金。

如今,石排全镇开始全面实施这一超前的教育举措。

不止是教育,在城市品质、产业经济、文化事业、市民素质、民生福利、党的建设等方面,石排镇开始了一个中国式的“中国镇”的经济转型探索。

这个富庶的现代滨江工业城镇,希望通过“中国镇”理想,为中国提供一个开启高福利时代的发展样本。

4.2万户籍居民的免费教育

石排镇下沙村的邓晓霞就读于东莞实验中学,还有两个多月就要参加高考了,今年开学没多久,就领回了这个学期免费教育补助金1500元。事实上,2008年9月是石排镇实行高中免费教育的第一年,从那开始,邓晓霞和班里的另外4位石排籍同学就对镇里实施的这项免费教育政策感到满意。

据了解,今年石排财政将拿出1000多万元用于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免费教育。届时,拥有石排镇户籍的全日制大专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每年可分别领到4000元、6000元、8000元、10000元的教育补贴,这使得石排的免费教育从国家规定的9年一下延长到25年。

“石排模式”在全国的免费教育中尚属首例。据统计,2008年至2009年,石排镇用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免费教育的资金达702万元。

当然在邓晓霞和其同学看来,每个学期1500元的免费教育补助对于富庶的东莞大部分本地家庭来说,也许并不重要,但这能说明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

石排有多大的财力来支撑长达25年的免费教育?石排镇每年的可支配财政收入也就5亿元左右,相比珠三角其他可支配财政收入动辄超过10个亿的镇来说,石排并不富裕。

石排的“中国镇”理想

这与东莞石排镇的“中国镇”理想关系密切。石排镇要打造一个集“中国文化、岭南特色、现代元素”为一体的“中国镇”。

“提出打造‘中国镇’,并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石排镇未来发展的战略选择。其初衷,一是对珠三角城市化浪潮的反思,二是对农村城市化的转型思考。”石排镇镇委书记翟崇碧向 《中国经济周刊》 坦言。

在镇委书记翟崇碧看来,珠三角高速城市化无疑值得肯定,然而,随着一座座钢筋水泥浇铸的“灰色森林”拔地而起,中国自古所谓的“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风俗已淹没殆尽,“千城一面”、风格雷同的城、镇泛滥成灾,而全球化发挥着强势文化“推土机”的功能,使多元的文化世界面临着被“推平”的危机,导致已经很难找到层次清晰、结构完整、布局生动、充满人性的城市文化形象。

翟崇碧透露说,石排摒弃了“东方日内瓦”、“东方威尼斯”、“东方夏威夷”等以西方文化嫁接在中国城市土壤上的所谓城市特色。凸显岭南特色“中国镇”是希望以中国文化张扬城市个性、彰显城市特色。

事实上,免费教育等民生福利只是石排建设“中国镇”的一项内容。如果说单纯的高福利政策,其他富裕的中国镇区也可以复制,那么石排接下来打出的“组合拳”,别人就很难模仿。



“为何财神爷不能像圣诞老人一样”


“中国镇”的确是一个听上去十分响亮的名称,但它终究只是一个概念,要想脱离空泛,真正成为城市发展的“导航仪”,还需要具体的产业来支撑。

2008年,石排镇最终确定从6个板块来打造“中国镇”,包括城市品质、产业经济、文化事业、市民素质、民生福利、党建等。

对此,广东省社科院副院长李新家认为,石排镇可以搞出几个特色系列,如中国经典女装服饰系列、传统婚俗服饰系列、地方民俗文化系列、古村落旅游观光系列等,进一步丰富“中国镇”内涵。

其实,翟崇碧对此谋划已久。他透露说,在石排镇,元宵节、盂兰节、重阳节、冬至等传统节日全部放假,通过假日促进消费。

“我们改革开放30年来跟西方学了很多东西,但是有一个东西我们还没有真正去学。西方的圣诞节有圣诞产业,连圣诞老人都产业化,连圣诞老人的帽子都产业化。我们没有一个节假日有产业,连最大的一个节日——春节都没有形成春节产业。”翟崇碧说:“我们的财神爷没有产业化,我们财神爷的帽子没有产业化。”

芬兰拉普兰德被认为是世界知名的圣诞老人小镇,传说每年圣诞老人就是从这里坐着雪橇腾空出发,为全世界的孩子送去圣诞礼物。

每年圣诞节,全世界很多地区的人都飞往芬兰,希望到这个圣诞老人小镇去见到圣诞老人。

“为什么我们的财神爷不能像圣诞老人一样呢?”翟崇碧说,作为东莞的文物重镇,将石排镇打造成一个知名的“财神小镇”,并最终实现“财神”的产业化。

翟崇碧说: “我们石排能否成为一个世界知名的财神爷小镇,以后谁想见到财神,都到石排财神镇来。”

“中国镇”带来的变化,在石排初步显现。“石排从2005年到2008年,我们没有卖出一平方米土地,我们没有增加一分钱银行贷款,但是,我们镇可支配财政收入去年增长到4.53个亿,我们的国税收入增长了4个多亿,我们的GDP收入也增长了4个多亿。”翟崇碧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我们石排的生活,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5月9日早晨,在石排公园,几位来晨练的老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这几年,不但是经济发展,老百姓也得到了非常大的好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落实了,读书不用钱,住房也解决了,坐公交也免费了。”

“中国镇既是城市的形象品牌,更是这座城市各行各业蓬勃发展、保持持久竞争力的不竭动力,通过城市品牌打造品牌城市,是中国镇推动产业发展的一条最根本思路。”翟崇碧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