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国家地理十大古生物发现: 巨型三叶虫近1米长(组图)

国家地理十大古生物发现: 巨型三叶虫近1米长

文章来源: skywalker2010 于 2009-12-28 12:37:09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据国家地理网站报道,美国国家地理网站回顾过去一年重大科学发现,从中评选出2009年最受欢迎的十大古生物学发现,迷你版“霸王龙”、迄今发现的最大三叶虫等榜上有名。   1. 发现人类与狐猴间“缺失一环”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T/2009/1228/2009122894017.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发现人类与狐猴间“缺失一环”(图片提供:PLoS ONE )

  这个“缺失一环”是指生活在4700万年前的一种灵长类动物,被科学家称之为“艾达”。保存完好的艾达化石于5月20日被揭开神秘面纱,一些科学家将其视为有关人类进化的一项重大发现。

  2.最古老人类祖先骨架化石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T/2009/1228/2009122894149.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最古老人类祖先骨架化石(图片提供: Science/AAAS )

  根据10月进行的一项骨架化石研究,人类与现代猿之间并不存在类黑猩猩那样所谓“缺失的一环”,这一发现能够改写人类进化史。一名科学家表示,最古老人类祖先骨架化石的发现“将改变一切”。

  3.体型最大的蛇 身长超过巴士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T/2009/1228/2009122894317.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体型最大的蛇 身长超过巴士(图片提供:Jason Bourque )

  科学家2月表示,在哥伦比亚塞雷洪煤矿发现世界上体型最大的蛇化石。体型最大蛇生活在6000万年前,身长至少在42 英尺(约合13米)以上,超过一辆巴士,体重高达2500磅(约合1135公斤),有助于科学家了解气候变化。

  4.新发现的化石 包括“优雅鼠鼬”和“宝石虫”在内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T/2009/1228/2009122894417.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新发现的化石 包括“优雅鼠鼬”和“宝石虫”在内(图片提供:Senckenberg Research Institute )

  科学家8月宣布,在德国梅塞尔坑发现一批新化石,数量超过6500个,年代可追溯到始新世,其中包括一只牙齿锋利的啮齿类动物(“优雅鼠鼬”)以及一只彩虹色的甲虫(“宝石虫”)。

  5.发现3种新种恐龙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T/2009/1228/2009122894521.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发现3种新种恐龙(图片提供:Travis R. Tischler, Australian Age of Dinosaurs )

  古生物学家7月宣布,在加拿大昆士兰州内地城市温顿发现3种新恐龙化石,分别是1种生性凶猛的肉食恐龙以及2种巨型食草恐龙。3种新恐龙物种以澳大利亚诗人班尼欧·彼德森及其作品的名字命名。

  6.撒哈拉沙漠发现5种奇异史前鳄鱼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T/2009/1228/2009122894650.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撒哈拉沙漠发现5种奇异史前鳄鱼(图片提供:© NGT )

  科学家在非洲撒哈拉沙漠发现了1亿年前生活在那里的5种史前鳄鱼化石。其中,“鼠鳄”(Rat Croc)以植物和蛴螬为食;“扁平鳄”(Pancake Croc)以鱼为食,常常一动不动潜伏数小时,张着嘴巴等待猎物上钩;“鸭鳄”(Duck Croc)体长0.91米,宽宽的口鼻部向上挑,以鱼和蛴螬为食,总在浅水和泥潭中觅食;“狗鳄”(Dog Croc)鼻子像狗一样向前突出,以植物和蛴螬为食,可能是游泳好手,跑得也很快。

  7.科学家发现“迷你版”霸王龙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T/2009/1228/2009122894757.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科学家发现“迷你版”霸王龙(图片提供:Todd Marshall via Science )

  美国科学家9月17日在《科学》杂志上描述了其新发现的恐龙化石。这种恐龙大约1.25亿年前生活在今天的中国东北一代,已进化具备了霸王龙的所有身体特征,但体重只有70公斤左右,与数百万年后出现的大型霸王龙相比堪称小巫见大巫。新发现的恐龙被命名为Raptorex kriegsteini。科学家称,Raptorex展现了霸王龙的全部身体特征,包括头部大,前肢短小,脚掌细长等。



  8.三分之一恐龙物种或不曾存在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T/2009/1228/2009122894847.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三分之一恐龙物种或不曾存在(图片提供:© NGC )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古生物学家马克-古德温(Mark Goodwin)和蒙大拿州立大学古生物学家杰克-霍纳(Jack Horner)今年10月的一项研究发现,三分之一已知恐龙物种从未在地球上存在过,这是因为小恐龙看上去并不像是父母的“迷你”版本,相反,它们同鸟类和现存其他一些动物一样,身体结构在成年期经历了显著变化。两位古生物学家指出,这意味着许多小恐龙化石被错误识别为独特的新物种。

  9.美国西部发现“失落的恐龙世界”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T/2009/1228/2009122895015.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美国西部发现“失落的恐龙世界”(图片能提供:Don Davis/NASA )

  今年4月,科学家在美国西部的偏远地区发现了一个“失落的恐龙世界”。在6550万年前的一次灾难性事件中,大多数恐龙物种灭绝,但这个新发现的恐龙物种却存活下来,而且比前者多活了最长50万年的时间。

  10.巨型三叶虫近1米长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T/2009/1228/200912289513.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巨型三叶虫“群交”以数量作为保护(图片提供:Artur Sá,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

  今年5月的一项研究发现,多达一千只巨型三叶虫曾经在史前时代的浅海地区活动。三叶虫是已经灭绝的海洋节肢动物。科学家在葡萄牙北部发现了距今 4.65亿年的三叶虫化石,它们身长90厘米,是迄今发现的最大的三叶虫。这项研究还表明,巨型三叶虫这种曾经大量存在的海洋生物进行的是“集体交配”,并利用数量作为保护。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劣迹斑斑的佛门带头大哥,如何屹立40年不倒?
中国大学文凭贬值,但学费飙涨
少林寺方丈涉嫌刑事犯罪,起底"佛门CEO"的商业帝国
医学生飞机上救人,被质疑没有行医资格
英防长:若台湾爆发战事 英国已准备好在亚太区作战

24小时讨论排行

真正奇怪的是,释永信为何现在才被查?
投资万亿的雅江工程开工 网民十问习近平
释永信出事 有言论认为与方济各会面 踩国家红线
参议员提法案:任何人只要在美国居住7年就发绿卡!
川普加码?欧盟对美投资5000亿被改6000亿,手写字迹曝光
美欧15%关税条件曝光!冯德莱恩:已是最佳结果
沉默的屠杀 中国竟让致命攻击案在新闻中消失
释永信被目睹喝酒吃肉 僧人私下叫其情妇"师娘"
灾情惨重!北京启动一级应急响应 非必要不外出(组图)
大罢免失败 给民进党上了一堂民主课
特朗普:克林顿去过那个小岛28次 我从来没去过
中国发放婴幼儿补贴 3周岁前每娃每年3600元
怕被AI取代?AI教父:可以考虑找这两种工作
到苏格兰打高尔夫 特朗普“走哪都带她”引发争议
私下换汇后果太严重 华人被中国警方要求回国调查
马斯克勾勒“终局”:机器人 AI 自驾驱动$30万亿帝国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国家地理十大古生物发现: 巨型三叶虫近1米长

skywalker2010 2009-12-28 12:37:09

据国家地理网站报道,美国国家地理网站回顾过去一年重大科学发现,从中评选出2009年最受欢迎的十大古生物学发现,迷你版“霸王龙”、迄今发现的最大三叶虫等榜上有名。   1. 发现人类与狐猴间“缺失一环”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T/2009/1228/2009122894017.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发现人类与狐猴间“缺失一环”(图片提供:PLoS ONE )

  这个“缺失一环”是指生活在4700万年前的一种灵长类动物,被科学家称之为“艾达”。保存完好的艾达化石于5月20日被揭开神秘面纱,一些科学家将其视为有关人类进化的一项重大发现。

  2.最古老人类祖先骨架化石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T/2009/1228/2009122894149.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最古老人类祖先骨架化石(图片提供: Science/AAAS )

  根据10月进行的一项骨架化石研究,人类与现代猿之间并不存在类黑猩猩那样所谓“缺失的一环”,这一发现能够改写人类进化史。一名科学家表示,最古老人类祖先骨架化石的发现“将改变一切”。

  3.体型最大的蛇 身长超过巴士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T/2009/1228/2009122894317.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体型最大的蛇 身长超过巴士(图片提供:Jason Bourque )

  科学家2月表示,在哥伦比亚塞雷洪煤矿发现世界上体型最大的蛇化石。体型最大蛇生活在6000万年前,身长至少在42 英尺(约合13米)以上,超过一辆巴士,体重高达2500磅(约合1135公斤),有助于科学家了解气候变化。

  4.新发现的化石 包括“优雅鼠鼬”和“宝石虫”在内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T/2009/1228/2009122894417.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新发现的化石 包括“优雅鼠鼬”和“宝石虫”在内(图片提供:Senckenberg Research Institute )

  科学家8月宣布,在德国梅塞尔坑发现一批新化石,数量超过6500个,年代可追溯到始新世,其中包括一只牙齿锋利的啮齿类动物(“优雅鼠鼬”)以及一只彩虹色的甲虫(“宝石虫”)。

  5.发现3种新种恐龙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T/2009/1228/2009122894521.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发现3种新种恐龙(图片提供:Travis R. Tischler, Australian Age of Dinosaurs )

  古生物学家7月宣布,在加拿大昆士兰州内地城市温顿发现3种新恐龙化石,分别是1种生性凶猛的肉食恐龙以及2种巨型食草恐龙。3种新恐龙物种以澳大利亚诗人班尼欧·彼德森及其作品的名字命名。

  6.撒哈拉沙漠发现5种奇异史前鳄鱼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T/2009/1228/2009122894650.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撒哈拉沙漠发现5种奇异史前鳄鱼(图片提供:© NGT )

  科学家在非洲撒哈拉沙漠发现了1亿年前生活在那里的5种史前鳄鱼化石。其中,“鼠鳄”(Rat Croc)以植物和蛴螬为食;“扁平鳄”(Pancake Croc)以鱼为食,常常一动不动潜伏数小时,张着嘴巴等待猎物上钩;“鸭鳄”(Duck Croc)体长0.91米,宽宽的口鼻部向上挑,以鱼和蛴螬为食,总在浅水和泥潭中觅食;“狗鳄”(Dog Croc)鼻子像狗一样向前突出,以植物和蛴螬为食,可能是游泳好手,跑得也很快。

  7.科学家发现“迷你版”霸王龙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T/2009/1228/2009122894757.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科学家发现“迷你版”霸王龙(图片提供:Todd Marshall via Science )

  美国科学家9月17日在《科学》杂志上描述了其新发现的恐龙化石。这种恐龙大约1.25亿年前生活在今天的中国东北一代,已进化具备了霸王龙的所有身体特征,但体重只有70公斤左右,与数百万年后出现的大型霸王龙相比堪称小巫见大巫。新发现的恐龙被命名为Raptorex kriegsteini。科学家称,Raptorex展现了霸王龙的全部身体特征,包括头部大,前肢短小,脚掌细长等。



  8.三分之一恐龙物种或不曾存在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T/2009/1228/2009122894847.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三分之一恐龙物种或不曾存在(图片提供:© NGC )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古生物学家马克-古德温(Mark Goodwin)和蒙大拿州立大学古生物学家杰克-霍纳(Jack Horner)今年10月的一项研究发现,三分之一已知恐龙物种从未在地球上存在过,这是因为小恐龙看上去并不像是父母的“迷你”版本,相反,它们同鸟类和现存其他一些动物一样,身体结构在成年期经历了显著变化。两位古生物学家指出,这意味着许多小恐龙化石被错误识别为独特的新物种。

  9.美国西部发现“失落的恐龙世界”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T/2009/1228/2009122895015.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美国西部发现“失落的恐龙世界”(图片能提供:Don Davis/NASA )

  今年4月,科学家在美国西部的偏远地区发现了一个“失落的恐龙世界”。在6550万年前的一次灾难性事件中,大多数恐龙物种灭绝,但这个新发现的恐龙物种却存活下来,而且比前者多活了最长50万年的时间。

  10.巨型三叶虫近1米长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T/2009/1228/200912289513.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巨型三叶虫“群交”以数量作为保护(图片提供:Artur Sá,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

  今年5月的一项研究发现,多达一千只巨型三叶虫曾经在史前时代的浅海地区活动。三叶虫是已经灭绝的海洋节肢动物。科学家在葡萄牙北部发现了距今 4.65亿年的三叶虫化石,它们身长90厘米,是迄今发现的最大的三叶虫。这项研究还表明,巨型三叶虫这种曾经大量存在的海洋生物进行的是“集体交配”,并利用数量作为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