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实拍:56根“民族柱”悄然撤离天安门广场(高清组图)

实拍:56根“民族柱”悄然撤离天安门广场

文章来源: 张一眸 于 2009-12-02 13:55:00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核心提示:在天安门广场东西两侧矗立了两个半月的五十六根民族团结柱,十二月二日夜间静悄悄地集体撤离广场,一如它们进驻时一样。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F/FC/FCB2468A6821C4DF3C42B80618DCDEF2.jpg" border=0>

据天安门管委会相关人士透露,刚刚接到上级部门通知,民族团结柱将撤出天安门广场,移往奥林匹克公园。中新社发玉龙 摄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4/4F/4FDD8EA9E674DDE69282B98E0ABAD499.jpg" border=0>

2009年9月15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刚亮相的民族团结柱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吸引了中外游客竟相拍照留影。 中新社发 玉龙摄

北京12月2日报道 在天安门广场东西两侧矗立了两个半月的五十六根民族团结柱,十二月二日夜间静悄悄地集体撤离广场,一如它们进驻时一样。

九月十四日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前夕,五十六根民族团结柱分批进驻天安门广场。它们分列于广场东西两侧,坐落在人民大会堂与国家博物馆中间。国庆大典上,高大亮丽的民族团结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更向世界无声但骄傲地宣示: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中国,在从古老中央帝国向现代国家转型的历史过程中,没有四分五裂、兵戎相见,而是始终保持着国家统一,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这种团结不仅是地理疆域上的,更渗透到文化和精神层面中。五十六根民族团结柱中,有三根分别代表蒙、汉、满族。这三个民族曾经连续书写了北京八百五十多年的建都史。

中国人对民族团结的重视,从这五十六根民族团结柱的设计和构造便可见一斑:每根柱子高十三点六米,重二十六吨,柱体采用水泥和钢结构作支架,玻璃钢外包,并安装重达二十一吨的水泥底座,可以抵抗十一级强风,还安装了避雷针。

民族团结柱分为柱头、柱身、柱础三个部分。柱头上有金色的莲花瓣和卷草纹图案,柱础是金色的莲花瓣底座。柱头和柱础部分采用了人民大会堂东侧门柱的图案元素,寓意着五十六个民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人,共同享有当家作主的权利;柱体周身采用醒目的“中国红”作外装饰,每根柱子外立面上都精心雕刻出一对身穿节日盛装、载歌载舞的民族青年男女。与舞蹈人物相对应的一面柱体上用金色雕刻出了该民族的图腾纹样。

曾一度有消息称,民族团结柱将永久留在天安门广场。对此,有的民众支持,觉得民族团结柱还是放在“祖国的心脏”——天安门广场上合适,更能体现民族团结的内涵。但也有游人从广场风格的角度发表了不同意见:广场整体的色彩是青灰色的,比较庄严、肃穆,而大红色的民族团结柱显得很喜庆,适合节庆期间短期登场。部分游客还认为,柱子摆放过密,破坏了广场原本的通透和开阔性。

相关部门曾经组织过专家对于民族团结柱的安放问题进行研究论证。有专家提出,团结柱属于形式的东西,不适合天安门广场。另外,团结柱色彩太红,会破坏整个天安门广场的整体色调。团结柱的图案太活泼,与天安门广场气宇轩昂、简洁、严肃不合。同时,这些柱子体积过大,很容易把周边建筑的形象淹没。此外,民族团结柱较重,可能会影响到地下管线。而钢结构的民族柱没有经过防锈处理,是否能长期安放存在疑虑。

二日晚八时起,负责民族团结柱安装的北京住总集团等单位开始紧张施工,共有八辆吊车、五十六辆平板运输车对民族团结柱的柱身和柱墩进行了拆装和运输。为确保柱身不出现任何损伤,施工和运输过程中采取了捆扎、紧固等必要的防护措施。整个拆除迁移工作将历时十小时。

为了永久留存这五十六根民族团结柱,市政府决定将它们拆除迁移回厂,进行妥善维护后再择地安放。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0001/2009-12-03/5PJ02GP600AN0001.jpg" border=0>

2009年12月2日晚,民族柱基座被拆除准备撤离天安门广场。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0001/2009-12-03/5PJ02ESO00AN0001.jpg" border=0>

2009年12月2日晚22点37分,第一个民族柱开始拆除。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0001/2009-12-03/5PJ02D4600AN0001.jpg" border=0>

2009年12月2日晚,56根民族柱拆除工作进行中。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0001/2009-12-03/5PJ02E3S00AN0001.jpg" border=0>

2009年12月2日晚,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56根民族团结柱开始撤离。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0001/2009-12-03/5PJ02BG000AN0001.jpg" border=0>

2009年12月2日晚,拆下的民族柱被转移到货车上。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0001/2009-12-03/5PJ02FPQ00AN0001.jpg" border=0>

2009年12月2日晚,一辆装载民族团结柱的大货车向西驶离广场。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假装上班”的女儿 ,被养老院父亲识破
首度证实!史瓦帝尼收美国510万,接收"堕落怪物"
在人生的最后阶段,杨振宁先生想说什么?
全球甲状腺癌病例日益增多,为什么?
AI泡沫破裂"所有公司"都难逃一劫!Google执行长示警




24小时讨论排行

武吓日本!中自今起于黄海8天实弹射击 距九州仅900公里
中日会晤:中方官员双手插兜送客 日方低头听训…
日本71岁女儿杀死102岁母亲震惊全国 称“我太累了”
中国对日本报复行动升级,意图起到震慑作用
427-1!众院压倒性通过 要求公布爱泼斯坦文件
拒镇压学生!六四抗命军长徐勤先受审照首曝光
前财长辞职:向爱泼斯坦请教追求中国美女教授
美退将:中国反常行为,逼日本说出真心话
关于爱泼斯坦文件 美媒揭川普态度突然反转幕后
俞敏洪连发10条南极游视频 邮轮曝光 约148万/人
特大桥轰然垮塌,基建神话后的巨大黑洞!
中国游客取消赴日,专家预测:日本经济损失"恐达1.7兆"
美国数学危机:学生不会算 老师不会教 体制不肯改!
“没剪刀”为何成热梗?女游客向酒店借剪刀引发热议
川普“像猪叫”?怒骂某国“犯蠢、重谈贸易协议”
日本官员低头听中方讲话,胡锡进很高兴,评论区很清醒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实拍:56根“民族柱”悄然撤离天安门广场

张一眸 2009-12-02 13:55:00

核心提示:在天安门广场东西两侧矗立了两个半月的五十六根民族团结柱,十二月二日夜间静悄悄地集体撤离广场,一如它们进驻时一样。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F/FC/FCB2468A6821C4DF3C42B80618DCDEF2.jpg" border=0>

据天安门管委会相关人士透露,刚刚接到上级部门通知,民族团结柱将撤出天安门广场,移往奥林匹克公园。中新社发玉龙 摄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4/4F/4FDD8EA9E674DDE69282B98E0ABAD499.jpg" border=0>

2009年9月15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刚亮相的民族团结柱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吸引了中外游客竟相拍照留影。 中新社发 玉龙摄

北京12月2日报道 在天安门广场东西两侧矗立了两个半月的五十六根民族团结柱,十二月二日夜间静悄悄地集体撤离广场,一如它们进驻时一样。

九月十四日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前夕,五十六根民族团结柱分批进驻天安门广场。它们分列于广场东西两侧,坐落在人民大会堂与国家博物馆中间。国庆大典上,高大亮丽的民族团结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更向世界无声但骄傲地宣示: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中国,在从古老中央帝国向现代国家转型的历史过程中,没有四分五裂、兵戎相见,而是始终保持着国家统一,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这种团结不仅是地理疆域上的,更渗透到文化和精神层面中。五十六根民族团结柱中,有三根分别代表蒙、汉、满族。这三个民族曾经连续书写了北京八百五十多年的建都史。

中国人对民族团结的重视,从这五十六根民族团结柱的设计和构造便可见一斑:每根柱子高十三点六米,重二十六吨,柱体采用水泥和钢结构作支架,玻璃钢外包,并安装重达二十一吨的水泥底座,可以抵抗十一级强风,还安装了避雷针。

民族团结柱分为柱头、柱身、柱础三个部分。柱头上有金色的莲花瓣和卷草纹图案,柱础是金色的莲花瓣底座。柱头和柱础部分采用了人民大会堂东侧门柱的图案元素,寓意着五十六个民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人,共同享有当家作主的权利;柱体周身采用醒目的“中国红”作外装饰,每根柱子外立面上都精心雕刻出一对身穿节日盛装、载歌载舞的民族青年男女。与舞蹈人物相对应的一面柱体上用金色雕刻出了该民族的图腾纹样。

曾一度有消息称,民族团结柱将永久留在天安门广场。对此,有的民众支持,觉得民族团结柱还是放在“祖国的心脏”——天安门广场上合适,更能体现民族团结的内涵。但也有游人从广场风格的角度发表了不同意见:广场整体的色彩是青灰色的,比较庄严、肃穆,而大红色的民族团结柱显得很喜庆,适合节庆期间短期登场。部分游客还认为,柱子摆放过密,破坏了广场原本的通透和开阔性。

相关部门曾经组织过专家对于民族团结柱的安放问题进行研究论证。有专家提出,团结柱属于形式的东西,不适合天安门广场。另外,团结柱色彩太红,会破坏整个天安门广场的整体色调。团结柱的图案太活泼,与天安门广场气宇轩昂、简洁、严肃不合。同时,这些柱子体积过大,很容易把周边建筑的形象淹没。此外,民族团结柱较重,可能会影响到地下管线。而钢结构的民族柱没有经过防锈处理,是否能长期安放存在疑虑。

二日晚八时起,负责民族团结柱安装的北京住总集团等单位开始紧张施工,共有八辆吊车、五十六辆平板运输车对民族团结柱的柱身和柱墩进行了拆装和运输。为确保柱身不出现任何损伤,施工和运输过程中采取了捆扎、紧固等必要的防护措施。整个拆除迁移工作将历时十小时。

为了永久留存这五十六根民族团结柱,市政府决定将它们拆除迁移回厂,进行妥善维护后再择地安放。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0001/2009-12-03/5PJ02GP600AN0001.jpg" border=0>

2009年12月2日晚,民族柱基座被拆除准备撤离天安门广场。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0001/2009-12-03/5PJ02ESO00AN0001.jpg" border=0>

2009年12月2日晚22点37分,第一个民族柱开始拆除。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0001/2009-12-03/5PJ02D4600AN0001.jpg" border=0>

2009年12月2日晚,56根民族柱拆除工作进行中。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0001/2009-12-03/5PJ02E3S00AN0001.jpg" border=0>

2009年12月2日晚,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56根民族团结柱开始撤离。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0001/2009-12-03/5PJ02BG000AN0001.jpg" border=0>

2009年12月2日晚,拆下的民族柱被转移到货车上。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0001/2009-12-03/5PJ02FPQ00AN0001.jpg" border=0>

2009年12月2日晚,一辆装载民族团结柱的大货车向西驶离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