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明朝第一谜案”6百年终解开?建文帝魂归何处(图)

“明朝第一谜案”6百年终解开?建文帝魂归何处

文章来源: anakin 于 2009-09-05 00:26:49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cul/news/2009/09-04/U136P4T8D1851229F107DT20090904161041.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这座规模庞大的墓深藏山中
最近,几名受邀到宁德市蕉城区金涵乡上金贝村考察的专家给出了爆炸性的结论:在该村的一座古墓就是朱允炆的陵寝。

  不过,消息公布后,马上有专家辩驳,这座墓的主人是元朝的一名高僧。

  此外,在各种记载中,在福州、泉州等地,也有建文帝的踪迹出现,其实除了宁德,在全国数十个地方均称发现了建文帝的遗迹。有关专家指出,探索固然是好事,但有些地方则是以此增加知名度,以促进当地旅游。

 “挺派”

  南京大学教授 潘群 江苏郑和研究会副秘书长 郑自海

  建文帝陵,有确凿证据

  上金贝村位于宁德市蕉城区金涵乡,这个畲族聚居村,只有80户300多人,离宁德市区仅有7公里左右。引起轰动的神秘古墓位于村北500米的松林间,舍利塔坐东朝西,占地约有300平方米,成圈椅形,在当地村民眼里,这仅仅是一座存在许久的古墓之一。

  上金贝古墓早在1989年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时就被当地文物保护部门发现,并登记为文物点,之后曾修复过。

  省、市专家的接踵而至打破了这座大墓的清幽,专家认为有可能就是明建文帝之陵,让不少外地游客蜂拥而至。尔后,宁德市组建了建文帝下落研究小组专门进行研究,之后,仍时常有各地专家前往探寻。

  今年8月,宁德方面再次邀请省外专家前来考察,这次3天的考察后,专家抛出了爆炸性的结论:这的确是明建文帝朱允炆之陵。

  受邀前来考察的是南京大学教授潘群、江苏郑和研究会副秘书长郑自海,以及明史专家马渭源等人。昨日,76岁的退休教授潘群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潘群说,确定这座墓的根据有很多,首先,根据一些记载综合分析,专家得出的逃亡路线,朱允炆从南京逃到浙江,之后抵达福建,并终老于闽。其次,这座古墓的结构和格局处处体现出一种缩小的皇家气派,墓的周围还发现了明初的莲花座和火龙珠,这些都是皇家用品。和同时代宁德籍一品大员、刑部尚书林聪的墓作一比对,在规格与规模上都大许多,在这个地方,有谁的地位比林聪还要显赫呢?显然没有。只有一种解释,该墓墓主是外来的,且地位比林聪还要高得多。在当时的明初,只有建文皇帝符合这一身份与条件。

  综合各种田野考古信息和文献资料,专家认为,古墓塔碑上刻的那个“御赐金襕佛日圆明大师第三代沧海珠禅师”,真实身份就是建文帝。此外,在宁德华严寺(支提寺)珍藏的一件明代云锦袈裟,也成了专家佐证上金贝村的建文帝陵寝谜之物证。

  潘群指出,支提寺云锦袈裟胸前上方有九条龙,下方有五条龙,九五之尊为皇帝独有,

  除了皇帝,谁也不敢用龙形图案,在明初著名的‘蓝玉案’中,朱元璋杀了蓝玉一家数百人,罪名中就有蓝玉在靴子上使用了龙形图案这一条。”综合各种因素后,专家确定了这座墓的主人就是建文帝。

  “倒派”

  省博物院研究员 王振镛 文史爱好者 陈仕玲

  墓主是元代高僧

  “明朝第一谜案”获破解?!这一轰动性的消息格外引人关注,但马上有不少专家提出反对意见,最早提出这座古墓是“建文帝陵”的福建省博物院研究员王振镛就是其中一人。

  在发现上金贝古墓后,王振镛是最早参与古墓发掘清理的专家之一,在发掘初期,他曾经提出过这座古墓是“建文帝墓”一说,随着研究的深入,在近年这一观点被他自己否定了。如今,记者看到的古墓,其实还是经过王振镛先生在发掘古墓后,按照结构等,推测出古墓形状,随即绘制出一张图,由宁德相关部门按照这张图重建而成的。王振镛至今记得,当初在挖掘时,在墓里发现诸多盗墓洞穴,除此,里面空无一物。

  这座古墓舍利塔上的“御赐金襕佛日圆明大师第三代沧海珠禅师之塔”这20字似乎成了解开墓主人身份的唯一线索。

  王振镛为此不停探索,他在原宁德市蕉城区地方志编委会主任李怀先等人的帮助下,在明代万历版的《宁德县志·寺观》、嘉靖版《宁德县志·卷二·寺庵》找到了有关一个关于沧海禅师的描述。“金鄁寺……元大德间主持云沧海重建”、“金贝禅寺,元大德间主持止云沧海重修,寺然具备”。

  古墓遗存拜亭中的石柱与金鄁寺现存刻有元代纪念的石柱如出一辙,这也是推测古墓为元代墓的另一个有力证据,因而确定,这座大墓其实是元代的。在《续灯存稿》、《五灯全书》、《补续高僧传》及《南宋元明禅林宝林》等史籍中,王振镛找到“佛日圆明大师”的身份,他就是元初高僧印简圆寂后的谥号。

  印简,字海云,忽必烈还没有建立元朝时,居住在大都,曾师从印简。佛日圆明圆寂后,忽必烈御赐佛日圆明大师。

  在宁德当地小有名气的文史爱好者陈仕玲也一直致力于反对这座古墓是帝陵的说法,最新的证据是,他找到一份民国三十六年(1947)的游记手稿《游金邶 (通鄁字)寺记》。游记中提到了金邶寺的一口元代大钟,并将铭文详细记录。铭文共九行,每行六字。如下“大元至正三年癸未正月日佛日圆明大师住金邶寺沧海弥珠命工铸造内施主黄道昭等舍钞二十六两五分祈求善利各保平安”。

  他说,里面出现的“佛日圆明大师”与古墓内佛塔上雕刻相符,墓的真正主人应该就是他。

  此外,中国明史学会常务副会长、厦门大学人文学院陈支平教授等专家也表示,目前的文献等各种证据还不足以证实这座墓就是建文帝之陵。

  【记者观察】

  称发现建文帝陵寝的地方全国有很多

  中国明史学会常务副会长、厦门大学人文学院陈支平教授介绍说,除了宁德外,目前在全国还有很多地方,号称发现建文帝的陵寝。

  事实如此,全国各地很多地方都说发现和建文帝有关的文物,有寺庙、墓葬等,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对外宣称和建文帝有关系的,多达数十处。

  记者从省文物局了解到,在全国进行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国家文物局对各种古遗址、古墓葬等认定都有标准。其中,古墓葬要确定正规的名称时,要有墓主人明确的姓名或家族称谓,如果没有,一般是用“最小的行政区域名称或自然地名+墓”来定名。

  “认定古墓的墓主人身份一定要有非常确凿的直接证据”,福建博物院研究员、省考古所副所长郑辉告诉记者,从文物角度来看,宁德这座古墓是比较有研究价值的。因为这种形制的古墓在我省还比较少见,它的保护和研究都比较有意义。至于现在专家推测该墓为建文帝墓,也有专家推测是元代高僧墓,在社会上还存在广泛的争议,这些观点在古墓认定上只能作为一种参考,而不能作为判断的唯一标准。

  而对于全国有数十处自称能和建文帝扯上关系的现状,有专家介绍,有不少地方根本未经考证,仅凭一些野史等其他资料即进行自我认定,“有些野史,其实就是现在的小说,存在不少虚构之处,以此为根据,不足为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多名专家让记者留意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很多地方在确定一个和古代名人有关系的古迹时,大多是当地要推广旅游时。”多名专家说,“有些地方为了促进当地的旅游业发展,为了增加知名度,而请来一些专家就称得出权威说法,其实这恰恰是不权威的。”当然,众多专家也表示,对于历史,本身就是一个考证的过程,如果能以科学的态度去考证,对史实的发掘与完善,这种出发点,值得支持。

  相关链接

  建文帝福建踪迹探究

  建文帝陵寝在宁德,这一爆炸性的消息这几天引来众多人广泛关注,至于是真是假,专家仍在进一步考证中。

  不过,在一些记载中,却有建文帝在福建的只言片段。比如说,就有他到过福州雪峰寺、泉州开元寺等地的相关记载。

  昨日,江苏郑和研究会副秘书长郑自海对本报再次爆出猛料:建文帝曾避难福州雪峰寺,且郑和还偷偷去“泣拜”。对这一点,潘群教授十分肯定,他曾在境内外的一些学术刊物发表过文章支持这一说法,按照他的研究,建文帝从南京皇宫出逃,到浙江后,转而到宁德、福州、泉州等地。

  “2004年,我在两本书中看到有专家提出建文帝曾在泉州开元寺出家的说法。”泉州考古学者刘志成是第一个介绍建文帝曾经在泉州停留过的人。

  当时,他在台湾学者陈水源所著《杰出航海家郑和》和日本学者上杉千年所著《郑和下西洋》两本著作中发现:明代建文帝在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底到达泉州,他和随从以僧人身份在泉州开元寺呆了一段时间后,从泉州出海,到达海外。

  甚至有个说法是,2年前,有法国足球明星称其祖先是中国皇帝,且很有可能是建文帝。刘志成对记者说,当过皇帝,且到过波斯的,估计只有建文帝了。

  建文帝年谱

  朱允炆(1377—?),明太祖朱元璋的嫡次孙,明朝的第二个皇帝。

  朱允炆1377年十二月五日出生,生母是吕妃,父亲懿文太子朱标。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改年号建文,称建文帝。因削藩,导致叔父燕王发动“靖难之役”。建文帝的帝王之旅,四年即告结束,国破人不知所终。

  记者 郑建彬 李熙慧 实习生 黄雅亮/文 包华 黄孔瑜/图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川普关税一波波,为何美股不跌反涨?专家揭背后"心理战"
川普重课30%关税!欧盟警告反制,冯德莱恩:仍盼8/1前达协议
简评人民日报呼吁“同志”称呼重归主流
中国垃圾不够烧,企业出海抢垃圾?
加萨平民领物资"当场遭以军爆头"!医院泪诉:24人被击毙

24小时讨论排行

印度航空坠机事件:为何驾驶舱录音让事情更加扑朔迷离
约炮外国电竞手曝不雅片 中国女生遭退学 挨批有损国格
刘晓波去世八周年:重温他留给中国人的精神遗产
美6月关税年增3倍! 联邦收入由亏转盈270亿美元
中国女数学家英语演说 意外成“小粉红”攻击目标
如想取得美国签证 国务院:社媒帐号必须“公开”
律师谈“出轨Zeus女生被学校开除”,提出三大争议点
一美公民在以色列占领的约旦河西岸被定居者殴打致死
川普拟首度批准乌克兰金援!美媒曝「2笔资金来源」
爱泼斯坦案致MAGA分裂?川普吁团结 马斯克再发难
全美关注!总统有无权剥夺在美国出生公民的国籍?
吴瑛教授儿女起诉:NIH和西北大学联手迫害她自杀
中国学者:寄望“二次西安事变”统一台湾
生理盐水替代疫苗 医生被誉“美国英雄” 司法部撤指控
突袭大麻农场掀争议:孩子摘草莓?与儿童性侵犯同住?
豪砸13亿美元!美军"爱国者飞弹"采购量拟增至4倍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明朝第一谜案”6百年终解开?建文帝魂归何处

anakin 2009-09-05 00:26:49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cul/news/2009/09-04/U136P4T8D1851229F107DT20090904161041.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这座规模庞大的墓深藏山中
最近,几名受邀到宁德市蕉城区金涵乡上金贝村考察的专家给出了爆炸性的结论:在该村的一座古墓就是朱允炆的陵寝。

  不过,消息公布后,马上有专家辩驳,这座墓的主人是元朝的一名高僧。

  此外,在各种记载中,在福州、泉州等地,也有建文帝的踪迹出现,其实除了宁德,在全国数十个地方均称发现了建文帝的遗迹。有关专家指出,探索固然是好事,但有些地方则是以此增加知名度,以促进当地旅游。

 “挺派”

  南京大学教授 潘群 江苏郑和研究会副秘书长 郑自海

  建文帝陵,有确凿证据

  上金贝村位于宁德市蕉城区金涵乡,这个畲族聚居村,只有80户300多人,离宁德市区仅有7公里左右。引起轰动的神秘古墓位于村北500米的松林间,舍利塔坐东朝西,占地约有300平方米,成圈椅形,在当地村民眼里,这仅仅是一座存在许久的古墓之一。

  上金贝古墓早在1989年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时就被当地文物保护部门发现,并登记为文物点,之后曾修复过。

  省、市专家的接踵而至打破了这座大墓的清幽,专家认为有可能就是明建文帝之陵,让不少外地游客蜂拥而至。尔后,宁德市组建了建文帝下落研究小组专门进行研究,之后,仍时常有各地专家前往探寻。

  今年8月,宁德方面再次邀请省外专家前来考察,这次3天的考察后,专家抛出了爆炸性的结论:这的确是明建文帝朱允炆之陵。

  受邀前来考察的是南京大学教授潘群、江苏郑和研究会副秘书长郑自海,以及明史专家马渭源等人。昨日,76岁的退休教授潘群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潘群说,确定这座墓的根据有很多,首先,根据一些记载综合分析,专家得出的逃亡路线,朱允炆从南京逃到浙江,之后抵达福建,并终老于闽。其次,这座古墓的结构和格局处处体现出一种缩小的皇家气派,墓的周围还发现了明初的莲花座和火龙珠,这些都是皇家用品。和同时代宁德籍一品大员、刑部尚书林聪的墓作一比对,在规格与规模上都大许多,在这个地方,有谁的地位比林聪还要显赫呢?显然没有。只有一种解释,该墓墓主是外来的,且地位比林聪还要高得多。在当时的明初,只有建文皇帝符合这一身份与条件。

  综合各种田野考古信息和文献资料,专家认为,古墓塔碑上刻的那个“御赐金襕佛日圆明大师第三代沧海珠禅师”,真实身份就是建文帝。此外,在宁德华严寺(支提寺)珍藏的一件明代云锦袈裟,也成了专家佐证上金贝村的建文帝陵寝谜之物证。

  潘群指出,支提寺云锦袈裟胸前上方有九条龙,下方有五条龙,九五之尊为皇帝独有,

  除了皇帝,谁也不敢用龙形图案,在明初著名的‘蓝玉案’中,朱元璋杀了蓝玉一家数百人,罪名中就有蓝玉在靴子上使用了龙形图案这一条。”综合各种因素后,专家确定了这座墓的主人就是建文帝。

  “倒派”

  省博物院研究员 王振镛 文史爱好者 陈仕玲

  墓主是元代高僧

  “明朝第一谜案”获破解?!这一轰动性的消息格外引人关注,但马上有不少专家提出反对意见,最早提出这座古墓是“建文帝陵”的福建省博物院研究员王振镛就是其中一人。

  在发现上金贝古墓后,王振镛是最早参与古墓发掘清理的专家之一,在发掘初期,他曾经提出过这座古墓是“建文帝墓”一说,随着研究的深入,在近年这一观点被他自己否定了。如今,记者看到的古墓,其实还是经过王振镛先生在发掘古墓后,按照结构等,推测出古墓形状,随即绘制出一张图,由宁德相关部门按照这张图重建而成的。王振镛至今记得,当初在挖掘时,在墓里发现诸多盗墓洞穴,除此,里面空无一物。

  这座古墓舍利塔上的“御赐金襕佛日圆明大师第三代沧海珠禅师之塔”这20字似乎成了解开墓主人身份的唯一线索。

  王振镛为此不停探索,他在原宁德市蕉城区地方志编委会主任李怀先等人的帮助下,在明代万历版的《宁德县志·寺观》、嘉靖版《宁德县志·卷二·寺庵》找到了有关一个关于沧海禅师的描述。“金鄁寺……元大德间主持云沧海重建”、“金贝禅寺,元大德间主持止云沧海重修,寺然具备”。

  古墓遗存拜亭中的石柱与金鄁寺现存刻有元代纪念的石柱如出一辙,这也是推测古墓为元代墓的另一个有力证据,因而确定,这座大墓其实是元代的。在《续灯存稿》、《五灯全书》、《补续高僧传》及《南宋元明禅林宝林》等史籍中,王振镛找到“佛日圆明大师”的身份,他就是元初高僧印简圆寂后的谥号。

  印简,字海云,忽必烈还没有建立元朝时,居住在大都,曾师从印简。佛日圆明圆寂后,忽必烈御赐佛日圆明大师。

  在宁德当地小有名气的文史爱好者陈仕玲也一直致力于反对这座古墓是帝陵的说法,最新的证据是,他找到一份民国三十六年(1947)的游记手稿《游金邶 (通鄁字)寺记》。游记中提到了金邶寺的一口元代大钟,并将铭文详细记录。铭文共九行,每行六字。如下“大元至正三年癸未正月日佛日圆明大师住金邶寺沧海弥珠命工铸造内施主黄道昭等舍钞二十六两五分祈求善利各保平安”。

  他说,里面出现的“佛日圆明大师”与古墓内佛塔上雕刻相符,墓的真正主人应该就是他。

  此外,中国明史学会常务副会长、厦门大学人文学院陈支平教授等专家也表示,目前的文献等各种证据还不足以证实这座墓就是建文帝之陵。

  【记者观察】

  称发现建文帝陵寝的地方全国有很多

  中国明史学会常务副会长、厦门大学人文学院陈支平教授介绍说,除了宁德外,目前在全国还有很多地方,号称发现建文帝的陵寝。

  事实如此,全国各地很多地方都说发现和建文帝有关的文物,有寺庙、墓葬等,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对外宣称和建文帝有关系的,多达数十处。

  记者从省文物局了解到,在全国进行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国家文物局对各种古遗址、古墓葬等认定都有标准。其中,古墓葬要确定正规的名称时,要有墓主人明确的姓名或家族称谓,如果没有,一般是用“最小的行政区域名称或自然地名+墓”来定名。

  “认定古墓的墓主人身份一定要有非常确凿的直接证据”,福建博物院研究员、省考古所副所长郑辉告诉记者,从文物角度来看,宁德这座古墓是比较有研究价值的。因为这种形制的古墓在我省还比较少见,它的保护和研究都比较有意义。至于现在专家推测该墓为建文帝墓,也有专家推测是元代高僧墓,在社会上还存在广泛的争议,这些观点在古墓认定上只能作为一种参考,而不能作为判断的唯一标准。

  而对于全国有数十处自称能和建文帝扯上关系的现状,有专家介绍,有不少地方根本未经考证,仅凭一些野史等其他资料即进行自我认定,“有些野史,其实就是现在的小说,存在不少虚构之处,以此为根据,不足为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多名专家让记者留意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很多地方在确定一个和古代名人有关系的古迹时,大多是当地要推广旅游时。”多名专家说,“有些地方为了促进当地的旅游业发展,为了增加知名度,而请来一些专家就称得出权威说法,其实这恰恰是不权威的。”当然,众多专家也表示,对于历史,本身就是一个考证的过程,如果能以科学的态度去考证,对史实的发掘与完善,这种出发点,值得支持。

  相关链接

  建文帝福建踪迹探究

  建文帝陵寝在宁德,这一爆炸性的消息这几天引来众多人广泛关注,至于是真是假,专家仍在进一步考证中。

  不过,在一些记载中,却有建文帝在福建的只言片段。比如说,就有他到过福州雪峰寺、泉州开元寺等地的相关记载。

  昨日,江苏郑和研究会副秘书长郑自海对本报再次爆出猛料:建文帝曾避难福州雪峰寺,且郑和还偷偷去“泣拜”。对这一点,潘群教授十分肯定,他曾在境内外的一些学术刊物发表过文章支持这一说法,按照他的研究,建文帝从南京皇宫出逃,到浙江后,转而到宁德、福州、泉州等地。

  “2004年,我在两本书中看到有专家提出建文帝曾在泉州开元寺出家的说法。”泉州考古学者刘志成是第一个介绍建文帝曾经在泉州停留过的人。

  当时,他在台湾学者陈水源所著《杰出航海家郑和》和日本学者上杉千年所著《郑和下西洋》两本著作中发现:明代建文帝在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底到达泉州,他和随从以僧人身份在泉州开元寺呆了一段时间后,从泉州出海,到达海外。

  甚至有个说法是,2年前,有法国足球明星称其祖先是中国皇帝,且很有可能是建文帝。刘志成对记者说,当过皇帝,且到过波斯的,估计只有建文帝了。

  建文帝年谱

  朱允炆(1377—?),明太祖朱元璋的嫡次孙,明朝的第二个皇帝。

  朱允炆1377年十二月五日出生,生母是吕妃,父亲懿文太子朱标。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改年号建文,称建文帝。因削藩,导致叔父燕王发动“靖难之役”。建文帝的帝王之旅,四年即告结束,国破人不知所终。

  记者 郑建彬 李熙慧 实习生 黄雅亮/文 包华 黄孔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