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重庆31名考生民族加分调查 15名家长受党内处分(图)

重庆31名考生民族加分调查 15名家长受党内处分

文章来源: icebreaker 于 2009-07-20 01:38:56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news/pics/19350/19350123.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7月15日,重庆巫山高级中学一名学生路过2008年高考金榜,龚余是那年巫山县文科状元,因为别人有加分把他挤出北大录取线。本报记者 吕宗恕 摄

■ 核心提示

今年高考,重庆爆出31名考生伪造少数民族成分,谋求加分,而其中19人属于巫山县考生。记者调查发现巫山县成为造假“重灾区”有其必然性。

巫山县,紧邻土家族聚居区,汉土两族长期混居;又由于第四次人口普查登记的不准确,致使当地民族成分界定标准模糊。而又有当地官员利用人脉关系,不按国家规定更改民族成分,使得当地频频出现造假行为。

而且重庆加分项目林立,坊间流传库区移民造假、体尖生造假,又为此次违规改民族成分的造假行为推波助澜。

“加分事件”,把巫山推到了风口浪尖。

6月27日一大早,宋传勇接到重庆一媒体朋友电话,“你们巫山出事了?网上说你们巫山今年高考有19个考生为加分改民族成分。其中有县招办主任何业大的儿子。”

宋传勇是巫山县委宣传部纪检组长。

部里接到汇报后,立即下载网上报道,收集网友评论。

当天下午,县委县政府召集纪委、监察、公安、教委、民宗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开了一个紧急会议,由纪委牵头成立调查组彻查改民族成分事件。

宋传勇随后得知,此次改民族的问题考生共有31名,其中19名属于巫山县。巫山县成为问题考生的重灾区。

“自残式”举报

巫山县官员称,“加分事件”由南开中学学生家长举报巴蜀中学而起;这被认为是两所名校掐架的结果

高考竞争,是加分事件被曝光的导火索。导火索在6月8日被点燃。

那天晚上,黄耀辉(化名)———重庆巫山高级中学的应届考生,原本打算和同学彻夜狂欢,但一条消息瞬间浇灭他的热情。

“重庆巴蜀中学高三学生有近200名少数民族加分。”

黄耀辉说,如果这些学生的户口所在地是非少数民族聚居地的,那他们可加5分;而户口所在地是少数民族聚居地的,他们则可以加20分。

黄耀辉回忆说,那晚,全班同学一下子从狂欢变为狂哭,很多同学趴在桌上痛哭。

而黄耀辉带着比其他同学更复杂的心情观察着事件的变化。

黄耀辉告诉记者,他也是改过民族的。早在读初中时,他和同学都知道,只要把民族成分改成少数民族,就能获得20分的加分。

网上开始有考生发愤愤不平的帖子:这样的不劳而获,增加了他们的分数(也许还有他们的升学率),更增加了学生“为目的不择手段”的意识。

还有不少家长在网络上发帖呼吁,如果我们不团结起来,重本线(重庆本科录取分数线)将被大幅抬高!多少凭真才实学寒窗十二载的考生将被拒之梦想的大学之外!

据巫山县招生办一位工作人员了解,此后有南开中学学生家长向市教委举报。

“说白了,举报巴蜀就是相互掐架的结果”。南开中学一名不愿具名的老师曾这样对媒体说。

近年来,南开中学和巴蜀中学之间的竞争在重庆四所名校中尤为突出,势如水火。两校处处比拼,如竞赛获奖人数、保送人数、清华北大录取人数、升学率等。

巴蜀中学一位班主任说,其实这是“自残式”举报,南开中学也会被查出来的。

6月9日,由重庆市纪委牵头,包括教委、公安、信访等部门参与的“高考改民族加分事件”联合调查组正式成立,开始对重庆市城区中学的高考生进行调查。

6月22日,调查组发现,考生中有31名考生的“聚居区少数民族加分”存在问题,其中包括巴蜀中学6人,南开中学8人。

国家规定挡不住人情关系

巫山县调查小组发现,原县招办主任不按规定直接找原民宗局局长申请更改儿子何川洋民族成分

巫山县招办在6月22日已得知这31名问题考生中有19名是出自巫山。招办一名工作人员说,当时他们处于观望状态,看事态发展。

“市里后来要求对此事彻查到底,决不姑息。”一位接近调查组的人士对记者说。

6月27日,巫山县成立调查组,对19名更改民族的问题考生展开调查。

巫山县委宣传部纪检组长宋传勇说,他起初还不信县招办主任何业大的儿子何川洋也是问题考生,调查后发现真是实情。

巫山县调查小组发现,何川洋民族成分被改过程非常简单。

宋传勇告诉记者,2006年上半年,在县招办工作的何业大,找到时任县委统战部副部长、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万民强,请他帮忙更改儿子何川洋的民族成分。由何业大的妹妹何业清办理所需材料,并于2006年7月12日将资料及申请书交到万民强手中。

而按照《重庆市实施〈关于中国公民确定民族成分的规定〉办法》(简称“办法”)中要求,申请人必须先向所在单位提交申请,7天公示无异议后,才可将申请材料报于县民宗局。

有关知情人士透露,从调查结果看,何业大没有向单位提交申请,因他在招办工作,关系网密集,所以直接找到民宗局帮忙。

而重庆的实施“办法”中规定,民宗局必须核对申请人父母的身份证和户口簿原件。

但调查材料显示,原民宗局局长万民强没有查验何业大身份证和户口簿的原件,并于7月12日当天签注了“同意报批”的意见,并上报市民宗委。

10月9日,何川洋的申请获批,并发放了更改说明书。何业清凭说明书到公安机关办理了何川洋民族成分更改手续,汉族改成了土家族。

对于公安部门更改民族成分时为何不核对申请人父母的民族成分,民宗局的一名工作人员说,因为有了上级部门出具的更改说明,公安部门就会照此办理。

巫山县民宗局现任局长杨永红也表示,如果有人找到公安户籍部门,直接把一家三代甚至四代民族成分全部更改成土家族,民宗局根本无法核查。

另有一巫山官员说,只要涉及加分项目,就会有人钻空子。比如,如果有人与公安局户籍科负责人关系紧密,不排除直接从公安户籍网络系统直接把汉族改成土家族。

记者就这些问题联系巫山县公安局。县公安局拒绝接受采访,后通过县委宣传部向记者表示,他们在此事中确实存在错误,具体细节不想再说。

巫山造假“重灾区”

民宗局官员称,巫山居民的民族成分确认是个历史难题;遂有人借此改为土家族谋求加分

巫山为何会出现那么多违规更改民族成分的考生,县委宣传部的宋传勇说,他至今也没搞明白。

而在巫山县统战部工作多年、现任县民宗局局长的杨永红则觉得,当地人的民族成分问题一直是挺复杂的。

巫山,紧邻湖北省建始县和巴东。由于建始县和巴东是土家族的聚居区,所以巫山县也存在着汉族和土家族混合居住现象。

杨永红说,在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后,当地居民的身份就开始变得错综复杂,不少居民认为少数民族小,落后,被人歧视,所以很多家庭不愿意写自己是少数民族。

“当时登记时也特别随意,你报什么就是什么。”杨永红说,所以在当地同一个家庭都会出现有汉族的和有少数民族的。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对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扶持政策。

比如,国家每年会给邓家、红椿两个少数民族乡的基础建设(建桥修路等)、社会事业(如教育、卫生)扶持资金300余万元。

“如果巫山县是少数民族自治县的话,获得的国家扶持资金至少上千万。”杨永红说。

巫山一名官员说,而要成为少数民族乡镇,当地的少数民族居民必须达到30%。所以,地方政府对更改少数民族的申请把关并不是很严。

而当人们注意到少数民族高考可以加分后,愈来愈多的人来民宗局要求改民族身份。

当地民宗局一位官员说,他们中有一些都无法出示父母是少数民族的证据,但他们会出示各种其他证据证明自己是少数民族,有人说自己的族谱上记着是少数民族,有人说自己的兄弟是少数民族,还有人说自己同村人就是少数民族。

杨永红说,尽管按国家规定,父母必须有一方为少数民族,才可更改民族身份。但当有人搬出家谱说自己从来就是少数民族,要求改回,县民宗局仍不知该如何面对。

在2007年9月,巫山县民宗局、县公安局、县监察局曾联合发文《进一步规范民族成分确定工作的通知》,强调了个人的民族成分,只能依据父或母的民族成分确定。不能向上追溯,更不能横向攀联。

县民宗局一名官员说,但收效不大。



15名家长受党内处分


他们均是党员、领导干部,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和纪检部门或管理单位的处理

加分事件被曝光后,县委县政府在6月27日要求民宗局调档核查近年来申报批准名单,若不符合条件者,一律恢复原样,并在7月再次发文强调,父母双方均不属于少数民族成分的,本人不得变更为少数民族成分。

据杨永红介绍,自2007年起,巫山县一共受理更改民族成分100余人。到目前,已有31人主动申请改回汉族。

黄耀辉则在6月24日,就已向巫山县招办递交取消民族加分的书面申请。两天后,黄耀辉查询考生基本信息,发现自己的少数民族身份被取消了。

很担心自己的民族身份被查。他对记者说,重庆市调查组在6月9日调查的只是城区中学的考生,随后再调查区县中学考生。

7月7日,重庆市纪委监察局网站公布了此次“加分事件”的处理结果,对为考生违规更改民族成分、违规办理户口迁移的民族宗教、公安等管理部门的有关责任人进行处分。

这其中包括,撤销巫山县民宗局原局长万民强的党内职务、撤销其行政职务处分,该县公安局户籍科科长谢勇也被撤职。

公告还称,这31名“问题”考生的家长中,有15名是党员、领导干部(其中:市管干部1人,区县管领导干部10人,基层领导干部4人),他们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其余涉及的一般政府公务人员或居民群众,由其所在区县纪检监察部门或管理单位给予相应处理。

这其中包括何川洋的父母何业大、卢林琼,均被给予党内警告处分。

并且,巫山县已于6月29日,对县招生办公室主任何业大作出免职处理;对巫山县委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兼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卢林琼予以停职。

加分项目林立,造假成风?

重庆的加分项目有15大类,坊间流传体尖生加分曾经也存在造假行为

“加分事件”曝光,重庆市文科状元先后被北大、港大弃录,虽然他的“裸分”659分(裸分即指:不包括任何加分)已超出北大录取线。

并且,在7月18日后,重庆本科一类录取工作最后截止期限,何川洋也没收到任何学校的录取通知书,那意味着他今年和大学无缘。

何川洋的母亲卢林琼始终不能接受这一事实。她认为孩子是无辜的。

卢林琼在电话中对记者说,儿子是文科状元,考北大本没问题,因一些考生家长几年前就开始为加分铺路,比如为孩子改民族,争取国家二级运动员。为保险起见,2006年,他们把何川洋的民族成分改成了土家族。这样,能加20分。

在重庆有着各式各样的加分政策。

在巫山县招生办招生科工作的代去思说,每年高考前,教育部都会发布关于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的通知,其中有涉及加分的内容。然后,各省(市)根据本省(市)情况,制定符合本省市的加分项目。

代去思说,有一条是国家统一规定,即一名学生加分累计不得超过20分。

据重庆市招办公众信息网公布的2009年加分信息显示,加分对象共分15类。

代去思说,这15类中,只有三峡库区和农村独生女是重庆独有、其他省所没有的加分项目。

以库区加分为例,每个库区考生能加5分。学生只要有移民证,就能获得加分。

巫山全县有25个乡镇,其中15个是库区移民乡镇。一名知情人士介绍,小小巫山县城,想弄张移民证并不难。

巫山高级中学副校长黄少兵告诉记者,今年1900余名考生中,过半享受“三峡库区考生”加分照顾。

而对于运动员加分和生物竞赛加分中所出现的乱象更流传着诸多坊间传闻。重庆当地媒体就曾报道,运动员加分舞弊,采取“枪手”代考等方式。

一位重庆考生曾在百度贴吧发帖说,有乒乓方面的体尖生平时在课间和人比赛,连球都碰不到。

巫山县招办的代去思也承认,他也知道有体尖生造假的现象。

为加分项目瘦身

今年重庆减少一些加分项目,但是巫山的民族更改乱象是否得到纠正,现民宗局局长表示担忧

龚余是巫山县高级中学学生,因为当地有着各种加分,使得他今年又一次参加高考。

去年高考,龚余658分,巫山县文科状元,在重庆排第六名。他的母亲告诉记者,如果按照裸分,儿子能被北京大学录取。后来,其他考生通过改民族等获得加分,而自己没关系没门路,儿子只能眼睁睁看着被挤下来。

事后,龚余把自己关在房里,并一直埋怨他父母为什么不托人把自己的民族也改成土家族。

今年,他又一次报考北大,顺利被录取。

黄耀辉说,别说是20分,就是1分也会影响到一大批考生的命运。

巫山县招办招生科长代去思说,重庆市也意识到加分中的造假现象,也做了一些调整。比如针对近年来部分体育尖子生成绩弄虚作假的现象,重庆着重对体育加分政策进行了调整,2009年起,取消跆拳道、散打项目。

取消的加分类别还包括重庆市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足球加分从每队申报15名减少为11名;排球、乒乓球加分均从名次前8名减少为前6名。

代去思说,重庆为避免学校间恶性竞争,还取消了各学科竞赛的加分。

他认为,加分总体指导思想是对的,但加分项目要优化,应该是越少越好,范围越窄越好,尽量减少因非法手段取得合法结果造成的不公平,完善监管措施,减少钻空子现象。

现为巫山县民宗局局长的杨永红则有着自己的担忧。

他说,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就要来临,肯定有很多老百姓要求改成少数民族。由于巫山县的历史原因,政府是否一定要坚守父母双方必有一方为少数民族的原则。如果政府不予批准,届时可能会激化矛盾。

而针对巫山的情况,若能放宽又应该追溯到哪一代?杨永红说,因现在政策并无详细规定,这将会给现实工作带来不小困难。

对于更改民族,黄耀辉则再也没有他的担心了。

7月15日,黄耀辉告诉记者,他已被中国一所著名大学录取。不久,他的名字也将出现在2009年高考金榜录上,挂在巫山高级中学那块不锈钢橱窗里。

2009年重庆普通高校享受加分的考生对象

一、可加20分(报考艺术、体育类考生加10分)

1.2009年按万分之一比例评选,受市教委表彰的市级优秀学生

2.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者

3.报考在渝院校的,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获省级赛区一等奖者(从2011年起,不再享受加分政策)

4.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或“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或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一、二等奖者

5.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者

6.参加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或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并获奖者

7.参加全国比赛在田径、游泳、篮球等11个项目获得二级运动员(含)以上称号并经市统一测试认定者

8.参加重大国际体育比赛或全国性体育比赛取得前六名,经市统一测试认定者

9.烈士子女

10.少数民族自治县(含民族乡)的少数民族考生

11.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报考在渝三本以下批次院校可再降10分,艺术、体育类可再降5分)。

二、可加10分(报考艺术、体育类考生加5分)

1.报考在渝院校的因公牺牲的军人子女和因公牺牲的人民警察子女

2.报考在渝院校的应届高中毕业考生,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参加市教委组织的中小学“科技之星”创新大赛获得一等奖者

3.报考市属院校的,参加市级比赛,在田径、游泳、篮球等11个项目中获得二级运动员(含)以上称号并经市统一测试认定者。2007年和2008年参加跆拳道和散打比赛获得二级运动员称号经测试认定者(2011年取消跆拳道和散打项目加分)

4.归侨、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

5.自谋职业的退役士兵(报考在渝三本以下批次院校可再降10分,艺术、体育类可再降5分)。



三、可加5分的考生(含报考艺术、体育类的考生)


1.三峡库区淹没城市乡镇的考生

2.报考在渝院校的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少数民族自治县的汉族考生和巫溪、城口两县的考生

3.报考在渝院校的荣立二等功(含)以上荣誉称号的人民警察子女。

其他:报考在渝院校的农村独生女在各批次控制分数线下5分内可视为达到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

查看评论(0)

24小时热点排行

一男一女,今天刷爆了领英!全美吃瓜
宗庆后生前购买美国千万豪宅曝光 顶级定制 奢华至极
美牙医爱上小三 毒杀妻子 策划杀警被控一级谋杀
川普18岁孙女身价飙千万!穿红衣“伪参选”签重磅代言
印度裔在美国影响力越来越大 种族仇恨也随之而来

24小时讨论排行

川普:中国很快会处死芬太尼制造者 北京:责任在美国自身
长记性吧,以后媒体再吹谁俭朴我都不信!
马斯克密集发文猛烈抨击特朗普“爱泼斯坦案是骗局”
澳总理:中国洋溢自信和创新 成都建筑前所未见
美国加州州长跳脚:特朗普想把未来拱手交给中国!
全球首例!深圳机器人“自己搭地铁”送货 乘客狂抢拍
最新进展!华人夫妇代孕21名子女 涉嫌卖中国赚钱!
印度空难后"东航惨案"被提,"可能危及国安"会被尘封吗?
川普下通牒一石二鸟! 普京与中伊朝联盟恐瓦解
美中关税大限传或再延3月 外媒:北京自认佔上风
特朗普心生一计,欧洲人头都大了...
《竹林女儿》:离散和跨国收养,一对双胞胎的命运回响
中国人大买加州房产 野火肆虐后 数十万空屋格外刺眼
无人能掌控爱泼斯坦事件 事实证明连特朗普也不行
移民这局赢了!川普政府想拔他绿卡"法院2理由推翻"
杭州自来水恶臭如粪水死老鼠 居民称"洗了个粪坑浴"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重庆31名考生民族加分调查 15名家长受党内处分

icebreaker 2009-07-20 01:38:56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news/pics/19350/19350123.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7月15日,重庆巫山高级中学一名学生路过2008年高考金榜,龚余是那年巫山县文科状元,因为别人有加分把他挤出北大录取线。本报记者 吕宗恕 摄

■ 核心提示

今年高考,重庆爆出31名考生伪造少数民族成分,谋求加分,而其中19人属于巫山县考生。记者调查发现巫山县成为造假“重灾区”有其必然性。

巫山县,紧邻土家族聚居区,汉土两族长期混居;又由于第四次人口普查登记的不准确,致使当地民族成分界定标准模糊。而又有当地官员利用人脉关系,不按国家规定更改民族成分,使得当地频频出现造假行为。

而且重庆加分项目林立,坊间流传库区移民造假、体尖生造假,又为此次违规改民族成分的造假行为推波助澜。

“加分事件”,把巫山推到了风口浪尖。

6月27日一大早,宋传勇接到重庆一媒体朋友电话,“你们巫山出事了?网上说你们巫山今年高考有19个考生为加分改民族成分。其中有县招办主任何业大的儿子。”

宋传勇是巫山县委宣传部纪检组长。

部里接到汇报后,立即下载网上报道,收集网友评论。

当天下午,县委县政府召集纪委、监察、公安、教委、民宗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开了一个紧急会议,由纪委牵头成立调查组彻查改民族成分事件。

宋传勇随后得知,此次改民族的问题考生共有31名,其中19名属于巫山县。巫山县成为问题考生的重灾区。

“自残式”举报

巫山县官员称,“加分事件”由南开中学学生家长举报巴蜀中学而起;这被认为是两所名校掐架的结果

高考竞争,是加分事件被曝光的导火索。导火索在6月8日被点燃。

那天晚上,黄耀辉(化名)———重庆巫山高级中学的应届考生,原本打算和同学彻夜狂欢,但一条消息瞬间浇灭他的热情。

“重庆巴蜀中学高三学生有近200名少数民族加分。”

黄耀辉说,如果这些学生的户口所在地是非少数民族聚居地的,那他们可加5分;而户口所在地是少数民族聚居地的,他们则可以加20分。

黄耀辉回忆说,那晚,全班同学一下子从狂欢变为狂哭,很多同学趴在桌上痛哭。

而黄耀辉带着比其他同学更复杂的心情观察着事件的变化。

黄耀辉告诉记者,他也是改过民族的。早在读初中时,他和同学都知道,只要把民族成分改成少数民族,就能获得20分的加分。

网上开始有考生发愤愤不平的帖子:这样的不劳而获,增加了他们的分数(也许还有他们的升学率),更增加了学生“为目的不择手段”的意识。

还有不少家长在网络上发帖呼吁,如果我们不团结起来,重本线(重庆本科录取分数线)将被大幅抬高!多少凭真才实学寒窗十二载的考生将被拒之梦想的大学之外!

据巫山县招生办一位工作人员了解,此后有南开中学学生家长向市教委举报。

“说白了,举报巴蜀就是相互掐架的结果”。南开中学一名不愿具名的老师曾这样对媒体说。

近年来,南开中学和巴蜀中学之间的竞争在重庆四所名校中尤为突出,势如水火。两校处处比拼,如竞赛获奖人数、保送人数、清华北大录取人数、升学率等。

巴蜀中学一位班主任说,其实这是“自残式”举报,南开中学也会被查出来的。

6月9日,由重庆市纪委牵头,包括教委、公安、信访等部门参与的“高考改民族加分事件”联合调查组正式成立,开始对重庆市城区中学的高考生进行调查。

6月22日,调查组发现,考生中有31名考生的“聚居区少数民族加分”存在问题,其中包括巴蜀中学6人,南开中学8人。

国家规定挡不住人情关系

巫山县调查小组发现,原县招办主任不按规定直接找原民宗局局长申请更改儿子何川洋民族成分

巫山县招办在6月22日已得知这31名问题考生中有19名是出自巫山。招办一名工作人员说,当时他们处于观望状态,看事态发展。

“市里后来要求对此事彻查到底,决不姑息。”一位接近调查组的人士对记者说。

6月27日,巫山县成立调查组,对19名更改民族的问题考生展开调查。

巫山县委宣传部纪检组长宋传勇说,他起初还不信县招办主任何业大的儿子何川洋也是问题考生,调查后发现真是实情。

巫山县调查小组发现,何川洋民族成分被改过程非常简单。

宋传勇告诉记者,2006年上半年,在县招办工作的何业大,找到时任县委统战部副部长、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万民强,请他帮忙更改儿子何川洋的民族成分。由何业大的妹妹何业清办理所需材料,并于2006年7月12日将资料及申请书交到万民强手中。

而按照《重庆市实施〈关于中国公民确定民族成分的规定〉办法》(简称“办法”)中要求,申请人必须先向所在单位提交申请,7天公示无异议后,才可将申请材料报于县民宗局。

有关知情人士透露,从调查结果看,何业大没有向单位提交申请,因他在招办工作,关系网密集,所以直接找到民宗局帮忙。

而重庆的实施“办法”中规定,民宗局必须核对申请人父母的身份证和户口簿原件。

但调查材料显示,原民宗局局长万民强没有查验何业大身份证和户口簿的原件,并于7月12日当天签注了“同意报批”的意见,并上报市民宗委。

10月9日,何川洋的申请获批,并发放了更改说明书。何业清凭说明书到公安机关办理了何川洋民族成分更改手续,汉族改成了土家族。

对于公安部门更改民族成分时为何不核对申请人父母的民族成分,民宗局的一名工作人员说,因为有了上级部门出具的更改说明,公安部门就会照此办理。

巫山县民宗局现任局长杨永红也表示,如果有人找到公安户籍部门,直接把一家三代甚至四代民族成分全部更改成土家族,民宗局根本无法核查。

另有一巫山官员说,只要涉及加分项目,就会有人钻空子。比如,如果有人与公安局户籍科负责人关系紧密,不排除直接从公安户籍网络系统直接把汉族改成土家族。

记者就这些问题联系巫山县公安局。县公安局拒绝接受采访,后通过县委宣传部向记者表示,他们在此事中确实存在错误,具体细节不想再说。

巫山造假“重灾区”

民宗局官员称,巫山居民的民族成分确认是个历史难题;遂有人借此改为土家族谋求加分

巫山为何会出现那么多违规更改民族成分的考生,县委宣传部的宋传勇说,他至今也没搞明白。

而在巫山县统战部工作多年、现任县民宗局局长的杨永红则觉得,当地人的民族成分问题一直是挺复杂的。

巫山,紧邻湖北省建始县和巴东。由于建始县和巴东是土家族的聚居区,所以巫山县也存在着汉族和土家族混合居住现象。

杨永红说,在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后,当地居民的身份就开始变得错综复杂,不少居民认为少数民族小,落后,被人歧视,所以很多家庭不愿意写自己是少数民族。

“当时登记时也特别随意,你报什么就是什么。”杨永红说,所以在当地同一个家庭都会出现有汉族的和有少数民族的。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对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扶持政策。

比如,国家每年会给邓家、红椿两个少数民族乡的基础建设(建桥修路等)、社会事业(如教育、卫生)扶持资金300余万元。

“如果巫山县是少数民族自治县的话,获得的国家扶持资金至少上千万。”杨永红说。

巫山一名官员说,而要成为少数民族乡镇,当地的少数民族居民必须达到30%。所以,地方政府对更改少数民族的申请把关并不是很严。

而当人们注意到少数民族高考可以加分后,愈来愈多的人来民宗局要求改民族身份。

当地民宗局一位官员说,他们中有一些都无法出示父母是少数民族的证据,但他们会出示各种其他证据证明自己是少数民族,有人说自己的族谱上记着是少数民族,有人说自己的兄弟是少数民族,还有人说自己同村人就是少数民族。

杨永红说,尽管按国家规定,父母必须有一方为少数民族,才可更改民族身份。但当有人搬出家谱说自己从来就是少数民族,要求改回,县民宗局仍不知该如何面对。

在2007年9月,巫山县民宗局、县公安局、县监察局曾联合发文《进一步规范民族成分确定工作的通知》,强调了个人的民族成分,只能依据父或母的民族成分确定。不能向上追溯,更不能横向攀联。

县民宗局一名官员说,但收效不大。



15名家长受党内处分


他们均是党员、领导干部,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和纪检部门或管理单位的处理

加分事件被曝光后,县委县政府在6月27日要求民宗局调档核查近年来申报批准名单,若不符合条件者,一律恢复原样,并在7月再次发文强调,父母双方均不属于少数民族成分的,本人不得变更为少数民族成分。

据杨永红介绍,自2007年起,巫山县一共受理更改民族成分100余人。到目前,已有31人主动申请改回汉族。

黄耀辉则在6月24日,就已向巫山县招办递交取消民族加分的书面申请。两天后,黄耀辉查询考生基本信息,发现自己的少数民族身份被取消了。

很担心自己的民族身份被查。他对记者说,重庆市调查组在6月9日调查的只是城区中学的考生,随后再调查区县中学考生。

7月7日,重庆市纪委监察局网站公布了此次“加分事件”的处理结果,对为考生违规更改民族成分、违规办理户口迁移的民族宗教、公安等管理部门的有关责任人进行处分。

这其中包括,撤销巫山县民宗局原局长万民强的党内职务、撤销其行政职务处分,该县公安局户籍科科长谢勇也被撤职。

公告还称,这31名“问题”考生的家长中,有15名是党员、领导干部(其中:市管干部1人,区县管领导干部10人,基层领导干部4人),他们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其余涉及的一般政府公务人员或居民群众,由其所在区县纪检监察部门或管理单位给予相应处理。

这其中包括何川洋的父母何业大、卢林琼,均被给予党内警告处分。

并且,巫山县已于6月29日,对县招生办公室主任何业大作出免职处理;对巫山县委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兼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卢林琼予以停职。

加分项目林立,造假成风?

重庆的加分项目有15大类,坊间流传体尖生加分曾经也存在造假行为

“加分事件”曝光,重庆市文科状元先后被北大、港大弃录,虽然他的“裸分”659分(裸分即指:不包括任何加分)已超出北大录取线。

并且,在7月18日后,重庆本科一类录取工作最后截止期限,何川洋也没收到任何学校的录取通知书,那意味着他今年和大学无缘。

何川洋的母亲卢林琼始终不能接受这一事实。她认为孩子是无辜的。

卢林琼在电话中对记者说,儿子是文科状元,考北大本没问题,因一些考生家长几年前就开始为加分铺路,比如为孩子改民族,争取国家二级运动员。为保险起见,2006年,他们把何川洋的民族成分改成了土家族。这样,能加20分。

在重庆有着各式各样的加分政策。

在巫山县招生办招生科工作的代去思说,每年高考前,教育部都会发布关于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的通知,其中有涉及加分的内容。然后,各省(市)根据本省(市)情况,制定符合本省市的加分项目。

代去思说,有一条是国家统一规定,即一名学生加分累计不得超过20分。

据重庆市招办公众信息网公布的2009年加分信息显示,加分对象共分15类。

代去思说,这15类中,只有三峡库区和农村独生女是重庆独有、其他省所没有的加分项目。

以库区加分为例,每个库区考生能加5分。学生只要有移民证,就能获得加分。

巫山全县有25个乡镇,其中15个是库区移民乡镇。一名知情人士介绍,小小巫山县城,想弄张移民证并不难。

巫山高级中学副校长黄少兵告诉记者,今年1900余名考生中,过半享受“三峡库区考生”加分照顾。

而对于运动员加分和生物竞赛加分中所出现的乱象更流传着诸多坊间传闻。重庆当地媒体就曾报道,运动员加分舞弊,采取“枪手”代考等方式。

一位重庆考生曾在百度贴吧发帖说,有乒乓方面的体尖生平时在课间和人比赛,连球都碰不到。

巫山县招办的代去思也承认,他也知道有体尖生造假的现象。

为加分项目瘦身

今年重庆减少一些加分项目,但是巫山的民族更改乱象是否得到纠正,现民宗局局长表示担忧

龚余是巫山县高级中学学生,因为当地有着各种加分,使得他今年又一次参加高考。

去年高考,龚余658分,巫山县文科状元,在重庆排第六名。他的母亲告诉记者,如果按照裸分,儿子能被北京大学录取。后来,其他考生通过改民族等获得加分,而自己没关系没门路,儿子只能眼睁睁看着被挤下来。

事后,龚余把自己关在房里,并一直埋怨他父母为什么不托人把自己的民族也改成土家族。

今年,他又一次报考北大,顺利被录取。

黄耀辉说,别说是20分,就是1分也会影响到一大批考生的命运。

巫山县招办招生科长代去思说,重庆市也意识到加分中的造假现象,也做了一些调整。比如针对近年来部分体育尖子生成绩弄虚作假的现象,重庆着重对体育加分政策进行了调整,2009年起,取消跆拳道、散打项目。

取消的加分类别还包括重庆市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足球加分从每队申报15名减少为11名;排球、乒乓球加分均从名次前8名减少为前6名。

代去思说,重庆为避免学校间恶性竞争,还取消了各学科竞赛的加分。

他认为,加分总体指导思想是对的,但加分项目要优化,应该是越少越好,范围越窄越好,尽量减少因非法手段取得合法结果造成的不公平,完善监管措施,减少钻空子现象。

现为巫山县民宗局局长的杨永红则有着自己的担忧。

他说,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就要来临,肯定有很多老百姓要求改成少数民族。由于巫山县的历史原因,政府是否一定要坚守父母双方必有一方为少数民族的原则。如果政府不予批准,届时可能会激化矛盾。

而针对巫山的情况,若能放宽又应该追溯到哪一代?杨永红说,因现在政策并无详细规定,这将会给现实工作带来不小困难。

对于更改民族,黄耀辉则再也没有他的担心了。

7月15日,黄耀辉告诉记者,他已被中国一所著名大学录取。不久,他的名字也将出现在2009年高考金榜录上,挂在巫山高级中学那块不锈钢橱窗里。

2009年重庆普通高校享受加分的考生对象

一、可加20分(报考艺术、体育类考生加10分)

1.2009年按万分之一比例评选,受市教委表彰的市级优秀学生

2.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者

3.报考在渝院校的,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获省级赛区一等奖者(从2011年起,不再享受加分政策)

4.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或“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或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一、二等奖者

5.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者

6.参加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或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并获奖者

7.参加全国比赛在田径、游泳、篮球等11个项目获得二级运动员(含)以上称号并经市统一测试认定者

8.参加重大国际体育比赛或全国性体育比赛取得前六名,经市统一测试认定者

9.烈士子女

10.少数民族自治县(含民族乡)的少数民族考生

11.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报考在渝三本以下批次院校可再降10分,艺术、体育类可再降5分)。

二、可加10分(报考艺术、体育类考生加5分)

1.报考在渝院校的因公牺牲的军人子女和因公牺牲的人民警察子女

2.报考在渝院校的应届高中毕业考生,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参加市教委组织的中小学“科技之星”创新大赛获得一等奖者

3.报考市属院校的,参加市级比赛,在田径、游泳、篮球等11个项目中获得二级运动员(含)以上称号并经市统一测试认定者。2007年和2008年参加跆拳道和散打比赛获得二级运动员称号经测试认定者(2011年取消跆拳道和散打项目加分)

4.归侨、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

5.自谋职业的退役士兵(报考在渝三本以下批次院校可再降10分,艺术、体育类可再降5分)。



三、可加5分的考生(含报考艺术、体育类的考生)


1.三峡库区淹没城市乡镇的考生

2.报考在渝院校的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少数民族自治县的汉族考生和巫溪、城口两县的考生

3.报考在渝院校的荣立二等功(含)以上荣誉称号的人民警察子女。

其他:报考在渝院校的农村独生女在各批次控制分数线下5分内可视为达到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