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娱乐新闻 » 张艺谋鲜为人知的故事:年轻时期是大众情人(组图)

张艺谋鲜为人知的故事:年轻时期是大众情人

文章来源: wd6298 于 2009-07-11 02:14:14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提要]
从很多细节可以感觉到张艺谋是个很有毅力,很执著的人,也是一很爱讲故事、爱摄影的人,张艺谋当年的摄影创作有个特点,他特别喜欢在心里预先建构一副图案。他那时的很多灵感都来自古诗词……   寻谋记

  张艺谋是西安人,这个谁都知道,但张艺谋是我们杂志社的老作者,这就让我有些意外。虽然不是追星族,但好奇心让我找到了当年发表张艺谋作品的老编辑。

  张毓秀老师已经77岁高龄了,可依然精神矍铄,思维清晰。他和张艺谋早在1973年时就认识了。那时张艺谋还在陕棉八厂上班,张老的儿子张健也在八厂管道组,两个人都酷爱摄影,所以来往较多。再加上张老多年的摄影经验,张艺谋更是时不时地带着自己的作品来张老家里请他指导。在张老的记忆中,张艺谋是个话不多但很有想法的年轻人。不抽烟,也不怎么喝酒。每次来家里聊的话题几乎都和摄影有关。给杂志社投稿那会儿,他已经是北京电影学院的学生了。学校放假回来,他就从家里来杂志社找张老,和他聊聊天。张艺谋家那时住在小南门里,离杂志社并不太远。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2m3sebd.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图 1:《长城》(高海风摄);图2:张艺谋在北京电影学院学生宿舍(高海风摄);图3:团省委合影;图4:持枪的照片;图5:点炮照片:这张照片的拍摄时间是在1977年,当时在咸阳地区举办工业学大庆展览,几个年轻人在咸阳市文化宫的院子里试一个相机。张艺谋提议,“构思”一个点炮的情节,于是找了火柴,几张纸,拍了这样一张照片。纯属摆拍。”

  张老说,他和张艺谋的接触几乎都是和摄影学习有关。对其生活的一些细节并不太清楚。反而他儿子张健和张艺谋接触比较多,还一起爬过华山。如果我想知道可以去问他。

  根据张老的指点,我来到张健老师现在工作的地点交大医学院国际交流处。张健老师很随和。说起当年的事,他笑着说时间太久,很多事情也记不太清楚了,不过还是有几件印象比较深刻的事情。

  下面,就是他们当年一伙年轻人的故事。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55hv8n.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张艺谋早期作品

  逃票记

  那是一个假日,天气比较好。

  张艺谋、杨西民还有我,我们三人一起去华山拍照。杨西民是当时咸阳西北橡胶厂宣传科的职工,也是摄影爱好者。

  逃票这个事是发生在从华山回西安的时候,其实说起来也不算是故意的,我们下山的时候耽误了些时间,来不及买票就直接上车了。谁想到从华山到西安一路无人查票。等到了西安站我们一看没买票,怎么办呢? 站台要查票肯定出不去,就顺着西闸口往西走打算找个口出去,几个人一路走一路聊拍照的事。谁想到没走出多远,迎面走来了个铁路职工。打量了我们一番,然后问:“你们几个没买票吧?从哪个站上的车?回去补票。”“从临潼上的”张艺谋马上说。因为临潼离西安要近的多。当然那个职工是很怀疑的,他就说你们几个去临潼玩总是要带个相机什么的吧,你们有吗?他不说这还好,我们当时正想怎么让他相信呢。听他这话乐了,马上拉开包,一人一台120双镜头相机。

  看到相机,那位老铁路自然相信了。

  补了三张票:临潼——西安

  (还好不是数码年代……)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2yllmo2.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张艺谋

  满城尽带黄金甲

  当我第一次看张艺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时,我的记忆在那一刻仿佛触电般地被拉回到了70年代我和张艺谋一起拍照的时候,我觉得或许早在那时他心中就已经有了一个这样的意象。

  那是在菊花盛开的季节,我和张艺谋还有几个喜欢摄影的朋友一起去拍菊花,拍完后的当晚我们都聚在暗房里冲胶卷,那会儿用的都是黑白胶卷。张艺谋就用水彩把黑白的菊花染成棕色,黄色。当时的效果出来非常好。

我还记得当时张艺谋拿着相片,点了根烟,盯着看了半天,然后缓缓地念道:“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的诗在那时那刻读出太有感觉了。一张普通的照片马上就被负载了一种宏观的历史意象。

  其实张艺谋当时的摄影创作有个特点,他特别喜欢在心里预先建构一副图案,然后再将它具体化。他那时的很多灵感都来自古诗词。我记得,他曾经拍过一张照片叫做“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是用两张底片合成的,一张是一个牧童骑牛的装饰品,一张是柳叶。出来后还真是那么回事。还有一张叫做“独钓寒江雪”,张艺谋用盐和小船做的设计。当时拍出来在我们朋友圈内也是备受好评的。

  张艺谋平时还爱讲故事,那时候,一停电,大家经常异口同声地喊“听谋谋讲故事”。历史的,传奇的,神鬼的,他都讲。而且非常能够吸引听众。他一直都是个很有想法的人。所以说他后来当了导演,都是有很多很有力的东西在撑着。一种内发的东西。

  买肉记

  说起这个事比较有意思,那时我们大伙都是在八厂的食堂吃饭。当时每个人每月的肉是定量分配的,一个人发四张肉票,也就是说你一月只能在食堂买四次肉。

  张艺谋那时在厂里的织袜工艺设计车间工作,平时主要手绘一些织袜的图案。他那个车间离食堂特别近。有一次中午吃饭,等我快走到食堂才发现没带肉票,就拐到张艺谋那里去借一张,谁知道他早就用完了。我正打算拐回去取。张艺谋说:“等等,我给你画一张。”他一边说一边就拿起笔。没几分钟功夫,一张肉票就出来了。画工之高足以以假乱真。

  接下来,就是打饭的师傅笑呵呵地接过我手中的票,然后抄起大勺就是一份肉。

  大众情人

  在我们八厂未婚女工中经常流行一句话:“嫁人就嫁张艺谋,不行再找滑尔刚”。

  张艺谋那时在八厂里是很有风头的,他有才,人又帅。很多女职工都喜欢他。来厂里第一个看上的也绝对是他。他平时也挺注意个人形象,穿的衣服在那时也算是比较时尚,中山装,翻领衬衣,鸭舌帽。记得有一次我们几个工友正在聊天,张艺谋乐呵呵地跑来,大家说谋谋,今天什么事啊?你这么高兴。他指指脚上的皮鞋说:“看看!马皮的!”

  胃痉挛.地震

  和张艺谋有关的还有两件事情给我的印象特别深。

  第一个是在1976年9月份,那时毛主席刚去世,全国哀悼。厂里的宣传栏要放一些照片纪念。这些旧照片都是需要翻拍的,我和张艺谋必须连夜把它做出来。我记得那天白天的时候张艺谋胃就不舒服。一天什么饭都没吃。到了晚上在暗房工作的时候,他的病情越来越厉害,胃痉挛。他当时告诉我说胃部剧烈绞痛。我看到他脸色蜡白,头上汗不停地往外冒,就劝他休息,但他还是忍痛坚持下来,在第二天将所有的照片贴在了宣传栏里。

  另一件是唐山地震后不久,那时传言西安也要地震,人心惶惶。有一次我在厂里碰见了张艺谋,他一脸严肃地说:“我最近一直都把我的相机随身携带着,如果真要地震了,我一定要用它记录下那一刻。”在那个时候,他依然想到的是摄影。

  从这些细节可以感觉到张艺谋是个很有毅力,很执著的人。所以很多年后我反思从前的事,都会觉得他之所以能成为一个大导演是有其必然因素的。

  80年春节期间,当时张艺谋放寒假回西安,这是他和几个朋友在本刊大院里的合影。你不难找出他。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日本漂亮女市长与已婚男下属开房10多次 被曝光后称…
马斯克跨性别女儿纽约时装周连走4场 一夜爆红
美国信用市场两家公司突然爆雷 引发担忧
诱骗办会员 亚马逊认栽!25亿天价和解 每用户可赔…
三星家族财阀被曝“秘密选妃”!人均黑丝高跟 每周都玩




24小时讨论排行

鸡毛秀复播走红 靠川普 播放量翻了数十倍
特斯拉又出事?华人连撞6车1死7伤 坚称车辆自动加速
加州惊现“蒙面抢掠团”25贼光天化日洗劫珠宝店
FBI前局长被起诉 特朗普:他是这个国家最垃圾的人
经济学人“战狼指数”:中国外交官为何减少咆哮?
是不是不想做了?西贝再一次上演史诗级灾难公关
震惊视频!车祸担心赔不起 他竟从高架桥一跃而下
川普:10.1起向进口厨柜征关税50% 软垫30% 浴室柜…
达拉斯枪案:枪手目标是ICE人员 称他们领肮脏薪水
曾说“收复台湾捐5000万”的他,怎么也被封了?
智利总统:我不想内塔尼亚胡被杀,我想他受审判
25%,30%,50%,100%!特朗普官宣新一轮关税
FT:川普乐观是假象 想将乌克兰战败责任甩锅欧洲
默克尔自述:苏联解体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
蔡国强“炸山”翻车 被揭妻女全外籍 “国外享受生活”
中国首个移植猪肾的人,手术后存活超过200天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张艺谋鲜为人知的故事:年轻时期是大众情人

wd6298 2009-07-11 02:14:14


[提要]
从很多细节可以感觉到张艺谋是个很有毅力,很执著的人,也是一很爱讲故事、爱摄影的人,张艺谋当年的摄影创作有个特点,他特别喜欢在心里预先建构一副图案。他那时的很多灵感都来自古诗词……   寻谋记

  张艺谋是西安人,这个谁都知道,但张艺谋是我们杂志社的老作者,这就让我有些意外。虽然不是追星族,但好奇心让我找到了当年发表张艺谋作品的老编辑。

  张毓秀老师已经77岁高龄了,可依然精神矍铄,思维清晰。他和张艺谋早在1973年时就认识了。那时张艺谋还在陕棉八厂上班,张老的儿子张健也在八厂管道组,两个人都酷爱摄影,所以来往较多。再加上张老多年的摄影经验,张艺谋更是时不时地带着自己的作品来张老家里请他指导。在张老的记忆中,张艺谋是个话不多但很有想法的年轻人。不抽烟,也不怎么喝酒。每次来家里聊的话题几乎都和摄影有关。给杂志社投稿那会儿,他已经是北京电影学院的学生了。学校放假回来,他就从家里来杂志社找张老,和他聊聊天。张艺谋家那时住在小南门里,离杂志社并不太远。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2m3sebd.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图 1:《长城》(高海风摄);图2:张艺谋在北京电影学院学生宿舍(高海风摄);图3:团省委合影;图4:持枪的照片;图5:点炮照片:这张照片的拍摄时间是在1977年,当时在咸阳地区举办工业学大庆展览,几个年轻人在咸阳市文化宫的院子里试一个相机。张艺谋提议,“构思”一个点炮的情节,于是找了火柴,几张纸,拍了这样一张照片。纯属摆拍。”

  张老说,他和张艺谋的接触几乎都是和摄影学习有关。对其生活的一些细节并不太清楚。反而他儿子张健和张艺谋接触比较多,还一起爬过华山。如果我想知道可以去问他。

  根据张老的指点,我来到张健老师现在工作的地点交大医学院国际交流处。张健老师很随和。说起当年的事,他笑着说时间太久,很多事情也记不太清楚了,不过还是有几件印象比较深刻的事情。

  下面,就是他们当年一伙年轻人的故事。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55hv8n.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张艺谋早期作品

  逃票记

  那是一个假日,天气比较好。

  张艺谋、杨西民还有我,我们三人一起去华山拍照。杨西民是当时咸阳西北橡胶厂宣传科的职工,也是摄影爱好者。

  逃票这个事是发生在从华山回西安的时候,其实说起来也不算是故意的,我们下山的时候耽误了些时间,来不及买票就直接上车了。谁想到从华山到西安一路无人查票。等到了西安站我们一看没买票,怎么办呢? 站台要查票肯定出不去,就顺着西闸口往西走打算找个口出去,几个人一路走一路聊拍照的事。谁想到没走出多远,迎面走来了个铁路职工。打量了我们一番,然后问:“你们几个没买票吧?从哪个站上的车?回去补票。”“从临潼上的”张艺谋马上说。因为临潼离西安要近的多。当然那个职工是很怀疑的,他就说你们几个去临潼玩总是要带个相机什么的吧,你们有吗?他不说这还好,我们当时正想怎么让他相信呢。听他这话乐了,马上拉开包,一人一台120双镜头相机。

  看到相机,那位老铁路自然相信了。

  补了三张票:临潼——西安

  (还好不是数码年代……)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2yllmo2.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张艺谋

  满城尽带黄金甲

  当我第一次看张艺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时,我的记忆在那一刻仿佛触电般地被拉回到了70年代我和张艺谋一起拍照的时候,我觉得或许早在那时他心中就已经有了一个这样的意象。

  那是在菊花盛开的季节,我和张艺谋还有几个喜欢摄影的朋友一起去拍菊花,拍完后的当晚我们都聚在暗房里冲胶卷,那会儿用的都是黑白胶卷。张艺谋就用水彩把黑白的菊花染成棕色,黄色。当时的效果出来非常好。

我还记得当时张艺谋拿着相片,点了根烟,盯着看了半天,然后缓缓地念道:“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的诗在那时那刻读出太有感觉了。一张普通的照片马上就被负载了一种宏观的历史意象。

  其实张艺谋当时的摄影创作有个特点,他特别喜欢在心里预先建构一副图案,然后再将它具体化。他那时的很多灵感都来自古诗词。我记得,他曾经拍过一张照片叫做“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是用两张底片合成的,一张是一个牧童骑牛的装饰品,一张是柳叶。出来后还真是那么回事。还有一张叫做“独钓寒江雪”,张艺谋用盐和小船做的设计。当时拍出来在我们朋友圈内也是备受好评的。

  张艺谋平时还爱讲故事,那时候,一停电,大家经常异口同声地喊“听谋谋讲故事”。历史的,传奇的,神鬼的,他都讲。而且非常能够吸引听众。他一直都是个很有想法的人。所以说他后来当了导演,都是有很多很有力的东西在撑着。一种内发的东西。

  买肉记

  说起这个事比较有意思,那时我们大伙都是在八厂的食堂吃饭。当时每个人每月的肉是定量分配的,一个人发四张肉票,也就是说你一月只能在食堂买四次肉。

  张艺谋那时在厂里的织袜工艺设计车间工作,平时主要手绘一些织袜的图案。他那个车间离食堂特别近。有一次中午吃饭,等我快走到食堂才发现没带肉票,就拐到张艺谋那里去借一张,谁知道他早就用完了。我正打算拐回去取。张艺谋说:“等等,我给你画一张。”他一边说一边就拿起笔。没几分钟功夫,一张肉票就出来了。画工之高足以以假乱真。

  接下来,就是打饭的师傅笑呵呵地接过我手中的票,然后抄起大勺就是一份肉。

  大众情人

  在我们八厂未婚女工中经常流行一句话:“嫁人就嫁张艺谋,不行再找滑尔刚”。

  张艺谋那时在八厂里是很有风头的,他有才,人又帅。很多女职工都喜欢他。来厂里第一个看上的也绝对是他。他平时也挺注意个人形象,穿的衣服在那时也算是比较时尚,中山装,翻领衬衣,鸭舌帽。记得有一次我们几个工友正在聊天,张艺谋乐呵呵地跑来,大家说谋谋,今天什么事啊?你这么高兴。他指指脚上的皮鞋说:“看看!马皮的!”

  胃痉挛.地震

  和张艺谋有关的还有两件事情给我的印象特别深。

  第一个是在1976年9月份,那时毛主席刚去世,全国哀悼。厂里的宣传栏要放一些照片纪念。这些旧照片都是需要翻拍的,我和张艺谋必须连夜把它做出来。我记得那天白天的时候张艺谋胃就不舒服。一天什么饭都没吃。到了晚上在暗房工作的时候,他的病情越来越厉害,胃痉挛。他当时告诉我说胃部剧烈绞痛。我看到他脸色蜡白,头上汗不停地往外冒,就劝他休息,但他还是忍痛坚持下来,在第二天将所有的照片贴在了宣传栏里。

  另一件是唐山地震后不久,那时传言西安也要地震,人心惶惶。有一次我在厂里碰见了张艺谋,他一脸严肃地说:“我最近一直都把我的相机随身携带着,如果真要地震了,我一定要用它记录下那一刻。”在那个时候,他依然想到的是摄影。

  从这些细节可以感觉到张艺谋是个很有毅力,很执著的人。所以很多年后我反思从前的事,都会觉得他之所以能成为一个大导演是有其必然因素的。

  80年春节期间,当时张艺谋放寒假回西安,这是他和几个朋友在本刊大院里的合影。你不难找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