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佛祖肉身舍利重回中国云居寺 世界上仅存2颗(图)

佛祖肉身舍利重回中国云居寺 世界上仅存2颗

文章来源: chewi 于 2009-06-12 10:50:25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cul/news/2009/06-12/U136P4T8D1732098F107DT20090612154331.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阔别近30年 23日起接受10天观瞻

  佛祖肉身舍利重回云居寺

  今天上午,房山区正式对外宣布,世界上最大的石经博览园——中华石经博览园奠基仪式将于6月23日在房山举行。同时,阔别近30年后,被称为“海内三宝”之一、世界上仅存的两颗佛祖肉身舍利也将于当日迎请回出土地——云居寺,并开始为期10天的观瞻。

  云居寺开建最大石经博览园

  记者从云居寺了解到,世界上最大的石经博览园——中华石经博览园将于23日在云居寺东侧奠基。总占地面积30.08公顷的中华石经博览园,建筑面积达5万多平方米,投资3亿多元,计划在3至5年内建成并向公众开放。

  中华石经博览园包括石经博物馆、石经碑林、休闲养生中心和餐饮街区共4个区域。其中石经博物馆占地40亩,建筑面积7357平方米,投资7000多万元。石经碑林占地120亩,包括文物解读区、石文化体验区等。

  此外,园内还特设了可以进行鲜花、薰香沐浴、佛乐欣赏、修身养性、禅定修养的休闲养生中心以及提供素食的餐饮街区。

  云居寺景区主任云桂荣告诉记者,目前,云居寺中珍藏有14728块石经,分为两部分存放。其中,一部分在云居寺的石经地宫中存放,另一部分在石经山的9个洞穴内存放。现在存放在地宫中的石经都叠在一起存放,不便于参观。石经博物馆建成后,馆内将陈列出石经复制品、原经拓片及石经的经文解释。

  佛祖肉身舍利世界仅存2颗

  记者从今天上午房山区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阔别近三十年后,23日,1981年出土于云居寺雷音洞的“国宝”佛祖肉身舍利将重回房山云居寺。届时,将举行隆重的云居寺佛祖肉身舍利迎请法会,有多位高僧、僧众、居士参加迎请仪式。

  佛祖肉身舍利1981年出土于房山云居寺雷音洞内,此前已在云居寺埋藏了1300年之久,是国家级文物,与北京八大处的佛牙、陕西西安法门寺的佛指并称“海内三宝”,是世界上仅存的唯一两粒佛祖肉身舍利,出土后一直珍藏于国家金库内,后来首都博物馆新馆建成后,才移至首都博物馆保存。

  观瞻票价初定20元左右

  云居寺景区主任云桂荣告诉记者,从6月23日至7月2日,佛祖肉身舍利将供奉在云居寺最大的殿堂毗卢殿内接受观瞻。观瞻可能要另行购票,初步预计票价在20元左右。每天早晨8点半开始,一直到下午5点,民众及信徒都可在云居寺内观瞻拜谒。10天的观瞻活动结束后,舍利将被送归首都博物馆继续珍藏。

  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崔国民称,作为文物,佛舍利在保管和保存上,与普通文物不同。需要高规格的恒温、恒湿和密封保存。因此,安放在首都博物馆中更利于保存。

  云桂荣透露,尽管目前云居寺尚不具备长久保存佛舍利的条件,但是中华石经博览园在建设过程中,初步规划将在地下特别修建一个舍利宫殿。用科技手段建造的舍利宫殿完工后,有望将佛祖肉身舍利迎回云居寺进行长久收藏。

  观瞻舍利禁止带包入寺

  云桂荣表示,由于佛祖肉身舍利是国家级文物,此次观瞻将采用最高规格的安保措施。从首都博物馆至云居寺的武装押运途中,将实行全路段戒严。而在云居寺接受观瞻期间,将采用人防、物防、技防等多重安保手段。

  云桂荣透露,武警及文物保护单位工作人员将对舍利进行24小时守护,确保国宝在观瞻期间万无一失。所有入寺的游客都将首先进行安检后方可进入。此外,为了保护文物的安全,游客将禁止带包入寺。一旦人流量超过了平时浴佛节庙会的人数,寺内还将进行客流限制。

  23日上午云居寺将进行佛祖肉身舍利的迎请仪式,因此会限制游客人数。云居寺景区工作人员建议,游客最好在24日再前往进行参观。

  背景链接

  -佛舍利

  舍利是古印度梵文名称,其本义指尸体或灵骨。佛舍利特指释迦牟尼火葬后遗存的固体物质。佛教舍利的含义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生身舍利,也称真身舍利,即佛陀火化后的遗骨,其又分3种:(1)骨舍利,白色。(2)发舍利,黑色。(3)肉舍利,红色。二是法身舍利,是指佛教大小乘一切经典。三是全身舍利,最初指多宝佛之舍利。四是碎身舍利,最初指释迦牟尼佛舍利,释迦牟尼佛入灭时因火化而使尸骨碎裂,故曰碎身舍利。五是影骨舍利,指用其它材料仿制或代用的舍利,佛教认为影骨舍利与真身舍利具有同等的加持和功德。六是佛弟子的舍利。七是高僧活佛的舍利。

  -云居寺佛舍利的故事

  1981年11月26日,原房山县云居寺文物保管所工作人员在清理石经山雷音洞地面时,在拜石(雷音洞四根千佛柱中间位置,一块方形石板下)发现了明代庋藏佛舍利石函,把石函运到云居寺之后,打开石函,依次是隋青石函、明汉白玉函、隋银函、羊脂玉函,在羊脂玉函里发现了两粒状如红色粟米的佛舍利。

  据史书记载,隋文帝杨坚幼时曾寄养在尼姑智仙家中十多年。智仙说杨坚佛性自通,预言他日后定会登基,并重兴佛教。果然,杨坚做了皇帝以后,大兴佛事。炀帝即位后对佛教笃信依然。静琬与被炀帝尊为老师的智者同出一师,炀帝得知静琬刻经之事后,赐予舍利以为表彰。因当时战事仍频,静琬深怕舍利遭劫,将舍利安放于雷音洞中。

  千年后的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五月十二日,达观和尚来云居寺,率侍者整理雷音洞。这时发生了一种奇异的现象:“光灿岩壑,风雷动地”。达观在垫平洞中拜石时发现下面有地穴,地穴中藏有石函,内有隋大业十二年埋下的佛舍利三粒。佛宝出世,轰动朝野。慈圣太后下旨将舍利迎入宫中供养三日后重新安放在雷音洞内。

  198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罗炤,在石经山施茶亭遗址明代的碑文中,发现雷音洞在明代出土过佛舍利,11月26日,在雷音洞发现了佛舍利。

查看评论(0)

24小时热点排行

一男一女,今天刷爆了领英!全美吃瓜
宗庆后生前购买美国千万豪宅曝光 顶级定制 奢华至极
美牙医爱上小三 毒杀妻子 策划杀警被控一级谋杀
川普18岁孙女身价飙千万!穿红衣“伪参选”签重磅代言
印度裔在美国影响力越来越大 种族仇恨也随之而来

24小时讨论排行

川普:中国很快会处死芬太尼制造者 北京:责任在美国自身
长记性吧,以后媒体再吹谁俭朴我都不信!
马斯克密集发文猛烈抨击特朗普“爱泼斯坦案是骗局”
印度空难后"东航惨案"被提,"可能危及国安"会被尘封吗?
澳总理:中国洋溢自信和创新 成都建筑前所未见
全球首例!深圳机器人“自己搭地铁”送货 乘客狂抢拍
美国加州州长跳脚:特朗普想把未来拱手交给中国!
最新进展!华人夫妇代孕21名子女 涉嫌卖中国赚钱!
川普下通牒一石二鸟! 普京与中伊朝联盟恐瓦解
《竹林女儿》:离散和跨国收养,一对双胞胎的命运回响
美中关税大限传或再延3月 外媒:北京自认佔上风
特朗普心生一计,欧洲人头都大了...
中国人大买加州房产 野火肆虐后 数十万空屋格外刺眼
移民这局赢了!川普政府想拔他绿卡"法院2理由推翻"
无人能掌控爱泼斯坦事件 事实证明连特朗普也不行
苦吞50%关税!巴西总统鲁拉"强硬杠上川普"民调反涨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佛祖肉身舍利重回中国云居寺 世界上仅存2颗

chewi 2009-06-12 10:50:25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cul/news/2009/06-12/U136P4T8D1732098F107DT20090612154331.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阔别近30年 23日起接受10天观瞻

  佛祖肉身舍利重回云居寺

  今天上午,房山区正式对外宣布,世界上最大的石经博览园——中华石经博览园奠基仪式将于6月23日在房山举行。同时,阔别近30年后,被称为“海内三宝”之一、世界上仅存的两颗佛祖肉身舍利也将于当日迎请回出土地——云居寺,并开始为期10天的观瞻。

  云居寺开建最大石经博览园

  记者从云居寺了解到,世界上最大的石经博览园——中华石经博览园将于23日在云居寺东侧奠基。总占地面积30.08公顷的中华石经博览园,建筑面积达5万多平方米,投资3亿多元,计划在3至5年内建成并向公众开放。

  中华石经博览园包括石经博物馆、石经碑林、休闲养生中心和餐饮街区共4个区域。其中石经博物馆占地40亩,建筑面积7357平方米,投资7000多万元。石经碑林占地120亩,包括文物解读区、石文化体验区等。

  此外,园内还特设了可以进行鲜花、薰香沐浴、佛乐欣赏、修身养性、禅定修养的休闲养生中心以及提供素食的餐饮街区。

  云居寺景区主任云桂荣告诉记者,目前,云居寺中珍藏有14728块石经,分为两部分存放。其中,一部分在云居寺的石经地宫中存放,另一部分在石经山的9个洞穴内存放。现在存放在地宫中的石经都叠在一起存放,不便于参观。石经博物馆建成后,馆内将陈列出石经复制品、原经拓片及石经的经文解释。

  佛祖肉身舍利世界仅存2颗

  记者从今天上午房山区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阔别近三十年后,23日,1981年出土于云居寺雷音洞的“国宝”佛祖肉身舍利将重回房山云居寺。届时,将举行隆重的云居寺佛祖肉身舍利迎请法会,有多位高僧、僧众、居士参加迎请仪式。

  佛祖肉身舍利1981年出土于房山云居寺雷音洞内,此前已在云居寺埋藏了1300年之久,是国家级文物,与北京八大处的佛牙、陕西西安法门寺的佛指并称“海内三宝”,是世界上仅存的唯一两粒佛祖肉身舍利,出土后一直珍藏于国家金库内,后来首都博物馆新馆建成后,才移至首都博物馆保存。

  观瞻票价初定20元左右

  云居寺景区主任云桂荣告诉记者,从6月23日至7月2日,佛祖肉身舍利将供奉在云居寺最大的殿堂毗卢殿内接受观瞻。观瞻可能要另行购票,初步预计票价在20元左右。每天早晨8点半开始,一直到下午5点,民众及信徒都可在云居寺内观瞻拜谒。10天的观瞻活动结束后,舍利将被送归首都博物馆继续珍藏。

  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崔国民称,作为文物,佛舍利在保管和保存上,与普通文物不同。需要高规格的恒温、恒湿和密封保存。因此,安放在首都博物馆中更利于保存。

  云桂荣透露,尽管目前云居寺尚不具备长久保存佛舍利的条件,但是中华石经博览园在建设过程中,初步规划将在地下特别修建一个舍利宫殿。用科技手段建造的舍利宫殿完工后,有望将佛祖肉身舍利迎回云居寺进行长久收藏。

  观瞻舍利禁止带包入寺

  云桂荣表示,由于佛祖肉身舍利是国家级文物,此次观瞻将采用最高规格的安保措施。从首都博物馆至云居寺的武装押运途中,将实行全路段戒严。而在云居寺接受观瞻期间,将采用人防、物防、技防等多重安保手段。

  云桂荣透露,武警及文物保护单位工作人员将对舍利进行24小时守护,确保国宝在观瞻期间万无一失。所有入寺的游客都将首先进行安检后方可进入。此外,为了保护文物的安全,游客将禁止带包入寺。一旦人流量超过了平时浴佛节庙会的人数,寺内还将进行客流限制。

  23日上午云居寺将进行佛祖肉身舍利的迎请仪式,因此会限制游客人数。云居寺景区工作人员建议,游客最好在24日再前往进行参观。

  背景链接

  -佛舍利

  舍利是古印度梵文名称,其本义指尸体或灵骨。佛舍利特指释迦牟尼火葬后遗存的固体物质。佛教舍利的含义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生身舍利,也称真身舍利,即佛陀火化后的遗骨,其又分3种:(1)骨舍利,白色。(2)发舍利,黑色。(3)肉舍利,红色。二是法身舍利,是指佛教大小乘一切经典。三是全身舍利,最初指多宝佛之舍利。四是碎身舍利,最初指释迦牟尼佛舍利,释迦牟尼佛入灭时因火化而使尸骨碎裂,故曰碎身舍利。五是影骨舍利,指用其它材料仿制或代用的舍利,佛教认为影骨舍利与真身舍利具有同等的加持和功德。六是佛弟子的舍利。七是高僧活佛的舍利。

  -云居寺佛舍利的故事

  1981年11月26日,原房山县云居寺文物保管所工作人员在清理石经山雷音洞地面时,在拜石(雷音洞四根千佛柱中间位置,一块方形石板下)发现了明代庋藏佛舍利石函,把石函运到云居寺之后,打开石函,依次是隋青石函、明汉白玉函、隋银函、羊脂玉函,在羊脂玉函里发现了两粒状如红色粟米的佛舍利。

  据史书记载,隋文帝杨坚幼时曾寄养在尼姑智仙家中十多年。智仙说杨坚佛性自通,预言他日后定会登基,并重兴佛教。果然,杨坚做了皇帝以后,大兴佛事。炀帝即位后对佛教笃信依然。静琬与被炀帝尊为老师的智者同出一师,炀帝得知静琬刻经之事后,赐予舍利以为表彰。因当时战事仍频,静琬深怕舍利遭劫,将舍利安放于雷音洞中。

  千年后的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五月十二日,达观和尚来云居寺,率侍者整理雷音洞。这时发生了一种奇异的现象:“光灿岩壑,风雷动地”。达观在垫平洞中拜石时发现下面有地穴,地穴中藏有石函,内有隋大业十二年埋下的佛舍利三粒。佛宝出世,轰动朝野。慈圣太后下旨将舍利迎入宫中供养三日后重新安放在雷音洞内。

  198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罗炤,在石经山施茶亭遗址明代的碑文中,发现雷音洞在明代出土过佛舍利,11月26日,在雷音洞发现了佛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