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娱乐新闻 » 梁羽生葬礼悉尼低调举行 金庸派代表献花圈挽联(图)

梁羽生葬礼悉尼低调举行 金庸派代表献花圈挽联

文章来源: 的的 于 2009-01-31 10:08:30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一代武侠文学大师梁羽生的葬礼31日上午在澳大利亚悉尼市北区麦考里公园的公墓举行,葬礼十分低调,仅家人和亲友等70余人参加。 新华网悉尼1月31日电 一代武侠文学大师梁羽生的葬礼1月31日上午在澳大利亚悉尼市北区麦考里公园的公墓举行。

根据家人的意愿,梁羽生的小型葬礼十分低调,仅家人和亲友等70余人参加。葬礼于上午10时开始,持续近一个小时。在一位华人牧师引领下,葬礼完全依照基督教仪式举行,梁羽生的二儿子陈心明在仪式上回顾了他不平凡的一生。

著名武侠小说作家金庸特地委托代表为梁羽生献上花圈,挽联上写着:

悼梁羽生兄逝世

同行同事同年大先辈

亦狂亦侠亦文好朋友

自愧不如者:同年弟金庸敬挽

梁羽生1月22日在悉尼因病去世,享年84岁。

梁羽生于1924年3月22日出生于中国广西蒙山县一个书香门第,原名陈文统。上世纪50年代,梁羽生开始写武侠小说,其代表作有《白发魔女传》《七剑下天山》《萍踪侠影录》等,被誉为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上世纪80年代后期,梁羽生宣布“封刀”后,与早年移民澳大利亚的子女团聚,一直居住在悉尼。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ent/m/2009-01-26/U105P28T3D2357170F326DT20090126171538.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梁羽生病逝 大侠次第离江湖武侠界渐落寞


继古龙撒手人寰 一代武侠小说宗师梁羽生上周病逝 “金梁”独霸鼎盛时代成佳话

大侠次第离江湖书界渐落寞

2009年1月22日,一代武侠小说宗师梁羽生在澳洲病逝。梁大侠的离去,让原本就逐渐没落的武侠小说界更添了些许凄凉。

如今,20世纪70年代“金梁”独霸武侠小说江湖的局面业已不再。金庸变为 “独行侠”,在江湖苦苦挣扎。

随着梁大侠的离去,也预示着那个武侠小说鼎盛的年代离我们渐行渐远。

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

梁羽生开先河 金庸掀起高潮

20世纪60至70年代,武侠小说作家纷纷现身书界。

这个时代名家辈出,梁羽生为开端,金庸为高潮,温瑞安为第二次高潮,金庸、古龙、梁羽生并称为“新武侠三大家”。

台湾武侠评论名家叶洪生近日在电话中向记者介绍说,此前,这些武侠大家都是为报刊写稿,很少能结集出版,还处于游击队状态。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武侠小说作家现身书界,从报纸的投稿人或者专栏作家转变为武侠小说作家。“拿香港作家金庸来说,1955年开始写首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结集出版后小说畅销,他的名气也迅速飙升。而此前,金庸和梁羽生一样都是《大公报》的专栏作家。”叶洪生说。

台湾武侠小说 因古龙受青睐

在武侠小说作家江南看来,另一个不能不提的是台湾作家古龙。因为有了古龙,台湾的武侠小说才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中。

古龙60年代初期开始写武侠小说,业绩平平,在1964年出版早期代表作《浣纱洗剑录》后崭露头角。1965至1967年间,他完成了创作中期的重要作品《武林外史》、《绝代双骄》等。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武侠作家温瑞安接过了古龙的枪,1970年,他以“温凉玉”的笔名在香港《武侠春秋》发表处女作《追杀》,时年仅16岁。至此,港台武侠作家中的精英进军书界形成了一定规模。

《少林寺》上映 带动内地武侠书

“相比港台,内地的武侠热兴起相对较晚。上世纪80年代,电影《少林寺》的上映触发了武侠小说浪潮在内地掀起。”武侠小说家江南上周在京接受采访时说。“1981年,湖北曲艺学会的任清等创办了《金古传奇》,连载了欧阳学忠的《武当山传奇》、聂云的《玉娇龙》,武侠小说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

江南说:“1982年,王占君的作品《白衣侠女》,成为内地武侠小说的开山之作,内地武侠小说作家在这一时期才开始现身。”

题材新稿费丰 作家纷纷涉足

对于这一时期武侠小说作家纷纷现身书界的问题,江南分析认为,当时很多作家都靠稿费谋生,金庸等武侠小说作家的出现让武侠小说作品开始畅销,稿费也丰厚起来。

不少作家除了对武侠小说这种新题材感兴趣外,作为谋生计的一种不错的方式,也是吸引不少作家涉足该领域的重要原因。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

香港后起之秀 倪匡作品最多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

期间,尽管梁羽生等人淡出,但新人辈出。中国武侠小说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武侠小说精品“济济一堂”。

这一时期,香港有金锋、张梦还、牟松庭、风雨楼主、高峰、石冲等两百多人从事武侠小说的创作。

其中香港方面的后起之秀,当以倪匡为首。他虽未如台湾的古龙那样红得发紫,但产量之多,犹有过之。

除武侠小说《六指琴魔》、《玉女英魂》之外,倪匡又为张彻等导演写了大量的武侠电影剧本。此外,还创作了“女黑侠花木兰”系列,可以说是时装的武侠小说。

台湾三剑客 带火当地武侠小说

在台湾、司马翎、卧龙生、独孤红、陈青云、萧逸等数十位武侠小说专业作家小有名气。其中司马翎、卧龙生、诸葛青云并称“台湾三剑客”。

因为三剑客称谓的出现,台湾武侠小说也开始被人熟知,在读者中火了起来。

武侠评论名家叶洪生曾经做过粗略统计,在武侠小说兴盛时期,港台至少有过近五百位武侠小说作家以此为生。从作品来看,这一时期出版了至少上万种武侠小说,结集成书的则为数部至十几部不等。

内地新派武侠 突破侠义题材禁区

内地这一时期出现了新派武侠,涌现了一大批武侠小说精品。

《白衣女侠》率先突破了内地侠义题材的禁区,把武侠、历史、言情三者结合起来,将传统公案与现代推理结合为一体,使武侠小说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境界,为80年代武侠小说的崛起奏响了序曲。

柳溪的《大盗“燕子”李三传奇》、冯育楠的《津门大侠霍元甲》、冯骥才的《神鞭》,也都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

有楷模有读者 新秀大量涌现

江南分析,在这一时期,对于新秀来说,前二三十年的武侠名家不仅是他们的楷模,而且为他们培养了大批忠实读者。

因此,新人新作大量涌现,优秀青年武侠小说作家脱颖而出。

21世纪网上大批作品 质量不尽如人意

“国内武侠小说已经过了黄金时代,开始逐步走向没落。”原创文学网、红袖添香网负责人孙鹏上周在京接受采访时说。

自金庸、梁羽生于1981年、1984年相继封笔,古龙于1985年撒手人寰,这宣告了中国传统武侠小说黄金时代的结束。“2000年后出现大批网络作家从事武侠作品创作,新人辈出,似乎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但事实证明,这批作家的作品质量不尽如人意,佳作难觅。虽然有好的作品,但与金梁相比,差距还很远。”孙鹏说。“我到现在还很喜欢看武侠小说,我不敢说武侠小说正在走下坡路。但如果有好的武侠小说,我一定会看。”金庸曾这样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武侠小说现状的看法。

出版社炒冷饭 武侠名著再版

传统意义上的武侠大家的作品开始炒冷饭,也说明了中国传统武侠小说开始走下坡路。

梁羽生、金庸、温瑞安都不再有新作推出,出版社以全集、修改版等名义,推出武侠大家的再版作品。甚至是搜寻名家散见在各种报纸刊物的文章,做些修订,随后出版。

像金庸应出版社之邀,从2000年开始进行自己作品的第三次修订,被称为世纪新修版,也有很多人指责,称其江郎才尽,有圈钱之嫌。

“金梁时代”达巅峰 后人模仿难以超越

香港理工大学社会学系助理教授钟华曾感叹道:“虽然一些武侠小说经典仍然热卖和被借阅,但任何人都看得出来后继无人,武侠小说在未来不可能再出现"金梁时代"的热潮了。”

钟华指出,由于梁羽生、金庸等人的武侠小说创作成就已达巅峰,无论情节构思、创作技巧和写作风格,后人都难以超越,最多只是进行简单的模仿。

武侠小说精品回眸

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梁羽生

《大唐游侠传》(1963年)《冰河洗剑录》(1963年)《风雨雷电》(1970年)《广陵剑》(1972年)《武林三绝》(1972年)《弹指惊雷》(1977年)

金庸

《连城诀》(1963年)《天龙八部》(1963年)《侠客行》(1965年)《倚天屠龙记》(1967年)《鹿鼎记》(1969年)

古龙

《浣纱洗剑录》(1964年)《楚留香传奇》(1967年)《多情剑客无情剑》(1969年)《陆小凤》系列(1972年)

卧龙生

《玉钗盟》(1960年)《天香飙》(1961年)《素手劫》(1963年)

20世纪80年代——90年代梁羽生

《幻剑灵旗》1980年

欧阳学忠

《武当山传奇》1981年

聂云

《玉娇龙》1981年

王占君

《白衣侠女》1982年

古龙

《那一剑的风情》1982年《猎鹰·赌局》1984年

柳溪

《大盗“燕子”李三传奇》1984年

冯育楠

《津门大侠霍元甲》80年代

冯骥才

《神鞭》80年代

查看评论(0)

24小时热点排行

中方邀请李在明参加阅兵,韩外交部回了10个字
数千人涌入割韭菜,北京的这座山被“薅秃了”
特朗普签署“大而美”现场 众议长一举动让美国“炸锅”
马云现身法国 白色草帽配墨镜 坐超豪华游艇拍照
女生遭侵犯落水被阻挡上岸致溺亡案凶手已执行死刑

24小时讨论排行

马斯克"美国党"2026投入选战,民调:40%美国人支持
9年前未买百架歼-10C! 伊朗军官曝当年“打错牌”内幕
特朗普扬言把他驱逐出美国,马斯克成立新政党"美国党"
得州洪水已致至少24死 女童夏令营750人正露营河边
美国德州洪患增至43死,川普将批准联邦协助
特朗普利用"疯子理论"改变世界,对敌人和盟友都有效?
中国消费降级 五星级饭店纷纷在街头摆起了地摊
经济学人:别想指望这份法案带来美国经济繁荣增长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还是玻璃至上?
网传坠亡机长能力排查不合格 业内人士揭晋升内幕
2050年衰老将被攻克?合成生物学教父揭秘长寿未来
美国得州洪水逐渐退去,20余名女童仍下落不明
傅立民:美国忘记了很多事都是我们一手造成的
BBC上百名员工联名,指控公司沦为“以色列传声筒”
马斯克组建美国党"挑战两党制",巨额美债恐成焦点
哈梅内伊主动消失22天,全伊朗无人知晓下落?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梁羽生葬礼悉尼低调举行 金庸派代表献花圈挽联

的的 2009-01-31 10:08:30

一代武侠文学大师梁羽生的葬礼31日上午在澳大利亚悉尼市北区麦考里公园的公墓举行,葬礼十分低调,仅家人和亲友等70余人参加。 新华网悉尼1月31日电 一代武侠文学大师梁羽生的葬礼1月31日上午在澳大利亚悉尼市北区麦考里公园的公墓举行。

根据家人的意愿,梁羽生的小型葬礼十分低调,仅家人和亲友等70余人参加。葬礼于上午10时开始,持续近一个小时。在一位华人牧师引领下,葬礼完全依照基督教仪式举行,梁羽生的二儿子陈心明在仪式上回顾了他不平凡的一生。

著名武侠小说作家金庸特地委托代表为梁羽生献上花圈,挽联上写着:

悼梁羽生兄逝世

同行同事同年大先辈

亦狂亦侠亦文好朋友

自愧不如者:同年弟金庸敬挽

梁羽生1月22日在悉尼因病去世,享年84岁。

梁羽生于1924年3月22日出生于中国广西蒙山县一个书香门第,原名陈文统。上世纪50年代,梁羽生开始写武侠小说,其代表作有《白发魔女传》《七剑下天山》《萍踪侠影录》等,被誉为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上世纪80年代后期,梁羽生宣布“封刀”后,与早年移民澳大利亚的子女团聚,一直居住在悉尼。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ent/m/2009-01-26/U105P28T3D2357170F326DT20090126171538.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梁羽生病逝 大侠次第离江湖武侠界渐落寞


继古龙撒手人寰 一代武侠小说宗师梁羽生上周病逝 “金梁”独霸鼎盛时代成佳话

大侠次第离江湖书界渐落寞

2009年1月22日,一代武侠小说宗师梁羽生在澳洲病逝。梁大侠的离去,让原本就逐渐没落的武侠小说界更添了些许凄凉。

如今,20世纪70年代“金梁”独霸武侠小说江湖的局面业已不再。金庸变为 “独行侠”,在江湖苦苦挣扎。

随着梁大侠的离去,也预示着那个武侠小说鼎盛的年代离我们渐行渐远。

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

梁羽生开先河 金庸掀起高潮

20世纪60至70年代,武侠小说作家纷纷现身书界。

这个时代名家辈出,梁羽生为开端,金庸为高潮,温瑞安为第二次高潮,金庸、古龙、梁羽生并称为“新武侠三大家”。

台湾武侠评论名家叶洪生近日在电话中向记者介绍说,此前,这些武侠大家都是为报刊写稿,很少能结集出版,还处于游击队状态。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武侠小说作家现身书界,从报纸的投稿人或者专栏作家转变为武侠小说作家。“拿香港作家金庸来说,1955年开始写首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结集出版后小说畅销,他的名气也迅速飙升。而此前,金庸和梁羽生一样都是《大公报》的专栏作家。”叶洪生说。

台湾武侠小说 因古龙受青睐

在武侠小说作家江南看来,另一个不能不提的是台湾作家古龙。因为有了古龙,台湾的武侠小说才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中。

古龙60年代初期开始写武侠小说,业绩平平,在1964年出版早期代表作《浣纱洗剑录》后崭露头角。1965至1967年间,他完成了创作中期的重要作品《武林外史》、《绝代双骄》等。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武侠作家温瑞安接过了古龙的枪,1970年,他以“温凉玉”的笔名在香港《武侠春秋》发表处女作《追杀》,时年仅16岁。至此,港台武侠作家中的精英进军书界形成了一定规模。

《少林寺》上映 带动内地武侠书

“相比港台,内地的武侠热兴起相对较晚。上世纪80年代,电影《少林寺》的上映触发了武侠小说浪潮在内地掀起。”武侠小说家江南上周在京接受采访时说。“1981年,湖北曲艺学会的任清等创办了《金古传奇》,连载了欧阳学忠的《武当山传奇》、聂云的《玉娇龙》,武侠小说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

江南说:“1982年,王占君的作品《白衣侠女》,成为内地武侠小说的开山之作,内地武侠小说作家在这一时期才开始现身。”

题材新稿费丰 作家纷纷涉足

对于这一时期武侠小说作家纷纷现身书界的问题,江南分析认为,当时很多作家都靠稿费谋生,金庸等武侠小说作家的出现让武侠小说作品开始畅销,稿费也丰厚起来。

不少作家除了对武侠小说这种新题材感兴趣外,作为谋生计的一种不错的方式,也是吸引不少作家涉足该领域的重要原因。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

香港后起之秀 倪匡作品最多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

期间,尽管梁羽生等人淡出,但新人辈出。中国武侠小说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武侠小说精品“济济一堂”。

这一时期,香港有金锋、张梦还、牟松庭、风雨楼主、高峰、石冲等两百多人从事武侠小说的创作。

其中香港方面的后起之秀,当以倪匡为首。他虽未如台湾的古龙那样红得发紫,但产量之多,犹有过之。

除武侠小说《六指琴魔》、《玉女英魂》之外,倪匡又为张彻等导演写了大量的武侠电影剧本。此外,还创作了“女黑侠花木兰”系列,可以说是时装的武侠小说。

台湾三剑客 带火当地武侠小说

在台湾、司马翎、卧龙生、独孤红、陈青云、萧逸等数十位武侠小说专业作家小有名气。其中司马翎、卧龙生、诸葛青云并称“台湾三剑客”。

因为三剑客称谓的出现,台湾武侠小说也开始被人熟知,在读者中火了起来。

武侠评论名家叶洪生曾经做过粗略统计,在武侠小说兴盛时期,港台至少有过近五百位武侠小说作家以此为生。从作品来看,这一时期出版了至少上万种武侠小说,结集成书的则为数部至十几部不等。

内地新派武侠 突破侠义题材禁区

内地这一时期出现了新派武侠,涌现了一大批武侠小说精品。

《白衣女侠》率先突破了内地侠义题材的禁区,把武侠、历史、言情三者结合起来,将传统公案与现代推理结合为一体,使武侠小说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境界,为80年代武侠小说的崛起奏响了序曲。

柳溪的《大盗“燕子”李三传奇》、冯育楠的《津门大侠霍元甲》、冯骥才的《神鞭》,也都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

有楷模有读者 新秀大量涌现

江南分析,在这一时期,对于新秀来说,前二三十年的武侠名家不仅是他们的楷模,而且为他们培养了大批忠实读者。

因此,新人新作大量涌现,优秀青年武侠小说作家脱颖而出。

21世纪网上大批作品 质量不尽如人意

“国内武侠小说已经过了黄金时代,开始逐步走向没落。”原创文学网、红袖添香网负责人孙鹏上周在京接受采访时说。

自金庸、梁羽生于1981年、1984年相继封笔,古龙于1985年撒手人寰,这宣告了中国传统武侠小说黄金时代的结束。“2000年后出现大批网络作家从事武侠作品创作,新人辈出,似乎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但事实证明,这批作家的作品质量不尽如人意,佳作难觅。虽然有好的作品,但与金梁相比,差距还很远。”孙鹏说。“我到现在还很喜欢看武侠小说,我不敢说武侠小说正在走下坡路。但如果有好的武侠小说,我一定会看。”金庸曾这样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武侠小说现状的看法。

出版社炒冷饭 武侠名著再版

传统意义上的武侠大家的作品开始炒冷饭,也说明了中国传统武侠小说开始走下坡路。

梁羽生、金庸、温瑞安都不再有新作推出,出版社以全集、修改版等名义,推出武侠大家的再版作品。甚至是搜寻名家散见在各种报纸刊物的文章,做些修订,随后出版。

像金庸应出版社之邀,从2000年开始进行自己作品的第三次修订,被称为世纪新修版,也有很多人指责,称其江郎才尽,有圈钱之嫌。

“金梁时代”达巅峰 后人模仿难以超越

香港理工大学社会学系助理教授钟华曾感叹道:“虽然一些武侠小说经典仍然热卖和被借阅,但任何人都看得出来后继无人,武侠小说在未来不可能再出现"金梁时代"的热潮了。”

钟华指出,由于梁羽生、金庸等人的武侠小说创作成就已达巅峰,无论情节构思、创作技巧和写作风格,后人都难以超越,最多只是进行简单的模仿。

武侠小说精品回眸

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梁羽生

《大唐游侠传》(1963年)《冰河洗剑录》(1963年)《风雨雷电》(1970年)《广陵剑》(1972年)《武林三绝》(1972年)《弹指惊雷》(1977年)

金庸

《连城诀》(1963年)《天龙八部》(1963年)《侠客行》(1965年)《倚天屠龙记》(1967年)《鹿鼎记》(1969年)

古龙

《浣纱洗剑录》(1964年)《楚留香传奇》(1967年)《多情剑客无情剑》(1969年)《陆小凤》系列(1972年)

卧龙生

《玉钗盟》(1960年)《天香飙》(1961年)《素手劫》(1963年)

20世纪80年代——90年代梁羽生

《幻剑灵旗》1980年

欧阳学忠

《武当山传奇》1981年

聂云

《玉娇龙》1981年

王占君

《白衣侠女》1982年

古龙

《那一剑的风情》1982年《猎鹰·赌局》1984年

柳溪

《大盗“燕子”李三传奇》1984年

冯育楠

《津门大侠霍元甲》80年代

冯骥才

《神鞭》8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