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娱乐新闻 » 谢晋电影九大突破-传世经典抒写一代电影传奇(组图)

谢晋电影九大突破-传世经典抒写一代电影传奇

文章来源: 秦汉文长 于 2008-10-18 10:34:45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电影有开始,落幕,人生也是如此。从事了半个多世纪电影艺术的电影人谢晋的人生落幕了。   大师,电影巨匠,文化名人……再多的荣誉都只是符号。后人或许会看着这些符号,对谢晋的电影艺术进行解析,然后再横空出现很多观点,再引出一个又一个的论战。很多时候,人们讨论一个人的时候,总是会加进所谓自己的看法,所谓现代的观点,再自以为是的把这些加在被评论者身上。不想说历史有什么局限性,想说的是,作为一个艺术家,有没有去推动历史,有没有去做一些事情?


  谢晋,他,做到了。《牧马人》、《天云山传奇》、《芙蓉镇》、《鸦片战争》……这些影片好像昨天刚刚看过,今天还在回味其中的细节。空谈的人,可以去任意评论一件事物的好坏,而实干的人,会尽力让一件事物完美。谢晋就是后者,他的影片始终都是在引领着历史的潮流,告诉我们昨天我们做错了什么。

  谢晋走了,留下一部部传世之作。而我们能做的,除了缅怀之外,则是再次翻开那些久违的记忆。

  九九归一,在谢晋的电影历程中挑出九部突破之作,呈现给大家。

  谢晋走了。伏维尚飨!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ent/m/2008-10-18/U2507P28T3D2210686F359DT20081018191820.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女篮五号》
  第一次突破:《女篮五号》开新中国体育电影先河

  1957年,年仅34岁的谢晋执导了《女篮五号》,这是新中国的第一部彩色体育故事片。影片于1957年获得了第6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银质奖章,于1960年获得了墨西哥国际电影节银帽奖。影片的故事性强,并且拍摄得青春隽永。从今天的说法来说,影片可以说是一部当时的励志影片。这部影片开启了新中国体育电影的先河,也是谢晋第一部博得广大观众喜爱的电影。从此之后,谢晋的名字就成为了新中国导演的一个代表。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ent/m/2008-10-18/U2507P28T3D2210687F326DT20081018191307.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红色娘子军
  第二次突破:《红色娘子军》创新革命历史题材

  “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红色娘子军》的歌声几代人都耳熟能详。影片由真实事件改编,除电影外,还曾改编成现代芭蕾舞剧。但从影响说起,还是电影的影响较大。影片由祝希娟和王心刚主演,在叙事上,影片故事流畅,用写实手法反映了旧社会妇女在反抗和斗争中成长的典型事例。在思想内涵上,尤为深刻,既有被压迫者的革命,也有妇女妇女解放的意味。影片曾获得过第一届“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女演员奖、最佳男配角奖;1964年第三届亚非电影节“万隆奖”;1995年“中国电影世纪奖”。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ent/m/2008-10-18/U2507P28T3D2210688F326DT20081018191543.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大李小李和老李》
  第三次突破:《大李、小李和老李》喜剧绝唱传世经典

  谢晋第一次做副导演的影片是讽刺喜剧《哑妻》。该片现在已经很难看到,顾不能妄加猜测。谢晋一生执导的影片多为正剧,所以很多人都不会把《大李、小李和老李》和谢晋联系到一起。但谢晋这部惟一的喜剧片,却能看出他深厚的艺术功力。影片没有任何刻意的噱头,都是由生活出发的小细节,小笑料来推动剧情。虽然时代久远,今天的生活和昔日不同,但观看影片时,仍然能从发出阵阵笑声。艺术来源于生活,又超越生活,在别人来说,这像一句套话、官话,而对这部电影来说,确实实实在在的事实。令人可惜的是,谢晋只拍摄了这么一部喜剧片。令人欣慰的是,这一部喜剧片,至今还是中国喜剧电影的经典。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ent/m/2008-10-18/U2507P28T3D2210689F326DT20081018191736.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舞台姐妹》
  第四次突破:《舞台姐妹》戏里戏外炉火纯青

  “台上悲欢人常见,谁知台外尚有台”台上唱戏,台下做人,台上如何唱戏,台下如何做人?这一直都是作为演员的大问题,这个带有着哲学意味的问题在今天依然存在。影片中在现实生活中的干姐妹,在舞台上也互相帮助,但是一个爱慕虚荣,投身于戏霸,一个愤起反抗。但即使在那个年代,影片也没有执迷于说教,而是通过朴实的叙事手法,把两姐妹的悲欢离合演绎得恰到好处。影片中,谢芳和上官云珠的表演令人叫绝,而更出色的是影片的整体效果。从影片的导演效果来说,这是当时42岁的谢晋一次炉火纯青之作品。由于时代的原因,影片在八十年代,才在国外获奖,于1980年获英国第24届伦敦国际电影节英国电影学会年度奖; 1981年获菲律宾马尼拉国际电影节金鹰奖;1983年又获葡萄牙12届菲格拉达福兹国际电影节评委奖。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ent/m/2008-10-18/U2507P28T3D2210690F326DT20081018191510.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天云山传奇
  第五次突破:《天云山传奇》走出困惑创造历史

  《天云山传奇》由作家鲁彦周1979年发表的同名小说改编。1978年,那篇著名的《客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发表,开始了那场著名的讨论。原作者1979年发表小说《天云山传奇》,谢晋1980年拍摄本片。现在的观众看的只是一种时间概念,却不知道当时要打破“左”的桎梏有多难。本片是第一次以“反右”扩大化为题材的影片,大胆地揭示了一代知识分子的悲剧。影片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并非是像今天只是讨论影片本身,而是从多个方面对那段历史进行反思。影片获得了第一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摄影奖、最佳美术奖,第四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文化部1980年优秀影片奖,1982年香港第一届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奖,是改革开放初期思想解放的重要影片之一。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ent/m/2008-10-18/U2507P28T3D2210691F326DT20081018191443.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牧马人
  第六次突破:《牧马人》永不消逝的情怀

  《牧马人》捧红了朱时茂、丛珊;《牧马人》是1980年代最杰出的中国电影;《牧马人》曾获得过1983年第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配角奖 (牛犇)、最佳剪辑奖(周鼎文);获1983年第6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影片奖、最佳男配角奖(牛犇);获文化部1982年优秀影片奖……所有这些都是《牧马人》表面上的成绩。而《牧马人》真正的内涵则是影片那种永不消逝的爱国情怀。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国门刚刚打开,开始了第一次出国热。大批的公派留学生出国之后不再回来。有海外关系的在文革期间受到迫害,找到出国机会也不再回国。而《牧马人》中的许灵均,他放弃了去美国继承遗产的机会,回到了“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牧区,原因是他对妻子,对乡亲,对祖国那种割舍不下的爱。影片的现实意义到今天也没有过时。同时,影片用纯熟的电影语言展现出古老的牧区与现代的城市的文化差别,但两种文化又不是相冲突的(主人公回牧区也是为了牧区的孩子能学习好文化),这在当时的中国电影中,是绝无仅有的。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ent/m/2008-10-18/U2507P28T3D2210692F326DT20081018191424.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高山下的花环
  第七次突破:《高山下的花环》最感人肺腑的战争片

  《高山下的花环》没有什么特技,没有什么大场面,与今天的战争电影来比,更像是一个小制作的电视剧。但《高山下的花环》却是绝对的大手笔。影片的大手笔在于影片故事的真实,在于影片情感上的真实。当年,不知道多少人为《高山下的花环》流泪。从《高山下的花环》看今天的中国战争题材电影,即使有了场面,即使有了特技,却总感觉缺少什么。其实,缺少的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一兵,缺少的是对战争的理解。影片曾获得获第五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奖、最佳男主角奖、最佳男配角奖、最佳剪辑奖,第八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男演员奖、最佳男配角奖、最佳女配角奖,文化部1984年优秀影片一等奖,是至今为止的最优秀的对越自卫反击战题材的影片。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ent/m/2008-10-18/U2507P28T3D2210693F326DT20081018191712.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芙蓉镇
  第八次突破:《芙蓉镇》反思历史里程碑作品

  今天的很多影评人提起《芙蓉镇》,都会说那是姜文的成名之作。这倒是不假,但姜文那时刚刚出道,只能说是作为一个演员,演好了自己的角色。而《芙蓉镇》的成功,最大的功劳还是在谢晋。影片讲述了几个普通人在文革前后十几年间的变化,借这些人物的命运,来探讨极左思潮的渊源,以及对人的影响,进而反思历史。《芙蓉镇》对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意义,可以说是影响深远,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可惜的是,同时代的中国年轻导演在此时却走向了注重对电影语言的革命。再回头看来,更重要的是电影所反映的时代意义,而《芙蓉镇》则是这方面的佼佼者。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ent/m/2008-10-18/U2507P28T3D2210694F326DT20081018191203.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鸦片战争


  第九次突破:《鸦片战争》 回眸的勇气 大片的前奏   影片是为了纪念香港回归一周年的献礼片。但影片完全不同于为了完成任务的形式化之作。影片真实的反映了历史,对150年前的屈辱做全景化的回眸。特别是影片的结尾,皇族子弟竟然能在重大场合中昏昏入睡,更敲动了中国人的心。同时,影片还有很多新的突破,演员阵容由中、港、台三地以及外国演员组成,影片投资创下了国内电影的投资纪录,最终以7000万票房位居当年票房榜榜首。《鸦片战争》,从影片本身来说,是中国人向全世界宣告我们站起来的同时又绝不会忘记历史。从电影市场来说,影片的投资、运作,都是第一次“中国大片”的尝试。回眸中国历史影片史,不能忘记《鸦片战争》,回眸中国大片史,也不能忘记《鸦片战争》。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首创集团66岁男董事长被判死缓 权色交易 爱男星
中国消费降级 五星级饭店纷纷在街头摆起了地摊
9年前未买百架歼-10C! 伊朗军官曝当年“打错牌”内幕
2050年衰老将被攻克?合成生物学教父揭秘长寿未来
马斯克"美国党"2026投入选战,民调:40%美国人支持

24小时讨论排行

特朗普扬言把他驱逐出美国,马斯克成立新政党"美国党"
特朗普利用"疯子理论"改变世界,对敌人和盟友都有效?
美国德州洪患增至43死,川普将批准联邦协助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还是玻璃至上?
马斯克组建美国党"挑战两党制",巨额美债恐成焦点
数千人涌入割韭菜,北京的这座山被“薅秃了”
美国得州洪水逐渐退去,20余名女童仍下落不明
马斯克“美国党”明年参选 共和党:他会成没国家的人
他高调捐款20亿后“消失”,如今早已换了副面孔!
经济学人:别想指望这份法案带来美国经济繁荣增长
得州洪水已致至少24死 女童夏令营750人正露营河边
女生遭侵犯落水被阻挡上岸致溺亡案凶手已执行死刑
网传坠亡机长能力排查不合格 业内人士揭晋升内幕
英军威尔士亲王号放弃进入南海 转道前往澳洲
石家庄男子受审三十年,本月7号将第7次开庭
对普丁很失望!川普挺乌克兰「需要爱国者飞弹」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谢晋电影九大突破-传世经典抒写一代电影传奇

秦汉文长 2008-10-18 10:34:45
  电影有开始,落幕,人生也是如此。从事了半个多世纪电影艺术的电影人谢晋的人生落幕了。   大师,电影巨匠,文化名人……再多的荣誉都只是符号。后人或许会看着这些符号,对谢晋的电影艺术进行解析,然后再横空出现很多观点,再引出一个又一个的论战。很多时候,人们讨论一个人的时候,总是会加进所谓自己的看法,所谓现代的观点,再自以为是的把这些加在被评论者身上。不想说历史有什么局限性,想说的是,作为一个艺术家,有没有去推动历史,有没有去做一些事情?


  谢晋,他,做到了。《牧马人》、《天云山传奇》、《芙蓉镇》、《鸦片战争》……这些影片好像昨天刚刚看过,今天还在回味其中的细节。空谈的人,可以去任意评论一件事物的好坏,而实干的人,会尽力让一件事物完美。谢晋就是后者,他的影片始终都是在引领着历史的潮流,告诉我们昨天我们做错了什么。

  谢晋走了,留下一部部传世之作。而我们能做的,除了缅怀之外,则是再次翻开那些久违的记忆。

  九九归一,在谢晋的电影历程中挑出九部突破之作,呈现给大家。

  谢晋走了。伏维尚飨!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ent/m/2008-10-18/U2507P28T3D2210686F359DT20081018191820.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女篮五号》
  第一次突破:《女篮五号》开新中国体育电影先河

  1957年,年仅34岁的谢晋执导了《女篮五号》,这是新中国的第一部彩色体育故事片。影片于1957年获得了第6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银质奖章,于1960年获得了墨西哥国际电影节银帽奖。影片的故事性强,并且拍摄得青春隽永。从今天的说法来说,影片可以说是一部当时的励志影片。这部影片开启了新中国体育电影的先河,也是谢晋第一部博得广大观众喜爱的电影。从此之后,谢晋的名字就成为了新中国导演的一个代表。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ent/m/2008-10-18/U2507P28T3D2210687F326DT20081018191307.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红色娘子军
  第二次突破:《红色娘子军》创新革命历史题材

  “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红色娘子军》的歌声几代人都耳熟能详。影片由真实事件改编,除电影外,还曾改编成现代芭蕾舞剧。但从影响说起,还是电影的影响较大。影片由祝希娟和王心刚主演,在叙事上,影片故事流畅,用写实手法反映了旧社会妇女在反抗和斗争中成长的典型事例。在思想内涵上,尤为深刻,既有被压迫者的革命,也有妇女妇女解放的意味。影片曾获得过第一届“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女演员奖、最佳男配角奖;1964年第三届亚非电影节“万隆奖”;1995年“中国电影世纪奖”。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ent/m/2008-10-18/U2507P28T3D2210688F326DT20081018191543.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大李小李和老李》
  第三次突破:《大李、小李和老李》喜剧绝唱传世经典

  谢晋第一次做副导演的影片是讽刺喜剧《哑妻》。该片现在已经很难看到,顾不能妄加猜测。谢晋一生执导的影片多为正剧,所以很多人都不会把《大李、小李和老李》和谢晋联系到一起。但谢晋这部惟一的喜剧片,却能看出他深厚的艺术功力。影片没有任何刻意的噱头,都是由生活出发的小细节,小笑料来推动剧情。虽然时代久远,今天的生活和昔日不同,但观看影片时,仍然能从发出阵阵笑声。艺术来源于生活,又超越生活,在别人来说,这像一句套话、官话,而对这部电影来说,确实实实在在的事实。令人可惜的是,谢晋只拍摄了这么一部喜剧片。令人欣慰的是,这一部喜剧片,至今还是中国喜剧电影的经典。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ent/m/2008-10-18/U2507P28T3D2210689F326DT20081018191736.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舞台姐妹》
  第四次突破:《舞台姐妹》戏里戏外炉火纯青

  “台上悲欢人常见,谁知台外尚有台”台上唱戏,台下做人,台上如何唱戏,台下如何做人?这一直都是作为演员的大问题,这个带有着哲学意味的问题在今天依然存在。影片中在现实生活中的干姐妹,在舞台上也互相帮助,但是一个爱慕虚荣,投身于戏霸,一个愤起反抗。但即使在那个年代,影片也没有执迷于说教,而是通过朴实的叙事手法,把两姐妹的悲欢离合演绎得恰到好处。影片中,谢芳和上官云珠的表演令人叫绝,而更出色的是影片的整体效果。从影片的导演效果来说,这是当时42岁的谢晋一次炉火纯青之作品。由于时代的原因,影片在八十年代,才在国外获奖,于1980年获英国第24届伦敦国际电影节英国电影学会年度奖; 1981年获菲律宾马尼拉国际电影节金鹰奖;1983年又获葡萄牙12届菲格拉达福兹国际电影节评委奖。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ent/m/2008-10-18/U2507P28T3D2210690F326DT20081018191510.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天云山传奇
  第五次突破:《天云山传奇》走出困惑创造历史

  《天云山传奇》由作家鲁彦周1979年发表的同名小说改编。1978年,那篇著名的《客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发表,开始了那场著名的讨论。原作者1979年发表小说《天云山传奇》,谢晋1980年拍摄本片。现在的观众看的只是一种时间概念,却不知道当时要打破“左”的桎梏有多难。本片是第一次以“反右”扩大化为题材的影片,大胆地揭示了一代知识分子的悲剧。影片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并非是像今天只是讨论影片本身,而是从多个方面对那段历史进行反思。影片获得了第一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摄影奖、最佳美术奖,第四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文化部1980年优秀影片奖,1982年香港第一届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奖,是改革开放初期思想解放的重要影片之一。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ent/m/2008-10-18/U2507P28T3D2210691F326DT20081018191443.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牧马人
  第六次突破:《牧马人》永不消逝的情怀

  《牧马人》捧红了朱时茂、丛珊;《牧马人》是1980年代最杰出的中国电影;《牧马人》曾获得过1983年第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配角奖 (牛犇)、最佳剪辑奖(周鼎文);获1983年第6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影片奖、最佳男配角奖(牛犇);获文化部1982年优秀影片奖……所有这些都是《牧马人》表面上的成绩。而《牧马人》真正的内涵则是影片那种永不消逝的爱国情怀。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国门刚刚打开,开始了第一次出国热。大批的公派留学生出国之后不再回来。有海外关系的在文革期间受到迫害,找到出国机会也不再回国。而《牧马人》中的许灵均,他放弃了去美国继承遗产的机会,回到了“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牧区,原因是他对妻子,对乡亲,对祖国那种割舍不下的爱。影片的现实意义到今天也没有过时。同时,影片用纯熟的电影语言展现出古老的牧区与现代的城市的文化差别,但两种文化又不是相冲突的(主人公回牧区也是为了牧区的孩子能学习好文化),这在当时的中国电影中,是绝无仅有的。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ent/m/2008-10-18/U2507P28T3D2210692F326DT20081018191424.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高山下的花环
  第七次突破:《高山下的花环》最感人肺腑的战争片

  《高山下的花环》没有什么特技,没有什么大场面,与今天的战争电影来比,更像是一个小制作的电视剧。但《高山下的花环》却是绝对的大手笔。影片的大手笔在于影片故事的真实,在于影片情感上的真实。当年,不知道多少人为《高山下的花环》流泪。从《高山下的花环》看今天的中国战争题材电影,即使有了场面,即使有了特技,却总感觉缺少什么。其实,缺少的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一兵,缺少的是对战争的理解。影片曾获得获第五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奖、最佳男主角奖、最佳男配角奖、最佳剪辑奖,第八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男演员奖、最佳男配角奖、最佳女配角奖,文化部1984年优秀影片一等奖,是至今为止的最优秀的对越自卫反击战题材的影片。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ent/m/2008-10-18/U2507P28T3D2210693F326DT20081018191712.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芙蓉镇
  第八次突破:《芙蓉镇》反思历史里程碑作品

  今天的很多影评人提起《芙蓉镇》,都会说那是姜文的成名之作。这倒是不假,但姜文那时刚刚出道,只能说是作为一个演员,演好了自己的角色。而《芙蓉镇》的成功,最大的功劳还是在谢晋。影片讲述了几个普通人在文革前后十几年间的变化,借这些人物的命运,来探讨极左思潮的渊源,以及对人的影响,进而反思历史。《芙蓉镇》对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意义,可以说是影响深远,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可惜的是,同时代的中国年轻导演在此时却走向了注重对电影语言的革命。再回头看来,更重要的是电影所反映的时代意义,而《芙蓉镇》则是这方面的佼佼者。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ent/m/2008-10-18/U2507P28T3D2210694F326DT20081018191203.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鸦片战争


  第九次突破:《鸦片战争》 回眸的勇气 大片的前奏   影片是为了纪念香港回归一周年的献礼片。但影片完全不同于为了完成任务的形式化之作。影片真实的反映了历史,对150年前的屈辱做全景化的回眸。特别是影片的结尾,皇族子弟竟然能在重大场合中昏昏入睡,更敲动了中国人的心。同时,影片还有很多新的突破,演员阵容由中、港、台三地以及外国演员组成,影片投资创下了国内电影的投资纪录,最终以7000万票房位居当年票房榜榜首。《鸦片战争》,从影片本身来说,是中国人向全世界宣告我们站起来的同时又绝不会忘记历史。从电影市场来说,影片的投资、运作,都是第一次“中国大片”的尝试。回眸中国历史影片史,不能忘记《鸦片战争》,回眸中国大片史,也不能忘记《鸦片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