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走向世界之路满荆棘? 中国茶的星巴克梦想(图)

走向世界之路满荆棘? 中国茶的星巴克梦想

文章来源: 今日时事 于 2007-06-02 10:06:23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63jtppv.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lub.'>
如何造就商业品牌,如何创新技术,如何铺设市场通路。美国的星巴克、英国的立顿提供了两条可资借鉴的路线

160万元一盒的普洱茶,128万元一斤的西湖龙井,地方政府和商家的合力炒作正在提高中国茶叶的身份。

就像四个世纪前的“郁金香泡沫”,不符合经济规律的普洱茶价格似乎是必然破灭的泡沫。除此之外,普洱茶和国内其他茶系一样,面临着共同的困难,比如如何造就商业品牌,如何创新技术,如何铺设市场通路。美国的星巴克、英国的立顿提供了两条可资借鉴的路线。而在成为星巴克或者立顿之前,流派纷呈的中国茶的身份基本上仍然是:产区品牌,以及尚欠商业化提炼的文化品牌。

追赶星巴克

1994年,18岁的福建安溪茶农魏桂林前往汕头卖茶,途经福建漳浦县时,看到了一则“海峡两岸乌龙茶评比大会”的广告。他随即折回安溪老家,拿了两盒茶叶参加评比,结果得了一个二等奖、一个优秀奖。

评比会后,举办方台湾天福茶业公司的总裁李瑞河会见了获奖者。李瑞河当时的一席话让魏桂林至今难忘:“世界上最富的农民是台湾的茶农。他们的年人均收入相当于78万人民币。”

李瑞河的话给了魏桂林很大的激励。数年之后,魏桂林成为了福建魏氏茗茶的总经理。在经营方略上,他也是李瑞河的追随者。可以说,在整个福建,李瑞河的经营方略影响了整整一代茶人。

在国内茶界,李瑞河是个传奇人物。天福原本是台湾的一家中小茶企,在台湾一度濒临倒闭,在1993年进入大陆后,李瑞河借款2000万开始发展,终于重获新生。如今,天福茗茶在国内已经拥有500多家连锁茶庄,仅北京一地,就开了50多家茶店。同时,就像星巴克跟随美国人的脚步进入世界各地一样,天福的茶店也跟随华人的的行踪进入了欧洲和美国。

李瑞河将一套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带进了大陆的制茶界。天福茗茶的培训是根植于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茶叶、茶文化。李瑞河尤其强调对于卫生的要求,甚至达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员工培训的第一堂课,被要求进行厕所清洁培训。李瑞河以公司董事长之尊,以60余岁的年纪,亲自带领新员工到店面卫生间,教授厕所清洁要领,他率先垂范,戴上塑料手套,清洗便器。

天福茗茶严格的卫生标准和服务标准,在李瑞河的“非常举动”中得以建立并继承下来,成为天福茗茶的文化。

李瑞河的抱负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数天前的5月16日,天福投资2亿元创办的全球第一所茶业高校——天福茶职业技术学院在福建漳浦开始招生,首批招生的专业有五个系。“这些年,茶的经济价值和文化内涵提升很快。但茶业教育很滞后,人才短缺,严重制约中国茶业走向现代化和国际化。”李瑞河在开学讲话中说。

魏桂林认为,如今的天福在资金、管理水平科技水平上,都领先同行。在他看来,天福是最接近星巴克的茶叶品牌。

李瑞河的产业规划远远超出了福建、台湾的地域范围。天福的产品,囊括了国内各大茶系。在福建、四川、台湾等地,都有庞大的茶叶基地,这和一些专注于制作和销售本地茶叶的福建茶商不可同日而语。同时,天福早期就从日本引进了先进的制茶科技,从茶叶开始,天福的产品线延伸到了茶饮料和茶食品。天福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使得它可以像星巴克整合阿拉伯和南美的咖啡资源一样,整合国内的茶叶资源。

当然,天福类似于星巴克的工业标准化并不是中国茶叶品牌的唯一取向。在杭州,太极茶道走了另一条连锁道路。

和李瑞河不一样,太极茶道的老板郑纯辉不称总裁,而称“掌门”。“我们是一个茶艺流派,现在550家流派加盟茶馆,7000多位流派的弟子。在国内和海外,我们是以流派的形式做推广。”郑纯辉对《财经时报》记者说。

注重推广传统茶艺的仪式,太极茶道获得了一个文化品牌的地位。

最近,太极茶道正在印尼和日本做推广。在走向国际方面,太极茶道承接了半殖民地的历史。“我们的渊源地是上海,1938年到杭州。即便是在243年前,太极茶道也是面向全国和全世界。在流派初期的100年,太极茶道一直和一些英籍的企业,如怡和洋行合作。”郑纯辉说。

做中国的立顿

普洱茶的天价炒作,在业内其实已经不新鲜。同样的事,福建铁观音、杭州龙井都做过。

1993年,福建远太集团首次举办茶王拍卖会,集团董事长侨出价1万元买了1斤铁观音,开创了茶价的炒作先河。6年后的1999年,侨在香港“铁观音”茶王拍卖会上,花11.8万港元竞买到100克安溪铁观音茶王,“天价”字眼从此出现在茶史上。

西湖龙井也不示弱。去年4月28日,在第六届马连道茶叶节举办的浙江珍品绿茶拍卖会上,贡牌西湖龙井拍出了128万元一斤的价格。而此前的记录是2005年4月,御茶龙井爆出过14.56万元100克的价格。

天价的制造者当然不是为了喝茶。港商身份的侨是福建安溪人,对安溪茶来说,侨是一个值得感谢的助推器。天价提升了铁观音身份,闽南铁观音的价格从那时起一路高涨。魏桂林回忆说,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一斤铁观音的价格只有几十元,最贵的也不过几百元。而现在,在魏氏的茶庄内,最高的价位是5000 元,最低的也有80元。

地产商侨其实很务实。在酝酿了数年后,去年6月,他出价2.5亿元,收购了有50多年历史的安溪茶厂,茶厂的茶叶品牌“凤山”也随之被收编。

“安溪茶现在有名气,也有牌子,我想把两者结合起来。国际上的惯例,都是由大财团控制茶叶经营,像日本的三井集团,茶叶只是其旗下的一个部门。这样做,能够为资金实力较弱的农产品企业注入充足的资金。”侨对《财经时报》记者说。

收购后重组的安溪铁观音集团,在当地拥有万亩茶园。侨的设想是依托安溪的茶叶基地,进行深加工,推出一系列茶叶饮料、茶叶生物品,比如推出易拉罐装铁观音。

侨的远景规划是,用安溪乌龙茶做出英国“立顿”那样的品牌。“在我看来,一个品牌,不进入欧洲和美国的主流市场,就不是大品牌。”眼下,他要走的第一步是让安溪茶穿越欧盟国的贸易壁垒。欧盟的农残标准是一个很大的麻烦。在茶叶进口方面,欧盟执行“零风险”计划,以每年2-3次的频率不断增加茶叶中农残的检验种类,到2005年,茶叶农残标准已从1999年的7项中增加到189项。这个问题,不仅让安溪人,同时也让所有中国茶人感到头痛。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劣迹斑斑的佛门带头大哥,如何屹立40年不倒?
美欧15%关税条件曝光!冯德莱恩:已是最佳结果
中国大学文凭贬值,但学费飙涨
少林寺方丈涉嫌刑事犯罪,起底"佛门CEO"的商业帝国
医学生飞机上救人,被质疑没有行医资格

24小时讨论排行

英防长:若台湾爆发战事 英国已准备好在亚太区作战
真正奇怪的是,释永信为何现在才被查?
投资万亿的雅江工程开工 网民十问习近平
参议员提法案:任何人只要在美国居住7年就发绿卡!
史无前例!美欧贸易协议 总价达$1.35万亿
大罢免失败 给民进党上了一堂民主课
释永信出事 有言论认为与方济各会面 踩国家红线
川普加码?欧盟对美投资5000亿被改6000亿,手写字迹曝光
特朗普:克林顿去过那个小岛28次 我从来没去过
外星人?女子家门口拍到诡异生物 百万网友炸锅了
释永信被目睹喝酒吃肉 僧人私下叫其情妇"师娘"
沉默的屠杀 中国竟让致命攻击案在新闻中消失
灾情惨重!北京启动一级应急响应 非必要不外出(组图)
川普出手 只用这招“一剑封喉” 就让两国同意停火
关税收入超$3000亿,特朗普放话给美国人发红包!
怕被AI取代?AI教父:可以考虑找这两种工作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走向世界之路满荆棘? 中国茶的星巴克梦想

今日时事 2007-06-02 10:06:23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63jtppv.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lub.'>
如何造就商业品牌,如何创新技术,如何铺设市场通路。美国的星巴克、英国的立顿提供了两条可资借鉴的路线

160万元一盒的普洱茶,128万元一斤的西湖龙井,地方政府和商家的合力炒作正在提高中国茶叶的身份。

就像四个世纪前的“郁金香泡沫”,不符合经济规律的普洱茶价格似乎是必然破灭的泡沫。除此之外,普洱茶和国内其他茶系一样,面临着共同的困难,比如如何造就商业品牌,如何创新技术,如何铺设市场通路。美国的星巴克、英国的立顿提供了两条可资借鉴的路线。而在成为星巴克或者立顿之前,流派纷呈的中国茶的身份基本上仍然是:产区品牌,以及尚欠商业化提炼的文化品牌。

追赶星巴克

1994年,18岁的福建安溪茶农魏桂林前往汕头卖茶,途经福建漳浦县时,看到了一则“海峡两岸乌龙茶评比大会”的广告。他随即折回安溪老家,拿了两盒茶叶参加评比,结果得了一个二等奖、一个优秀奖。

评比会后,举办方台湾天福茶业公司的总裁李瑞河会见了获奖者。李瑞河当时的一席话让魏桂林至今难忘:“世界上最富的农民是台湾的茶农。他们的年人均收入相当于78万人民币。”

李瑞河的话给了魏桂林很大的激励。数年之后,魏桂林成为了福建魏氏茗茶的总经理。在经营方略上,他也是李瑞河的追随者。可以说,在整个福建,李瑞河的经营方略影响了整整一代茶人。

在国内茶界,李瑞河是个传奇人物。天福原本是台湾的一家中小茶企,在台湾一度濒临倒闭,在1993年进入大陆后,李瑞河借款2000万开始发展,终于重获新生。如今,天福茗茶在国内已经拥有500多家连锁茶庄,仅北京一地,就开了50多家茶店。同时,就像星巴克跟随美国人的脚步进入世界各地一样,天福的茶店也跟随华人的的行踪进入了欧洲和美国。

李瑞河将一套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带进了大陆的制茶界。天福茗茶的培训是根植于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茶叶、茶文化。李瑞河尤其强调对于卫生的要求,甚至达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员工培训的第一堂课,被要求进行厕所清洁培训。李瑞河以公司董事长之尊,以60余岁的年纪,亲自带领新员工到店面卫生间,教授厕所清洁要领,他率先垂范,戴上塑料手套,清洗便器。

天福茗茶严格的卫生标准和服务标准,在李瑞河的“非常举动”中得以建立并继承下来,成为天福茗茶的文化。

李瑞河的抱负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数天前的5月16日,天福投资2亿元创办的全球第一所茶业高校——天福茶职业技术学院在福建漳浦开始招生,首批招生的专业有五个系。“这些年,茶的经济价值和文化内涵提升很快。但茶业教育很滞后,人才短缺,严重制约中国茶业走向现代化和国际化。”李瑞河在开学讲话中说。

魏桂林认为,如今的天福在资金、管理水平科技水平上,都领先同行。在他看来,天福是最接近星巴克的茶叶品牌。

李瑞河的产业规划远远超出了福建、台湾的地域范围。天福的产品,囊括了国内各大茶系。在福建、四川、台湾等地,都有庞大的茶叶基地,这和一些专注于制作和销售本地茶叶的福建茶商不可同日而语。同时,天福早期就从日本引进了先进的制茶科技,从茶叶开始,天福的产品线延伸到了茶饮料和茶食品。天福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使得它可以像星巴克整合阿拉伯和南美的咖啡资源一样,整合国内的茶叶资源。

当然,天福类似于星巴克的工业标准化并不是中国茶叶品牌的唯一取向。在杭州,太极茶道走了另一条连锁道路。

和李瑞河不一样,太极茶道的老板郑纯辉不称总裁,而称“掌门”。“我们是一个茶艺流派,现在550家流派加盟茶馆,7000多位流派的弟子。在国内和海外,我们是以流派的形式做推广。”郑纯辉对《财经时报》记者说。

注重推广传统茶艺的仪式,太极茶道获得了一个文化品牌的地位。

最近,太极茶道正在印尼和日本做推广。在走向国际方面,太极茶道承接了半殖民地的历史。“我们的渊源地是上海,1938年到杭州。即便是在243年前,太极茶道也是面向全国和全世界。在流派初期的100年,太极茶道一直和一些英籍的企业,如怡和洋行合作。”郑纯辉说。

做中国的立顿

普洱茶的天价炒作,在业内其实已经不新鲜。同样的事,福建铁观音、杭州龙井都做过。

1993年,福建远太集团首次举办茶王拍卖会,集团董事长侨出价1万元买了1斤铁观音,开创了茶价的炒作先河。6年后的1999年,侨在香港“铁观音”茶王拍卖会上,花11.8万港元竞买到100克安溪铁观音茶王,“天价”字眼从此出现在茶史上。

西湖龙井也不示弱。去年4月28日,在第六届马连道茶叶节举办的浙江珍品绿茶拍卖会上,贡牌西湖龙井拍出了128万元一斤的价格。而此前的记录是2005年4月,御茶龙井爆出过14.56万元100克的价格。

天价的制造者当然不是为了喝茶。港商身份的侨是福建安溪人,对安溪茶来说,侨是一个值得感谢的助推器。天价提升了铁观音身份,闽南铁观音的价格从那时起一路高涨。魏桂林回忆说,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一斤铁观音的价格只有几十元,最贵的也不过几百元。而现在,在魏氏的茶庄内,最高的价位是5000 元,最低的也有80元。

地产商侨其实很务实。在酝酿了数年后,去年6月,他出价2.5亿元,收购了有50多年历史的安溪茶厂,茶厂的茶叶品牌“凤山”也随之被收编。

“安溪茶现在有名气,也有牌子,我想把两者结合起来。国际上的惯例,都是由大财团控制茶叶经营,像日本的三井集团,茶叶只是其旗下的一个部门。这样做,能够为资金实力较弱的农产品企业注入充足的资金。”侨对《财经时报》记者说。

收购后重组的安溪铁观音集团,在当地拥有万亩茶园。侨的设想是依托安溪的茶叶基地,进行深加工,推出一系列茶叶饮料、茶叶生物品,比如推出易拉罐装铁观音。

侨的远景规划是,用安溪乌龙茶做出英国“立顿”那样的品牌。“在我看来,一个品牌,不进入欧洲和美国的主流市场,就不是大品牌。”眼下,他要走的第一步是让安溪茶穿越欧盟国的贸易壁垒。欧盟的农残标准是一个很大的麻烦。在茶叶进口方面,欧盟执行“零风险”计划,以每年2-3次的频率不断增加茶叶中农残的检验种类,到2005年,茶叶农残标准已从1999年的7项中增加到189项。这个问题,不仅让安溪人,同时也让所有中国茶人感到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