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民警被一群17岁少年围攻殉职(组图)

民警被一群17岁少年围攻殉职

文章来源: e法网 于 2006-12-16 01:12:11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湖南省邵阳市茶元乡派出所民警龚德刚,在2006年11月30日凌晨2时,被一群17岁左右的问题少年围攻而殉职。一个同事眼中的好伙伴、妻子眼中的好丈夫、人民眼中的好民警就这样牺牲了。而凶手是一群过去被称为“古惑仔”、现在被当地称为“黑猫青年”的年轻人,因为缺少上网费用而随意抢劫路人,甚至残忍地剥夺其生命,他们为什么会走这样的人生之路?怎么才能让这些孩子回家?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邵阳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一大队教导员龙建国,是负责侦办龚德刚受害案的主要民警。12月10日,记者联系采访时,该局有关负责人多次强调,案件目前尚在调查阶段,不能向外界透露相关细节。但经过记者努力,有关领导终于同意让龙建国代表刑侦支队介绍情况。   “我们是11月30日凌晨2时52分接到报案的,赶到现场后,迅速对现场进行了处理。”龙建国说,经过另一受害人李民(化名)对犯罪嫌疑人人数、口音、身高等情况的描述,警方在第二天就抓获了全部犯罪嫌疑人,目前审理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   民警凌晨勇斗劫匪   2006年11月30日凌晨2时30分左右,家住宝庆西路某宿舍的的士司机李民(化名)下班回家,将的士交班后步行回到雪峰路口。李民从雪峰路口拐进一条通往宿舍区的小巷,大约走了30米后,前后分别有两排各三名年轻人向他走来,索要钱财。李民将身上仅有的200元现金和一台手机给了他们。李民给了钱财后,那伙人既没有打他,也没有骂他,就让他走了。   这时,龚德刚正巧乘坐的士到了雪峰路口。借着昏暗的灯光,凭着职业敏感,龚德刚觉得这些青年一定对快步离去的李民做了什么,于是他大吼一声,“你们干什么?”几名青年立刻意识到自己的抢劫行为败露了。他们二话不说,一拥而上,挥刀向龚德刚砍去。在搏斗过程中,龚德刚被歹徒狠狠刺了四刀,血流如注。事隔十天后,当记者再次来到出事地点时,一摊血迹在经过好几次雨水的冲刷后,依然清晰可见。   歹徒离开后,龚德刚拖着带血的身躯,朝着家的方向艰难地走了一百多米,最后倒在离家门口不到十米的地方,再也没有站起来。   同事眼中的“认真人”   欧阳石江和龚德刚一样,都是2005年12月从部队转业被分配到邵阳市公安局。龚德刚牺牲前二十多分钟,欧阳石江正和他一起办案。   2006年12月10日下午,欧阳石江在茶元乡派出所原龚德刚的办公室,打开龚德刚的抽屉对记者说:“只要看一下这些东西,就可以知道他平日工作是多么认真。”龚德刚的几个抽屉里,各种办案材料整整齐齐地摆放在一起,欧阳石江说:“德刚这个人最大的特点是守规矩,从这些小事就可以看得出来。”   欧阳石江回忆说,2006年11月30日凌晨2时许,他和龚德刚在邵阳市北塔区分局分手,派出所的一名副所长开车将几位干警沿路送回家,但临到送龚德刚时,龚德刚坚持不要副所长送了。“你们都辛苦了,还是早点回去休息吧,我自己回家。”龚德刚与协助办案的兴隆村村民余林虎就近打了一辆的士,往城西方向开去。   余林虎告诉记者说,两人乘至樟树垅的一个路口后,龚德刚叫的士停了下来:“你也辛苦了,早点回去吧,我就住在里面。”龚德刚执意要余林虎坐车先走。“如果我能坚持将他送进去,德刚同志就不会走啊,现在想起来心里都痛!”   余林虎含泪说:“龚警官最喜欢到老人家里去走动,一个星期总要去一两次。我亲眼看到他帮一位老人挑水、搬楼梯。他把这些老人当作自己的亲人。他出殡的那天,我们村上好多老人早早就乘车到殡仪馆去送他。”   邵阳市公安局禁毒支队一队副大队长王勇说:“德刚跟我同事过三个月。今年3月,他在南站巡逻时看见一个老奶奶在那饿得发抖。得知老人找不到女儿的家后,他自己花钱打的将老人送到高崇山。”   妻子心中的好丈夫   李小英是龚德刚的妻子,今年11月份才在邵阳市第一房管所下属某物业公司找到一份工作。此前,31岁的李小英一直没有固定工作,从部队回到地方后,李小英大部分时间都在家里,一家人靠着龚德刚不到800元的工资勉强维持生活。   虽然离龚德刚牺牲已有十天,但当记者走进李小英的家时,她仍沉浸在失去丈夫的巨大痛苦中。只见她一个人默默地跪在摆放着龚德刚遗像的木桌前,一张一张地点着冥钱往火坛里送,本来就不大的两室一厅内,弥漫着浓烟。看到记者一行人,李小英才木木地站了起来,无力地打着招呼。  在李小英的心中,龚德刚根本就没有走。11月29日早晨,龚德刚还为9岁的女儿煎好糍粑(邵阳当地的一种米食),亲自将孩子送到樟树小学,目送她进了学校大门之后,才去单位上班。在李小英近乎崩溃的思维里,她总是相信,“德刚大概9点多钟就会回来的。”——这是龚德刚平常回家的时间!   出事的前四天(11月25日)正好是星期日,龚德刚颇为愧疚地对妻子说:“你跟我在一起,没穿过好的,也没吃过好的。”就在这一天,龚德刚执意拉着妻子上街,说是要给妻子买双鞋子,“好不容易有了工作,也要穿得体面些。”由于经济困难,李小英没有答应。但龚德刚仍坚持要给妻子买件礼物,最后,硬是在红旗路的一家服装店内,替妻子买了一件120元的衣服。   “他自己从来舍不得买东西,跟他从部队转业回来,没买过一件超过40元的衣服。那天买的衣服,是我们全家惟一一件上了百元的衣服。”说到这里,李小英掩面啜泣。   一件打满补丁的衣服   李小英说,回到邵阳一年多的时间里,龚德刚几乎没有逛过商店为自己买过衣服。由于分配到公安系统的时间较短,龚德刚还没领到漂亮的警服。为此,他经常将笔挺的军装穿在身上,与同事们一起出警。每天出门前,龚德刚都要穿得整整齐齐,然而谁也不知道,整齐的外套里面,是穿了一年又一年的旧军服。8元钱就可以买一件普通汗衫,龚德刚却舍不得将旧军服换下。   法医帮龚德刚做最后一次检查时,竟发现他穿在里头的圆领衫前后有十多个补丁。亲眼见证了这一幕的法医当时就流下了眼泪。    龚德刚不死的三种假设   问题少年引发深层思考   世态的对比总以一种超乎人们想象的程度呈现。人们一方面看到了一个优秀的军人在血泊中倒下,一个在亲人、朋友、领导、同事眼中近乎完美的优秀青年,匆匆地走完了他不到36岁的短短人生(12月25日就是龚德刚36周岁的日子)。   另一方面,人们不得不接受一个残酷的事实:六个平均年龄不到17岁(最小的出生于1990年,最大的出生于1987年)的青少年,为了抢夺别人财物,竟拔刀相向凶残杀人。更为可悲的是,这些愣头青年在犯下如此大案后,竟跟没事人一样,钻进了他们惯常出入的“黑猫旅社”(黑猫旅社是指无牌无证的小旅社)。由于价格便宜,一些无业青年经常混迹于此,当地警方将这种青年称为“黑猫青年”。   很多专家在提到“11·30”案件时,都表现出强烈的惋惜之情。人们从当时事发现场的机缘巧合,想到不良青少年背后的教育与管理,一次次设想让龚德刚不死的假设:   1.如果选择不硬拼?   邵阳市刑警支队政委朱邵武说:“龚德刚面对犯罪分子不是退缩,而是挺身而出,说明他有正气,英勇无畏。但是,在面对力量悬殊的情况下,设法保存生命,也是以人为本的策略。”   2.如果龚德刚原地等待救援?   龚德刚受伤后,硬撑着流血的身体向前移动了几十米后,第一个受害人李民返回现场时,龚德刚对他说,“快报警,我挨了刀子”。李民随即返回家中用坐机拨打电话报警(手机已被抢)。当警察赶到现场时,没有发现龚德刚的人影(由于他挪动了身体,倒在家门口附近),只好沿大路寻找,直到凌晨4时许才被人发现。   邵阳市公安局北塔区分局某负责人说,龚德刚受了刀伤后,流血不止。如果当时就在原地不动就好了,一是流血量要少些,二是便于救援人员及时发现。   3.如果孩子们不成为“黑猫青年”?   邵阳市公安局北塔区分局伍云志说,犯罪嫌疑人都是刚从学校辍学或初中毕业就没读书的社会青年,他们都是通过网吧结识的。他们往往有钱就去上网,玩累了就找家“黑猫旅社”安身,钱用完了就到街上“借”。龚德刚牺牲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巨大的教育难题——怎样让那些不回家的“黑猫青年”走上正路?   邵阳市商业技工学校副校长邱元宵,有着教育管理这类学生的丰富经验。邱元宵说,作为职业技工类学校,最大的管理难题是学生的性格培养和操守引导。“这些学生抵触情绪大、惟我独尊、判逆、喜欢自由”,对待这样的学生,邱元宵提出了他的个人建议:一是绝对不要歧视这些“潜力生”;二是教会学生先做人后做事,多发挥榜样引导作用;三是手把手地帮助他们改掉一些坏习惯。   邱元宵认为,教师多辛苦一点,把学校的封闭管理真正管到位,落到实处,减少学生们接触网吧的机会,无形中也减少了学生们滑入泥潭的机会。   朱邵武则认为,目前部分学校过于注重升学率和学校的经济效益,在人的教育成长问题上,关注的力度没有前者大,这种倾向是不合适的。社会上各种不良文化的诱导、影响,为不良青年的犯罪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和发展。“真正要促进未成年人的教育管理,切实需要全社会所有成员的参与”。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可怕!华裔妻子在离婚听证会前夜硫酸泼向白人丈夫
白忙一场?特朗普私下大发雷霆,怒喷乌欧不切实际
高考赢家,批量放弃清华北大?
今天七夕不赞颂爱情,我们来看渣男和渣女
这个北方大市,也想要建“自贸港”?




24小时讨论排行

泽连斯基最新发声:俄军集结多达10万人,准备进攻
美国上诉法院裁定特朗普对多国征收关税违法
特朗普政府的“Gay天团”,在白宫内构建了一个权力网络
中资老板毒死富士山树木案宣判:获刑1年
沙利文:4年白干 当初拉来遏华的盟友现在骂美国
“并非针对鲁迅”,投诉鲁迅夹烟墙画当事人致歉
官方披露珍贵档案 苏联援华抗日绝密行动曝光
普京访华前夕,莫斯科随处可见中国影响力的印记
莫迪抵天津 印侨民热烈欢迎 观赏中国艺术家歌舞
莫迪在日本表态:与中国保持紧密关系至关重要
日媒揭谈判代表取消赴美行程原因:美要日买大米
以古鉴今:北宋的最后八年,是怎么样的?
卢卡申科:我很快就要成为白俄罗斯的“中国人”了
用大豆“拿捏”特朗普选区基本盘,还有效吗?
香港的李家超公布了逐月收礼清单,能推广到内地吗
上海骑手曝光外卖厨房:垃圾房旁做汉堡、赤膊备餐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民警被一群17岁少年围攻殉职

e法网 2006-12-16 01:12:11


 湖南省邵阳市茶元乡派出所民警龚德刚,在2006年11月30日凌晨2时,被一群17岁左右的问题少年围攻而殉职。一个同事眼中的好伙伴、妻子眼中的好丈夫、人民眼中的好民警就这样牺牲了。而凶手是一群过去被称为“古惑仔”、现在被当地称为“黑猫青年”的年轻人,因为缺少上网费用而随意抢劫路人,甚至残忍地剥夺其生命,他们为什么会走这样的人生之路?怎么才能让这些孩子回家?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邵阳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一大队教导员龙建国,是负责侦办龚德刚受害案的主要民警。12月10日,记者联系采访时,该局有关负责人多次强调,案件目前尚在调查阶段,不能向外界透露相关细节。但经过记者努力,有关领导终于同意让龙建国代表刑侦支队介绍情况。   “我们是11月30日凌晨2时52分接到报案的,赶到现场后,迅速对现场进行了处理。”龙建国说,经过另一受害人李民(化名)对犯罪嫌疑人人数、口音、身高等情况的描述,警方在第二天就抓获了全部犯罪嫌疑人,目前审理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   民警凌晨勇斗劫匪   2006年11月30日凌晨2时30分左右,家住宝庆西路某宿舍的的士司机李民(化名)下班回家,将的士交班后步行回到雪峰路口。李民从雪峰路口拐进一条通往宿舍区的小巷,大约走了30米后,前后分别有两排各三名年轻人向他走来,索要钱财。李民将身上仅有的200元现金和一台手机给了他们。李民给了钱财后,那伙人既没有打他,也没有骂他,就让他走了。   这时,龚德刚正巧乘坐的士到了雪峰路口。借着昏暗的灯光,凭着职业敏感,龚德刚觉得这些青年一定对快步离去的李民做了什么,于是他大吼一声,“你们干什么?”几名青年立刻意识到自己的抢劫行为败露了。他们二话不说,一拥而上,挥刀向龚德刚砍去。在搏斗过程中,龚德刚被歹徒狠狠刺了四刀,血流如注。事隔十天后,当记者再次来到出事地点时,一摊血迹在经过好几次雨水的冲刷后,依然清晰可见。   歹徒离开后,龚德刚拖着带血的身躯,朝着家的方向艰难地走了一百多米,最后倒在离家门口不到十米的地方,再也没有站起来。   同事眼中的“认真人”   欧阳石江和龚德刚一样,都是2005年12月从部队转业被分配到邵阳市公安局。龚德刚牺牲前二十多分钟,欧阳石江正和他一起办案。   2006年12月10日下午,欧阳石江在茶元乡派出所原龚德刚的办公室,打开龚德刚的抽屉对记者说:“只要看一下这些东西,就可以知道他平日工作是多么认真。”龚德刚的几个抽屉里,各种办案材料整整齐齐地摆放在一起,欧阳石江说:“德刚这个人最大的特点是守规矩,从这些小事就可以看得出来。”   欧阳石江回忆说,2006年11月30日凌晨2时许,他和龚德刚在邵阳市北塔区分局分手,派出所的一名副所长开车将几位干警沿路送回家,但临到送龚德刚时,龚德刚坚持不要副所长送了。“你们都辛苦了,还是早点回去休息吧,我自己回家。”龚德刚与协助办案的兴隆村村民余林虎就近打了一辆的士,往城西方向开去。   余林虎告诉记者说,两人乘至樟树垅的一个路口后,龚德刚叫的士停了下来:“你也辛苦了,早点回去吧,我就住在里面。”龚德刚执意要余林虎坐车先走。“如果我能坚持将他送进去,德刚同志就不会走啊,现在想起来心里都痛!”   余林虎含泪说:“龚警官最喜欢到老人家里去走动,一个星期总要去一两次。我亲眼看到他帮一位老人挑水、搬楼梯。他把这些老人当作自己的亲人。他出殡的那天,我们村上好多老人早早就乘车到殡仪馆去送他。”   邵阳市公安局禁毒支队一队副大队长王勇说:“德刚跟我同事过三个月。今年3月,他在南站巡逻时看见一个老奶奶在那饿得发抖。得知老人找不到女儿的家后,他自己花钱打的将老人送到高崇山。”   妻子心中的好丈夫   李小英是龚德刚的妻子,今年11月份才在邵阳市第一房管所下属某物业公司找到一份工作。此前,31岁的李小英一直没有固定工作,从部队回到地方后,李小英大部分时间都在家里,一家人靠着龚德刚不到800元的工资勉强维持生活。   虽然离龚德刚牺牲已有十天,但当记者走进李小英的家时,她仍沉浸在失去丈夫的巨大痛苦中。只见她一个人默默地跪在摆放着龚德刚遗像的木桌前,一张一张地点着冥钱往火坛里送,本来就不大的两室一厅内,弥漫着浓烟。看到记者一行人,李小英才木木地站了起来,无力地打着招呼。  在李小英的心中,龚德刚根本就没有走。11月29日早晨,龚德刚还为9岁的女儿煎好糍粑(邵阳当地的一种米食),亲自将孩子送到樟树小学,目送她进了学校大门之后,才去单位上班。在李小英近乎崩溃的思维里,她总是相信,“德刚大概9点多钟就会回来的。”——这是龚德刚平常回家的时间!   出事的前四天(11月25日)正好是星期日,龚德刚颇为愧疚地对妻子说:“你跟我在一起,没穿过好的,也没吃过好的。”就在这一天,龚德刚执意拉着妻子上街,说是要给妻子买双鞋子,“好不容易有了工作,也要穿得体面些。”由于经济困难,李小英没有答应。但龚德刚仍坚持要给妻子买件礼物,最后,硬是在红旗路的一家服装店内,替妻子买了一件120元的衣服。   “他自己从来舍不得买东西,跟他从部队转业回来,没买过一件超过40元的衣服。那天买的衣服,是我们全家惟一一件上了百元的衣服。”说到这里,李小英掩面啜泣。   一件打满补丁的衣服   李小英说,回到邵阳一年多的时间里,龚德刚几乎没有逛过商店为自己买过衣服。由于分配到公安系统的时间较短,龚德刚还没领到漂亮的警服。为此,他经常将笔挺的军装穿在身上,与同事们一起出警。每天出门前,龚德刚都要穿得整整齐齐,然而谁也不知道,整齐的外套里面,是穿了一年又一年的旧军服。8元钱就可以买一件普通汗衫,龚德刚却舍不得将旧军服换下。   法医帮龚德刚做最后一次检查时,竟发现他穿在里头的圆领衫前后有十多个补丁。亲眼见证了这一幕的法医当时就流下了眼泪。    龚德刚不死的三种假设   问题少年引发深层思考   世态的对比总以一种超乎人们想象的程度呈现。人们一方面看到了一个优秀的军人在血泊中倒下,一个在亲人、朋友、领导、同事眼中近乎完美的优秀青年,匆匆地走完了他不到36岁的短短人生(12月25日就是龚德刚36周岁的日子)。   另一方面,人们不得不接受一个残酷的事实:六个平均年龄不到17岁(最小的出生于1990年,最大的出生于1987年)的青少年,为了抢夺别人财物,竟拔刀相向凶残杀人。更为可悲的是,这些愣头青年在犯下如此大案后,竟跟没事人一样,钻进了他们惯常出入的“黑猫旅社”(黑猫旅社是指无牌无证的小旅社)。由于价格便宜,一些无业青年经常混迹于此,当地警方将这种青年称为“黑猫青年”。   很多专家在提到“11·30”案件时,都表现出强烈的惋惜之情。人们从当时事发现场的机缘巧合,想到不良青少年背后的教育与管理,一次次设想让龚德刚不死的假设:   1.如果选择不硬拼?   邵阳市刑警支队政委朱邵武说:“龚德刚面对犯罪分子不是退缩,而是挺身而出,说明他有正气,英勇无畏。但是,在面对力量悬殊的情况下,设法保存生命,也是以人为本的策略。”   2.如果龚德刚原地等待救援?   龚德刚受伤后,硬撑着流血的身体向前移动了几十米后,第一个受害人李民返回现场时,龚德刚对他说,“快报警,我挨了刀子”。李民随即返回家中用坐机拨打电话报警(手机已被抢)。当警察赶到现场时,没有发现龚德刚的人影(由于他挪动了身体,倒在家门口附近),只好沿大路寻找,直到凌晨4时许才被人发现。   邵阳市公安局北塔区分局某负责人说,龚德刚受了刀伤后,流血不止。如果当时就在原地不动就好了,一是流血量要少些,二是便于救援人员及时发现。   3.如果孩子们不成为“黑猫青年”?   邵阳市公安局北塔区分局伍云志说,犯罪嫌疑人都是刚从学校辍学或初中毕业就没读书的社会青年,他们都是通过网吧结识的。他们往往有钱就去上网,玩累了就找家“黑猫旅社”安身,钱用完了就到街上“借”。龚德刚牺牲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巨大的教育难题——怎样让那些不回家的“黑猫青年”走上正路?   邵阳市商业技工学校副校长邱元宵,有着教育管理这类学生的丰富经验。邱元宵说,作为职业技工类学校,最大的管理难题是学生的性格培养和操守引导。“这些学生抵触情绪大、惟我独尊、判逆、喜欢自由”,对待这样的学生,邱元宵提出了他的个人建议:一是绝对不要歧视这些“潜力生”;二是教会学生先做人后做事,多发挥榜样引导作用;三是手把手地帮助他们改掉一些坏习惯。   邱元宵认为,教师多辛苦一点,把学校的封闭管理真正管到位,落到实处,减少学生们接触网吧的机会,无形中也减少了学生们滑入泥潭的机会。   朱邵武则认为,目前部分学校过于注重升学率和学校的经济效益,在人的教育成长问题上,关注的力度没有前者大,这种倾向是不合适的。社会上各种不良文化的诱导、影响,为不良青年的犯罪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和发展。“真正要促进未成年人的教育管理,切实需要全社会所有成员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