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17岁姑娘长相如7岁女童 10年前曾患怪病(图)

17岁姑娘长相如7岁女童 10年前曾患怪病

文章来源: 重庆晚报 于 2006-11-28 10:34:19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妈妈陪着张婷


张婷和弟弟张圳
故事导读

17岁姑娘长得像7岁女童,究竟为什么?

张婷、张圳是一对不幸的同胞姐弟。姐姐张婷17岁,弟弟张圳15岁。两人从7岁开始,莫名其妙患上一种怪病:双腿乏力,不能正常行走、站立。更诧异的是:他们从体重、身高、面相看,都基本保持着生病前的样子。

10年来,父母为给他们治病倾其所有,找了重庆、成都、西安等数十家医院,可均未查出病因。

“谁来救救我的一双儿女,他们好想长大……”26日,家住潼南宝龙镇元宝街的张父张智春含着热泪向本报求助。

17岁姑娘像7岁女童

姐弟俩坐在椅子上,瘦得像根干柴

25日中午,天空阴沉,偶尔飘下一阵小雨。

记者驱车赶到位于宝龙镇元宝街245号的张家。所谓的家实际上是一个临街老门市,面积约20平方米,始建于上个世纪70年代。因年久失修,墙壁上随处可见裸露的砖头和青石,以及拳头大的窟窿。房间被一块纸板从中间隔开,前面用于门市,摆放两个旧木架,上面零星放有铁钉、螺丝等五金货物;后面用着住房,一张断腿大木床占了三分之二,灶具、蜂窝煤、脸盆等生活用品见缝插针地堆满了各个角落。整个房间显得异常狭小、拥挤和昏暗,两三人同时在里面转身都困难。

张婷、张圳姐弟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瘦得像一根干柴,但看不出有浮肿、痴呆等病态。两人衣着破烂,袖管补着碗口大的补丁,睁着大眼睛怯生生望着记者。令人诧异的是:他俩无论从身高、体重、面相看,都像不到10岁的小孩。特别是姐姐张婷,看上去就像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要不是张父证实,很难有人敢相信她已满17岁。

父亲张智春,37岁,身体同样瘦得吓人。他刚为一双儿女做好午饭——一锅干饭和一盘咸菜。张父将饭菜端上桌,一双儿女立即就嘀咕起来:“我要吃麻花……”“我要吃粑粑……”张狠狠扫了儿女一眼,两人立即停止嘀咕,端起饭碗津津有味吃起来。

“我真是没得办法!”张父说,这些年,他和老婆将全部精力都用在给一双儿女治病上,不但花光了他所有积蓄,还欠下五万多元债。“儿女的要求很小,一两块钱就能满足,但治病是大事,我只能从伙食等方面节约。”他无奈说。

姐弟7岁患“软病”

莫名摔倒,就不长了

“我家真是造孽哟!”说起饱受病魔摧残的一双儿女,张智春泪眼汪汪。他说,他原是当地农机站职工,妻子是当地农民。后单位垮了,他就与妻子在场上开起了两个门市,一度生意火爆,规模也越做越大,家里月收入在3000元左右,小日子在当地算得上红火。1989年,他们有了女儿张婷,两年后,又有了儿子张圳。两个小家伙长得虎头虎脑的,非常可爱,他一家老小无不欢天喜地。

但女儿7岁时,他家的厄运接踵而来。1996年一天,他正做生意,女儿的班主任突然找到他,称女儿可能生病了,在校的现像不正常,常摔倒,不能象同龄孩子一样奔跑、打闹。当天,上学路上,女儿过一道不到30厘米宽的沟时,竟莫名摔倒。张智春随即赶到学校将女儿背到镇医院,医生检查后未得出结论。女儿除腿无力外,身体并未出现红肿、瘙痒、疼痛等异常症状,张智春因此未引起重视,以为是女儿太小、体质弱,长大点就会好。可后来的情况并不像他想象的美好,女儿的“软病”越来越严重,到后来已不能正常行走和站立,身体也仿佛定格在患病前的样子而不再长大,四处求医问药也无效。与此同时,一切正常的儿子长到7岁刚读小学一年级,也莫名其妙患病,症状与姐姐几乎一模一样。

“天啦,我前辈子作了啥子孽,老天要如此折磨我!”张智春夫妇随即放弃生意,背着一双儿女走上寻医路。

10年求医找不出病因

耗费几乎所有精力,花了10多万元

1997年,经人介绍,张智春与妻子正式带着孩子到大渡口区一医院检查、治疗,医生诊断为“脑瘫”,并进行了治疗。然而,治疗一个多月后,张婷姐弟的病情没有丝毫好转。张智春经打听和与病友比较后,得知脑瘫病人一般会意识模糊,而他的一双儿女意识一直清楚。他带着这些问题去咨询主治医生,医生闪烁其辞,于是他带着孩子出了院。

随后,在一亲戚帮助下,张智春将儿女带到遂宁市人民医院作大脑CT检查,结果无异常。后来,他又带着儿女到成都几家大医院,做了血液、染色体、照片等多项检查,结果否定了“脑瘫”。期间,他们也在部分医院做了长时间的治疗,但没有疗效。“几年来,我没将儿女的病因找出,但却把所有积蓄花光,还向亲戚朋友借了不少钱。”张智春说,从2001年开始,他家的经济出现了危机,找亲戚朋友也再难借到钱。一次,他们治病后回家,连车费都没有了,夫妇俩只得一人背着一个孩子,走了20多公里山路才回到家。

“我这一辈算是完了,可两个孩子还小,我们走后谁来照顾他们……”张智春不敢奢望明天,他说,自己唯一要做的就是挣钱、治病。近几年来,他与妻子都是每挣到一笔钱,就将钱全部拿去治病,花完再回家开门市挣钱,随后再去治病……

他们先后去了大坪医院、重医附属儿童医院等医院,有的检查很久也没得出结论;有的还在检查中,他们就花光了身上的钱,只得回家。

随后,张智春拿出一叠足有10多厘米厚的数家医院的各类检查报告。“这些是儿女们的全部病历资料。”他无奈地说,前段时间,他从广告上得知西安一家医院诊治过类似病人,便立即联系了该院,后按要求向该院邮寄了大量儿女的病历资料原件。可对方收到资料后电告,对他儿女的病也“无能为力”。“近10年来,我耗费了几乎所有精力,花了10多万元,就换回了这堆纸。可我儿女的病因,至今仍是一个谜。”张智春夫妇再也控制不住情绪,泪水像珠子一样落下。

“做梦都想快点长大”

不想拖累爸爸、妈妈

“是我们拖累了爸爸、妈妈……”看着父母落泪,张婷姐弟也泣不成声。张婷称,父母为了给她和弟弟治病,每天起早贪黑,还受人白眼,家里的老房子垮了,也没钱去修。邻居家跟她差不多大的女孩,已外出打工,给家里寄了不少钱。“眼看着爸爸妈妈操劳,我却无能为力,且还要拖累他们……”张婷说,她做梦都在想自己快点长大、好起来,出去打工挣钱、孝敬父母。

张圳也说,一次,爸爸听说附近镇上有一个赤脚医生医术好,天不亮就背着他去看病,走了20多公里山路才赶到医生家,后因身上带的钱不够,医生拒绝给他治疗,父亲为了30元钱差点给医生下跪。“看到那种情景,我真想放弃治疗回家,可担心爸爸伤心,我还是忍了。”张圳说,他和姐姐有一个共同的梦想,就是快点站起来、长大,不再拖累父母。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从被美制裁到超越茅台,这对江西兄弟逆袭登顶
一个美好的,罕见的,东亚家庭样本
“瓷娃娃”考上985,背后的他走红
社保“新规”落地前,小工厂老板的选择
一只实验猴的价值,居然能换一套房?




24小时讨论排行

中国旅行团8人瑞典采野蘑菇中毒 医生惊叹“罕见”
特朗普威胁将向芝加哥纽约派兵 奥巴马公开发警告
泽连斯基要欧洲盟友明确回答:俄军下次来袭怎么做?
巴西政府被曝启动正式程序,开始报复美国
吴京出品的电影官宣撤档 上映6天 票房仅26.7万
黎智英等待判决,命运取决于北京和特朗普
中媒曝赵一曼被审讯日文档案:被捕时受致命伤
本科毕业回炉职校,很多人的大学白上了
成都加油站这事的答案,就两个字“巧合”
美国CDC主任遭免职 白宫:总统下令开除
被驱逐中国留学生自述在休斯顿机场“关押36小时”
先进芯片99%在台湾 贝森特:空前国安危机 必须"去风险"
37204886498253!美国国债上限快要守不住了!
黄仁勋吹上了:卖给中国的好处,特朗普懂
不讨论释永信、管好朋友圈,少林寺内会议消息曝光
中国境内第一个被允许破产的人,怎么样了?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17岁姑娘长相如7岁女童 10年前曾患怪病

重庆晚报 2006-11-28 10:34:19


妈妈陪着张婷


张婷和弟弟张圳
故事导读

17岁姑娘长得像7岁女童,究竟为什么?

张婷、张圳是一对不幸的同胞姐弟。姐姐张婷17岁,弟弟张圳15岁。两人从7岁开始,莫名其妙患上一种怪病:双腿乏力,不能正常行走、站立。更诧异的是:他们从体重、身高、面相看,都基本保持着生病前的样子。

10年来,父母为给他们治病倾其所有,找了重庆、成都、西安等数十家医院,可均未查出病因。

“谁来救救我的一双儿女,他们好想长大……”26日,家住潼南宝龙镇元宝街的张父张智春含着热泪向本报求助。

17岁姑娘像7岁女童

姐弟俩坐在椅子上,瘦得像根干柴

25日中午,天空阴沉,偶尔飘下一阵小雨。

记者驱车赶到位于宝龙镇元宝街245号的张家。所谓的家实际上是一个临街老门市,面积约20平方米,始建于上个世纪70年代。因年久失修,墙壁上随处可见裸露的砖头和青石,以及拳头大的窟窿。房间被一块纸板从中间隔开,前面用于门市,摆放两个旧木架,上面零星放有铁钉、螺丝等五金货物;后面用着住房,一张断腿大木床占了三分之二,灶具、蜂窝煤、脸盆等生活用品见缝插针地堆满了各个角落。整个房间显得异常狭小、拥挤和昏暗,两三人同时在里面转身都困难。

张婷、张圳姐弟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瘦得像一根干柴,但看不出有浮肿、痴呆等病态。两人衣着破烂,袖管补着碗口大的补丁,睁着大眼睛怯生生望着记者。令人诧异的是:他俩无论从身高、体重、面相看,都像不到10岁的小孩。特别是姐姐张婷,看上去就像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要不是张父证实,很难有人敢相信她已满17岁。

父亲张智春,37岁,身体同样瘦得吓人。他刚为一双儿女做好午饭——一锅干饭和一盘咸菜。张父将饭菜端上桌,一双儿女立即就嘀咕起来:“我要吃麻花……”“我要吃粑粑……”张狠狠扫了儿女一眼,两人立即停止嘀咕,端起饭碗津津有味吃起来。

“我真是没得办法!”张父说,这些年,他和老婆将全部精力都用在给一双儿女治病上,不但花光了他所有积蓄,还欠下五万多元债。“儿女的要求很小,一两块钱就能满足,但治病是大事,我只能从伙食等方面节约。”他无奈说。

姐弟7岁患“软病”

莫名摔倒,就不长了

“我家真是造孽哟!”说起饱受病魔摧残的一双儿女,张智春泪眼汪汪。他说,他原是当地农机站职工,妻子是当地农民。后单位垮了,他就与妻子在场上开起了两个门市,一度生意火爆,规模也越做越大,家里月收入在3000元左右,小日子在当地算得上红火。1989年,他们有了女儿张婷,两年后,又有了儿子张圳。两个小家伙长得虎头虎脑的,非常可爱,他一家老小无不欢天喜地。

但女儿7岁时,他家的厄运接踵而来。1996年一天,他正做生意,女儿的班主任突然找到他,称女儿可能生病了,在校的现像不正常,常摔倒,不能象同龄孩子一样奔跑、打闹。当天,上学路上,女儿过一道不到30厘米宽的沟时,竟莫名摔倒。张智春随即赶到学校将女儿背到镇医院,医生检查后未得出结论。女儿除腿无力外,身体并未出现红肿、瘙痒、疼痛等异常症状,张智春因此未引起重视,以为是女儿太小、体质弱,长大点就会好。可后来的情况并不像他想象的美好,女儿的“软病”越来越严重,到后来已不能正常行走和站立,身体也仿佛定格在患病前的样子而不再长大,四处求医问药也无效。与此同时,一切正常的儿子长到7岁刚读小学一年级,也莫名其妙患病,症状与姐姐几乎一模一样。

“天啦,我前辈子作了啥子孽,老天要如此折磨我!”张智春夫妇随即放弃生意,背着一双儿女走上寻医路。

10年求医找不出病因

耗费几乎所有精力,花了10多万元

1997年,经人介绍,张智春与妻子正式带着孩子到大渡口区一医院检查、治疗,医生诊断为“脑瘫”,并进行了治疗。然而,治疗一个多月后,张婷姐弟的病情没有丝毫好转。张智春经打听和与病友比较后,得知脑瘫病人一般会意识模糊,而他的一双儿女意识一直清楚。他带着这些问题去咨询主治医生,医生闪烁其辞,于是他带着孩子出了院。

随后,在一亲戚帮助下,张智春将儿女带到遂宁市人民医院作大脑CT检查,结果无异常。后来,他又带着儿女到成都几家大医院,做了血液、染色体、照片等多项检查,结果否定了“脑瘫”。期间,他们也在部分医院做了长时间的治疗,但没有疗效。“几年来,我没将儿女的病因找出,但却把所有积蓄花光,还向亲戚朋友借了不少钱。”张智春说,从2001年开始,他家的经济出现了危机,找亲戚朋友也再难借到钱。一次,他们治病后回家,连车费都没有了,夫妇俩只得一人背着一个孩子,走了20多公里山路才回到家。

“我这一辈算是完了,可两个孩子还小,我们走后谁来照顾他们……”张智春不敢奢望明天,他说,自己唯一要做的就是挣钱、治病。近几年来,他与妻子都是每挣到一笔钱,就将钱全部拿去治病,花完再回家开门市挣钱,随后再去治病……

他们先后去了大坪医院、重医附属儿童医院等医院,有的检查很久也没得出结论;有的还在检查中,他们就花光了身上的钱,只得回家。

随后,张智春拿出一叠足有10多厘米厚的数家医院的各类检查报告。“这些是儿女们的全部病历资料。”他无奈地说,前段时间,他从广告上得知西安一家医院诊治过类似病人,便立即联系了该院,后按要求向该院邮寄了大量儿女的病历资料原件。可对方收到资料后电告,对他儿女的病也“无能为力”。“近10年来,我耗费了几乎所有精力,花了10多万元,就换回了这堆纸。可我儿女的病因,至今仍是一个谜。”张智春夫妇再也控制不住情绪,泪水像珠子一样落下。

“做梦都想快点长大”

不想拖累爸爸、妈妈

“是我们拖累了爸爸、妈妈……”看着父母落泪,张婷姐弟也泣不成声。张婷称,父母为了给她和弟弟治病,每天起早贪黑,还受人白眼,家里的老房子垮了,也没钱去修。邻居家跟她差不多大的女孩,已外出打工,给家里寄了不少钱。“眼看着爸爸妈妈操劳,我却无能为力,且还要拖累他们……”张婷说,她做梦都在想自己快点长大、好起来,出去打工挣钱、孝敬父母。

张圳也说,一次,爸爸听说附近镇上有一个赤脚医生医术好,天不亮就背着他去看病,走了20多公里山路才赶到医生家,后因身上带的钱不够,医生拒绝给他治疗,父亲为了30元钱差点给医生下跪。“看到那种情景,我真想放弃治疗回家,可担心爸爸伤心,我还是忍了。”张圳说,他和姐姐有一个共同的梦想,就是快点站起来、长大,不再拖累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