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从被美制裁到超越茅台,这对江西兄弟逆袭登顶

从被美制裁到超越茅台,这对江西兄弟逆袭登顶

文章来源: 环球人物杂志 于 2025-08-28 20:11:57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从被美制裁到超越茅台,这对江西兄弟逆袭登顶

·陈天石(左)和陈云霁。

“我们有远大的志向,

但长跑才刚刚开始。”

中国A股市场诞生了新“股王”。

今日,中科寒武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寒武纪)股价大涨15%,收盘价格1588元/股,超越贵州茅台,成为A股市场股价最高的企业。截至收盘,寒武纪市值已经达到6643亿元。

这份成就的背后,是寒武纪创始人兄弟——陈天石与陈云霁的科研之路。两人均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以下称中科大少年班)。哥哥陈云霁主攻计算机芯片技术,弟弟陈天石则专注于AI算法研究。



不畏惧“坐冷板凳”

陈天石曾回忆:“我们刚开始做AI芯片的时候,这个领域一点都不热——首先,AI不热;给AI做一个专门的芯片,就更不热。”

2010年,陈氏兄弟在中科院提出“AI专用芯片”构想时,全球相关领域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科研难度可想而知。

但科研创新的兴奋克服了对未知的恐惧,两兄弟一拍即合,不畏惧“坐冷板凳”,一头扎进中科院一间30平方米的“小黑屋”实验室里,埋头苦干起来。

2015年,团队完成首颗AI芯片流片(试生产)。这枚芯片被他们命名为 “DianNao”(电脑)。参加国际会议时,陈云霁一遍遍地给外国同行纠正发音,他自豪地说:“之前没有中文发音的芯片,我们借此也传播了中国文化。”

次年,陈天石便选择离岗创业,与中科院下属的北京中科算源资产管理公司共同出资设立寒武纪公司,注册资本仅90万元。陈天石任CEO,陈云霁则在幕后负责科研。

公司之所以取名“寒武纪”,是希望用地质学上生命大爆发的时代来比喻人工智能的未来。



·寒武纪公司。

2016年春天,AlphaGo大胜围棋大师李世石。AI迅速在全世界掀起浪潮,一大批创业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成立,风口来了。

2018年,陈天石将业务从单一智能终端芯片,向云、边、端全场景智能芯片延伸,积极拓展政务和智能计算集群项目。到2020年,寒武纪已成为一家具备软硬件全栈系统能力的芯片设计公司。

同年3月,寒武纪正式启动IPO,闯关科创板。经历三轮问询,寒武纪于同年7月20日在科创版上市,从IPO受理到上市约117天,显著快于常规流程的6—12个月。上市首日,寒武纪即突破千亿元市值。



·陈天石展示寒武纪研发的芯片。

2022年底,美国政府单方面将寒武纪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以限制中国芯片和AI技术的发展。名单中,近三成都是寒武纪及其下属系列公司。

在当年的业绩说明会上,陈天石表示,由于供应链的因素,产品已受到一定影响。公司克服外部困难,寒武纪及子公司研发及各项经营工作正有序推进。

此后,他顶住压力,坚持研发投入。在他看来,芯片研发是长跑,没有捷径。他把芯片研发比作推土机,沿大路而行,不抄小道,不搞奇袭。

进入2024年,随着AI大模型的普及,以及国内半导体产业链的成熟,寒武纪挣脱束缚,加速成长,更带领中国AI技术持续纵深积累,打造生态构建。

具体来看,寒武纪生产的云端智能芯片、加速卡及训练整机和边缘端产品等,纷纷押中了国产算力需求爆发的时间窗口。

寒武纪的公司业绩也由此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寒武纪自2024年四季度首次实现单季盈利以来,已经连续三个季度实现盈利。扭亏为盈,意味着寒武纪从长期“高研发、高亏损”状态中突围。

今年二季度寒武纪实现营收17.69亿元,环比增长59.19%;归母净利润6.83亿元,环比增长92.03%。寒武纪实现盈利和现金流双转正,则标志着其从技术投入期进入商业化收获期。这一切都成为其股价爆发式上涨的因素。

清华大学校友会投资与产业发展专委会会长、AI医疗领域专家许红磊对环球人物记者说:“当前是中国科技企业发展的最佳历史时期,国家政策持续支持科技与产业创新,尤其在芯片、AI等关键领域推动国产化进程。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面临发展转型压力,必须依靠科技创新突破瓶颈。”



·陈天石。(资料图)

不过,8月28日晚间,寒武纪发布公告称,公司近一个月股价涨幅已超过大部分同行业公司,而且显著高于大盘相关指数涨幅。股价存在脱离当前基本面的风险,投资者参与交易可能面临较大风险。外界也普遍认为,投资者应理性看待其股价飙升情况,谨慎入市。

面对公司取得的成绩,陈天石也深知,未来的路还很长,他曾说:“寒武纪和行业前辈比起来还只是个孩子。罗马并非一天建成,前辈标杆也都是筚路蓝缕走过来的,我们有远大的志向,但长跑才刚刚开始。”



苦熬的精神

回顾科研生涯,陈云霁说:“从导师身上,我们不仅学会如何设计芯片,更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科学研究从来没有捷径可走,需要苦干实干。”

陈云霁曾跟随导师胡伟武博士,进行龙芯项目的开发。2007年,博士毕业后,陈天石追随陈云霁,也加入了中科院计算所,研究方向是AI算法。

他想着手干件大事,实现年少时的想法:“做一个东西让计算机更聪明,终极目标像人一样聪明。”兄弟俩一个精通硬件、一个精通软件,开始联手做AI和芯片设计的交叉研究。



·陈天石(左)与陈云霁。

从此,陈氏兄弟经常吃过早饭就坐在电脑前工作,等感觉饿了已是晚上。熬夜是家常便饭,累了就在折叠床上囫囵一觉。

当时,全球AI研究正处于低谷期,AI和芯片设计的交叉研究更不被业内人士看好。

陈氏兄弟先后提出一系列基于AI方法的处理器研发技术,多次向着业内“奥斯卡”——体系结构学术顶级会议投稿,但都一一被拒。

时间一久,兄弟俩担心:做完研究,发不出论文怎么办?加之项目申请也不顺利,兄弟俩只能在日常工作之余开展研究。

2014年3月,陈云霁终于圆了学术梦。在美国召开的计算机体系结构顶级会议ASPLOS上,他与法国计算机学者奥利弗·特曼等人合作的论文荣获最佳论文奖。他们提出的深度学习加速器架构,为后来寒武纪系列芯片的诞生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2015年,陈云霁因其在深度学习处理器领域的贡献,被《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评为年度“全球35位35岁以下创新者”。

2018年2月,世界权威学术期刊《科学》杂志刊文称,寒武纪的一系列成果为深度学习处理器领域作出了“开创性贡献”,陈云霁和他的团队被评价为该领域的先驱和引领者。

陈云霁经常用自己的经历启发学生:“不要为了发论文而一味去追逐热点,要努力去做那些未来有前景、现在没被关注的方向。”

许红磊认为:“成功企业家需具备‘又红又专’的双重特质。‘红’指忠诚于国家民族,‘专’指在科技与商业领域具备创新能力,坚持长期主义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我感觉特别幸运”

陈氏兄弟是幸运的。

他们在开明的家庭环境中长大。兄弟俩小时候,父母经常讲科学家的故事激励他们,还善用“激将法”。

陈云霁记得,爸妈曾买回一套《十万个为什么》,却说他还小看不懂,“这让我好奇心更强了,偷偷找出来拼命看。”



·童年时期的陈氏兄弟。

三年级时,陈云霁就学完了全部小学数学课程,9岁小学毕业时已经把初中数学课程学完,14岁便考入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23岁便获得了中科院计算所博士学位。陈天石同样天赋出众,16岁就进入中科大少年班学习,并在9年之内拿到了博士学位。

不过,陈云霁不认同外界称他们为“神童”:“我们绝对不是神童,顶多算是‘早慧少年’,3岁多时,我连1、2、3都数不清楚。”

因为对计算机架构的痴迷,兄弟二人被中科院计算所破格录用,成为龙芯团队最年轻成员。计算所也给了两人足够大的舞台和空间。在那个很多人不知道AI为何物的年代,大力支持他们对AI芯片的探索。

一路走来,陈云霁深感幸运:“我们原来在这方面几乎没有发言权,但智能时代给了一个机会。”对此,许红磊评论:“即便在最好的创业时代,依然需要保持创业初心的拼搏精神。”

陈云霁说:“作为一名科研人员,做未知领域的科研探索会很孤独,特别是探索别人没有走过的无人区,会更加孤独。但是,在我看来,有科学理想的人应该偏离一般意义上的‘最优路径’,有勇气探索冷门、未知的领域。人工智能的星辰大海是值得投入全部精力去探索奋斗的毕生事业。”

陈云霁喜欢《人类群星闪耀时》的一段话:“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的使命。”他说:“能把兴趣和工作结合在一起,我感觉特别幸运。”

如今,当寒武纪成为A股新“股王”时,这不仅仅是一家公司的胜利,更是中国科技创新力量的集中体现。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16)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被驱逐中国留学生自述在休斯顿机场“关押36小时”
南大女教师离世 23年从美归国 网传“个人原因轻生”
混血华裔女18岁生日当天进军成人网 日赚百万破纪录
她外型亮丽 遭老公砖砸车撞 乱刀砍死 生前转杀妻新闻
中国留英博士强奸案 邹镇豪或在24小时内侵害两人




24小时讨论排行

中媒曝赵一曼被审讯日文档案:被捕时受致命伤
先进芯片99%在台湾 贝森特:空前国安危机 必须"去风险"
黄仁勋:若能卖中国愿让川普抽成 AI将推“周休三日”
黎智英审讯落幕 恐判无期!纽时:或成川习外交牌
特朗普威胁将向芝加哥纽约派兵 奥巴马公开发警告
美防长:中国工程师不再为五角大楼云端环境服务
美国CDC主任遭免职 白宫:总统下令开除
中国旅行团8人瑞典采野蘑菇中毒 医生惊叹“罕见”
陆媒:谁尊重历史?谁背叛历史?观礼名单一目了然
加州盗窃集团横扫71间Home Depot 600次 损失过千万
公卫体系大地震!CDC主任被拔官 领导层爆出走潮
黎智英等待判决,命运取决于北京和特朗普
泽连斯基要欧洲盟友明确回答:俄军下次来袭怎么做?
从被美制裁到超越茅台,这对江西兄弟逆袭登顶
美情报总监撤销37人安全许可 竟让CIA资深卧底曝光
英特尔昨晚收到现金了!川普政府正式入股10%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从被美制裁到超越茅台,这对江西兄弟逆袭登顶

环球人物杂志 2025-08-28 20:11:57



从被美制裁到超越茅台,这对江西兄弟逆袭登顶

·陈天石(左)和陈云霁。

“我们有远大的志向,

但长跑才刚刚开始。”

中国A股市场诞生了新“股王”。

今日,中科寒武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寒武纪)股价大涨15%,收盘价格1588元/股,超越贵州茅台,成为A股市场股价最高的企业。截至收盘,寒武纪市值已经达到6643亿元。

这份成就的背后,是寒武纪创始人兄弟——陈天石与陈云霁的科研之路。两人均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以下称中科大少年班)。哥哥陈云霁主攻计算机芯片技术,弟弟陈天石则专注于AI算法研究。



不畏惧“坐冷板凳”

陈天石曾回忆:“我们刚开始做AI芯片的时候,这个领域一点都不热——首先,AI不热;给AI做一个专门的芯片,就更不热。”

2010年,陈氏兄弟在中科院提出“AI专用芯片”构想时,全球相关领域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科研难度可想而知。

但科研创新的兴奋克服了对未知的恐惧,两兄弟一拍即合,不畏惧“坐冷板凳”,一头扎进中科院一间30平方米的“小黑屋”实验室里,埋头苦干起来。

2015年,团队完成首颗AI芯片流片(试生产)。这枚芯片被他们命名为 “DianNao”(电脑)。参加国际会议时,陈云霁一遍遍地给外国同行纠正发音,他自豪地说:“之前没有中文发音的芯片,我们借此也传播了中国文化。”

次年,陈天石便选择离岗创业,与中科院下属的北京中科算源资产管理公司共同出资设立寒武纪公司,注册资本仅90万元。陈天石任CEO,陈云霁则在幕后负责科研。

公司之所以取名“寒武纪”,是希望用地质学上生命大爆发的时代来比喻人工智能的未来。



·寒武纪公司。

2016年春天,AlphaGo大胜围棋大师李世石。AI迅速在全世界掀起浪潮,一大批创业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成立,风口来了。

2018年,陈天石将业务从单一智能终端芯片,向云、边、端全场景智能芯片延伸,积极拓展政务和智能计算集群项目。到2020年,寒武纪已成为一家具备软硬件全栈系统能力的芯片设计公司。

同年3月,寒武纪正式启动IPO,闯关科创板。经历三轮问询,寒武纪于同年7月20日在科创版上市,从IPO受理到上市约117天,显著快于常规流程的6—12个月。上市首日,寒武纪即突破千亿元市值。



·陈天石展示寒武纪研发的芯片。

2022年底,美国政府单方面将寒武纪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以限制中国芯片和AI技术的发展。名单中,近三成都是寒武纪及其下属系列公司。

在当年的业绩说明会上,陈天石表示,由于供应链的因素,产品已受到一定影响。公司克服外部困难,寒武纪及子公司研发及各项经营工作正有序推进。

此后,他顶住压力,坚持研发投入。在他看来,芯片研发是长跑,没有捷径。他把芯片研发比作推土机,沿大路而行,不抄小道,不搞奇袭。

进入2024年,随着AI大模型的普及,以及国内半导体产业链的成熟,寒武纪挣脱束缚,加速成长,更带领中国AI技术持续纵深积累,打造生态构建。

具体来看,寒武纪生产的云端智能芯片、加速卡及训练整机和边缘端产品等,纷纷押中了国产算力需求爆发的时间窗口。

寒武纪的公司业绩也由此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寒武纪自2024年四季度首次实现单季盈利以来,已经连续三个季度实现盈利。扭亏为盈,意味着寒武纪从长期“高研发、高亏损”状态中突围。

今年二季度寒武纪实现营收17.69亿元,环比增长59.19%;归母净利润6.83亿元,环比增长92.03%。寒武纪实现盈利和现金流双转正,则标志着其从技术投入期进入商业化收获期。这一切都成为其股价爆发式上涨的因素。

清华大学校友会投资与产业发展专委会会长、AI医疗领域专家许红磊对环球人物记者说:“当前是中国科技企业发展的最佳历史时期,国家政策持续支持科技与产业创新,尤其在芯片、AI等关键领域推动国产化进程。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面临发展转型压力,必须依靠科技创新突破瓶颈。”



·陈天石。(资料图)

不过,8月28日晚间,寒武纪发布公告称,公司近一个月股价涨幅已超过大部分同行业公司,而且显著高于大盘相关指数涨幅。股价存在脱离当前基本面的风险,投资者参与交易可能面临较大风险。外界也普遍认为,投资者应理性看待其股价飙升情况,谨慎入市。

面对公司取得的成绩,陈天石也深知,未来的路还很长,他曾说:“寒武纪和行业前辈比起来还只是个孩子。罗马并非一天建成,前辈标杆也都是筚路蓝缕走过来的,我们有远大的志向,但长跑才刚刚开始。”



苦熬的精神

回顾科研生涯,陈云霁说:“从导师身上,我们不仅学会如何设计芯片,更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科学研究从来没有捷径可走,需要苦干实干。”

陈云霁曾跟随导师胡伟武博士,进行龙芯项目的开发。2007年,博士毕业后,陈天石追随陈云霁,也加入了中科院计算所,研究方向是AI算法。

他想着手干件大事,实现年少时的想法:“做一个东西让计算机更聪明,终极目标像人一样聪明。”兄弟俩一个精通硬件、一个精通软件,开始联手做AI和芯片设计的交叉研究。



·陈天石(左)与陈云霁。

从此,陈氏兄弟经常吃过早饭就坐在电脑前工作,等感觉饿了已是晚上。熬夜是家常便饭,累了就在折叠床上囫囵一觉。

当时,全球AI研究正处于低谷期,AI和芯片设计的交叉研究更不被业内人士看好。

陈氏兄弟先后提出一系列基于AI方法的处理器研发技术,多次向着业内“奥斯卡”——体系结构学术顶级会议投稿,但都一一被拒。

时间一久,兄弟俩担心:做完研究,发不出论文怎么办?加之项目申请也不顺利,兄弟俩只能在日常工作之余开展研究。

2014年3月,陈云霁终于圆了学术梦。在美国召开的计算机体系结构顶级会议ASPLOS上,他与法国计算机学者奥利弗·特曼等人合作的论文荣获最佳论文奖。他们提出的深度学习加速器架构,为后来寒武纪系列芯片的诞生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2015年,陈云霁因其在深度学习处理器领域的贡献,被《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评为年度“全球35位35岁以下创新者”。

2018年2月,世界权威学术期刊《科学》杂志刊文称,寒武纪的一系列成果为深度学习处理器领域作出了“开创性贡献”,陈云霁和他的团队被评价为该领域的先驱和引领者。

陈云霁经常用自己的经历启发学生:“不要为了发论文而一味去追逐热点,要努力去做那些未来有前景、现在没被关注的方向。”

许红磊认为:“成功企业家需具备‘又红又专’的双重特质。‘红’指忠诚于国家民族,‘专’指在科技与商业领域具备创新能力,坚持长期主义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我感觉特别幸运”

陈氏兄弟是幸运的。

他们在开明的家庭环境中长大。兄弟俩小时候,父母经常讲科学家的故事激励他们,还善用“激将法”。

陈云霁记得,爸妈曾买回一套《十万个为什么》,却说他还小看不懂,“这让我好奇心更强了,偷偷找出来拼命看。”



·童年时期的陈氏兄弟。

三年级时,陈云霁就学完了全部小学数学课程,9岁小学毕业时已经把初中数学课程学完,14岁便考入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23岁便获得了中科院计算所博士学位。陈天石同样天赋出众,16岁就进入中科大少年班学习,并在9年之内拿到了博士学位。

不过,陈云霁不认同外界称他们为“神童”:“我们绝对不是神童,顶多算是‘早慧少年’,3岁多时,我连1、2、3都数不清楚。”

因为对计算机架构的痴迷,兄弟二人被中科院计算所破格录用,成为龙芯团队最年轻成员。计算所也给了两人足够大的舞台和空间。在那个很多人不知道AI为何物的年代,大力支持他们对AI芯片的探索。

一路走来,陈云霁深感幸运:“我们原来在这方面几乎没有发言权,但智能时代给了一个机会。”对此,许红磊评论:“即便在最好的创业时代,依然需要保持创业初心的拼搏精神。”

陈云霁说:“作为一名科研人员,做未知领域的科研探索会很孤独,特别是探索别人没有走过的无人区,会更加孤独。但是,在我看来,有科学理想的人应该偏离一般意义上的‘最优路径’,有勇气探索冷门、未知的领域。人工智能的星辰大海是值得投入全部精力去探索奋斗的毕生事业。”

陈云霁喜欢《人类群星闪耀时》的一段话:“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的使命。”他说:“能把兴趣和工作结合在一起,我感觉特别幸运。”

如今,当寒武纪成为A股新“股王”时,这不仅仅是一家公司的胜利,更是中国科技创新力量的集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