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格林童话遭恶搞 白雪公主跟父王乱伦遭毒手(图)

格林童话遭恶搞 白雪公主跟父王乱伦遭毒手

文章来源: 蓉城快报 于 2006-11-09 09:36:12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    七个小矮人报告白雪公主,有人在网上毁坏您的名声(设计台词)</>




杨武能教授

  “原版格林童话”恶搞《格林童话》

  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小红帽和大灰狼,睡美人和王子……这一个个从《格林童话》里跳出来的小精灵,一直活跃在一代又一代中国孩子的睡梦里、舞台上、游戏中,教孩子们辨别真假、善恶与美丑。在中国,跟《格林童话》关系最密切的人,莫过于四川大学教授、博导杨武能,他是建国后第一个《格林童话》全译本译者。然而近日,这位研究和译介格林童话的中国权威却在网上痛斥“原版格林童话”(以下简称“原版”)!原来,有人竟把温馨、甜美的童话加上了色情、暴力、凶杀等情节。杨武能扛起“捍卫人类遗产,为格林童话正名”的大旗,向恶搞者宣战!

  老教授网上宣战

  不久前的一个早晨,在德国北威州科隆大学做访问学者的杨武能,像平常一样打开电脑,习惯性地在某搜索网页上打开“格林童话”,关注最新消息。突然,“血淋淋的原版格林童话”映入眼帘。杨教授的心猛地紧了一下,点开了帖子:“我们今天读到的童话,往往是经过大量稀释了的。原创的童话要恐怖很多,残忍很多……本文会打破许多人对格林童话的那份天真的印象。”

  “什么?格林童话还有其他的血淋淋的原版?莫名其妙!”杨教授屏住呼吸接着看下去。

  “原版”白雪公主、睡美人、小红帽等故事令人大吃一惊:原本美丽、善良的白雪公主居然跟自己的父王乱伦,由此招来生母的刻骨嫉恨,对方才欲对她下毒手。“睡美人”中那位勇敢、仁爱的王子竟变成了有恋尸癖的人!大灰狼吞掉小红帽后逃之夭夭,而且文中还充满了性描写……看着看着,杨教授的拳头不由得握紧,“实在没法看下去!实在太恶毒了!”杨教授拍案而起,随即以“捍卫人类遗产,为格林童话正名”为题,在网上发帖,向恶搞《格林童话》者宣战!

  昨日,记者在四川大学竹林村采访刚回国不久的杨教授时,他仍气愤难平。作为建国后《格林童话》第一个全译本的译者,杨教授对《格林童话》有着很深的感情,“在我心目中,格林童话是一首无比奇妙而温馨的诗,它温暖了全世界亿万儿童的心灵”。

  保护世界文献遗产

  杨武能儿时因家境原因没机会接触到童话读物,依稀听老人讲过“熊家婆”等几个中国民间童话,他一直为此而遗憾。二十世纪50年代,在南京大学攻读德语文学时,他接触到了《格林童话》。《格林童话》指的是经由格林兄弟采集、汇编和加工、整理的德国民间童话集,它跟《安徒生童话》的区别是,它来自于民间,原汁原味地体现了德国人民的特质,体现了他们对善恶、勤懒、贫富的取舍和判断等等。

  “把这些美丽的童话翻译出来,无疑是孩子们的精神盛餐呀。”1990年杨武能开始了对《格林童话》的翻译。要翻译准确,又要充满童趣,工作很艰苦。在近1年的时间里,杨武能伏案手写翻译了50多万字,到最后脖子都直不起来了,幸好有夫人和女儿施以援手,才没有病倒。

  杨译《格林童话全集》出版后非常畅销。“格林童话先后翻译成了160多种语言,无疑是在全世界印行最多、最受欢迎的德国书。”据杨教授介绍,去年7月2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原题名为《儿童与家庭童话集》的格林童话德语第一版,宣布为“世界文献遗产”,称赞它是“欧洲和东方童话传统的划时代汇编作品”。



杨武能翻译的《格林童话》部分版本



格林兄弟画像 照片由杨武能提供

  “原版”乃无稽之谈

  然而,就在这种情况下,今年7月份前后,海内外各大中文网站凶猛地刮起了所谓“原版格林童话”的恶风,且持续至今。“集凶杀欺骗之大成的原版格林童话”、“原版格林童话鲜血淋淋充满凶杀欺骗和性暗示”等,单单在“谷歌”上能搜索到的相关帖子就达7万多条。

  杨武能说,兜售带有黄色、凶杀情节的垃圾却打着“原版”牌子,很有欺骗性,容易把家长特别是孩子的脑袋搞糊涂。什么是原版?“格林童话的原版,只能是格林兄弟在1812和1815年出版的那两卷德语《儿童与家庭童话集》,也就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庄严宣布列入世界文献遗产名录加以保护的内容。”杨教授一边说一边展示他收藏的德语原文版本、研究资料以及格林兄弟的传记。

  杨教授说,在《格林童话》问世之前,德国、欧洲、东方都有民间童话,它们可能与格林童话的内容大同小异,但只是供格林兄弟进行采集、加工的素材,称不上“原版”。“现在的所谓‘原版格林童话’是其无耻地盗取格林童话的美名,玩弄鱼目混珠的伎俩!”

  恶搞版本早有劣迹

  杨教授指出,恶意的歪曲、篡改已不是第一次了。早在2000年,市面上就出现了一本书名叫《成人格林童话》的书,这本书的作者是两个日本人。该书先是在台湾出现了中译本,随后进入大陆,且作者署名改成了格林兄弟。为了防止该书“蒙骗少年儿童及其家长,毒害他们的心灵,污染社会的文化气氛”,杨武能曾在报纸上为《格林童话》正名。

  不料事隔6年,又有人在网上恶搞《格林童话》了。杨教授把当年的《成人格林童话》和现在的“原版格林童话”对比了一下惊讶地发现,其内容如出一辙!他认为,这仍是为了牟利而丧尽天良的不法书商的作为。“不同的是,他们这一次更加狡猾。他们抹去了‘成人’这类容易露马脚的字眼,换成了‘原版’这个让外行人不了解的称谓,更具迷惑性和欺骗性!”

  杨教授不仅译介了《格林童话》,《少年维特之烦恼》《浮士德》《魔山》等中文版本也出自杨教授之手。为了表彰杨武能为促进中德文化交流,特别是在歌德研究和译介中所作的贡献,2000年德国总统把象征德国最高荣誉的“国家功勋奖章”授予他。这是我国文学界上世纪80年代后获此殊荣的第一人。2002年,他又获得德国重量级“洪堡”奖金,成为获此奖的中国第一位人文学者。他在此提醒中国家长和小朋友,在购书时一定要尽量挑选从《儿童与家庭童话集》的德语原文版译出的《格林童话》,千万不要上当受骗。

  还孩子们心灵净土

  记者通过google或百度搜索“格林童话”,发现了“血淋淋的原版格林童话”、“原版格林童话充满凶杀欺骗和性暗示”等一系列内容,原本情节单纯、善恶分明的《格林童话》,被恶搞得恶俗不堪、面目全非。记者在网上搜索到相关帖子7万多条,这些帖子来源于各不相同的网站,大多发自今年7月份前后。

  究竟有多少人看到了这些黄色、恶心的内容不得而知。记者在一个博客上看到了“原版格林童话”的内容,上面的记录显示,相关的帖子是2006年8月发的,访问人数达到了79万多次。而另一个博客上,也有“原版格林童话充满凶杀和性暗示”的详细内容,发帖时间为2006年7月份,访问次数为890多万次。

  亲爱的读者,《格林童话》的爱好者,网络高手们,请大家行动起来,一起来追缉恶搞格林童话的始作俑者或提供相关线索,如果你手上正好有《原版格林童话》这本书,请告诉我们。请拨打本报热线86613333-1,讲述你跟《格林童话》的不解之缘,让我们一起还孩子们一片心灵的净土!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可怕!华裔妻子在离婚听证会前夜硫酸泼向白人丈夫
白忙一场?特朗普私下大发雷霆,怒喷乌欧不切实际
高考赢家,批量放弃清华北大?
今天七夕不赞颂爱情,我们来看渣男和渣女
这个北方大市,也想要建“自贸港”?




24小时讨论排行

泽连斯基最新发声:俄军集结多达10万人,准备进攻
美国上诉法院裁定特朗普对多国征收关税违法
沙利文:4年白干 当初拉来遏华的盟友现在骂美国
特朗普政府的“Gay天团”,在白宫内构建了一个权力网络
中资老板毒死富士山树木案宣判:获刑1年
官方披露珍贵档案 苏联援华抗日绝密行动曝光
莫迪抵天津 印侨民热烈欢迎 观赏中国艺术家歌舞
“并非针对鲁迅”,投诉鲁迅夹烟墙画当事人致歉
日媒揭谈判代表取消赴美行程原因:美要日买大米
普京访华前夕,莫斯科随处可见中国影响力的印记
莫迪在日本表态:与中国保持紧密关系至关重要
行程披露!普京在华停留如此之久,实属罕见
以古鉴今:北宋的最后八年,是怎么样的?
上海骑手曝光外卖厨房:垃圾房旁做汉堡、赤膊备餐
“复活”离体猪头,专访器官医学开拓者何晓顺
卢卡申科:我很快就要成为白俄罗斯的“中国人”了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格林童话遭恶搞 白雪公主跟父王乱伦遭毒手

蓉城快报 2006-11-09 09:36:12


<>    七个小矮人报告白雪公主,有人在网上毁坏您的名声(设计台词)</>




杨武能教授

  “原版格林童话”恶搞《格林童话》

  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小红帽和大灰狼,睡美人和王子……这一个个从《格林童话》里跳出来的小精灵,一直活跃在一代又一代中国孩子的睡梦里、舞台上、游戏中,教孩子们辨别真假、善恶与美丑。在中国,跟《格林童话》关系最密切的人,莫过于四川大学教授、博导杨武能,他是建国后第一个《格林童话》全译本译者。然而近日,这位研究和译介格林童话的中国权威却在网上痛斥“原版格林童话”(以下简称“原版”)!原来,有人竟把温馨、甜美的童话加上了色情、暴力、凶杀等情节。杨武能扛起“捍卫人类遗产,为格林童话正名”的大旗,向恶搞者宣战!

  老教授网上宣战

  不久前的一个早晨,在德国北威州科隆大学做访问学者的杨武能,像平常一样打开电脑,习惯性地在某搜索网页上打开“格林童话”,关注最新消息。突然,“血淋淋的原版格林童话”映入眼帘。杨教授的心猛地紧了一下,点开了帖子:“我们今天读到的童话,往往是经过大量稀释了的。原创的童话要恐怖很多,残忍很多……本文会打破许多人对格林童话的那份天真的印象。”

  “什么?格林童话还有其他的血淋淋的原版?莫名其妙!”杨教授屏住呼吸接着看下去。

  “原版”白雪公主、睡美人、小红帽等故事令人大吃一惊:原本美丽、善良的白雪公主居然跟自己的父王乱伦,由此招来生母的刻骨嫉恨,对方才欲对她下毒手。“睡美人”中那位勇敢、仁爱的王子竟变成了有恋尸癖的人!大灰狼吞掉小红帽后逃之夭夭,而且文中还充满了性描写……看着看着,杨教授的拳头不由得握紧,“实在没法看下去!实在太恶毒了!”杨教授拍案而起,随即以“捍卫人类遗产,为格林童话正名”为题,在网上发帖,向恶搞《格林童话》者宣战!

  昨日,记者在四川大学竹林村采访刚回国不久的杨教授时,他仍气愤难平。作为建国后《格林童话》第一个全译本的译者,杨教授对《格林童话》有着很深的感情,“在我心目中,格林童话是一首无比奇妙而温馨的诗,它温暖了全世界亿万儿童的心灵”。

  保护世界文献遗产

  杨武能儿时因家境原因没机会接触到童话读物,依稀听老人讲过“熊家婆”等几个中国民间童话,他一直为此而遗憾。二十世纪50年代,在南京大学攻读德语文学时,他接触到了《格林童话》。《格林童话》指的是经由格林兄弟采集、汇编和加工、整理的德国民间童话集,它跟《安徒生童话》的区别是,它来自于民间,原汁原味地体现了德国人民的特质,体现了他们对善恶、勤懒、贫富的取舍和判断等等。

  “把这些美丽的童话翻译出来,无疑是孩子们的精神盛餐呀。”1990年杨武能开始了对《格林童话》的翻译。要翻译准确,又要充满童趣,工作很艰苦。在近1年的时间里,杨武能伏案手写翻译了50多万字,到最后脖子都直不起来了,幸好有夫人和女儿施以援手,才没有病倒。

  杨译《格林童话全集》出版后非常畅销。“格林童话先后翻译成了160多种语言,无疑是在全世界印行最多、最受欢迎的德国书。”据杨教授介绍,去年7月2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原题名为《儿童与家庭童话集》的格林童话德语第一版,宣布为“世界文献遗产”,称赞它是“欧洲和东方童话传统的划时代汇编作品”。



杨武能翻译的《格林童话》部分版本



格林兄弟画像 照片由杨武能提供

  “原版”乃无稽之谈

  然而,就在这种情况下,今年7月份前后,海内外各大中文网站凶猛地刮起了所谓“原版格林童话”的恶风,且持续至今。“集凶杀欺骗之大成的原版格林童话”、“原版格林童话鲜血淋淋充满凶杀欺骗和性暗示”等,单单在“谷歌”上能搜索到的相关帖子就达7万多条。

  杨武能说,兜售带有黄色、凶杀情节的垃圾却打着“原版”牌子,很有欺骗性,容易把家长特别是孩子的脑袋搞糊涂。什么是原版?“格林童话的原版,只能是格林兄弟在1812和1815年出版的那两卷德语《儿童与家庭童话集》,也就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庄严宣布列入世界文献遗产名录加以保护的内容。”杨教授一边说一边展示他收藏的德语原文版本、研究资料以及格林兄弟的传记。

  杨教授说,在《格林童话》问世之前,德国、欧洲、东方都有民间童话,它们可能与格林童话的内容大同小异,但只是供格林兄弟进行采集、加工的素材,称不上“原版”。“现在的所谓‘原版格林童话’是其无耻地盗取格林童话的美名,玩弄鱼目混珠的伎俩!”

  恶搞版本早有劣迹

  杨教授指出,恶意的歪曲、篡改已不是第一次了。早在2000年,市面上就出现了一本书名叫《成人格林童话》的书,这本书的作者是两个日本人。该书先是在台湾出现了中译本,随后进入大陆,且作者署名改成了格林兄弟。为了防止该书“蒙骗少年儿童及其家长,毒害他们的心灵,污染社会的文化气氛”,杨武能曾在报纸上为《格林童话》正名。

  不料事隔6年,又有人在网上恶搞《格林童话》了。杨教授把当年的《成人格林童话》和现在的“原版格林童话”对比了一下惊讶地发现,其内容如出一辙!他认为,这仍是为了牟利而丧尽天良的不法书商的作为。“不同的是,他们这一次更加狡猾。他们抹去了‘成人’这类容易露马脚的字眼,换成了‘原版’这个让外行人不了解的称谓,更具迷惑性和欺骗性!”

  杨教授不仅译介了《格林童话》,《少年维特之烦恼》《浮士德》《魔山》等中文版本也出自杨教授之手。为了表彰杨武能为促进中德文化交流,特别是在歌德研究和译介中所作的贡献,2000年德国总统把象征德国最高荣誉的“国家功勋奖章”授予他。这是我国文学界上世纪80年代后获此殊荣的第一人。2002年,他又获得德国重量级“洪堡”奖金,成为获此奖的中国第一位人文学者。他在此提醒中国家长和小朋友,在购书时一定要尽量挑选从《儿童与家庭童话集》的德语原文版译出的《格林童话》,千万不要上当受骗。

  还孩子们心灵净土

  记者通过google或百度搜索“格林童话”,发现了“血淋淋的原版格林童话”、“原版格林童话充满凶杀欺骗和性暗示”等一系列内容,原本情节单纯、善恶分明的《格林童话》,被恶搞得恶俗不堪、面目全非。记者在网上搜索到相关帖子7万多条,这些帖子来源于各不相同的网站,大多发自今年7月份前后。

  究竟有多少人看到了这些黄色、恶心的内容不得而知。记者在一个博客上看到了“原版格林童话”的内容,上面的记录显示,相关的帖子是2006年8月发的,访问人数达到了79万多次。而另一个博客上,也有“原版格林童话充满凶杀和性暗示”的详细内容,发帖时间为2006年7月份,访问次数为890多万次。

  亲爱的读者,《格林童话》的爱好者,网络高手们,请大家行动起来,一起来追缉恶搞格林童话的始作俑者或提供相关线索,如果你手上正好有《原版格林童话》这本书,请告诉我们。请拨打本报热线86613333-1,讲述你跟《格林童话》的不解之缘,让我们一起还孩子们一片心灵的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