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法国传奇乞丐身世被改编成电影(组图)

法国传奇乞丐身世被改编成电影

文章来源: 新快报 于 2006-07-17 15:04:53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法国老乞丐将故事卖给好莱坞

美国女乞丐上过报纸头版新闻

印度小乞丐装扮成女神乞讨

乞丐是个复杂的群体,但人们又不能完全以穷困来定性它的成因。就像不同的国家造就了不同的富豪一样,各国乞丐的生活方式也大相径庭。美国乞丐喜欢陈述乞讨的理由,俄罗斯乞丐善于变着法乞讨,英国乞丐注意体面,泰国乞丐派动物出面乞讨……然而,有些乞丐甚至还成了名人。

法国老乞丐演绎原版《幸福终点站》

经常出入法国戴高乐机场的人,对“梅安·卡里米·纳瑟里”这个名字都不陌生。谁能想到,年过花甲的老乞丐纳瑟里在戴高乐机场已经滞留了18年。上世纪70年代,身为英伊混血儿的纳瑟里从英国名校布拉德福大学毕业,并在海外参与了反对自己国家伊朗的示威游行。结果于1977年被伊朗开除国籍,此后不得不持临时难民签证流亡到欧洲。1988年,纳瑟里在前往戴高乐机场的地铁中,皮包被盗,丢失了包括难民签证在内的所有能证明其身份的证件。当时,法国政府同意纳瑟里留在机场,但不许他离开那里。此后,法国戴高乐机场的一号出口就成了纳瑟里的居所。

永远保持整洁形象

在戴高乐机场生活的18年里,机场的长椅就是纳瑟里的床,机场大车就是他的衣橱。在一辆大车里,纳瑟里一直挂着他那件最珍爱的运动衫,运动衫外面还包裹着不知从哪弄来的塑料布。尽管是个流浪汉,纳瑟里却总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

早上,他5点半就起来,用机场赠送的免费牙膏刷牙,并在乘客到来之前把自己的“家”收拾好。白天,他或找些人家丢掉的杂志,或找些书报阅读来打发一天的时间。晚上,他要等到机场商店打烊才开始出来活动,去机场的卫生间洗衣服。纳瑟里的衣服永远是那么整洁,他的胡子从来没有不修边幅的时候,他的所有物品也整齐地放在一个磨起边的手提箱和一堆标有德国汉莎航空公司标志的盒子里。

将故事卖给好莱坞

久而久之,纳瑟里成了戴高乐机场的一个风景。来往的乘客都认识他,并经常和他打招呼,机场的工作人员和他也很熟络,常给他递来一杯咖啡和他聊天,机场牧师也总是隔三差五地来探望他。更有趣的是,住在法国的纳瑟里的妻子把每天去机场看望他当成了必修课。虽然人们对待纳瑟里都很友好,但生性倔强的他从不接受别人的帮助,曾有机场员工试图送给他衣服,就被他说的“我不是乞丐”而拒之门外。

其实,纳瑟里并不缺钱。2005年,他把自己的故事卖给了美国“梦工厂”电影公司,获得25万美元的电影版权费,他的传奇故事还被好莱坞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改编成电影《幸福终点站》,吸引了著名影星汤姆·汉克斯的出镜。

美国女乞丐上过报纸头版新闻

生活在举世闻名的第五大道商业街,上过《纽约邮报》的头版新闻,这就是美国“丐帮”中的知名人物———保拉·哈德莉。

哈德莉一直在第五大道上行乞。每天,她一只手拽着裹在身上的巨大黑色塑料袋,一只手拿着纸杯伸向人群乞讨。因为只用塑料袋蔽体,所以哈德莉似乎更能得到路人的同情。据说有个周末,哈德莉只是在路易·威登的店门口张望了二十分钟,就得到了18美元,外加一杯热气腾腾的可可奶。那路人把可可奶递到哈德莉跟前时还不忘关怀地提醒着:“小心,有点烫。”

然而不久,哈德莉的骗术被揭穿。原来,身裹塑料垃圾袋只是哈德莉的可怜扮相而已。曾经有人看到,在结束一天乞讨后,哈德莉会趁人不备地穿过第五大道,且走着走着原来的步履蹒跚会逐渐变得轻盈起来。随后,她会在一个电话亭里,像超人一样快速地换上一身新衣。打开门后,一个身穿慢跑服、嘴叼可可奶的女人走了出来,她正是哈德莉!有人为她统计过,靠乞讨,哈德莉一年能有超过一万美元的收入,且完全不用上税,这比一些帮助过她的人挣得还多。

谎言的败露并没有让哈德莉为这种行为感到羞耻,她仍旧用这套把戏继续乞讨。凭着这种“高明”的手段,哈德莉讨到了大笔不义之财。以前,她都是在长椅上露宿,而如今,她已经和朋友住进了一栋公寓。对此,哈德莉还为自己的行为诡辩,声称那都是“正当的”。据她介绍,在她24岁时父母双亡,此后她开始流落街头。那时她和其他乞丐的乞讨方式差不多,钱来得总是非常慢。后来,为了显得更可怜,她就想出了把垃圾袋穿在身上的招数,骗取了不少人对她的同情心。

印度小乞丐装扮成女神乞讨

印度盛产美女,同时也盛产乞丐。在印度,乞讨与施舍是一种受到鼓励的社会行为。这里的乞丐比其他国家的“同行”更大程度地发挥了行为艺术,很多乞丐甚至打扮成既能造福生灵、也能毁灭生灵的印度教女神卡莉的模样。

生活在加尔各答西北150公里的圣提尼克坦附近,有个名叫希瓦·巴希的印度男孩就是其中之一。希瓦是一个孤儿,今年14岁。他在乞讨中就经常扮成卡莉,头戴高冠,满脸涂得黑黑红红,身穿一套恐怖的衣服在路边讨饭。就这样,希瓦一天大约能挣到一百卢比(约合二十元人民币),比街头的小商小贩收入还高。

查看评论(0)

24小时热点排行

美对中重大退让!因中国在2问题上未有任何承诺
薄瓜瓜歌颂母亲是“当代窦娥” 网友翻出黑历史秒破防
现场细节:财长贝森特用糖来演示芬太尼有多毒
川普签史上最具影响力行政令 美国人不再为他国买单!
印巴空战 中制导弹无损落地 印度捡到军情大礼包

24小时讨论排行

贸易谈判北京没跪?网友:美国征的还是比中国多
贝森特:不脱钩 但战略品必需脱钩 钢铁芯片链更去中国化
一批南非白人难民抵美国 川普政府高官机场迎接
中美联合声明发布 “丰硕”成果可能只在股市?
紧跟川普准没错?他两度高喊买股 标普大涨了…
中国男晒日本护照喊“打入敌人内部” 遭日网友检举急删文
中媒:中国面子里子全拿下 应当感谢“特朗普同志”
李承鹏:写在5.12的爱国帖(未删节版)
美降至30%、中降至10% 一次看懂中美谈判结果
贸易战重大进展!央视播《纽约我爱你》引热议
美中90天真能谈出结果 平息贸易战?专家:别过度乐观
川普:周末或与习近平通话 与中国实现了完全重置
中国网红改编印度神曲“刚买的飞机被打啦”火爆全球
又是他们!华人区遭入室盗窃 华人夫妇痛失传家宝
中国方代表何立峰起底 习近平伴郎 跟黄仁勋讲台语
卡塔尔将赠送豪华飞机 特朗普:拒绝是“愚蠢的”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法国传奇乞丐身世被改编成电影

新快报 2006-07-17 15:04:53


法国老乞丐将故事卖给好莱坞

美国女乞丐上过报纸头版新闻

印度小乞丐装扮成女神乞讨

乞丐是个复杂的群体,但人们又不能完全以穷困来定性它的成因。就像不同的国家造就了不同的富豪一样,各国乞丐的生活方式也大相径庭。美国乞丐喜欢陈述乞讨的理由,俄罗斯乞丐善于变着法乞讨,英国乞丐注意体面,泰国乞丐派动物出面乞讨……然而,有些乞丐甚至还成了名人。

法国老乞丐演绎原版《幸福终点站》

经常出入法国戴高乐机场的人,对“梅安·卡里米·纳瑟里”这个名字都不陌生。谁能想到,年过花甲的老乞丐纳瑟里在戴高乐机场已经滞留了18年。上世纪70年代,身为英伊混血儿的纳瑟里从英国名校布拉德福大学毕业,并在海外参与了反对自己国家伊朗的示威游行。结果于1977年被伊朗开除国籍,此后不得不持临时难民签证流亡到欧洲。1988年,纳瑟里在前往戴高乐机场的地铁中,皮包被盗,丢失了包括难民签证在内的所有能证明其身份的证件。当时,法国政府同意纳瑟里留在机场,但不许他离开那里。此后,法国戴高乐机场的一号出口就成了纳瑟里的居所。

永远保持整洁形象

在戴高乐机场生活的18年里,机场的长椅就是纳瑟里的床,机场大车就是他的衣橱。在一辆大车里,纳瑟里一直挂着他那件最珍爱的运动衫,运动衫外面还包裹着不知从哪弄来的塑料布。尽管是个流浪汉,纳瑟里却总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

早上,他5点半就起来,用机场赠送的免费牙膏刷牙,并在乘客到来之前把自己的“家”收拾好。白天,他或找些人家丢掉的杂志,或找些书报阅读来打发一天的时间。晚上,他要等到机场商店打烊才开始出来活动,去机场的卫生间洗衣服。纳瑟里的衣服永远是那么整洁,他的胡子从来没有不修边幅的时候,他的所有物品也整齐地放在一个磨起边的手提箱和一堆标有德国汉莎航空公司标志的盒子里。

将故事卖给好莱坞

久而久之,纳瑟里成了戴高乐机场的一个风景。来往的乘客都认识他,并经常和他打招呼,机场的工作人员和他也很熟络,常给他递来一杯咖啡和他聊天,机场牧师也总是隔三差五地来探望他。更有趣的是,住在法国的纳瑟里的妻子把每天去机场看望他当成了必修课。虽然人们对待纳瑟里都很友好,但生性倔强的他从不接受别人的帮助,曾有机场员工试图送给他衣服,就被他说的“我不是乞丐”而拒之门外。

其实,纳瑟里并不缺钱。2005年,他把自己的故事卖给了美国“梦工厂”电影公司,获得25万美元的电影版权费,他的传奇故事还被好莱坞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改编成电影《幸福终点站》,吸引了著名影星汤姆·汉克斯的出镜。

美国女乞丐上过报纸头版新闻

生活在举世闻名的第五大道商业街,上过《纽约邮报》的头版新闻,这就是美国“丐帮”中的知名人物———保拉·哈德莉。

哈德莉一直在第五大道上行乞。每天,她一只手拽着裹在身上的巨大黑色塑料袋,一只手拿着纸杯伸向人群乞讨。因为只用塑料袋蔽体,所以哈德莉似乎更能得到路人的同情。据说有个周末,哈德莉只是在路易·威登的店门口张望了二十分钟,就得到了18美元,外加一杯热气腾腾的可可奶。那路人把可可奶递到哈德莉跟前时还不忘关怀地提醒着:“小心,有点烫。”

然而不久,哈德莉的骗术被揭穿。原来,身裹塑料垃圾袋只是哈德莉的可怜扮相而已。曾经有人看到,在结束一天乞讨后,哈德莉会趁人不备地穿过第五大道,且走着走着原来的步履蹒跚会逐渐变得轻盈起来。随后,她会在一个电话亭里,像超人一样快速地换上一身新衣。打开门后,一个身穿慢跑服、嘴叼可可奶的女人走了出来,她正是哈德莉!有人为她统计过,靠乞讨,哈德莉一年能有超过一万美元的收入,且完全不用上税,这比一些帮助过她的人挣得还多。

谎言的败露并没有让哈德莉为这种行为感到羞耻,她仍旧用这套把戏继续乞讨。凭着这种“高明”的手段,哈德莉讨到了大笔不义之财。以前,她都是在长椅上露宿,而如今,她已经和朋友住进了一栋公寓。对此,哈德莉还为自己的行为诡辩,声称那都是“正当的”。据她介绍,在她24岁时父母双亡,此后她开始流落街头。那时她和其他乞丐的乞讨方式差不多,钱来得总是非常慢。后来,为了显得更可怜,她就想出了把垃圾袋穿在身上的招数,骗取了不少人对她的同情心。

印度小乞丐装扮成女神乞讨

印度盛产美女,同时也盛产乞丐。在印度,乞讨与施舍是一种受到鼓励的社会行为。这里的乞丐比其他国家的“同行”更大程度地发挥了行为艺术,很多乞丐甚至打扮成既能造福生灵、也能毁灭生灵的印度教女神卡莉的模样。

生活在加尔各答西北150公里的圣提尼克坦附近,有个名叫希瓦·巴希的印度男孩就是其中之一。希瓦是一个孤儿,今年14岁。他在乞讨中就经常扮成卡莉,头戴高冠,满脸涂得黑黑红红,身穿一套恐怖的衣服在路边讨饭。就这样,希瓦一天大约能挣到一百卢比(约合二十元人民币),比街头的小商小贩收入还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