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娱乐新闻 » 无厘头新闻惹恼朱军 《艺术人生》排前三(图)

无厘头新闻惹恼朱军 《艺术人生》排前三

文章来源: 娱乐大搜捕 于 2006-02-19 17:06:47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朱军很生气(朱军资料图) 昨天,一条题为“上万网友要求朱军下课”的新闻在国内某媒体上刊登,继而在多家著名门户网站上转载。文中说“记者在某著名论坛中看到,一位网友写了一篇名为“朱军现象———央视独特的风景”一文,引来了上万的点击率,大家清一色地在后跟帖表示支持------”;在门户网站上的标题也是“上万名网友要求朱军下课”;而来自南方的一家媒体,在相关的新闻中,又称“网民直接发动签名”活动等等。短短一年中,朱军连续两次遭遇“下课风波,前次是因为某公司在去年国庆期间对央视收视率调查而引发,这次是网民发帖引起风浪,从崔永元戏说主持人,到传张越接替朱军,作为央视的第一号男主持,朱军以及他所在的《艺术人生》栏目目前正受到电视观众前所未有的关注。

  500人竟成万人

  到底有无万名网友签名要求朱军下课?本报记者昨天特地进行调查。首先查询此条消息的来源,发现最早日期是2月13日由一名网友在著名论坛天涯社区“娱乐八卦”专栏中所发一帖,引起不少网民点看和自然跟帖,截止昨晚七时记者发稿时,该条帖子的点击数为30627次,包括发帖人自己的多次跟帖,共有明确表示自己观点的有效跟帖数555次,距离所谓表示支持的“万人”相距甚远。显然,率先将网上这条帖子以“无厘头”手法搬上版面的报社编辑,擅自将点击数说成网民人数(因一人可点击无数次),并将500多人次的跟帖数夸大成“万人”,迅速经网络传播开来。

  在认真读了原始帖后,记者发现发帖人原本只是对包括朱军在内的央视主持人进行了认真的评点,表明自己的喜好,并未发动网名签名,仅是有几百位有同感的网民自然跟帖,意见集中在“一成不变的主持风格”、“过度煸情”及港台艺人因文化背景不同而引出与节目效果的差异等等。其中也有不少网民对其它主持人如毕福剑、马东、张政、何炅等,也均实施了毫不留情的“狂贬”。对照原帖和媒体上“总结”出来的新闻,记者发现该新闻水分如此之大。

  朱军很生气

  本报记者昨天上午联系上了主持人朱军,他对网络上盛传的这条消息还不知情,在得知内容并发解了该新闻的出笼原委后,朱军很生气。他说,网友在社区里发帖,对我的主持工作评头论足这很正常,即使有过激的不客观的言词出现也很正常,我能够理解,但将网上的东西不加思考,将点击数说成是网民人数,将几百人的跟帖,说成是万名网友签名,这就是恶意炒作了,何况是出在正规的报纸上,就更令人遗憾了。“对任何栏目和主持人,你可以发表你的观点,你可以不喜欢我的主持风格,可以不看你不爱看栏目,也可对我和我所在的栏目提意见,发表各种评论,但你不能无厘头炒作,你的个人观点也不能代表别人的观点,不能以点带面,凡事要讲个客观。你不喜欢《艺术人生》,但也有很多不爱上网发帖,不喜欢太娱乐性节目的观众,在喜欢着《艺术人生》,各个栏目都有他固定的观众群。”说到固定观众群时,朱军特意多强调了一遍。他还表示,作为公众人物理当有接受众人评点的承受力,这也说明观众在关心着你,但遇上这种瞎炒作的新闻,我也不会不去理睬,也会表明自己的态度。比如通过你们的采访,就是在表明我对此事的态度。

  《艺术人生》仍排前三

  记者昨天还通过央视有关部门的栏目,了解了《艺术人生》最近的排名。据人位人士介绍,《艺术人生》节目开播以来虽收到不少观众善意的意见,但还是一直收到广大观众的喜欢,特别是30岁以上年龄层观众的钟爱,在艺术圈内也是很有影响的品牌栏目,几次收视的排名总是在央视三套的前三位中,在一套中的排名也是比较靠前。该节目的形式和定位也一直在做调整和创新,怎样做到既对国家有特出贡献艺术家的艺术财富进行抢救和发扬,又能适合更多观众的喜爱,正是该节目组和观众们所考虑和期待的。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中方检出兴奋剂物质近一年后,美方FDA承认了
全红婵变大学新生!家人开心摆摊送“学业有成”月饼




24小时讨论排行

FBI前局长被起诉 特朗普:他是这个国家最垃圾的人
残酷的纪实:加沙饥饿家庭的一天
罕见!芬兰总统要求取消五常一票否决权
“不会屈膝而活!” 特朗普与前FBI局长8年恩怨迎爆点
蔡磊深夜发文:我还有眼睛和耳朵 宁可战死 不会等死
华裔金融才女在美被丈夫勒死,骨灰将被带回国
全球顶级肺癌专家宣布:我患晚期肺癌三年了
恨意难平!特朗普连发四帖 猛批FBI前局长科米
最新报告:中国去年新安装近30万台机器人
娃哈哈遗产纠纷新进展!香港高院:驳回宗馥莉上诉
离开白宫后的这个夏天,马斯克拼了!直接睡在公司
网球裙,被通勤女孩穿出了班味儿
未来已来!黄仁勋详解驱动AI革命的“三大规模法则”
特朗普与马斯克“再联手” 为联邦机构推“政府版Grok”
默克尔自述:苏联解体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
42岁女市长多次与已婚男下属进酒店:我们去开会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无厘头新闻惹恼朱军 《艺术人生》排前三

娱乐大搜捕 2006-02-19 17:06:47


朱军很生气(朱军资料图) 昨天,一条题为“上万网友要求朱军下课”的新闻在国内某媒体上刊登,继而在多家著名门户网站上转载。文中说“记者在某著名论坛中看到,一位网友写了一篇名为“朱军现象———央视独特的风景”一文,引来了上万的点击率,大家清一色地在后跟帖表示支持------”;在门户网站上的标题也是“上万名网友要求朱军下课”;而来自南方的一家媒体,在相关的新闻中,又称“网民直接发动签名”活动等等。短短一年中,朱军连续两次遭遇“下课风波,前次是因为某公司在去年国庆期间对央视收视率调查而引发,这次是网民发帖引起风浪,从崔永元戏说主持人,到传张越接替朱军,作为央视的第一号男主持,朱军以及他所在的《艺术人生》栏目目前正受到电视观众前所未有的关注。

  500人竟成万人

  到底有无万名网友签名要求朱军下课?本报记者昨天特地进行调查。首先查询此条消息的来源,发现最早日期是2月13日由一名网友在著名论坛天涯社区“娱乐八卦”专栏中所发一帖,引起不少网民点看和自然跟帖,截止昨晚七时记者发稿时,该条帖子的点击数为30627次,包括发帖人自己的多次跟帖,共有明确表示自己观点的有效跟帖数555次,距离所谓表示支持的“万人”相距甚远。显然,率先将网上这条帖子以“无厘头”手法搬上版面的报社编辑,擅自将点击数说成网民人数(因一人可点击无数次),并将500多人次的跟帖数夸大成“万人”,迅速经网络传播开来。

  在认真读了原始帖后,记者发现发帖人原本只是对包括朱军在内的央视主持人进行了认真的评点,表明自己的喜好,并未发动网名签名,仅是有几百位有同感的网民自然跟帖,意见集中在“一成不变的主持风格”、“过度煸情”及港台艺人因文化背景不同而引出与节目效果的差异等等。其中也有不少网民对其它主持人如毕福剑、马东、张政、何炅等,也均实施了毫不留情的“狂贬”。对照原帖和媒体上“总结”出来的新闻,记者发现该新闻水分如此之大。

  朱军很生气

  本报记者昨天上午联系上了主持人朱军,他对网络上盛传的这条消息还不知情,在得知内容并发解了该新闻的出笼原委后,朱军很生气。他说,网友在社区里发帖,对我的主持工作评头论足这很正常,即使有过激的不客观的言词出现也很正常,我能够理解,但将网上的东西不加思考,将点击数说成是网民人数,将几百人的跟帖,说成是万名网友签名,这就是恶意炒作了,何况是出在正规的报纸上,就更令人遗憾了。“对任何栏目和主持人,你可以发表你的观点,你可以不喜欢我的主持风格,可以不看你不爱看栏目,也可对我和我所在的栏目提意见,发表各种评论,但你不能无厘头炒作,你的个人观点也不能代表别人的观点,不能以点带面,凡事要讲个客观。你不喜欢《艺术人生》,但也有很多不爱上网发帖,不喜欢太娱乐性节目的观众,在喜欢着《艺术人生》,各个栏目都有他固定的观众群。”说到固定观众群时,朱军特意多强调了一遍。他还表示,作为公众人物理当有接受众人评点的承受力,这也说明观众在关心着你,但遇上这种瞎炒作的新闻,我也不会不去理睬,也会表明自己的态度。比如通过你们的采访,就是在表明我对此事的态度。

  《艺术人生》仍排前三

  记者昨天还通过央视有关部门的栏目,了解了《艺术人生》最近的排名。据人位人士介绍,《艺术人生》节目开播以来虽收到不少观众善意的意见,但还是一直收到广大观众的喜欢,特别是30岁以上年龄层观众的钟爱,在艺术圈内也是很有影响的品牌栏目,几次收视的排名总是在央视三套的前三位中,在一套中的排名也是比较靠前。该节目的形式和定位也一直在做调整和创新,怎样做到既对国家有特出贡献艺术家的艺术财富进行抢救和发扬,又能适合更多观众的喜爱,正是该节目组和观众们所考虑和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