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节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

  1916年6月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总统。正在法国的蔡元培以欣喜的心情,获悉国内政局的重大变动。8月间,他写了《对送旧迎新二图之感想》一篇短文,从民主主义的立场出发,深入地揭露了袁世凯专制政体的社会根源,他写道:“袁氏之罪恶,非特个人之罪恶也,彼实代表吾国三种之旧社会:曰官僚,曰学究,曰方士。畏强抑弱,假公济私,口蜜腹剑,穷奢极欲,所以表官僚之黑暗也;天坛杞帝,小学读经,复冕旒之饰,行拜跪之仪,所以表学究之顽旧也;武庙宣誓,教院祈祷,相士贡谀,神方治疾,所以表方士之迂怪也。”蔡元培在政治上早已同袁世凯彻底决裂,但他并不把袁的专制、复辟看作个人的行动,而是透过现象看到民国建立之后封建复辟势力得以存在的社会原因;基于这个认识,他并不陶醉于因袁世凯垮台这一现实造成的共和胜利的幻景,而是发出:“今袁氏去矣,而此三社会之流毒,果随之以俱去乎?”表示了对国内政治的忧虑。这说明察元培的认识是比较深刻、清醒的,也可以看出不久他回国后在北大施展抱负的政治思想基础。

  袁死后,蔡元培同其他因反袁流亡海外的革命党人一样,准备回国服务。北京国会里的一批浙江籍议员,曾打电报请他回国担任浙江省长,但他一如既往,无意于高位厚禄,婉言回绝了。这时,北京大学校长胡仁源已提出辞职,北京政府教育总长和次长已由范源濂、袁希涛分别担任,范、袁曾与蔡元培在民元教育部共过事,深知蔡之为人,于是,经浙籍议员陈黻宸和北大教授马叙伦的推荐,并取得时任总统的黎元洪同意,范即提名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1916年9月1日,蔡元培在法国收到了范源濂的促归任职电。原电文是:

  蔡鹤卿先生鉴:国事渐平,教育宜急。现以首都最高学府,尤赖大贤主宰,师表群伦。海内人士,咸深景仰。用特专电敦请我公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一席,务祈鉴允,早日归国,以慰瞻望。启行在即,先祈电告。范源濂宥。

  蔡元培接电报后即决定返回,并远道专程往访李石曾,约其同到北京大学,“以整理故都之学府,引为吾人共同之责任”,同时还约吴稚晖亦同去。10月2日,他同吴玉章一道自马赛启程回国,11月8日抵上海,先后在上海、绍兴等地小住。

  如前所述,民国建立后,北京大学曾进行过一些初步的民主主义的改革,但由于官僚积习很深,改革极不彻底,校政还相当腐败。不少人以上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对研究学问没有兴趣,读书就是为了混资历谋取官位。他们对专任的教员不欢迎,甚至教学认真的反遭反对;而对由政府官吏兼任教员的,虽时时请假,年年发旧讲义,亦十分欢迎,以为有此师生关系,可作自己将来仕途的靠山。教员中也有不少是不学无术的。课堂讲授是敷衍塞责,“把第一次的讲义,照样印出来,按期分散给学生,在讲台上读一遍”。由于学生有这种“做官发财思想,故毕业预科者,多入法科,入文科者甚少,入理科者尤少,盖以法科为干禄之终南捷径也”。造成了学科发展上轻文理的极不正常现象。因此,学校里缺少学术研究的空气,封建复古主义的陈腐思想泛滥。

  对当时北大腐败的校风,时为北大学生的顾颉刚曾有过形象的描述,他说:那时“学校像个衙门,没有多少学术气氛。有的教师不学无术,一心只想当官;有的教师本身就是北洋政府的官僚,学问不大,架子却不小;有的教师死守本分,不允许有新思想;当然也有好的,……但不多见。学生们则多是官僚和大地主子弟。有的学生一年要花五千银元;当然,这样的豪富子弟数量不多,大约不过两三人。至于一年花千把银元的人就多了,少说也有好几十。像我这样一年从家里只能拿二三百银元来上学的,就是穷学生了,在学校里简直没有地位。一些有钱的学生,带听差、打麻将、吃花酒、捧名角,对读书毫无兴趣。那时的北大有一种坏现象:一些有钱的教师和学生,吃过晚饭后就坐洋车奔“八大胡同”(和平门外韩家潭一带)。所以妓院中称‘两院一堂’是最好的主顾(‘两院’指参议院、众议院,‘一堂’指京师大学堂)。这种坏现象是从清末保留下来的。那时在学生中还流行一种坏风气,就是‘结十兄弟’。何谓‘结十兄弟’?就是十个气味相投的学生结拜作兄弟,毕业后大家钻营作官,谁的官大,其他九人就到他手下当科长、当秘书,撈个一官半职,‘有福同享’。这个官如果是向军阀或大官僚花钱买来的,那么钻营费由十人分摊。这样的学校哪能出人才?只能培养出一批贪官污吏!蔡元培先生来长校之前,北大搞得乌烟瘴气,哪里象个什么‘最高学府’?”由此可见,北大当时受到社会非议并非偶然。

  所以,蔡元培到上海后,曾有不少友人劝他莫进北大这个是非之地,弄得不好反坏了自己的名声。对于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一事,在当时革命党人中也有不同意见,如汪精卫、吴稚晖、马君武等都曾持反对态度;蔡元培还曾邀汪、吴来北大相助,也被拒绝了。

  这里,应该特别提到孙中山对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的支持,以及他对北京大学寄予的厚望。孙中山很重视开辟北方地区的革命工作,对蔡元培也十分了解和信任。他认为,像蔡元培这样的老同志,应当到那官僚气氛笼罩下的北京去主持高等教育。这样有利于向北方传播革命思想,所以竭力主张蔡往就此职。孙中山对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的支持,对于蔡力排众议最后接受任命有重大影响。蔡元培在北大任职期间,与孙中山之间曾就当时国事问题有过书信往返。1918年初,蔡元培曾为国史编纂处编修国史问题征求孙中山意见,孙中山也热情作复。孙中山对蔡在北大的工作是了解和满意的。据有人回忆,国民党一大时,由孙中山提名蔡为候补中央监察委员,当时会场中有两种不同的议论,一是认为蔡在北京政府势力下出任北大校长,有依附军阀之嫌,一是批评蔡放纵学生,仇孝非孔。有的代表还当场提出询问。孙中山当即表示这是误会,他说:“我知道他最清楚,故我有此处置。”他还说蔡在北方的任务很重大,因为北方政治环境的关系,所以只提议他为候补监委,以使他不致因地位过于显著而不便工作。孙中山希望蔡元培从欧洲回国后(按蔡于1923年离开北大到欧洲考察),仍能到北京去工作。后来的事实证明,孙中山对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的支持,确是一种远见卓识。

  在一些友人的赞助下,蔡元培也认为做大学校长不是做官;而且认为既然知道北大腐败,更应进去整顿,就是失败,也算尽了心。他在当时曾说:“觉北京大学虽声名狼藉,然改良之策,亦未尝不可一试,故允为担任。”后来还用“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句话,表示当时的决心。当然,蔡元培同意出任北大校长、也有他的教育救国思想的因素,如同他自己所说的:“吾人苟切实从教育着手,未尝不可使吾国转危为安。而在国外所经营之教育,又似不及在国内之切实。弟之所以迟迟不进京,欲不任大学校长,而卒于任之者,亦以此。昔普鲁士受拿破仑揉躏时,大学教授菲希脱为数次爱国主义之演说,改良大学教育,卒有以救普之亡,而德意志统一之盛业(普之胜法,群归功于小学教员;然所以有此等小学教员者,高等教育之力也),亦发端于此。”可见他出任北大校长,是同他的爱国宏愿,为共和培养“完全之人格”的人才相联系的。他在这里所说的从教育着手,“使吾国转危为安”,既包含对国家富强的殷切期望,也指对已濒临绝境的民主共和事业的挽救,为此而从事启迪民智、培育人才,确仍不失为一救国之途,也是民主革命事业的一个重要方面。于是,他抱定了整顿和改革北大的宗旨和决心,知难而进,毅然于12月22日北上就任北大校长的职务。

  1916年12月26日,蔡元培正式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

  1917年1月4日,蔡元培开始到校执行校长职务。

  蔡元培是一位具有革新精神、又有民主作风的人,他的到来,给暮气很深的北大带来了新的气息。他到校的那一天,校役们也排队在门口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表示欢迎,他即脱下礼帽,规规矩矩地向他们鞠躬还礼。北大校长当时是所谓由大总统任命的简任官,过去是从不理睬校役的;蔡元培的这个行动使欢迎的师生和校役们感到惊讶和新鲜。此后,他每天出入校门,校警向他行礼,他都脱帽鞠躬。蔡元培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十分密切、融洽。从前学生有事和校长接洽,须写呈文,校长批示之后,张贴在告示牌上。蔡元培厌恶这种衙门作风,他到校后立即出布告此后学生对校长应用公函,不得再用呈文。学生对学校有改进建议时,他就把提案送登校刊,择其可行者付诸实行。他和学生之间还常有文字交往,研讨学术,为学生的著述和发行的刊物题签写序。一位学生为其祖母八十大寿请他题字,他也欣然命笔,写了“美意延年”四个大字。

  蔡元培是当时国内学术界的领袖人物。他在清末就已有《哲学要领》、《中国伦理学史》、《伦理学原理》等译著刊行于世。他的学问和道德修养,为学术界所推重,也深受青年知识分子的景仰。他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的演说中,讲述了“抱定宗旨”、“砥砺德行”和“敬爱师友”三项要求,阐明大学的性质:“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指出“大学生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禅。”他特别强调大学生要有正大的宗旨,“宗旨既定,自趋正轨。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分明,孜孜求学,则其造诣,容有底止。若徒志在做官发财,宗旨既乖,趋向自异。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维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所以他把“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放在首要的位置。正是在这种宗旨下,他开始了对学校的管理体制、科系设置、课程建设、教师队伍以及学生课外活动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改革。

  蔡元培出任校长的这一年,北大进行了一次纪念校庆二十周年的活动。由于北大是诞生于外侮日深,民族危机达到极点的清朝末年,它的成长几经波折,几度停办,因此校庆纪念日,是采取揉合京师大学堂成立的1898年和1902年复校的12月17日而定的。据记载,这是北大历史上第一次校庆纪念。蔡元培在这次校庆纪念会上曾发表演说,介绍了德国大学的情形,提出:“本校二十年之历史,仅及柏林大学五分之一,来比锡大学二十五分之一,苟能急起直追,何尝不可与为平行之发展。”他惋惜当时国家百事停滞不进,未能有此好现象,但又说:“本校当二十年前创设时,仅有仕学、师范两馆,专为应用起见。其后屡屡改革,始有八科之制,即经学、政法、文学、格致、造科、农科、工科、商科是也。民国元年,始并经科于文科,与德国新大学不设神学科相类。本年改组,又于文、理两科特别注意,亦与德国大学哲学科相类。所望内容以渐充实,能与彼国之柏林大学相颉颃耳。”对北大的进步寄予了厚望。

  二十周年校庆时,制作了一首纪念歌,歌词是:

  棫朴乐英材,试语同侪:追想逊清时创立此堂斋,景山丽日开,旧家主第门桯改,春明起讲台,春风尽异材。

  沧海动风雷,弦诵无妨碍。到如今费多少,桃李栽培;喜此时幸遇先生蔡。从头细揣算,匆匆岁月,已是廿年来。“喜此时幸遇先生察”,反映了师生对蔡元培的欢迎和希望。北大的历史确是从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第三章 锐意改革 整顿学校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