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外信

性情中人,分享真性情。看似古舊書,說的是千秋話。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博文

1967年4月10日,清华大学井冈山红卫兵,在教学主楼前开了一场大规模(三十到四十万人)的斗争大会。他们斗争的对象是国家主席刘少奇的夫人王光美。我当年也到了现场。 王光美与清华 王光美在文革初期是清华大学工作组的负责人(上次说过,北大工作组负责人是张承先)。我在清华的亲友对她印象都不错,说文革初期,她在学生食堂的大木桶中给学生打汤,那活儿[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最近在影视作品《三体》上出现的文革斗黑帮场面,引起了很大反响。 这两张照片,左边一张是《三体》电影画面,右边一张是当年的现场照片。在1966年夏天,我的父辈和亲友,都曾像影片中的叶教授那样,被戴着高帽子游街,在台上接受体罚和批斗。 而我自己,在1966年6月2日,在文革开始的第一天,去了北京大学,跟着北大学生进了陆平的家,……。多年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最近“毛星火告莫言起诉书”,被媒体吵得沸沸扬扬。毛星火(实名吴万争)指控莫言的小说“抹黑烈士”,要求莫言向全国人民道歉、赔偿15亿元人民币(按15亿人口算)。毛星火因此名声大嘈,数日内圈粉无数,他立刻在网上做生意赚钱。怪不得人们说现在最会赚钱的人,就是骂人圈粉的“大、小粉红们”。 “老深红”刘叔 于是,想起了已离世[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上次写了少年时亲历的“噩梦往事”;这次说“少年幻梦”之城维也纳。 中国有不少“名城”都令人失望,包括我的故乡北京,如今变得让我“找不到北了”。维也纳(Vienna)却没有让我失望,她的城市面貌数百年不变,与我少年时梦中的“音乐之都”完全吻合。她那稳定的美丽,令人很有安全感。只是没有想到,在维也纳最老的城区,我们迷[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有些纳粹分子和文革的暴徒,年长之后杀气收敛,甚至还变身为成功人士。……那么,“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在宣揚暴力,还是在限制暴力?https://m.youtube.com/watch?v=kNJ6PbAmQgM 不想写文革,不能忘记、却不想回首:已放下的包袱,不想再翻开来看。 然而,山川依旧,江河却似有倒流的势头。写下往事,不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给年轻人看:如[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写下这些事,不是“怀旧”,而是想到中国历史常会往复轮回,不知道半个多世纪之前的那些悲剧,是否又要再次重演? 反革命復員兵梅XX 梅姓应该是百越族的后代,经过很多朝代、多次迁徙、又与原住民混血多代之后,已经难对他们追根溯源了。百越族也被统称为“南方汉人”。他们的基因和适应能力都很强;若落草为寇,也是草莽英雄。 梅x[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老王被无名草药救活,后来在中越战争期间给军队当向导,…他带的先锋连全军覆没,他因走在最前面再次大难不死…… 当代年轻人的生活空间,狭窄而虚拟。虽有影视、电脑游戏填补业余生活,其它的身体感觉,比如触觉、嗅觉、温度、体感,却都没有发挥作用……;四体不勤者的人生,和当年过度劳苦者的人生,都非美满人生。 当年的边疆农场中[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我曾在原始密林中采到百年灵芝,形状如云朵般美丽,颜色像最好的紫檀木闪着亮光,像镜子能照出人影……如今再也找不到这样的灵芝了。 转眼间,离开云南边疆已经五十年。五十年前的边疆虽然未设保护区,但是有很多未开发的原始山林,里面住着少数民族原住民。 近年看到介绍边境小城河口的宣傳片,县城已经高楼林立,早非当年模样。身穿瑤族服裝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贝多芬创作的《第五交响曲——命运》和他失聪后创作的《第九交响曲——欢乐颂》,……正反射出他不屈服于命运的抗争之声,和他失聪之后依然热情澎湃的内心世界。 寫了幾篇家族的往事,有點累,換個話題。 最近看新闻,说年轻人中患忧郁症的人数在增多,自杀率也在攀升。如今的年轻人,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宠、自我感觉较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国共合作期间,伯川舅舅在重庆看到周恩来,被其风采和谈吐所折服…… 前文讲了些家族前辈在历史变革中的经历。上世纪中期,很多衣食无忧的富家子弟都追随共产主义思想潮流。年青人若是不接受点“进步思想”,那简直就是“朽木腐株”,太不入流了。巴金的《家-春-秋》讲的就是当年富家子弟的追寻轨迹。国民党本来也属于此潮流,只不过因党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1]
[2]
[3]
[4]
[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