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件小事与我公公

加拿大姥姥 (2025-09-03 20:31:17) 评论 (6)

几件小事与我公公

一,上世纪七十年代

我娘家人与我公公同在一个单位工作,他是这样评价我的公公,老实本分,不爱说话,服从组织分配,让去外地就去外地,让去施工现场就去施工现场,让去干校劳动就去干校劳动,让写交代材料就写厚厚的交待材料,被挂牌子,被贴大字报,被游街批斗,也老老实实接受。

那时连分配住房都成了问题。因为负责分配房子的正好是工人阶级领导一切的红五类负责人,对我公公这样定性的人当然就不给好脸色,每一次去交申请表格都不批准,我公公闷头生气也不说。

二,我公公对待婚姻的态度如初恋

我和我先生结婚后与我公公婆婆住在一起,10多年耳濡目染,我公公对我婆婆特别好,始终如一。

就像我出国前的一位同事,她当过总理邓大姐身边的生活秘书,她跟我说,总理和邓大姐说话从来不大声,从来都是小声,从来都是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互敬互爱。这一点放在我公公对待我婆婆也是这样的。

我曾听到过加拿大中文电台广播说有的老人家抱怨退休了,两口子合不来,老爱吵架,我公公对待我婆婆犹如初恋,与我的婆婆恩恩爱爱,越老越爱慕,越老越甜美,从来没有大声过,更没有不高兴过,而是温文尔雅,相濡以沫,相爱一辈子。是我的榜样。

他们常常笑眯眯的一块儿看报纸,一块儿看电视,一块儿收听中央的新闻联播。思想紧跟形势,完全听从政府号召,完完全全的忠于国家,热爱国家。

在日常我公公老跟我说,别浪费水,别浪费电,要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吃饭也不能浪费,教孩子也是这样,掉在桌上的一个饭粒也不能浪费。生孩子也是要响应国家的号召,独生子女好。

我公公视我如己出,从来没说过我,从来没跟我不高兴。有时还会很幽默,用家乡的乡音给我背诵女儿经,早早起,出房门,烧茶汤,敬双亲。浓浓的地方口音,特别好玩。

晚上我公公看我写东西睡得晚,还会唱歌似的悄悄敲我房门,睡觉喽。早上也会提醒我,吃饱饭再去上班。

我住院生小孩,我公公特别守旧的人,也和我婆婆一起去医院看望我,依然是笑眯眯的,给我送一小饭桶的热腾腾菠菜面条,恍若昨天。

三,我公公克勤克俭

我公公是从外地调入北京的,他把在农村的侄儿也带在身边一起进京,供他上学读书直到大学毕业。让他在成长道路上有所发展。果然,他回到地方上还当了某直辖市的政协委员,不得不说除了他自己努力,与我公公的关心资助分不开。

我公公生活简朴,自己没带过很贵的手表,但却花九百多块钱,为一位亲属买了昂贵的手表,让我一样感动。

我公公有一件很轻的皮袄,穿了很多年,外套旧了需要换新的。坚决不让我买好的料子,只让我买普通的蓝色咔叽布,做成普通外套,套在皮袄外面继续穿。我给我公公织的毛衣毛裤,我公公也喜欢穿,就是很少买新的。

文革前我公公就在高级别的工程师之列,工资并不低,但几十年来,我公公都是只穿一水的蓝色咔叽布衣服套装,从来不奢侈。

四,我公公宽待别人

有一年,一对小青年兴冲冲,从王府井工艺品商店买了白金戒指,太兴奋,骑摩托车转到我家附近大街上,把正在走路的我公公撞倒,头部被撞伤。

小两口自知闯下大祸,人托人,人请人,绕着圈儿找到我家看我公公。买了一大尼龙网兜水果,说了一大堆好话,临走还给我公公一个信封里面裹着的现金。

对此,我公公说,我有公费医疗,吃药看病不花自己钱,都是单位报销,我要你钱算什么。你把东西拿回去,水果拿回去。以后骑摩托车要小心。

表面看我公公好像不尽人情,现在几十年过去,越来越觉得我公公品质高洁。实例如下

五,淡泊名利

我公公退休后,曾被邀请参加百科全书的部分编写工作。早出晚归,每天倒公交车。我婆婆担心,怕我公公有高血压,路途远天气热,我公公却满腔热情不辞辛苦顺利协助完成。

出书了没有我公公的名字,我都替我公公不服气。反而,我公公一点不在乎一点不放心上。现在想想我公公追求的是干事情,做实事,好学穷理,做学问与人品同等重要,让我铭记于心。

有一年我公公参予某厂设计工作,完工后,厂里给参予设计的人员一笔钱,派专人送到家里,我公公说,无功不受禄,还说我不记得参加这个设计工作,我不应该得到这个钱。把送钱的人弄得挺尴尬,也没辙就走了。我公公不贪财,是知识分子起码的品质,也是那一代老知识分子的光辉品质。

六,好人一辈子

上世纪50年代幼儿园小记。我先生小时候淘气,一定是在幼儿园惹老师生气,被年轻女老师一抓,把衣服抓破了一个大口子。那个年代买衣服不光要钱,还要凭布票供应,所以老师的心理负担挺重,害怕被家长说。为此,老师专门陪着淘气的小小孩我先生回家,正好碰到在楼下的我公公。

年轻的女老师使劲向我公公道歉,赔不是。我公公一脸和蔼可亲,完全不介意,连说没事,没事,一招手向老师说再见。老师的心里一块石头放下了。

这件事虽然我没看见,但是,写到这里跃然纸上,就像是我亲眼看见了一样。我公公的慈祥目光,和蔼可亲,为人风范,品德品行,永远在我的目光里,在我的脑海里,在我的移民生活里。

七,我公公一心扑在工作上

我先生从上小学就住校,周末才回家一次。平时呢,我公公都是为了工作,直到退休。

在我和我公公相处的时间里,从没听我公公说过,他自己有什么贡献,有什么功劳。

直到2023年我听了马英九先生回大陆祭祖,面对媒体发表公开讲话,说到了他自己父亲1944年大学毕业从军参加抗战的事情,对我有触动。因为,我公公就是被征调从军的大学生之一,英文翻译官。从那时起,我才在心里默默的想,我公公也是抗战老兵。

今年,尤其是近期,网友独善其身70写的“征调1944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文章问世,写出了那一段的历史,拨乱反正,我心里大大的出了一口气。对于这篇文章,我又是盼望又是难过,文中说的就是我公公的事,仿佛我公公又来到了我的身边,再读下边的留言,百感交集难以言表,只会抹眼泪。

八,我公公是抗战老兵对我有什么影响

自从我有了这样的认识,有了这样的文字,我感觉我和过去不一样。至少我感觉我自己身上应该有我公公的影子,担子,责任,担当。至少我应该有我公公的做人品质与品行。

我有使命感,别看我已经73岁,正好也是我的鬼门关之年,我愿意努力做好自己理想的,追求的,热爱的事业,写出更多好人好事。以我的感恩之心快快乐乐每一天,从零开始,努力今天,从零开始,启航每一天。

我的座右铭,努力不分老少,不分早晚,启航永远不晚,永远没有终点站。

纪念抗战,缅怀先辈,缅怀我公公,出发,向未来,启航今天。

感恩文学城博客,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