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是思想的源泉, 是理性的源泉
语言是思想的工具,记忆实际上是思想的源泉, 是理性的源泉。 我们之所以要记忆是因为我们需要通过记忆历史来明辨是非,以史为鉴就是通过过去发生的事来判断现在事情的好坏。
以史为鉴的一个先决条件是我们要知道历史上发生了什么。巴金第一个提出建立“文革”博物馆。他说:建立“文革”博物馆,这不是某一个人的事情,我们都有责任让子子孙孙,世时代代牢记文革十年惨痛的教训。如果没有历史的记忆,思想的河流就会趋于干涸, 就会中断。
记忆是反思、是质疑
“社区食堂”几年前一窝蜂上马,然而在官方补贴中断后难以维持便大规模关闭。社区食堂在一开始就受到很多人的质疑,了解“大跃进”历史的人都知道,老毛1958年就搞过大食堂,1959年就开始了大饥荒。共产主义大锅饭不好吃,早已被验证过。
我们对“社区食堂”的质疑是因为我们知道1958年大食堂的悲剧。 如果没有记忆的话, 就不会有记忆历史的比较,不会有记忆历史的分析和判断。
记忆和历史本身也是对权力一种限制
记忆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作用, 记忆和历史本身对权力是一种限制,对统治者有一种约束的作用。 这一点大家不难理解,为什么今天很多历史方面的研究, 历史方面书籍的出版会遭遇到非常大的阻力。
为什么不建文革博物馆?在文革结束后,中共就明令禁止讲文革问题,原因是讲“过”了以后,就成了执政党中共本身的问题,成了毛泽东的问题;就不是只否定毛泽东,连周恩来、邓小平都难逃干系,最后就否定到共产党头上。基于这个原因,中共选择了淡化这段历史,这也导致中国许多年轻人根本不知文革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社会记忆是一个民族的良知。社会记忆不仅提醒后人不忘本,更重要的是,记忆是理性、思想和明辨是非的基础,为民族以史为鉴提供了前提条件。社会记忆是对历史的集体反思,当一个民族能够客观、理性地回顾和反思其经历的事件,特别是那些痛苦和负面的经历时,这种反思就能成为指引未来、凝聚社会共识的良知力量,促使民族不断进步。
社会记忆是一个民族的良知
林向田 (2025-09-01 13:43:00) 评论 (27)
记忆是思想的源泉, 是理性的源泉
语言是思想的工具,记忆实际上是思想的源泉, 是理性的源泉。 我们之所以要记忆是因为我们需要通过记忆历史来明辨是非,以史为鉴就是通过过去发生的事来判断现在事情的好坏。
以史为鉴的一个先决条件是我们要知道历史上发生了什么。巴金第一个提出建立“文革”博物馆。他说:建立“文革”博物馆,这不是某一个人的事情,我们都有责任让子子孙孙,世时代代牢记文革十年惨痛的教训。如果没有历史的记忆,思想的河流就会趋于干涸, 就会中断。
记忆是反思、是质疑
“社区食堂”几年前一窝蜂上马,然而在官方补贴中断后难以维持便大规模关闭。社区食堂在一开始就受到很多人的质疑,了解“大跃进”历史的人都知道,老毛1958年就搞过大食堂,1959年就开始了大饥荒。共产主义大锅饭不好吃,早已被验证过。
我们对“社区食堂”的质疑是因为我们知道1958年大食堂的悲剧。 如果没有记忆的话, 就不会有记忆历史的比较,不会有记忆历史的分析和判断。
记忆和历史本身也是对权力一种限制
记忆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作用, 记忆和历史本身对权力是一种限制,对统治者有一种约束的作用。 这一点大家不难理解,为什么今天很多历史方面的研究, 历史方面书籍的出版会遭遇到非常大的阻力。
为什么不建文革博物馆?在文革结束后,中共就明令禁止讲文革问题,原因是讲“过”了以后,就成了执政党中共本身的问题,成了毛泽东的问题;就不是只否定毛泽东,连周恩来、邓小平都难逃干系,最后就否定到共产党头上。基于这个原因,中共选择了淡化这段历史,这也导致中国许多年轻人根本不知文革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社会记忆是一个民族的良知。社会记忆不仅提醒后人不忘本,更重要的是,记忆是理性、思想和明辨是非的基础,为民族以史为鉴提供了前提条件。社会记忆是对历史的集体反思,当一个民族能够客观、理性地回顾和反思其经历的事件,特别是那些痛苦和负面的经历时,这种反思就能成为指引未来、凝聚社会共识的良知力量,促使民族不断进步。
语言是思想的工具,记忆实际上是思想的源泉, 是理性的源泉。 我们之所以要记忆是因为我们需要通过记忆历史来明辨是非,以史为鉴就是通过过去发生的事来判断现在事情的好坏。
以史为鉴的一个先决条件是我们要知道历史上发生了什么。巴金第一个提出建立“文革”博物馆。他说:建立“文革”博物馆,这不是某一个人的事情,我们都有责任让子子孙孙,世时代代牢记文革十年惨痛的教训。如果没有历史的记忆,思想的河流就会趋于干涸, 就会中断。
记忆是反思、是质疑
“社区食堂”几年前一窝蜂上马,然而在官方补贴中断后难以维持便大规模关闭。社区食堂在一开始就受到很多人的质疑,了解“大跃进”历史的人都知道,老毛1958年就搞过大食堂,1959年就开始了大饥荒。共产主义大锅饭不好吃,早已被验证过。
我们对“社区食堂”的质疑是因为我们知道1958年大食堂的悲剧。 如果没有记忆的话, 就不会有记忆历史的比较,不会有记忆历史的分析和判断。
记忆和历史本身也是对权力一种限制
记忆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作用, 记忆和历史本身对权力是一种限制,对统治者有一种约束的作用。 这一点大家不难理解,为什么今天很多历史方面的研究, 历史方面书籍的出版会遭遇到非常大的阻力。
为什么不建文革博物馆?在文革结束后,中共就明令禁止讲文革问题,原因是讲“过”了以后,就成了执政党中共本身的问题,成了毛泽东的问题;就不是只否定毛泽东,连周恩来、邓小平都难逃干系,最后就否定到共产党头上。基于这个原因,中共选择了淡化这段历史,这也导致中国许多年轻人根本不知文革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社会记忆是一个民族的良知。社会记忆不仅提醒后人不忘本,更重要的是,记忆是理性、思想和明辨是非的基础,为民族以史为鉴提供了前提条件。社会记忆是对历史的集体反思,当一个民族能够客观、理性地回顾和反思其经历的事件,特别是那些痛苦和负面的经历时,这种反思就能成为指引未来、凝聚社会共识的良知力量,促使民族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