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资这件事上,很多人以为,只有那些高智商高学历或者掌握内幕消息的人,才能获得长期的财务成功。但如果真是这样,为什么那么多对冲基金的业绩都跑不过普通的指数基金?
事实是:投资成功的关键不在于智力,而在于行为, 尤其是是否具备“常识”。
大多数人长期跑输市场的真正原因
沃伦·巴菲特曾说:“投资不是智商160的人打败智商130的人的游戏。”实际上,聪明反而有时成为障碍。很多“聪明人”试图战胜市场:频繁买卖、逆势操作、沉迷预测大盘趋势……他们把简单的事情搞得过于复杂。
彼得·林奇也说过:“投资赚钱的关键,不是在市场波动时被吓跑。”
他还曾更直接地指出:“每个人都有能力在股市里赚钱,但不是每个人都有足够的‘肚量’。”
投资失败往往不是因为不够聪明,而是因为情绪失控:恐慌性抛售、追涨杀跌、试图抄底或逃顶。
“常识”(commen sense) 会帮你做正确的决定
投资中的“常识”,不是说永远不犯错,而是指你是否能坚持那些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基本原则:- 别试图预测市场走势。 连专业人士都很难做到。问问自己:我真能比95%的人更准确地判断市场走势吗? 常识告诉我们,很可能不能。
- 长期持有。 最好的收益常常出现在最坏的市场之后。
- 买好公司,耐心持有。 不要因为股价涨了一倍就急着卖出。
这种想法听上去很聪明,但其实是反常识的。真正的常识是:如果一家公司持续增长、持续创新、持续在产业中领先,那它大概率还会继续表现良好。实际上,Nvidia 继续在 AI 芯片、游戏GPU、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等关键领域占据领导地位。不是炒作,而是真正的技术优势。常识告诉我们:优秀的公司往往会比你想象中走得更远、更久。
人们常犯的“反常识”错误
以下是一些人们试图“太聪明”而违背常识的例子:- 太早卖出好公司,只因为已经涨了 100%,却忽略了很多十倍股中途经历过多次 50% 的回撤。
- 投机小盘股或概念股,想着一夜暴富,却忽视了那些稳定增长、默默复利的“无聊公司”。
- 一直持币观望,等待“完美时机”入场,结果错过了复利最强劲的几年。
他说的“难”,并不是指技术难,而是情绪难。你要有足够的耐心、纪律,很多时候什么都不做才是最聪明的选择。
想要长期投资成功,你只需要用一些常识思考, 比如:
- 承认自己大概率无法精准预测市场;
- 在市场动荡中保持耐心和信念;
- 对好的龙头公司长期持有;
- 遵循“好货不便宜, 便宜没好货”的原则去选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