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问去处,顺其自然
徐徐道来 (2025-07-22 02:00:31) 评论 (2)人生如铁轨,天道如潮水,终将到岸。
有读者问我,怎么看“顺其自然”。
我想,它并不是一句消极的“听天由命”,而是一种理解自然规律、识时而动的智慧。
什么是“自然”?春夏秋冬、生老病死,是天道;
什么是“顺”? 春种秋收、识时而为,是人事。
九十年代,我初到美国。本科念的是机械工程,所以理所当然申请了同专业的研究生。当时没多想,只是顺着自己的履历继续往前走。
可到了美国才发现,那时制造业已逐步外移,机械工程的就业机会渐少。而计算机科学正值热潮。
我只修了一学期机械工程研究生课,便做了一个决定——改读计算机本科。不是因为我有什么特别的天赋,而是顺其就业风向。
信息时代正冉冉升起,我选择了顺势而行。
这二十多年,虽说不能大富大贵,但也足以让一家人医食无忧、孩子读书成长。回头看,并没有什么“逆天改命”的惊人壮举,不过是在关键时刻踩对了节拍。
“顺其自然”,不是放弃努力,而是知道什么时候努力、努力在哪儿。
当然,如果你天资卓绝,完全可以“我命由我不由天”——
放弃名校、车库创业,像乔布斯那样改写世界;
在别人恐惧时你贪婪,像巴菲特那样逆势而起。
但对大多数人而言,走的不是奇迹的轨道,而是生活的轨迹。
我们读书、工作、存钱、投资,顺应时代变迁与科技浪潮;不抢不赌、不怨不躺。这不是平庸,而是稳健。
与其说是“顺其自然”,不如说是:识自然,知进退,守本心。
不过说到底,这还是一种“成年人的算计式的顺其自然”——一种在世俗规则中审时度势的选择,一种带着理性的放下。
而更本真的“顺其自然”,也许不是顺风而行,而是根本没有风向。
我记得女儿刚学会说话时,还只能用单字表达。有一天,妻子问她:“人为什么要吃饭?”
她想都没想,便答:“饿。”
又问:“那为什么要睡觉?”
她立答:“困。”
没有任何思考,只是先天本性——饿了吃,困了睡。
想起那一刻,我忽然觉得,这才是最纯粹的“顺其自然”。
像云随风走,不问去处;
像水到船头,自然就直;
像我们坐在阳台或深山,静看云卷云舒,不催花开,不怕叶落。
世事纷纷,万象扰扰。
真正的“顺其自然”,也许终点不是成功,而是自在,找到一种让自己舒服的方式,把这一生有限的时间,顺其自然地“浪费”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