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太热闹了。
前阵子我分享了一篇帖子,提到“幸好老大是女儿”,本意不过是想表达女儿心思细腻、懂得体贴人,平日里能帮我多照拂弟弟。这种照拂主要体现在督促弟弟学习,引导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毕竟弟弟向来对姐姐言听计从。而且我们家还请了菲佣,本想着不过是手足间的互相扶持。
没想到评论区炸了,有网友说:
你女儿好惨,小小年纪就当妈了。
这是因为我说弟弟叫她“九妹妈妈”。啊,这不是孩子之间的戏称吗?因为女儿天生就会喜欢照顾小孩子呀,也喜欢去逗弄弟弟,叫个妈妈就是妈妈吗?那我这个亲妈也不会答应呀。
还有网友说:
真惨。虽然我也有弟弟,弟弟小时候我带的很多,跟弟弟感情很好,但是感情好不是就不惨了。在本该玩乐的年纪困在家中“帮助”妈妈。在其他独生子女对比下更惨了。
为啥是本该玩乐的时间困在家“帮助”妈妈呢?第一,女儿喜欢弟弟,也是她的乐趣;第二,作为家庭成员,帮助妈妈不是应该的吗?第三,我们家有爸爸妈妈,有外婆奶奶帮忙,后来还请了菲佣,女儿能做啥体力劳动吗?
还有网友说:
同惨。我小时候也喜欢弟弟。长大了发现剥夺资源多,而且在相亲市场上也是劣势。好在我其他条件好。
那我只能这样回答了:哈哈哈,相亲市场劣势可有点惊呆我了,这个社会真的是病了。那万一弟弟很优秀呢?会不会加分????幸好你优秀,我女儿也很优秀????
而且这种也要看父母怎么处吧,我自认为我还是很公平的,教育资源也很公平,也不要求他们养老,有富余的还可以帮孩子们,为什么要觉得资源被抢走了呢?供完大学父母就是尽到责任了啦,剩下的不是靠自己努力吗?
然后有网友追问:
你不帮儿子买车买房是吧[笑哭R]
我不知道这句话啥意思?是说应该给儿子买吗?还是说怕我只给儿子买呢?
我的回答很直接:
我如果有能力,肯定还是要帮的。目前帮女儿买了一套房。
还有网友咄咄逼人:
所以女儿不会成为独生女,如果第一胎是儿子,那很大概率就是独生子了。
我的回答是:哈哈哈,太狭隘了吧,我的意思女儿比较乖,所以才敢要二胎,如果第一个儿子,带着那么辛苦,谁敢要老二。
其实有这么多讨论,应该高兴,这个社会大概还是存在这样的碰撞,还有很多人的意识形态都达不到现代化程度。
1,老大不管是儿子还是女儿,父母最好的年华最好的资源都给了老大,在老大学有所成之后,难道帮助家里有错吗?香港的孩子工作后都会给家用。
2,生孩子是想要得到什么?养老?
我觉得就是一个情感寄托以及人类必须要有的繁衍后代。如果养老,大概率把养孩子的钱存起来更有用吧。
3,现在这个社会还有重男轻女吗?以我自己以及我周围朋友家,我是没看出来,好多朋友家都是生了儿子必须想生个女儿,而且吧,女儿更能体贴父母。我自己家就是五个兄弟姐妹,我爸爸妈妈就是一碗水端平,教育资源以及后面我们成家了给的资源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后来赡养父母也是儿子女儿一样。
这场网络上的观点交锋,恰似一面多棱镜,折射出当代家庭观念的多元与碰撞。或许正是这些不同观点的碰撞,才能推动我们不断审视自我,在传承与革新中,找寻属于现代家庭的幸福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