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式微孔门前 】 - 读后有感

自由散漫的人, 爱好旅游,随性生活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lOeVHs6vIFIemMEcB7EgdA   诚与大家分享。 读后有感写两句。 

 

     久闻曲阜三孔,可惜我未去过。自出国后就更难有机会去观瞻了,远隔万里重洋能回家探亲已是不易,别说还跑出去游玩。于是只能在网上搜搜图片,看资料,以及读游记来遥想至圣先师门前景象。 出国后认识的外国友人中颇有几位对孔夫子推崇备至,甚至还能跟我侃 几句他们阅读了的夫子教导,然后表示十分敬仰。我不禁好奇, 那在我们这正经受儒家文化熏陶的大地上,是如何在三孔表达纪念敬仰的?

       读完此篇不禁哑然。不出意外景点门口必有热闹的摆摊,有些让我惊讶地是摊主们因地制宜地摆书摊。 似乎吃准了来游览朝圣的人要么是爱阅读的,或者至少也附庸风雅买两本书作“正宗” 纪念品。 同样不出意外的有很多是盗版书。看到这我不禁想到一个喜欢的学者曾说只要能传播知识,不介意别人翻印他的书。于是心想要是印刷得还行,虽然我也明白要保护作者知识产权,恐怕也会买两本在旅途上打发时间,同时也解决钱包不够硬气又想读书的纠结。

        可惜的是这些“书” 印刷极其粗劣到看不下去。任凭摊主说破嘴,总不能花钱买废纸回家。

         英国作家毛姆曾著书《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标题如此生动地描绘了书籍对爱书之人的滋养和慰藉。 谋生不易,恐怕很难要求那些书摊主们都引进正版,走高质量路线。 在孔圣人纪念地摆书摊也确实是个好生意点子。 但保证起码的印刷质量,让爱书者能读得下去, 至少让知识或信息可以传递也算是有点功德?否则夫子真是要叹息, 叹息我们这些后世子孙只知蝇营狗苟,他老人家多半是失望至极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