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

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 名博

与儿子的对话:超跑、极光和音乐

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 (2024-08-15 05:48:44) 评论 (70)

奢华的一昼夜, 豪车与星光交相辉映

前言:8月上旬我家教练要去瑞典开个会,我和水儿跟着去玩。路过丹麦(哥本哈根)到瑞典,哥本哈根的亮点和瑞典南边的几个小镇都非常值得记录,但我迫不及待要首先写下来的是周一那奢华的一昼夜,于是就三天的出游,我难得的要写两篇博文了。

科尼赛克(Koenigsegg Hypercar)

一直期盼着有机会去参观一下位于瑞典南部小镇Angelholm的超级跑车公司-科尼赛克,去看看豪车是怎样炼成的。曾经答应朋友,如果去了,一定记录分享。

关于科尼赛克的超级跑车,我曾经在2023年元旦写过一篇介绍:华丽与卓越背后的平实。摘录一个简单介绍放这里:

性能卓越,力压法拉利、兰博基尼、保时捷等一众超跑品牌;世界汽车速度纪录的统治者, 屡屡刷新“世界上最快”的世界纪录;有着‘幽灵跑车’之称,被誉为世界超级跑车的巅峰品牌,在许多超跑迷心目中是一个神一般的存在;这,就是科尼赛克超级跑车(Koenigsegg Hypercar)!

到了瑞典,朋友替我们约好了下班后的参观时间,好让我们自由的看个够。去的时候正好创始人老板Christian von Koenigsegg(CEO)和他太太Halldora(COO)下班,跟他们打了个招呼,知道那天正好是公司成立30周年和他们结婚24周年纪念日。两人非常接地气,但他们的创业是一个传奇,我2023年那篇有介绍,这里不赘述。

科尼赛克的车有‘幽灵跑车’之称,每辆车上都贴上那个幽灵符号,是致敬号称‘幽灵中队’的战斗机中队:科尼赛克工厂所在地曾经是瑞典最古老、最具传奇色彩的喷气式战斗机中队驻地。公司大楼前面地上和门前都有幽灵标记:

还有2010和2020参加BBC Top Gear节目拍摄的纪念:

展厅就两辆车。这辆橘红色的是2008年的CCXR,仅生产了三台,当时价格应该是一百多万美元,现在的收藏价4.8米!

白色的是新型,正在交货中,总共生产了125台,5年前就被预订一空,平均价格400万美元一台。这台车今年6月创0-400公里提速新纪录。

不能试开,摸起来手感的确极其圆润,车身有刻意保留的碳纤维条纹;白色的那台车水儿坐进去感觉了一样,他说座位很低,很奇怪的感觉:)

车间不能拍照,这种限量版的豪车生产线和我曾经参观过的日本丰田还有其他大批量生产的普通车果然不一样,这里的生产线更像实验室或时装设计间。唯一给我工厂感觉的是这一排排的微波炉:给自带午饭的工人热饭用的,他们有200多工人。

银河+流星雨+极光,视觉盛宴

周一的白天晴空万里,天空是完全清爽的湛蓝,于是强烈建议教练和水儿晚上要去看星星:应该可以看见银河,BBC报道还有流星雨。问AI附近看星空的最佳位置,它说第一是我们头一天去看日落的海滩:面朝西,银河最让人印象深刻的部分在西南方;第二是机场附近的小山顶,没有路灯、视野开阔。

我们下午参观完科尼赛克,吃过晚饭回到酒店休息了一会,教练还打了个盹,因为那天晚上的月亮10点半落山,所以11点我们才开车到了海滩。那里有两人在拍照,说北边渔村那边有北极光。这个季节能看见极光?我半信半疑透过手机确认一下,还真是!肉眼看见灰灰的、像轻云一样的,还真是极光!

不过我想,这比我们在冰岛看见的差了,我还是看星星吧。

面向大海,那里有长条木椅可以坐,但左后方有一家酒店,右后方是渔村,光污染让银河只是模糊可辩的一条云似的星带。我们来个‘葛优瘫’仰望星空,用帽子加手挡住两边的光照。那夜的星空清澈,没有一丝云彩,还有时不时划过天际的流星,让我们情不自禁的惊呼。

那不仅仅是水儿第一次看见真正的繁星满天和流星,也是教练的第一次:理工男习惯脚踏实地,不常抬头仰望星空吧。他想起我们曾经在北京天文馆看过一个3D的星空影片,惊叹这天空之深邃、星星之多和那个3D电影感觉一样震撼。可不是嘛,我们在真实的苍穹之下,能不是3D嘛:)

享受了大概半小时的星空,极光仍然在,但我们没太留意,因为那个方向有渔村的灯光,我们尽量用帽檐和手挡住视线,让眼睛专注于星空。后来又来了几个看极光的,架起三脚架在那里拍照和说话,让我们很难安安静静的看星星。最专注的水儿也觉得脖子仰疼了,我们于是站起身,欣赏了一会极光就准备离开。

恋恋不舍,决定去AI推荐的第二个地点看看,因为不远,教练知道那条路没有路灯。到达黑乎乎的一个山顶,路边有几户人家,应该是休息了,没有灯光。我们把车倒进人家屋前的小道上,熄火出来,发现面对的是北边,视野开阔,一下子就被眼前那布满半个天空的极光惊呆了。

像幕布一样铺满半边天空的极光,底部是灰色(照片会显示为浅绿色),而往上是朦胧的红色。半个多小时中,极光一直在或铺开、或收拢,有时是一根根光柱,有时又淡淡的像背景幕布。最让我们感觉震撼的有那么一两分钟,那光强起来,肉眼可见的一道道光柱,直冲云霄,只能用壮观来形容了。

那最强烈的一两分钟我们没舍得移开视线来拍照,下面几张不是极光最强的时候拍的。都是手机拍的,在灯光污染的条件下仍然清晰的拍到了大熊星座和北极星,可见那晚天空的清澈。看见了至少10颗流星,当然,没有那么好的运气被手机抓拍到。

于我,2022年9月在冰岛看到的极光是跳跃和灵动的,我在以前的博文中记录了那份梦幻般的感觉:

初看的时候,感觉像薄薄的棉絮状云层,但再定睛看去,就意识到那是从深邃的黑幕后、不知道何处照射出来的光线!一会儿,那朦胧的光,带点淡淡的粉灰、浅浅的绿,如梦如纱,弥漫在天际;一会儿又更凝聚、亮起来,那绿色更分明,像一条飞舞的缎带,带点跳跃;再一会,当你定睛的时候,那光又渐渐地淡下去、融入黑暗;你以为秀结束了,可听见旁边的人惊呼,原来那梦幻的光影又在另一个角落出现、、、冰岛印象3

而这次在瑞典看到的极光,是安然不动中透出的威严。和水儿聊起这两次极光,我觉得冰岛的浪漫,像莫扎特的小夜曲;而瑞典的强有力,像贝多芬的交响曲。但水儿觉得冰岛的更像贝多芬的音乐、、、对话一直断断续续的持续到第二天候机回英国的时候,水儿用英文写了一段:

The northern lights last night were absolutely spectacular. The colours were more muted than the pictures would suggest, but that gave them an ephemeral, almost serene quality. That, paired with the awe-inspiring vastness of them, created a beautifully calm wave of colour and light across the sky. These lights were completely still, with their colours being accentuated by the ebb and flow of the glow illuminating the sky. The experience could be likened to a piece of impressionist music, a gentle wave of imagery and serenity washing over you. 

In contrast, the northern lights in Iceland were far more dramatic. The colours were much stronger and more vibrant, and they moved through the air with haste and purpose, making them seem more like a force of nature. If Sweden's northern lights were impressionist music (Such as Debussy’s pieces), the Icelandic northern lights were more akin to romantic music (such as late Beethoven), full of drama and passion. Although both occasions involved the Northern lights, they were completely different experiences, but both were unforgettable.

我用AI翻译了一下,但感觉太不到位,于是亲自动手翻译如下,欢迎网友们指正:

昨晚的北极光真是太壮观了。(肉眼所见的)颜色比照片显示的要暗哑一些,但这反而赋予了它们一种稍纵即逝、几近宁静的品质。那种感觉,再加上它们令人敬畏的广阔,在天空中创造出了一幅色彩与光芒交织、美丽又宁静的的画卷。这些光完全静止不动,它们的色彩在如潮起潮落般熏染了天空的光芒变化中更加凸显出来。这种体验就像一曲印象派音乐,轻柔的画面和宁静感如波浪扑面而来。

相比之下,冰岛的北极光则更加戏剧化。颜色更强烈、更鲜艳,它们快速而决断的在空中流动,使它们看起来更像是一股自然之力。如果说瑞典的北极光像印象派音乐(如法国作曲家德布希Debussy的作品),那么冰岛的北极光则更像浪漫派音乐(例如贝多芬的后期作品),充满了戏剧性和激情。虽然两次观看的都是北极光,但却是完全不同的体验,而两者都令人难以忘怀。”

很有意思的是,我觉得冰岛的极光是浪漫的,而瑞典的更强有力(powerful),但水儿感觉相反,他觉得冰岛的极光有力、瑞典的浪漫。由此我们展开了一场关于极光、音乐和力量的对话。)水儿中文不够好,稍微复杂一点的交流就只能用英文,我附上了翻译)

蘑菇:For me, as the Northern lights in Sweden were more still and vast, it made me feel a sense of strength and authority, which reminded me of Beethoven’s music. Does this make sense, especially music wise?(于我,瑞典的极光更静谧和广阔,让我感受到一种力量和威严,这让我想起贝多芬的音乐。这在音乐上是否有道理?)

水儿: Beethoven’s music varies a lot because he wrote so much. If you are talking about Beethoven’s symphonies, yeah, your statement makes sense. (贝多芬的音乐变化很大,因为他创作了很多作品。如果您说的是贝多芬的交响曲,那么您的说法确实是有道理的。

蘑菇:The Northern lights we saw in Iceland were vibrant, dynamic, and a bit playful , reminiscent of Mozart's sonatas to me. (我们在冰岛看见的极光灵动变幻,带一点俏皮,这让人我想起莫扎特的奏鸣曲)

水儿: It seems our interpretation of power is different. For me, the power of the Northern lights came from the colour and the movements of the lights, so the Northern lights we saw in Iceland were more powerful to me. (看来我们对“力量”的理解有所不同。对我来说,北极光的力量来自于光的颜色和灵动,因此我们在冰岛看到的北极光对我来说更具力量感。)

蘑菇:Ermm, I see, interesting. I felt stronger power in Sweden from the stillness and vastness of the lights, giving me a sense of authority. (嗯,明白了,有趣。我在瑞典感受到的更强的力量来自于极光的静谧和广阔,这种感觉传达出一种威严感。)

或跳跃灵动,或静谧广阔,我们看见的极光的特征是一样的,但是,同样特征的极光传达的感受却不一样。是浪漫还是威严,力量感来源于哪里,我和水儿的感受截然不同。这是不是很有趣?这种不同自然是源自于年龄、阅历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和水儿的交流打开了一页窗,让我看见对同样的景象,年轻人有着的不同体验。

结束语:我迫不及待的要把这一篇写出来,因为夜空中银河+流星+北极光的盛况,与教练和水儿对此盛况的共鸣,更因为与水儿的对话。这呼应了我在2021年开博的第二篇博文: 天河、银河、Milky Way-奇妙的时空穿越,为此非常感恩,也要感谢文学城这个平台,还有网友们的热情鼓励,让我有机会记录生活中的点滴感动。

最后,总体感觉就是对孩子的音乐学习的投资还是有回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