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有感即记

姚顺 (2019-10-08 02:45:31) 评论 (2)

读古文,文言 ,遇到的是中国人 ,一个个的 。

读白话 ,遇到的是半个日本人 ,汉语的腔 ,日本的词 ,一群一群的 。

古文文言文里的人物 ,懵矇萌 ,但多各有态度 。

白话里的 ,吵韶绕 ,一个调 。

半文不白的 , 拗牙 , 但往往是想说自己话也常见到自己话的地方 。

尽然的白话文 ,像文革里的传单 ,就美国人有钱有闲着,一屋子一屋子地藏着 。不知道谁有耐心能翻到第十页 。

鲁迅,好看的,不在白话口语 , 在未脱尽的古文语境情境,还有从日本学到的种种 。周作人俞平伯朱自清等 ,好看的地方也在旧的地方 。张爱玲的 ,并不是单单的中文 ,有如香蕉人说汉语 。

毛泽东的文章 ,能读的, 是半文不白的地儿 。但他是个二半吊子 ,墨水不多 。

已然被既有的框框规矩的一副死相的汉人 ,又遇上五四 ,说上写上了白话 ,变成又丑又贫的唠叨舌的。进步啊,民主啊,科学啊 ,呱呱呱呱的听不到之外的 。

张爱玲之于五四的感受,煌煌如炬 : 自此以后,每个人都说一样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