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视网:“设立生育基金制度”是一项荒唐的建议
关键字:生育基金一石激起千层浪。
央视网8月17日消息,近日,有媒体发表《提高生育率:新时代中国人口发展的新任务》的署名文章,其中,关于“设立生育基金制度”引发舆论强烈反弹,社交媒体一片抨击之声。
先看一下这位专家的具体建议:设立生育基金制度,尽量实现二孩生育补贴的自我运转。可规定40岁以下公民不论男女,每年必须以工资的一定比例缴纳生育基金,并进入个人账户。
这位专家进一步指出,家庭在生育第二胎及以上时,可申请取出生育基金并领取生育补贴,用于补偿妇女及其家庭在生育期中断劳动而造成的短期收入损失。如公民未生育二孩,账户资金则待退休时再行取出。生育基金采用现收现付制,即个人累计缴纳而尚未取出的生育基金,可用于政府对其他家庭的生育补贴支付,不足部分再由国家财政补贴。
这些所谓的建议让人有一种“恍然隔世”的感觉,如果不是白纸黑字出现在报纸上,还真不敢相信,尽管这些年我们见识过不少专家的雷人雷语。
首先,生育是人的基本权利,生还是不生,都是个人和家庭的自由。我们可以通过宣传鼓励生育,也可以制定激励政策引导生育,但不能以“设立生育基金”之名对不生或少生家庭行惩罚之实。这种建议于法无据、于理不通、于情不合,既有违常识,也暴露了研究者专业素养的不足。
其次,少打群众的歪主意,不要动不动就建议收费。这些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同时我们要看到,大家在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的负担还很重,中国家庭债务水平长期居高不下,上海财大研究院刚刚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截至2017年,我国家庭债务与可支配收入之比高达107.2%,已超过美国当前水平。
之所以当前中国生育率不高,除了经济社会发展、妇女劳动参与度提高等客观原因外,养孩成本的急剧上升是重要的原因,这是社会的共识。有些年轻人不是不想生,而是确实压力太大,对症下药的良方在于通过一系列有效的优抚生育政策和真金白银的公共投入解决人们生娃的现实之虑和后顾之忧,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从老百姓身上薅羊毛,这看似为国分忧,实则是荒腔走板的高级黑。这也是为何这种建议会遭到舆论一致批评的关键所在。
再有,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期,面对外贸的不确定性和投资拉动边际效应递减的形势,内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愈加明显。我们要千方百计地通过降低个税、减少收费、完善社会保障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提升内需的动力,促进消费的转型升级,而不是以所谓“生育基金”的方式加重群众负担。因此,无论是从人民群众生活的改善着想还是从经济健康发展的长远考虑,都应该想方设法地让群众的钱包鼓起来,而不是瘪下去。
小编最近文章
高雄4小时连发两枪击事件 19辆车街头互撞2017-01-21郝龙斌宣布参选国民党主席:不忍党一天天走下坡2017-01-07今年最佳扣篮,可能属于这名16岁男孩2016-11-23妹子自打玩了游戏,就变了...2016-11-17韩超万人烛光集会 要求朴槿惠下台2016-10-29相关推荐苏通大桥斜拉索被刮断?网警:实为阻尼器脱落
2018-08-17 10:15极端天气三文鱼遭遇身份危机:虹鳟混入后,考虑改称“海产大西洋鲑”
2018-08-17 09:20“免费午餐”基金被质疑2800万捐款消失 福基会回应
2018-08-17 09:17民政局给新人发“家庭手册”:女性露胳膊是作贱自己
2018-08-17 08:56婚姻故事中纪委网站:最严问责 是惩戒更是警示
2018-08-17 07:50厦航客机在马尼拉机场降落时冲出跑道
2018-08-17 07:50观察者头条四川甘孜:农牧民家庭获批后可生三孩
2018-08-16 21:11全面二孩从它身上,中国科学家找到治愈疤痕线索
2018-08-16 20:34长生疫苗案:4名省部级下台,另1名被查
2018-08-16 19:25观察者头条检查员构陷环卫工?官方:在清点收集的烟头
2018-08-16 19:15基层治理许子东:“奴隶”这词有这么特殊的地位,很大程度因鲁迅
2018-08-16 17:33“网络大V”真面目:在外敲诈政府官员,在家打亲妈
2018-08-16 17:07网络战线疑检查员故意“诬陷”环卫工!女子街头扔烟头并拍照
2018-08-16 16:57福建又一家85°C被查!
2018-08-16 16:15食品安全留守儿童痴迷手游:家里像样的桌子没有,充值达千元
2018-08-16 13:37武汉黑中介被判为黑社会,系全国首例
2018-08-16 13:36依法治国女子推孩子“碰瓷”未得逞 自己上场撒泼打滚
2018-08-16 13:17观网看片法制日报:自媒体成炒作重灾区,推高房价“功不可没”
2018-08-16 11:31中国房市嫌民警收拾赃物手法不好 偷电缆男:放着我来,专业的
2018-08-16 11:00中国雷人秀河南柘城回应征三胎社会抚养费:在宣传阶段未实施
2018-08-16 09:28全面二孩
-
精日分子称“安倍是我亲爹”,被依法刑拘评论 340疫苗案问责刷屏 免职、辞职到底有啥区别?评论 106厦航客机在马尼拉机场降落时冲出跑道评论 88“打破美国垄断”浏览器被指套用谷歌内核,企业回应评论 281长生疫苗案:4名省部级下台,另1名被查评论 314最新闻 Hot
大陆多家外卖平台下架85°C
哈尔滨严查冥纸冥币产销:最重可直接立案
蔡英文台上被问懵,当场发难下属
中美贸易战中窥得商机,巴西农民纷纷弃糖投豆
卢比中国造?印度人神经绷不住了
美国“最激进”新法案,特朗普对中企留一手
雄安为啥还没启动大规模建设?清华教授讲透了
多艘美国煤炭货船也在朝中国狂奔…
FBI高官说总统坏话遭解雇 特朗普乐坏了
外媒:美国不让IMF给贷,巴基斯坦获中国资金承诺
德国号召来硬的 俄防长:去问问你爷爷
这款游戏在美平台销量第一,腾讯刚上线就遭举报下架
英媒提醒西方警惕中俄“同盟”:莫重蹈误判中苏关系覆辙
特朗普鼓动美国人抵制哈雷摩托
日媒:新加坡巧用淡马锡分享中国发展,马来就不懂
法媒:西方迷《黑豹》,非洲却拿命换白皮肤
央视网:“设立生育基金制度”是一项荒唐的建议
海边居 (2018-08-17 03:55:01) 评论 (0)-
央视网:“设立生育基金制度”是一项荒唐的建议
关键字:生育基金一石激起千层浪。
央视网8月17日消息,近日,有媒体发表《提高生育率:新时代中国人口发展的新任务》的署名文章,其中,关于“设立生育基金制度”引发舆论强烈反弹,社交媒体一片抨击之声。
先看一下这位专家的具体建议:设立生育基金制度,尽量实现二孩生育补贴的自我运转。可规定40岁以下公民不论男女,每年必须以工资的一定比例缴纳生育基金,并进入个人账户。
这位专家进一步指出,家庭在生育第二胎及以上时,可申请取出生育基金并领取生育补贴,用于补偿妇女及其家庭在生育期中断劳动而造成的短期收入损失。如公民未生育二孩,账户资金则待退休时再行取出。生育基金采用现收现付制,即个人累计缴纳而尚未取出的生育基金,可用于政府对其他家庭的生育补贴支付,不足部分再由国家财政补贴。
这些所谓的建议让人有一种“恍然隔世”的感觉,如果不是白纸黑字出现在报纸上,还真不敢相信,尽管这些年我们见识过不少专家的雷人雷语。
首先,生育是人的基本权利,生还是不生,都是个人和家庭的自由。我们可以通过宣传鼓励生育,也可以制定激励政策引导生育,但不能以“设立生育基金”之名对不生或少生家庭行惩罚之实。这种建议于法无据、于理不通、于情不合,既有违常识,也暴露了研究者专业素养的不足。
其次,少打群众的歪主意,不要动不动就建议收费。这些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同时我们要看到,大家在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的负担还很重,中国家庭债务水平长期居高不下,上海财大研究院刚刚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截至2017年,我国家庭债务与可支配收入之比高达107.2%,已超过美国当前水平。
之所以当前中国生育率不高,除了经济社会发展、妇女劳动参与度提高等客观原因外,养孩成本的急剧上升是重要的原因,这是社会的共识。有些年轻人不是不想生,而是确实压力太大,对症下药的良方在于通过一系列有效的优抚生育政策和真金白银的公共投入解决人们生娃的现实之虑和后顾之忧,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从老百姓身上薅羊毛,这看似为国分忧,实则是荒腔走板的高级黑。这也是为何这种建议会遭到舆论一致批评的关键所在。
再有,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期,面对外贸的不确定性和投资拉动边际效应递减的形势,内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愈加明显。我们要千方百计地通过降低个税、减少收费、完善社会保障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提升内需的动力,促进消费的转型升级,而不是以所谓“生育基金”的方式加重群众负担。因此,无论是从人民群众生活的改善着想还是从经济健康发展的长远考虑,都应该想方设法地让群众的钱包鼓起来,而不是瘪下去。
小编最近文章
高雄4小时连发两枪击事件 19辆车街头互撞2017-01-21郝龙斌宣布参选国民党主席:不忍党一天天走下坡2017-01-07今年最佳扣篮,可能属于这名16岁男孩2016-11-23妹子自打玩了游戏,就变了...2016-11-17韩超万人烛光集会 要求朴槿惠下台2016-10-29热门评论 13条
-
会提出这种意见,可见研究机构都养了一帮什么人!央视说研究者素质不足也是相当不客气啊!
-
也就是说一个连对象都没有的单身汉,国家还要每个月从他的工资里面扣除一部分来给别人养儿子,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
强制缴纳生育基金这种想法究竟是蠢还是坏?从工资里扣生育基金本质上就是罚款!这是多么无耻和不要脸的建议。在这里,我要特别同情一下80后,你们真是幸运,如果这个专家的建议真的被采纳,你们可能要同时经历多生不生少生都要交罚款的人生轨迹,你们可以吹一辈子了。
-
东非草原小鬣狗略懂时计交钱养别人孩子,“云绿帽”
-
难得央视正常一回。
-
万花筒娃娃生于帝都,长于帝都的魔都人北欧的税收范畴就涉足到这块,不婚人士缴纳最多且无返还,结婚了就少缴纳很大一部分,生孩子越多社会补助越多。。。一般情况下,生育4个孩子以上,母亲基本可以不用外出工作,孩子们每月赚取的政府补贴可以涵盖此家庭的日常花销(包括家庭房屋租赁费用,按实用级别,不涉及奢侈级别)。
可即便如此,我的挪威和瑞典客户里大把不婚和不生育人士。他们宁可交税,也坚持不婚或不生。。。当然,我客户里也有家中3-4个孩子的。可见该项政策对推动生育的效果有限。
出这主意的所谓专家,就是丝毫没有顾及中国现状,丝毫没有实地调研,丝毫没动脑子,只是把北欧等国政策搬过来,就信口开河。 -
云绿帽,没听说过吗?
-
云绿帽,来,乖乖戴上,別歪了
-
liuer????央视这次评论还算可以
-
可以查查发这篇文章的两个人。刘某人15年被免职。
我要评论
全部评论 191条
最热 最早 最新-
飞奔的煎饼卷大葱强制缴纳生育基金这种想法究竟是蠢还是坏?从工资里扣生育基金本质上就是罚款!这是多么无耻和不要脸的建议。在这里,我要特别同情一下80后,你们真是幸运,如果这个专家的建议真的被采纳,你们可能要同时经历多生不生少生都要交罚款的人生轨迹,你们可以吹一辈子了。你的社保,公积金都是罚款?
-
生育永远不是国家的事
-
人民把一些权力让渡给国家,是为更好的生活,而不是让国家压迫的,现在某些人以国家的名义,行事无底线
-
趴在窗户上看过去人口多了,超生要罚钱,现在人口少了,不生要罚钱。但是人口缩减比人口过多要麻烦。控制人口有章可循,但迄今为止各国还没有一套能够有效刺激生育增加人口的办法,生育惯性只会让人口只减不增。如果生育问题不严重的话可以全面放开奖励多孩,如果已经严重到威胁国家的威胁国家的核心利益的话……“人口缩减比人口过多要麻烦”——请你说说:麻烦在何处?中国人口基数太大,出生率低一点就被渲染成面临亡种亡国的危险?
经济的发展将使大量工作由机器高效率完成,到那时,人口过多就业困难将成为社会灾难。中国的人口问题要点在于调整人口结构(年龄、性别比、人均文化素质)以适应即将到来的发达阶段,不是盲目地一味增加人口。 -
为央视点赞,可以适当福利引导健康生育。
-
央视倒是应该采访一下提出这个设想的人,让全国人民认识认识他~
-
其实发达国家已经在这么干了,单身税比较高,家庭税收比较低。
-
《新华日报》最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1938年1月11日-1947年2月28日)是中国共产党的大型机关报,它是由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河北涉县一二九师司令部亲自创办的、中国共产党第一张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报纸并一直持续至1947年2月28日。
《新华日报》于1949年4月在南京复刊,1952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江苏省委机关报。2001年9月28日,经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省委、省政府研究,以新华日报为主报的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正式组建。 -
他们并不关心生育,关心的成立以后的基金吧
-
飞奔的煎饼卷大葱强制缴纳生育基金这种想法究竟是蠢还是坏?从工资里扣生育基金本质上就是罚款!这是多么无耻和不要脸的建议。在这里,我要特别同情一下80后,你们真是幸运,如果这个专家的建议真的被采纳,你们可能要同时经历多生不生少生都要交罚款的人生轨迹,你们可以吹一辈子了。这个专家其实初衷不是为了更好的鼓励政策,而是在自我揣度与迎合高层,想通过媒体助推以此荒唐建议赌一把!如果有关部门也有这类想法,也许这专家就会变成官方此政策预研成员了!名和财都会滚来!这才是这类专家的内心初衷!
-
研究机构是老时代的师爷充满了傲慢可以理解 现在时代变了 自由人权已经深入民心 滥用强制力是不得人心的
-
那些拿新中国比大清的人,清你们清醒过来!
因为,新中国不是大清!!!
大清管你们养老没?大清管你们医疗没?
但凡是个中国人都得为未来咱们的国怎么走下去出谋划策!
哪怕是现在听上去有些不那么耳顺的话,先去听听,再去想想,直到能拿出一个最合适方案出来!!!
现在出一个方案就讽刺一下,就像当年爱因斯坦提出的理论被某些砖家否定一样,如果真的那样做,爱因斯坦恐怕就出不来了!!!
大家能做的事儿是集思广益,出谋划策,而不是冷嘲热讽!!! -
全部楼层你还真是的粗犷的利他主义者!
-
首先,生育是人的基本权利,生还是不生,都是个人和家庭的自由。我们可以通过宣传鼓励生育,也可以制定激励政策引导生育,但不能以“设立生育基金”之名对不生或少生家庭行惩罚之实。这种建议于法无据、于理不通、于情不合,既有违常识,也暴露了研究者专业素养的不足。
-- 生育是人的基本权利,但以前可没有这种自由,多生就惩罚 -
减轻生育负担才是正道
-
难怪。。买不起房的人交钱给有钱人买房,处不起对象的人交钱给有钱人养孩子。。。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
全部楼层到岁数退本金,不给补贴
-
“但不能以“设立生育基金”之名对不生或少生家庭行惩罚之实。”让我想到“设立住房公积金”是不是对不买房或租房生活家庭行惩罚之实???
-
全部楼层万花筒娃娃北欧的税收范畴就涉足到这块,不婚人士缴纳最多且无返还,结婚了就少缴纳很大一部分,生孩子越多社会补助越多。。。一般情况下,生育4个孩子以上,母亲基本可以不用外出工作,孩子们每月赚取的政府补贴可以涵盖此家庭的日常花销(包括家庭房屋租赁费用,按实用级别,不涉及奢侈级别)。
可即便如此,我的挪威和瑞典客户里大把不婚和不生育人士。他们宁可交税,也坚持不婚或不生。。。当然,我客户里也有家中3-4个孩子的。可见该项政策对推动生育的效果有限。
出这主意的所谓专家,就是丝毫没有顾及中国现状,丝毫没有实地调研,丝毫没动脑子,只是把北欧等国政策搬过来,就信口开河。这里是中国,不是北欧,中国人活了5000年了,大家都喜欢尊严。办事情要考虑复合国情,参考李德,博古五次反围剿失败,和毛主席的游击战争。 -
赞同央视网;此建议荒唐透顶;
反制也简单,对刊发媒体和该"专家"设两个基金即可:对该媒体设:新闻原则基金;对该"专家"设:发文属实基金;
细则,请其入瓮即可;????
相关推荐苏通大桥斜拉索被刮断?网警:实为阻尼器脱落
2018-08-17 10:15极端天气三文鱼遭遇身份危机:虹鳟混入后,考虑改称“海产大西洋鲑”
2018-08-17 09:20“免费午餐”基金被质疑2800万捐款消失 福基会回应
2018-08-17 09:17民政局给新人发“家庭手册”:女性露胳膊是作贱自己
2018-08-17 08:56婚姻故事中纪委网站:最严问责 是惩戒更是警示
2018-08-17 07:50厦航客机在马尼拉机场降落时冲出跑道
2018-08-17 07:50观察者头条四川甘孜:农牧民家庭获批后可生三孩
2018-08-16 21:11全面二孩从它身上,中国科学家找到治愈疤痕线索
2018-08-16 20:34长生疫苗案:4名省部级下台,另1名被查
2018-08-16 19:25观察者头条检查员构陷环卫工?官方:在清点收集的烟头
2018-08-16 19:15基层治理许子东:“奴隶”这词有这么特殊的地位,很大程度因鲁迅
2018-08-16 17:33“网络大V”真面目:在外敲诈政府官员,在家打亲妈
2018-08-16 17:07网络战线疑检查员故意“诬陷”环卫工!女子街头扔烟头并拍照
2018-08-16 16:57福建又一家85°C被查!
2018-08-16 16:15食品安全留守儿童痴迷手游:家里像样的桌子没有,充值达千元
2018-08-16 13:37武汉黑中介被判为黑社会,系全国首例
2018-08-16 13:36依法治国女子推孩子“碰瓷”未得逞 自己上场撒泼打滚
2018-08-16 13:17观网看片法制日报:自媒体成炒作重灾区,推高房价“功不可没”
2018-08-16 11:31中国房市嫌民警收拾赃物手法不好 偷电缆男:放着我来,专业的
2018-08-16 11:00中国雷人秀河南柘城回应征三胎社会抚养费:在宣传阶段未实施
2018-08-16 09:28全面二孩
-
-
精日分子称“安倍是我亲爹”,被依法刑拘评论 340疫苗案问责刷屏 免职、辞职到底有啥区别?评论 106厦航客机在马尼拉机场降落时冲出跑道评论 88“打破美国垄断”浏览器被指套用谷歌内核,企业回应评论 281长生疫苗案:4名省部级下台,另1名被查评论 314最新闻 Hot
大陆多家外卖平台下架85°C
哈尔滨严查冥纸冥币产销:最重可直接立案
蔡英文台上被问懵,当场发难下属
中美贸易战中窥得商机,巴西农民纷纷弃糖投豆
卢比中国造?印度人神经绷不住了
美国“最激进”新法案,特朗普对中企留一手
雄安为啥还没启动大规模建设?清华教授讲透了
多艘美国煤炭货船也在朝中国狂奔…
FBI高官说总统坏话遭解雇 特朗普乐坏了
外媒:美国不让IMF给贷,巴基斯坦获中国资金承诺
德国号召来硬的 俄防长:去问问你爷爷
这款游戏在美平台销量第一,腾讯刚上线就遭举报下架
英媒提醒西方警惕中俄“同盟”:莫重蹈误判中苏关系覆辙
特朗普鼓动美国人抵制哈雷摩托
日媒:新加坡巧用淡马锡分享中国发展,马来就不懂
法媒:西方迷《黑豹》,非洲却拿命换白皮肤
热门评论 13条
可即便如此,我的挪威和瑞典客户里大把不婚和不生育人士。他们宁可交税,也坚持不婚或不生。。。当然,我客户里也有家中3-4个孩子的。可见该项政策对推动生育的效果有限。
出这主意的所谓专家,就是丝毫没有顾及中国现状,丝毫没有实地调研,丝毫没动脑子,只是把北欧等国政策搬过来,就信口开河。
我要评论
全部评论 191条
经济的发展将使大量工作由机器高效率完成,到那时,人口过多就业困难将成为社会灾难。中国的人口问题要点在于调整人口结构(年龄、性别比、人均文化素质)以适应即将到来的发达阶段,不是盲目地一味增加人口。
什么?难道还有人以为新华日报是党媒??
《新华日报》于1949年4月在南京复刊,1952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江苏省委机关报。2001年9月28日,经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省委、省政府研究,以新华日报为主报的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正式组建。
因为,新中国不是大清!!!
大清管你们养老没?大清管你们医疗没?
但凡是个中国人都得为未来咱们的国怎么走下去出谋划策!
哪怕是现在听上去有些不那么耳顺的话,先去听听,再去想想,直到能拿出一个最合适方案出来!!!
现在出一个方案就讽刺一下,就像当年爱因斯坦提出的理论被某些砖家否定一样,如果真的那样做,爱因斯坦恐怕就出不来了!!!
大家能做的事儿是集思广益,出谋划策,而不是冷嘲热讽!!!
-- 生育是人的基本权利,但以前可没有这种自由,多生就惩罚
什么?难道还有人以为新华日报是党媒??
可即便如此,我的挪威和瑞典客户里大把不婚和不生育人士。他们宁可交税,也坚持不婚或不生。。。当然,我客户里也有家中3-4个孩子的。可见该项政策对推动生育的效果有限。
出这主意的所谓专家,就是丝毫没有顾及中国现状,丝毫没有实地调研,丝毫没动脑子,只是把北欧等国政策搬过来,就信口开河。
反制也简单,对刊发媒体和该"专家"设两个基金即可:对该媒体设:新闻原则基金;对该"专家"设:发文属实基金;
细则,请其入瓮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