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蔷在网上相遇,还是那般亲切熟悉,欣喜万分,中断了近一年的友情又续上了。想起曾经看过的一句有关朋友的话,朋友就是即便很久不联系,见了面还是一般的熟悉感觉,一般的心有灵犀,和蔷就是这样的友情。
与蔷的相遇很有些缘分。蔷有1.70m的个头,算是女子中的婷婷玉立者,而我个子不高,从小排队就站第一排,因此与高个女生的友缘就少之又少。高中的一次转学,却让我们这两个极端走到了一起,因为转学我第一次坐到了教室角落的最后一排,蔷便在我的正前方,也是转学生,我们很快就有了无形的默契,交往自然也就多起来。蔷是若水一般的女子,细腻善感,很能给人一种淡定从容的感觉。喜欢和蔷一起聊天,年少的时光总是一起做着未来的梦,我们的想法也总能不谋而合,一个眼神一个微笑就能会心的知道彼此的心境,竟象孪生的姐妹。我是一个慢热型的人,新到一个环境总是先收敛自己的个性,待确定了周围环境的安全性之后,才开始慢慢交往,往往在新的环境中自己会先孤独一阵子,但与蔷的交往很轻松,自然而然,这份友谊也冲淡了我在转学之初的不适。还记得那时课间的时候,一起拥挤到学校的小卖部买来方便面,一边快乐的干吃着方便面,一边一起开怀的聊天的场景。放学的时候我们也常常是一起骑车共行一段路程,总有聊不完的内容。我们的友情就这样如一条小河缓缓的,但深深的畅行,渗透在彼此的心里。
在新学校就读的日子不长,两个月后,我终于还是抵不过自己怀旧的固执,又折腾回了原先的学校,但与蔷的友谊却并未因此而中断,我们开始彼此书信往来。读蔷的信是一种享受,如诗的文字,折成船型的信笺,有时还有蔷精选的卡片,每一个细节都传递着一份友情的温馨。我们也常常有空的时候便一起相约互访,分享彼此的生活经历和青春的秘密。不知是什么因素的作用,我们的友情竟潜移默化成了心有灵犀。每次在我觉得该给蔷一声问候了的时候,不出一两日便一定会收到蔷的电话或信件,与她说起,她也说有相同的感受,然而我们的友情仍是淡淡的不带一点刻意。后来的日子,我们分别上了大学,工作了,蔷出嫁了,做了母亲,我跨过了生活的波折,离开了故土,来到了他乡。我们的生活沿着两条不同的轨迹前行。在国外的生活繁忙而奔波,我的惰性让我少了和蔷的联系。但每次回国,即使事先没有告诉蔷,回到家后不两日就一定会有蔷的电话,她似乎是可以预知我的行踪的,这种灵犀一通的缘分还是那么强烈的牵扯着我们,似乎我们根本就没有疏离过。前年回国,又和蔷一起出去吃火锅,喝咖啡,卡拉OK,友情还是缓缓的温馨的穿越在彼此的心底之间。
由于我的粗心,前年回到澳洲的时候,丢了蔷的联系地址,有近一年我们没有联系,但偶然间于圣诞前夕发现了蔷的国内手机号码,我们又在网上相遇了。蔷开始用MSN了,我们又开始分享彼此的生活和感受了,蔷还说要来澳洲看我,企盼着这灵犀之缘的再度相遇。
------------------------------------------------------------------------------------------------------------------------
按:一篇旧文,写在2006年,看了麦片的博客里回忆自己儿时的朋友,那份淡淡的友情的香蕴便萦绕上来,重贴再看一遍,依旧是一份友情的温馨在心间,过年了,也借此向我远方的好友传达一份心意,捎上一份祝福。
灵犀之缘
Eyre (2009-01-27 00:38:44) 评论 (26)与蔷在网上相遇,还是那般亲切熟悉,欣喜万分,中断了近一年的友情又续上了。想起曾经看过的一句有关朋友的话,朋友就是即便很久不联系,见了面还是一般的熟悉感觉,一般的心有灵犀,和蔷就是这样的友情。
与蔷的相遇很有些缘分。蔷有1.70m的个头,算是女子中的婷婷玉立者,而我个子不高,从小排队就站第一排,因此与高个女生的友缘就少之又少。高中的一次转学,却让我们这两个极端走到了一起,因为转学我第一次坐到了教室角落的最后一排,蔷便在我的正前方,也是转学生,我们很快就有了无形的默契,交往自然也就多起来。蔷是若水一般的女子,细腻善感,很能给人一种淡定从容的感觉。喜欢和蔷一起聊天,年少的时光总是一起做着未来的梦,我们的想法也总能不谋而合,一个眼神一个微笑就能会心的知道彼此的心境,竟象孪生的姐妹。我是一个慢热型的人,新到一个环境总是先收敛自己的个性,待确定了周围环境的安全性之后,才开始慢慢交往,往往在新的环境中自己会先孤独一阵子,但与蔷的交往很轻松,自然而然,这份友谊也冲淡了我在转学之初的不适。还记得那时课间的时候,一起拥挤到学校的小卖部买来方便面,一边快乐的干吃着方便面,一边一起开怀的聊天的场景。放学的时候我们也常常是一起骑车共行一段路程,总有聊不完的内容。我们的友情就这样如一条小河缓缓的,但深深的畅行,渗透在彼此的心里。
在新学校就读的日子不长,两个月后,我终于还是抵不过自己怀旧的固执,又折腾回了原先的学校,但与蔷的友谊却并未因此而中断,我们开始彼此书信往来。读蔷的信是一种享受,如诗的文字,折成船型的信笺,有时还有蔷精选的卡片,每一个细节都传递着一份友情的温馨。我们也常常有空的时候便一起相约互访,分享彼此的生活经历和青春的秘密。不知是什么因素的作用,我们的友情竟潜移默化成了心有灵犀。每次在我觉得该给蔷一声问候了的时候,不出一两日便一定会收到蔷的电话或信件,与她说起,她也说有相同的感受,然而我们的友情仍是淡淡的不带一点刻意。后来的日子,我们分别上了大学,工作了,蔷出嫁了,做了母亲,我跨过了生活的波折,离开了故土,来到了他乡。我们的生活沿着两条不同的轨迹前行。在国外的生活繁忙而奔波,我的惰性让我少了和蔷的联系。但每次回国,即使事先没有告诉蔷,回到家后不两日就一定会有蔷的电话,她似乎是可以预知我的行踪的,这种灵犀一通的缘分还是那么强烈的牵扯着我们,似乎我们根本就没有疏离过。前年回国,又和蔷一起出去吃火锅,喝咖啡,卡拉OK,友情还是缓缓的温馨的穿越在彼此的心底之间。
由于我的粗心,前年回到澳洲的时候,丢了蔷的联系地址,有近一年我们没有联系,但偶然间于圣诞前夕发现了蔷的国内手机号码,我们又在网上相遇了。蔷开始用MSN了,我们又开始分享彼此的生活和感受了,蔷还说要来澳洲看我,企盼着这灵犀之缘的再度相遇。
------------------------------------------------------------------------------------------------------------------------
按:一篇旧文,写在2006年,看了麦片的博客里回忆自己儿时的朋友,那份淡淡的友情的香蕴便萦绕上来,重贴再看一遍,依旧是一份友情的温馨在心间,过年了,也借此向我远方的好友传达一份心意,捎上一份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