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 因 为 爱 国,所 以 不 能 回 国

东笑 (2008-04-26 06:02:08) 评论 (38)

正 因 为 爱 国,所 以 不 能 回 国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海外同胞们的拳拳爱国心,演绎得如火如荼,辉煌壮丽,如同一篇雄伟的诗史,实在是让人感动得涕泪交流,又自豪得荡气回肠。

从来,海外华人在人家的地皮上只有忍气吞声,忍辱负重,逆来顺受,低眉顺眼,几乎连大气都不敢出。什么时候象今天这样,万众一心,气吞山河过 ?

此情此景,真正是印证了毛泽东的那句豪气慑人,胆魄慑人的诗句 : 红旗漫卷西风 !

在漫卷西风的红旗海洋中,我们这些身在海外的人被感动了;国内的十几亿同胞被感动了;许多西方朋友被感动了。整个世界被感动了。

有史以来,海外华人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强健!

有史以来,海外华人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豪迈!

有史以来,海外华人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挺立!

有史以来,海外华人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不能被轻视!

有史以来, 海外华人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被祖国所需要!

如果说,当初出来时,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还具有这样的重要性,以为不过是为了寻找一片更开阔的天空,追求一种更更美好的生活。以为不过是为了孩子,为了子孙所作出的无奈选择。

那么今天,当经过这一番洗礼,我们就应该明白,我们在伦敦,在纽约,在多伦多,在堪培拉,在巴黎,在柏林,在世界的角角落落,实际上并不完全是为我们自己的天空,自己的生活,也不完全是为了孩子的前途,子孙的福祉,其中,有相当的一部分,是为了我们的祖国,是为了我们的故乡!

不妨设想一下。

假如,今天的世界上,没有那么多的华人,象莆公英的种子似的,撒得哪儿都是的话,西藏事件出来后,有谁能代表中国,那么直接而又形象地向世界大声疾呼: 尊重事实,尊重公正,尊重公理 ?

假如,今天的世界上,没有那么多的华人,象雨后的春笋似的,长得漫山遍野都是的话,奥运圣火被阻后,有谁能代表中国,那么直接而又形象地向世界大声疾呼,表达中国人的愤慨与谴责 ?

假如,今天的世界上,没有那么多的华人,象火红的凤凰花那样,开放得遍地都是的话,有谁能代表中国,让那一面面火一样的红旗,在北美,在欧洲,在大洋洲,在全世界迎风飘舞 ?

海外华人,就仿佛是大洋中的那些小岛,东一个西一个地贮立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中,彼此独立,但又遥相呼应。

而祖国就是那一方港湾,雄伟瑰丽。

当海上风起云涌,恶浪滔天的时候,那些围绕港湾的小岛们,纷纷挺身而出,将咆哮的巨浪截拦,砸碎,俨然是港湾的一道道屏障。

当然,遭到阻拦的惊涛骇浪不会善罢甘休。它们往往是吐着满嘴的白沫,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继续朝着港湾扑去。但这时,它们已经是强弩之末,再也折腾不起翻天的浊浪了。

如此,有小岛们在,海港就减轻了巨浪的压力。小岛越多,海港就越安全。假如有那么一天,港口外的小岛一个个离去,海港就会全然裸露在巨浪面前。天长日久,即便是再伟岸的海港,也经不起恶浪一次又一次的扑击。

于是我想,我们这些小岛 们,不谦虚地讲,在某种意义上,还真是一不小心,就让自己沾上了一些 战略 的地位。

真这么沾沾自喜着,忽然看到了一则消息,说加拿大有一位叫Peter 吴的先生,出于一腔爱国热血,于近日成立了返回祖国行动委员会,号召在加拿大的中国同胞放弃加拿大国籍或永久居住权,以此实际行动表达对中国的热爱和对加拿大政府的不满。

吴先生爱国的至诚至真,让人钦佩。但对吴先生的主张,却有点不敢苟同。

且撇开海外华人的 小岛 作用不说,就算是大家在外边,都可有可无,既挡不了浪,也护不了港,那么这么多的海外华人都放弃国籍绿卡,统统学Salmon鱼,来一个惊天动地的回游,那该游回去多少人啊!

问题是,中国本身已经爆满,现在又要挤进去这么多 回游的,那结果,恐怕不是 爆满 而是 爆破 了!

就算我们个个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个个都具备精英级 海归 的份量,那也得有让你挥胳膊踢腿的空间呀。不然的话,也只不过是一只只被捆了大螯的龙虾,再雄赳赳气昂昂也动弹不了半步。

这就又让我想起了我曾经写过的两篇文章,一个谈 海归 ,一个谈 海留 。我在文章中说,其实目前对于我们来说,不是要赶时髦个个去做 海归 ,而是动动脑筋,想想如何做好这个 海留 。

现在吴先生正好又提出了 爱国 与 回游 的问题。这与 海归 还是 海留 其实同属一个性质。从表面上看,回游 , 海归 就是爱国,但如果透过现象来看问题,或者是把看问题的视野稍稍放得长一点,宽一点,我们就会发现,事情其实并不象我们以为的那样。

也许在很多情况下,恰恰相反。就拿眼前的情况来说,如果我们真的响应吴先生的号召,大家伙一气之下,嚓嚓 两下地将加拿大公民证或枫叶卡撕个粉碎,鄙夷地丢进垃圾桶里,然后颇有气概地蹬上 Air Canada,连头都不会地把加拿大抛在了身后。

飞机在轰鸣中启动了。这时候,也许你会发出胜利的笑声。但可以肯定的是,有人会比你笑得更响,更爽, 哈哈哈 的狂笑中,透着得意,透着轻松。

是啊,怎么能不得意,不轻松呢 ? 用不着下既不雅观又不雅听又失身份的逐客令,你们自个儿就颠儿颠儿的滚蛋了,这叫既打跑了鸟儿,又省去了打鸟儿的石头,真可谓是无 举 多得。

所以,想来想去,我们无论如何也宁肯做那阻挡大浪的 小岛 ,纵然不能让那大浪碰得粉身碎骨,起码也可以压压它那不可一世的气焰。说什么也别做那别人正翘首以待的 傻鸟 ,用不着别人赶,就扑愣愣地飞得远远的,倒让别人独霸着诺大个地盘,乐得逍遥。

也许吴先生们会言正词严地反驳 : 这样可以给加拿大以羞辱啊。这就等于是说,瞧,你不是以为自己很了不起吗 ? 但我却象扔抹布一样地把你扔到了垃圾堆里。这下,到底是你牛,还是我牛?

可别人听了吴先生们的话,却是一脸云山雾罩的笑。那种黯昧无非是在说,你牛,又怎么样 ? 你牛,你滚蛋了。我不牛,我却不但夯实了自己的地盘,还把你的地盘也给占了。你就牛去吧你!

我猜想,吴先生们组织 返回祖国行动委员会 时,肯定是只想到了把别人当作抹布一样扔掉时的痛快淋漓,而没有想过这种痛快淋漓所付出的代价。更没有设想过,被扔掉的 抹布 ,居然对于被 扔 ,心头充满了窃喜,正巴不得你 扔 呢。

说到这里,不由得想起了柏杨先生说过的一番话,大意是这样的:

我不但不反对,而且是鼓励中国人到美丽坚去,到英吉利去,到一切可以去的地方去。

几千年前,中国人只知道黄河,并不知道黄河之外还有长江,还有珠江,还有松花江。后来,中国人不停地走出去,再走出去,再走出去。这样不停地走呀走,于是就走出了今天960万平方公里的庞大局面。

从柏杨先生的深睿中,我于是有了一些联想 : 中国人可以从黄河走到长江,走到珠江,走到松花江,也可以从中国走到美洲,走到欧洲,走到大洋洲------在不停的脚步中,也许,一个更加庞大的局面正在我们的眼前如画轴一般渐次展开。

因此,正因为爱国,所以不能回国。

不但不能回,还要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待得好好的,象一块块磐石纹丝不动,又象一棵棵大树把根深深地扎下去,一直等到成为这里的一道风景,一座地标,一个象征,一种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