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15章 首席智囊——张良(2)

  沛公刘邦进入秦都,看到宫室、帷帐、狗马、宝物、宫女数以千计,安享富贵的想法油然而生。他留居宫中,自得其乐。樊哙闯宫规劝,刘邦表面上尊重樊哙的敢谏之勇,实际上仍然我行我素。张良只好出面进谏:“因为秦君无道,所以您才能到这里。替天下铲除暴君的人,应以崇尚朴素作为资本。现在才进入秦都,就安于享乐,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助桀为虐’。况且‘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希望您听从樊哙的话。”刘邦这才幡然醒悟,当即出宫领军回到霸上。是樊哙与张良的一次合作行动,才打破了刘邦的温柔乡、富翁梦,实际上是帮助刘邦恢复了政治家应有的胸襟气度。

  当着项羽攻破函谷关、兵驻鸿门,传令全军次日凌晨歼灭刘邦的时候,刘邦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如果没有张良活动于其中,刘邦及其部下势必玉石俱焚。转机就出现在项伯营救好友张良之行上。项伯没有忘记张良当年提供庇护的救命之恩,他在兵劫降临之前,连夜赶到沛公军中,私下会见张良,劝张良同他一起离开。张良解释说:“我为韩王伴陪沛公,如今情势紧急,自身逃走就是不义的行为。”随即将项伯转告的情况全都告诉了刘邦。刘邦大惊失色,说道:“该当如何是好?”张良说:“沛公果真要与项羽公开为敌吗?”沛公说:“有人建议要我守住函谷关不让诸侯进来,这样在秦地就可称王,因此就听从了他的话。”张良说:“沛公您自己估计能击退项王吗?”沛公沉默一会,说到:“现在该怎么办?”张良便强行邀请项伯面见沛公。刘邦和项伯共饮,祝福项伯长寿,与项伯约定结为亲家,让项伯详尽地告诉项王说沛公不敢背叛他,之所以派兵把守函谷关,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在项伯的斡旋之下,第二天的恶战被取消了,随即在鸿门宴上,项伯又掩护了刘邦不至于被刺杀。这一过程,我们已经在“鸿门宴”一节中加以描述。分析“鸿门宴”的前前后后,张良充当的是“谋主”的角色,刘邦是按照张良的精心策划,而如约行事的。刘邦依靠着听命于张良而得以逃过生死劫难。

  第三,力劝刘邦就国汉中,以屈求伸。

  项羽挟战胜之威,分封十八诸侯。刘邦想要做“关中王”的希望,被项羽打破了。项羽改变了原来楚怀王的预约,只把巴蜀地区分封给刘邦,关中则分给了“三秦王”。这对刘邦是显而易见的压抑。刘邦带着一腔怒火,召集文武部属商量与项羽刀兵相见。好在他的部属都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以武勇著称的樊哙、周勃,以周密见长的灌婴,皆是刘邦所倚重的战将,他们异口同声地表示,不能在此时与项羽开战。特别是萧何更是苦苦相劝,说明目前不能逞血气之勇,只能俯首听令于项羽的道理——以屈求伸是唯一可行的选择。刘邦接受了他们的建议,改变了做鱼死网破之争的初衷。在这次劝谏刘邦的过程中,没有见到张良的身影。他其实没有置身事外。他在做着另外的一个重要工作:张良把汉王刘邦赏赐的黄金百镒、珍珠两斗,全部转赠给了项伯。汉王刘邦得知自然感动,也因此而明白了张良的思虑深远——在做汉王已经成为定局之后,如何从项羽的分封行为中捞到尽可能多的实惠,只能寄希望于项伯身上。于是刘邦另外拿出重礼请张良转赠给项伯,请项伯代他在项羽面前求情,请求增封汉中地区。项王碍于项伯的面子,就答应了。刘邦的封国地域除了巴蜀之外而增加了军事要地汉中。这对刘邦后来的复夺关中,关系极为重大。张良一手操办的以重礼贿赂项伯的非常之举,是回报率极高的政治投资行为。

  汉王刘邦前往封地之时,张良一直送行到褒中(今陕西南郑北)。此时,张良的身份是韩王成的辅政大臣,而非汉臣。汉王刘邦深明道理,只得请张良回韩国。在依依惜别之时,张良乘机劝说汉王烧绝栈道,向天下表示他绝无东还的意图,以此缓和项羽对刘邦的戒心。于是,张良归韩之后,刘邦传令一边行军,一边把栈道烧断。张良指点刘邦把“示弱”的表面文章做到了极处。

  张良回到韩国,得知一个消息:项羽因为张良为汉王送行的缘故,把韩王韩成视为异己力量,不放他到封地去,而是挟持韩王一同东进,到达彭城之后将其杀害。如此一来,张良与项羽之间有了“杀主”之仇。而且,张良拥立的韩成被杀,使得张良稍后就义无反顾地投向刘邦麾下。所以,项羽杀韩成实在是愚蠢之举。

  等到汉王回师平定三秦之时,如果项羽立即把刘邦视为最危险的敌人而全力征讨,刘邦还会陷入被动。张良深知此时“缓兵之计”的重要,他给项羽写信说:“汉王失去应得的权位,他现在只是要取得关中,实现过去的盟约即止步,不敢再向东进发。”张良又把齐国田儋反楚的文书转送给项羽,说:“齐国和赵国想要联合灭掉楚国。”也许是张良此时并非汉臣的身份迷惑了项羽,也许是田儋、陈余结盟使得项羽感受到切实的威胁,张良的信件,诱使项羽做出了错误决策:暂时不顾夺得关中的刘邦而向北攻打齐国田氏势力。

  远在“敌后”的张良,以一份书信,为刘邦争得了从容稳定关中根据地的宝贵时间。

  第四, “下邑画策”,为刘邦制定战胜项羽的根本战略。

  刘邦利用项羽北征后方空虚之机,东出争雄。张良不失时机地返归刘邦的军中,刘邦自然大喜过望。张良此后一直跟随在刘邦身边,成为形影不离的智囊。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是刘邦东征的最大收获。不料,项羽的千里回师,使得刘邦遭遇彭城惨败,只好仓皇逃命,沿途还有楚军一路追击,可谓狼狈不堪。奔到下邑(今安徽砀山),幸得妻兄吕泽率兵驻守于此,前来接应,刘邦才可以安定下来。刘邦下马倚着马鞍问道:“我想把函谷关以东的地方舍弃作为封赏,谁能和我共建功业?”张良答道:“九江王英布,原是楚地猛将,现在和项王有隔阂;彭越联合田齐在梁地反楚;这两个人可立即派上用场。而您的将领中只有韩信可以托付大事,独当一面。如果您真要捐弃函谷关以东等地,就赠与这三个人,楚霸王就必定会被打败。”刘邦于是派随何游说九江王英布叛楚亲汉;又派人联合彭越。等到魏王魏豹反汉,汉王派大将韩信独自领兵北击魏豹,并趁势平定了赵、代、燕、齐等地。刘邦最终打败了楚霸王项羽,主要是依靠了韩信、彭越、英布这三位豪杰的支持。张良的下邑画策,为刘邦指出了借用天下英雄以夺天下之根本大计。

  第五,谏阻分封六国贵族,劝立韩信为齐王巧施笼络。

  汉王三年(前204),刘邦在荥阳被项羽重重围困,形势相当严重。刘邦心怀忧愁,与辩士郦食其商量如何削弱楚国的力量。郦食其说:“从前商汤征伐夏桀,封夏朝子孙于杞;周武王攻伐商纣,封商朝子孙于宋。秦朝无道,攻灭六国,使他们无立锥之地。陛下如果重新封立六国之后为王,他们都会争相拥戴您,甘心做您的臣属。大德施行之后,您就可以南面称霸,楚国也会恭敬地前来朝拜。”刘邦听后,连胜喊好。并且下令尽快赶制各国国王的印信,委托郦食其代表汉王前往册封颁授。

  郦食其还没有动身,张良前来拜见汉王。当时,刘邦正在吃饭,就把郦食其的计策详尽地告诉了张良,并问道:“子房认为怎么样?”张良说:“谁给陛下出的这个主意?如果真的施行,您的大事完了。”刘邦追问:“为什么呢?”张良答道:“我请求借您面前的筷子来筹划一下当前的形势。从前商汤、周武王讨伐夏桀、商纣而分封其子孙,是因为估量自己能置其于死地。现在陛下能置项籍死地吗?这是不可分封六国后代的第一个原因。周武王攻入殷商的都城,在商容的里门表彰其德行,经过箕子的门前立车凭轼表示对箕子的敬意,筑土增高比干的坟墓,如今陛下能做到吗?这是不可分封六国后代的第二个原因。周武王发放巨桥粮仓的粮食,散发鹿台府库的钱财,赐给贫苦的百姓,如今陛下能做到吗?这是不可分封六国后代的第三个原因。商朝灭亡后,周武王废弃战车,改为轩车,倒放兵器,表示不再使用,现在陛下能做到吗?这是不可分封六国后代的第四个原因。周武王纵放战马于华山之南,表示偃兵息武,如今陛下能做到吗?这是不可分封六国后代的第五个原因。把运载军需的牛放在桃林的原野上休息,向天下表示不再需要运输积聚,如今陛下能做到吗?这是不可分封六国后代的第六个原因。况且天下的游士之所以离别父母兄弟、离开故乡、辞别过去的朋友而追随陛下,只是日夜想得到一块封地。如今分封六国后代,他们就不可能有分封的希望,这些四处奔走的士人们就会各自回去侍奉他们的主子,和亲人团聚,返回故乡,陛下还依靠谁来夺取天下呢?这是不可分封六国后代的第七个原因。现在除非您有削弱楚国的其他妙计,否则的话,您所封的六国就会又屈从于楚国,陛下又怎能使他们臣服?这是不可分封六国后代的第八个原因。如果采用了这个计谋,陛下的大事就完了。”刘邦饭也不吃了,吐出口中的食物,骂道:“这个书呆子,差点坏了老子的大事!”下令即刻销毁了赶制的封王印信。(《史记·留侯世家》)这就是著名的“借箸筹策”的故事。张良对世事人情的了解,显然比郦食其更为真切。

  汉王四年(前203)二月,正值楚汉荥阳对峙的危急关头。刘邦本来希望在侧翼战场已获大胜的韩信领兵前来相救,不料,站在不同的角度,对形势的判断会有很大不同。韩信认为齐地刚刚平定,需要加大政治权位来镇抚人心。他未曾率兵前来解救刘邦的危局,而是派来使臣请求立自己为“假(代理)齐王”,以镇抚齐地。而在刘邦看来,韩信实在有拥兵自重的嫌疑,感到愤怒也在情理之中。因此,刘邦怒形于色:“我被困于此,早晚间都在盼望韩信来救援我,万没有想到竟然要自立为王!”当时,韩信的使者就在现场,刘邦如此大骂,无疑把自己推向了与韩信反目的境地。幸好,站立在左右的两位谋士张良、陈平同时踩刘邦的两脚,并附耳细语:“我们在与项羽的战争中正处于不利地位,大王难道有能力能禁止韩信称王吗?不如顺水推舟而立他为王,以特殊礼遇相待,使他在齐地据境自守。否则,就难免发生不可收拾的变乱。” 刘邦随即醒悟:此时只能借重韩信,不能与他反目为仇,但是,骂韩信不该求做假王的话已出口,在韩信使者面前又无法收回他的骂人语言,又该如何收场善后呢?刘邦以他特有的方式,机灵地对着韩信的使者继续大骂: “大丈夫既然平定一个诸侯国,就应当堂堂正正地做真王才是,为何却要称假王!”如此巧妙一骂,就把前面的怒骂悄然改变为只有关系密切的人才能够使用的戏谑之语了!接着,刘邦郑重其事地派遣张良前往齐地,正式册立韩信为齐王,随即征发其军兵击楚。(《史记·淮阴侯传》)

  张良与陈平的这一应变之举,缓和了刘邦与韩信之间的关系,对于保证刘邦借助各种力量战胜主要敌人项羽,确实产生了有益的作用。但是,如此以诈术来处理内部矛盾,是否有可以商榷的余地?后世论史者,观点并不一致。有人以为,张良制止刘邦与韩信之间的过早决裂,是对汉朝开国大业的一大贡献。南宋诗人杨万里的《读子房传》,歌颂了张良的机智奇功:

  笑赌乾坤看两龙,淮阴目动即雌雄。

  兴王大计无寻处,却在先生一蹑中。

  细玩诗意,其实对韩信更为推崇。一句“淮阴目动即雌雄”,给予韩信多高的评价;而两相对照,张良也不过是懂得笼络豪杰、因人成事而已!

  也有人对张良的权变之术深恶痛绝。他们认为,韩信自请立为齐王,有其客观必要性,或者可以批评韩信不懂得君臣之道的精奥莫测,但不能据此认定韩信已有自立叛汉之心。张良作为韩信的知交,纵然不能为其辩护,也应该保持沉默,而不应该引导刘邦以诡诈之道控制韩信,实际上为韩信埋下了日后的杀身之祸。

  第六,连续献策,辅助刘邦消灭项羽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