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5

  在沦陷了的北平,与凌叔华能够交往的人大都南去了,无人愿在日寇的铁蹄下过苟延残喘的生活。

  周作人是她从前燕大的老师,如今他成了日伪文化高官,无人再与他来往。即使凌叔华一次在火车站与他不期而遇,也是躲在人丛中走了过去。

  她实在寂寞的时候,便进城去找常风。战前常风曾在朱光潜主编的《文学杂志》当助理编辑,凌叔华是这个杂志的编委之一,彼此也都熟悉。常风常写些书评,给凌叔华主编的《武汉日报·现代文艺》副刊寄过稿件。他比凌叔华年轻,进入文坛晚了一辈儿。有时凌叔华带小滢进城,去常风家歇脚。那时邓以蛰收藏了不少名人字画,迫于经济拮据,想卖清代恽南田一副对联变现。琉璃厂曾出价三百元收购,邓以蛰没有变卖。凌叔华听到这个消息,便请常风为之疏通。而常风知道邓以蛰对此联爱不释手,便让她也出琉璃厂那个价码。凌叔华权衡再三,想以二百五十元为限。无奈常风只得再到邓以蛰门上游说,没有想到邓异常爽快地说:“都是熟人嘛,她想要,拿去好了,不要说什么钱多钱少了。”

  就这样,买家出了个傻数,卖家也得了个傻数,“二百五”成交!

  在北平,凌叔华最忘不了的还是创作。

  到那时,她写了若干个短篇小说,结成了三本短篇小说集子,虽在文坛有了一定影响,但她没有一部中长篇小说问世。在这段日子,她虽与朱利安的母亲瓦内萨和他的姨妈英国著名作家伍尔夫书信往还,探讨英文自传写作,但她的目光从未离开对中国现实观察。一年多日军践踏下的北平生活,时时有些故事和人物细节在她心中涌动,而许多作家在敌战区的亲身经历和感受是缺乏的。于是一篇《中国儿女》中长篇小说构思完成,并开始了创作。

  小说讲的是北平沦陷区一个寡母与她的儿子、女儿的故事。在城里不时有人偷袭日本士兵,于是日军抓捕并杀害了大批老百姓。寡母的儿子建国是个中学生,他拒绝参加日本皇军的检阅,与同学跑到外面找抗日队伍去了,在郊外他亲眼看到村民对日本宪兵和汉奸的惩处。建国走后母亲到处去找他,结果被日军抓了起来。建国的妹妹宛英四处求助,终于找到了在日军关押处受尽折磨的母亲,宛英将她接回家后,留下一封信也走了,并嘱她去找哥哥去了,千万不要派人去找她。

  这部中篇小说后来发表在熊佛西在桂林主编的《文学创作》杂志上,署名素华。

  许多年后,叔华妹妹的外孙女魏淑凌所著《家国梦影:凌叔华与凌淑浩》一书中说:“她写这篇作品原因可能是为了赚钱;也可能是为了掩饰她在北京与日本人不太光彩的私下交往;或者是为了作尝试表现革命、民族感情的作品;也可能是这些原因都有。”这其中“不太光彩的私下交往”并非推测。

  据了解,凌叔华在沦陷区北平,确有一名日本人和她关系非同一般,从二十年代延续到抗战期间,那时已是日本政府的高官,抗日战争结束后被定为战犯。《中国儿女》中广田的形象就有他的影子,生活中他送给小滢一辆童车,小说中广田则送给宛英一块手表。

  一九四一年五月,燕大校长司徒雷登接到美国政府的训令,

  让他结束燕大校务,准备撒退,他在全校大会上宣布,同学们到大后

  方还是到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根据地,凡是参加抗日活动,学校和

  他本人都会给予支持。凌叔华也感到,她在北平不能再待下去了。

  这年秋天,经胡适推荐,陈西滢要去中英文化协会任职,凌叔华

  很快结束小滢在燕大附小的学业,打点行装,告别亲友,从北平

  乘车到上海;然后乘船到经香港、广州、贵阳、重庆,回到乐山。

  凌叔华带着小滢且走且停,回到乐山,已是一九四二年的初夕了。

  那一滴清脆的鸟鸣,打破了两种陌生文化的阻隔,留在身后那一串青青的音符,为广大的世界染爱。

  一九三八年三月三日到一九三九年七月十六日,长达十六个月的书信往来,是从凌叔华阅读了英国著名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一间自己的屋子》开始的。后来凌叔华回忆说:

  我曾在战时读了伍尔夫的一篇文章叫做《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心里感触得很,因为当时住在四川西边最偏僻的地方,每天出门就面对的是死尸、难民,乌烟瘴气的,自杀也没有勇气,我就写信问伍尔夫,如果她在我的处境下,有何办法?

  弗吉尼亚·伍尔夫摄于1903年

  那时她的恋人伍尔夫的外甥朱利安·贝尔刚在西班牙战争中死亡,她正经受着情感上的折磨,三月三日她第一次给伍尔夫写信说:

  除了灾难,我还有内心深处的伤痛,永远挥之不去。

  紧接着,凌叔华第二天又写了大体相同的第二封信。信是寄到伍尔夫姐姐瓦内萨那里再由她向伍尔夫转交的。

  伍尔夫年长凌叔华十八岁,是一个很有建树的作家,已出版了她的全部主要作品,在英国早已斐声文坛,并有了国际声誉。而凌叔华只出版了三部短篇小说集,此刻正向自传体长篇小说领域涉足。

  伍尔夫接到凌叔华的信后,四月五日回信说:

  ……瓦内萨刚刚又转来你三月三日的信,但愿我

  能对你有所帮助。我知道你有充分的理由比我们更不快

  乐,所以,我想要给你什么劝慰,那是多么愚蠢呵。但

  我惟一的劝告——这也是对我自己的劝告——就是:

  工作。所以,让我们来想想看,你是否能全神贯注地去

  做一件本身就值得做的工作。我没有读过你的任何作

  品,不过,朱利安在信中常常谈起、并且还打算让我看

  看你的作品。他还说,你的生活非常有趣,确实,我们

  曾经讨论过(通过书信),你是否有可能用英文写下你

  的生活实录。这正是我现在要向你提出的劝告。你的英

  文相当不错,能给人留下你希望造成的印象,凡是令人

  费解的地方,可以由我来作此修改。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