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九章 得鲍成言

  [思越人](生上)好是观灯透玉京[1],如魂如梦见飞琼。留连步障笙歌隐[2],仿佛遗钗笑语明。春淡淡,玉真真,几时真个作行云[3]?闲来欲试花间手,盼杀行媒月下人[4]。俺心事托鲍娘为媒,恰好怕老夫人古撇也[5]。

  “莺集林春”恰灯前得见些些,悄向回廊步月。漏点儿丁东长叹彻[6],似悔坠钗轻去瑶阙。尽来回花露影,念渠娇小、点点爱清绝。漾春寒,愁几许,恹恹心事自共素娥说。

  “前腔”不准拟恁情深,邂逅低鬟笑歇。恍月下闻莺归去也,天淡晓风明灭。也应他难遇惺惺[7],解怜才、有意须教彻。人近远,几重花路,比武陵源较直截。

  “四犯莺儿”爱的是女娇奢[8],怕的他娘生劣[9]。近新来时势把书生瞥[10]。无分周遮[11],有数奇绝,不应恰恁相逢别。不为淫邪,非贪赀箧[12]。眼里心头,要安顿得定迭[13]。

  “前腔”但凭咱书五车[14],甚处少红一捻[15]。只他乍相逢相爱无言说。钗头枝叶,和媒人根节,锦春梭撺定莺儿舌[16]。咱望眼夭斜,幽怀喑咽[17]。去了多时,早那人来也。

  “懒画眉”(鲍上)碧云天外影晴波,看罢了春灯景色和,咱晓鬟偷出睡云窝[18]。(见科。生)有劳四娘,那人心事谐否?(鲍)他口儿不应心儿可可,道人在春风喜气多。

  (生)他可道来?

  “前腔”(鲍)道你个题桥彩笔蘸晴波[19],傅粉人才艳绮罗[20],道是你旧家门第识人多。凑的个钗头玉燕天和合,成就你玉镜台前去画翠蛾[21]。

  (生)那人真个如何?(鲍)俺去,正逢他睡起也。

  “醉罗歌”睡觉睡觉娇无那[22],梳洗梳洗着春多。露春纤弹去了粉红涴[23],半捻春衫亸。香津微揾[24],碧花凝唾[25]。芙蓉暗笑[26],碧云偷破[27]。春心一点眉尖阁[28]。休唐突,尽阿那[29],书生有分和他么?

  “前腔”(生)停妥停妥有定夺,欢幸欢幸早粘合。扌弃千金买得春宵着,受用些儿个。伤春中酒,轻寒自觉。人儿共枕,春宵暖和。算花星捱的孤鸾过[30]。三日后,五更过,十红拖地送媒婆[31]。

  (鲍)十郎,花朝日好成亲[32],看你好不寒酸,那样人家,少不的金鞍骏马,着几个伴当去[33]。(生)领教。

  “尾声”(鲍)论你一品人才真不弱,趁风光俊煞你个令阁[34]。十郎呵,还办取拭雨粘云半帖罗。

  (下)(生吊场)四娘说咱寒酸,不免请韦崔二兄,代求人马光辉也。

  月姊钗头玉,冰人线脚针[35]。

  传来乌鹊喜[36],占得凤凰音[37]。

  注释:

  [1]好是:恰是,正是。唐白居易《吴中好风景》诗之二:“吴中好风景,风景无朝暮……况当丰岁熟,好是欢游处。”

  [2]步障:用以遮避风尘或障蔽内外的屏障。《世说新语·汰侈》:“君夫(王恺)作紫丝布步障、碧绫里四十里,石崇作锦布步障五十里以敌之。”

  [3]几时真个作行云:意思是何时能真的跟小玉结合。行云,用楚王梦巫山神女的典故,见本书第四出注[2]。

  [4]月下人:即月下老人,媒人。参见本书第四出注[30]。

  [5]古撇:也作古憋、憋古、撇古,性情倔强,脾气古怪。《元曲选》佚名《陈州粜米》杂剧:“你平日间是个性儿古憋的人,倘若到那买米处,你休言语则便了也。”

  [6]漏点儿丁东长叹彻:听着更漏的丁东之声长长叹息。丁东,象声词。

  [7]也应他难遇惺惺:料想她(小玉)很难遇到像我这样的聪明人。惺惺,聪明机警之人。

  [8]娇奢:这里是娇艳的意思。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七:“有多少女孩儿,卷珠帘骋娇奢。”

  [9]生劣:生分,性子不好,与人过不去。

  [10]近新来时势把书生瞥:意思是最近时势不重视书生。瞥,同撇,撇下,丢,抛弃。

  [11]无分周遮:没办法周旋。无分,没有一分儿,引申为没有办法。周遮,多方回护。《朱子全书·学》:“读书则虚心玩理,以求圣贤之本意,不须如此周遮劳攘,枉费心力。”

  [12]非贪赀箧:不是贪小玉的财产和嫁妆。赀,通“资”,钱财,财物。箧,小箱,这里指女子盛装化妆品的小匣子,代指嫁妆。

  [13]“眼里心头”二句:意思是眼前和心里都要安顿妥当,即找一个满意的伴侣。定迭,也作定叠、定当,料理妥当。宋苏轼《与子由弟》:“候到定叠一两月,方遣迈去注官。”

  [14]书五车:形容学识丰富。《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后来常用学富五车形容饱学之人。

  [15]甚处少红一捻:什么地方会缺少一个小女子呢?红,指代女子。一捻,形容细小。

  [16]锦春梭撺定莺儿舌:意思是有玉钗定情,媒人说合。锦春梭,承上文“钗头枝叶”,指玉钗起到梭子穿针引线的作用;莺儿舌,承上文“媒人根节”,指媒人鲍四娘,莺儿舌,是形容鲍四娘善于言词。撺,弄。

  [17]幽怀喑咽(yn):意思是心情郁闷,却哭不出来。喑,哭不出声来。与“咽”意思相近。

  [18]咱晓鬟偷出睡云窝:意思是早上起来把散乱的头发梳理好。睡云窝,因睡觉而散乱的头发。云,指女子头发。

  [19]题桥彩笔:指司马相如题桥事。见本书第八出注[31]。这里用来形容李益富有才华,抱负远大。

  [20]傅粉人才艳绮罗:傅粉人才,用“傅粉何郎”之典。《世说新语·容止》:“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饼。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这里用来形容李益外貌俊美。

  [21]成就你玉镜台前去画翠蛾:意思是成就你们夫妻恩爱。巧用玉镜台和张敞画眉的典故。玉镜台,见本书第七出注[13]。这里用以指小玉的梳妆镜。画翠蛾,即画眉。女子眉弯而细长,似蚕蛾的触须,故旧称女子眉毛为蛾眉;翠,女子画眉所用的一种颜料叫翠黛,这里形容眉色。张敞画眉,《汉书·张敞传》:“敞为人敏疾,赏罚分明……敞为京兆,朝廷每有大议,引古今,处便宜,公卿皆服,天子数从之。然敞无威仪……又为妇画眉,长安中传张京兆眉怃。有司以奏敞。上问之,对曰:‘臣闻闺房之内,夫妇之私,有过于画眉者。’上爱其能,弗备责也。然终不得大位。”

  [22]娇无那(nu螅悍浅=棵摹N弈牵尴蓿浅!D咸评铎洗剩垡货椋荩ㄏ背豕骸靶宕残逼窘课弈牵媒篮烊祝ο蛱蠢赏佟!苯鸲庠段飨峒侵罟鳌肪砣骸岸岳尚呃廖弈牵咳讼纫四Α!?

  [23]露春纤弹去了粉红涴(w颍郝冻鱿讼傅氖种傅ヒ路系姆圩铡4合耍稳菖邮种赴啄巯赋と绱捍小K握判⑾榇剩勐欤荩ㄇ锫煸骸百淮合寺器幍废闾~,新刍熟。”粉红涴,粉渍。涴,污。

  [24]香津微揾(w鑞):轻轻地擦汗。津,汗。揾,擦,揩拭。宋辛弃疾词[水龙吟](楚天千里):“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25]碧花凝唾:唾液凝结像碧花一样,用来夸奖小玉的美丽。

  [26]芙蓉暗笑:脸上偷偷地笑。芙蓉,用来比喻女子的面颊。唐白居易《长恨歌》:“芙蓉如面柳如眉”。

  [27]碧云偷破:碧云,从上下文看,似指眼睛。这句的意思是说眼睛偷偷地看。以上数句都是极力描写小玉的年轻、貌美。

  [28]春心一点眉尖阁:是说一点春心从眉眼之间表露出来。阁,同搁。

  [29]尽阿那:让小玉充分展现婀娜的体态。阿那,同婀娜,形容女子体态轻盈美好。

  [30]算花星捱的孤鸾过:算花星捱过了孤身一人的命运。花星,古代星相家认为是司男女风情之事的星宿。见本书第二出注[57]。孤鸾,失偶的鸾鸟,后多用以比喻失偶或者分离的夫妇,这里指前者。

  [31]十红拖地:用十块红地毯循环铺地接送客人,形容礼节的隆重。

  [32]花朝日:旧俗以二月十五日为百花生日,号花朝节。也有以二月二日或二月十二日为花朝节的。

  [33]着(zhu螅┘父霭榈比ィ航碳父銎腿巳ァW牛蹋埂0榈保痛印?

  [34]令阁:尊夫人之意。

  [35]冰人线脚针:意思是媒人牵线搭桥。冰人,即媒人。《晋书·索紞传》:“孝廉令狐策梦立冰上,与冰下人语。紞曰:‘冰上为阳,冰下为阴;阴阳事也……君在冰上与冰下人语,为阳语阴,媒介事也。君当为人作媒,冰泮(冰化开)而婚成。’”后来便把媒人叫做冰人。

  [36]传来乌鹊喜:传来喜信。世俗以鹊噪为喜兆,叫做“鹊喜”。

  [37]占得凤凰音:预示了夫妇和谐的佳音。凤凰,比喻夫妇。《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初,懿氏卜妻敬仲,其妻占之曰吉,是谓凤凰于飞,和鸣锵锵。”

  评析:

  这一出演李益得到鲍四娘回话,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在等待消息时,他忧心忡忡,既对小玉的想法拿不准,更担心小玉母亲会不同意。于是亦喜亦忧,拿捏不定,心情忧闷,又难以宣泄,只能望眼欲穿地盼望媒人鲍四娘带来好消息。“莺集林春”以下四支曲子把一个书生盼喜信的心态刻画得相当传神。联系前面几出对人物心理的刻画,可以看出,戏曲在这方面对中国古代传统叙事文学(如史传、小说等)有很大的突破。这是因为它从总体框架上是叙事的,但叙事的一种主要手段—曲词—又是抒情的,这样一来,情事相兼,有利于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戏曲这一得天独厚的特长,加之汤显祖高超的艺术创造才能,使得他的剧作在这方面均有较佳的表现,尤以《牡丹亭》和《紫钗记》这两部爱情题材的戏更为突出。

  这一出从鲍四娘口中把上一出没有提及的成亲日期明确交代出来,使得全剧的叙事参差错落,毫不板滞。同时又一次描摹了小玉的美貌娇柔,从而再次展示出作者对戏曲这一代言体形式的驾驭能力:充分利用剧中人参与叙事的功能,将必要的信息传达给受众。此其一。其二,利用不同角色、不同情境,从不同角度多侧面地描写、刻画主要人物,让主要人物“立”起来。这不仅对受众而言,是一种很好的艺术享受,对主要人物的表演者来说,也是非常可贵的第一手“参考资料”。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