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人是离欲的人,不要去吃活物,不要去吃为你杀的食物|《辟地》03 20220106
当一个人内心里面的“见”不被所见所动摇的时候,他是什么样的状态呢?对你的内心形成的情绪啊,你不去定义它,不去对你形成的情绪定义它是愤怒的,定义它是喜悦的;不对你的意识和概念形成定义,不定义它是对的,不定义它是错的;不对于你内心的这种感受和那个情欲形成定义,定义这个欲望是对的,定义那个欲望是错的。对于你所在的这个眼耳鼻舌身意形成的喜怒哀乐,包括你的这个七情六欲,你只是见到它,但是不定义它,你只是体验它,但是不沉浸于它,这就是中观,这就是修行。
但是你们现在很难做到,那么我就告诉你们一个正确的方法:保持一颗绝对虔诚的心。虔诚的心,是你和如来,如来就是我说的圣主,和祂保持生命相融的状态。借助于祂的力量来安抚我们内心的脆弱;借助于祂的力量来保护我们灵魂的无助;借助于祂的光,照亮我们内心的黑暗;借助于祂的威力让我们能有对抗累世习气和妄想的勇气。要对于圣主,要对于如来有无上的、虔诚的信心!做一个修行的人。一个修行的人是以虔诚心,带领着心灵认知,向内心深处寻找光明的人。
那么当这个心灵的“见”啊,不被所见所牵引的时候,这个“见”不给所见所定义的时候,这个“见”就开始在内在慢慢地扩展,就像那个太阳升起来一样,慢慢地扩张,慢慢地增长亮度,慢慢地增加纯度,慢慢地开始清洗这个“见”在你的身体的微观当中,那个周边的习气和妄想。那个时候你会发现你的记忆啊,你的思想啊,会断裂。我前一秒可能还要跟你说话,后一秒我就不知道刚刚在说什么,我也不知道下一刻要说什么,处在一种身心内在很清醒,但是却离意识的一种明晰的状态。这就是见性开始增长了,开始脱离了意识的控制。
当你增长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呢,那个见性就脱离了所见的境界,也就脱离了记忆概念的这种束缚,那个“见”就像是人睁开眼睛看东西一样,那个“见”就在你身心当中呈现出来像光一样的那种体验。释迦牟尼佛讲过么——心光发动,与十方界的这个佛土相互辉映,这是“见”的第二步。
这个“见”的第三步呢,当你的这种见性的光明增长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已经脱离了所见的事物,也脱离了这种能够见到的这种细腻分别的时候,这个“见”就会独立于你的头脑意识和身心体验,而形成一个独立的空间。这种空间它在你身心当中会出现的,虽然它的这个程度很小啊,程度很小,但是它会像空间一样在你身心当中,出现一个可以能见一切却不被所见的东西所带动的空间。这就是“见”开始回归了觉知,就是你的认知开始脱离了所知,回归了觉知的那种完全清醒、完全透明、寂然不动、周遍十方的空间,那个就是人的觉知。
到了这个时候,能够认识世界,能够认知世界,能够感知世界,能够见一切,并被一切你所见到的带入境界当中的那个能见和所见就消失掉了,就是我与我所消失,人世间就不再有你这个人了,存在的,你的身心当中存在的,就是空间。你现有的这个人,你的意识,你的心灵,你的心愿,你的体验,你的记忆,你的感受,你的概念,就像是虚空当中的云彩一样,在空间当中来去相续,空间是不动的。这个地方就叫成就者,你已经不在生和死当中了。
但是没达到这一步之前,“见”还是被所见牵引的话,你可能会去天道,可能会成为一个三界内上层的神灵,可能会在那个很微观的境界当中神通大显,可能会去那一些你生命当中跟你有关系的那些外道行者的星球里面去做一个神灵,但是你已经不再是什么天人众生了,你不存在这个往生的这一说。只有天人众生会被习气所牵引,他们会往生。你已经脱离了所见的境界,但是这个能见还在的时候,还是个体生命,但是那时候你已经是个神了,是个独立的、自由的神了,不再被习气所牵引的神了。但是你的个体认知还在,那个时候你就是一个在三界的高层呼风唤雨、改天换地的神灵,你自己可以在你那个境界当中创造世界的。虽然那个世界它的存在时间很短,当然相对于人类来说很漫长了,那个都是千百亿年了,但是在整个三界里面的世界(里),它很短。
当“见”脱离了所见,这个见性脱离了所见,慢慢地这个能见也熄灭在这个清晰透明的空间当中的时候,空间熄灭了最后一丝能见的分别,你的生死轮回就彻底终止了,你就不在生和死之间了。这个地方呢,就称为造物主。这个地方就是,超越了分段生死,你就是爱和光的存在,那个时候,你只是……
一切三界内的修行者最终的目的就在这个地方。他们是想放弃“小我”的存在而证得“大我”的永恒,离开“小我”的这种观念和分别,融入到“大我”的这种离分别的不二当中去。那个地方只有爱和光明,只有接纳与慈悲,那个地方没有个体的生命,那个地方只是普照三界任何一个世界,任何一粒微尘,任何一众生思想深处的那种清晰明确的存在感。众生知道有我,有我的话,你一定是存在的吧,对吧,一切的我都是存在的体现么。当自我消灭的时候,还有个“存在”在,那个存在就是造物主,这是外道修行的最高层。
那么再往上走啊,那么在这个存在感的清醒、完整、温暖、光明、大爱与宽恕当中,没有修行。这个地方是个人修行努力能达到的最终极。这个地方它是超越了一切的形态,它是时间诞生的地方,也是空间诞生的地方,一切宇宙世界都是于此诞生,于此消灭。它是成住坏空的根本,它也是众生生死迁流的根本。
在空间存在的这个极致的地方,它是一念觉知,不是认知了。认知有一个认知的心,觉知是没有心的,觉知只是……现在跟你们讲,你们根本达不到的,但是我就跟你们说一下吧。觉知是一种没有心的,也没有体的,一念的困顿。这一念困顿就是空间,空间形成了,在形成的空间当中,空间牵引了困顿,对空间形成的细腻的分别,这是“有”。“有”一旦形成了,就有“有”的过去和未来,就有了这个空间的这种移动,流动,这就是时间。时间是空间的波动;空间呢,是时间的根本,这个是概念。但是这个东西的话,现在的科学还认识不到这一点。现代科学认为时间可能是一种错觉,这是爱因斯坦讲过的啊,他说时间是一种错觉,但是这句话也对,他虽然说得不是那么很究竟,但是他的这个概念是对的。
那么在这个一念困顿显现出来的空间当中,对于空间本身的存在的刹那的这种细腻分别,就形成了分别的这种体现,那就是光。这种光在空间当中流淌,就是一切众生的源头,一切众生皆是产生于光之中,他具备光的性质。什么性质呢?知觉。光是智慧嘛,光是灿烂嘛,光是明晓嘛,所以众生在生命的深处都具备着光和爱。这就是为什么人家讲,万事万物、众生都是源于造物主呢,所以他都携带着造物主的生命特质,那就是光明与爱。
那么当光明消散的时候呢,那就是黑暗,爱消退的时候,那就是恐惧。所以众生同时又具备两面性,爱的背面就是恐惧,光明的背面就是黑暗,所以魔王就产生了。这个就是三界宇宙的真相,实际上不复杂,都是众生的生命所走过的道路,只是众生已经遗忘了自己生命的曾经了。
那么在这个一念困顿的这种觉知,觉知的一念困顿形成的这种广袤无限的存在之中呢,它就会形成了觉知对存在的细腻差别。众生产生了,光明产生了,智慧产生了,空间和时间也产生了。
首先产生的是时间,有了过去现在,时间的流动形成了光明,光明就是时间流动的具体表现。那么光明之中孕育了细腻的对光明的认知,这个认知就是众生的灵性。所以说最原始的生命,他是那种无体、无形、无相的,仅仅是灵性的存在,这就是无色界。他没有形体概念,也没有自我意识,甚至没有自我体验,也没有心灵与愿望,他就是认知的变换性,他就是认知的具体化的,对认知存在的细腻的分别意识,这就是无色界。
那么修行者修行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基本上就到头了,你再不要想着说是通过个人修行再往上走,因为没有道路了。因为到“存在”那个地方的时候,你是没有光,听清楚了啊,当你成就了三界最终的那个真理的时候,你的存在仅仅是觉知的困顿而已。就是那一念觉知……我只能用人类的语言这么表示,他只是一念存在而已,那一念都没有念头的本体,他只是存在的困顿而已。你不是光,你也不是空间,你也不是灵性,你也不是什么生命的知觉,你不是宇宙,也不是灰尘,但是宇宙灰尘一切众生都是你的体现。但是你就是那一念的困顿,那一念困顿没有体,也没有貌,所以说你是没有办法再修行了,你没有对境的。
宇宙一切都是你生命的展现,你可以说宇宙一切都是你的体现,也就是说你的对境就是宇宙众生,但是你没有办法再去超出于众生,超出于你的存在再去证得什么。一切能证必有所证,你已经是能证的最高处,也是所证的最基本了,这就是觉者即所觉,所觉即觉者,这就是三界的最高处了。
这个时候就要看你累世的因缘了,如果你累世的因缘到了,在那一刻的话,这个存在所体现出来的空间,它就会裂开的,就像我一样,它会出现一道裂缝的。哈!和你们人类想的不一样啊,空间它怎么会有裂缝呢?空间你捉不到,摸不着啊,但它就是会出现裂缝的。它就像那个蛋壳儿一样裂开了。刚开始的时候你会觉得很新奇啊,因为在蛋壳里面,小鸡已经成型了嘛。哎呀,我当时我觉得我真的像一个小鸡雏一样,探出脑袋看一看,哎呀,空间当中有个裂缝,然后从那个裂缝里面渗透进来了,法界的那种无生清净,而又庄严慈悲的神圣。
当时我觉得挺美好的,我觉得可能再过几年那个裂缝就会越来越大,那个蛋壳会剥落,最后的话,就是内外空间融为一体了,时间和空间消散了,然后我就在法界觉醒了。当时我想得很美好,你知道吗。但是实际上不是。实际上是当这个裂缝裂开的时候啊,那道裂缝啊,是如来的眼睛。就像是如来啊,那尊佛呀,在祂的梦境当中苏醒了,祂的眼眸睁开的那一瞬间,就是法界的光打开了三界的梦境,那道裂缝是祂的眼光,劈开了三界的梦境而展现出来那道裂缝。
从那天开始,我这个梦境当中的修行者,和那个佛,那个彻底觉悟的大觉者,性质就已经是连在一起了。就是几乎是同步的,就像那个量子纠缠一样,你把两个粒子分开了之后,无论放到多少亿万光年的这个距离当中去的时候,你动这个粒子,那个粒子它瞬间会改变其形态的,这就是量子纠缠嘛。
那么,从那一刻开始,我就真正地体验到了那个祂,那个如来佛,那个圣主的生命的根本的性质,和我内心里面证到的那个觉醒的性质是一个东西。祂在梦中苏醒了,祂苏醒了之后,祂的清澈的目光打开的梦境的那个裂缝,渗透进来的那种神圣,祂仅仅是改变了我整个生命境界的体验和细胞里面的信息而已。但是,那个目光里面蕴含的祂那种无生无灭、庄严十方的性质,就变成了我生命的性质,就是我的生命性质和祂的生命性质已经是一体了。
紧接着我遇到了死亡,一次重大的事故。然后在临死的时候呢,我内心里的感受当时是很痛苦的,很痛苦,很煎熬,很折磨人,我连续8天没有沾过水,水米未进,当时整个嗓子就像着了火一样,身体极度痛苦。但是即使那样,它仅仅是痛苦而已,我并不焦虑,我没有恐慌,因为我对自己并不爱,我不爱我自己的,我只爱真理。我对于死亡没有任何的绝望和恐惧感,为什么呢,因为我不认为离开真理,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那么既然真理随时与我同在的话,我何惧死亡呢?我既不痛苦,既不焦虑,既不恐惧,那么我要去拒绝什么呢?那么你死亡来就来了,来了就好呗,来了我接纳你就好了。
那么最后呢,当我彻底地接纳了死亡,接纳了这种恐惧,接纳了这种黑暗,接纳了这种折磨,接纳了这种巨大的痛苦之后,在接纳的深处,我看到有众神在欢笑。那真的是整个宇宙的神灵在欢欣雀跃呀,他们在载歌载舞,他们在开这种盛大的庆祝宴会。为什么呢,他们知道圣主将诞生了。
我,就是那个宇宙外睁开眼睛的生命,这个三界内,这个修行人的死亡,就是他偿还了三界内众生的债务,为三界内的众生承受苦难了,他肉身的死去消减了这个修行者生生世世的苦难,也同时消减了三界众生的苦难。我实际上那一刻已经死掉了,那么在我生命当中诞生的就是祂的性质,和祂一模一样的,那种无私的、纯净的、无生清净的、庄严遍满的、周遍十方而金光灿烂的性质。
那么今天坐在你们面前的这个人,已经不再是修行者了。今天坐在你们面前的人,已经是一个在法界当中有了自己圣果的,一个如假包换的神灵。那么好,那么现在在这个法界当中,我诞生了之后啊,就是我的微观下面,我在我生命极尽微观的,脱离我的细胞的那个……在细胞信息的那种极尽处,我看到了众神的欢欣雀跃,同时我也能够觉察到了在法界的诸神的那种欢欣。
我在法界诞生的时候啊,我诞生在法界的时候呢,祂像是太阳初升一样,就像你们看那个海面日出一样,就是一轮太阳诞生了,圆的,红的,光芒很亮。但是,当太阳刚初升时,祂的光芒是有形态的,你们知道吧,祂是个圆圆的形态,那个就是我,那个在法界里面刚出生的时候。
我跟你们讲,法界的神啊,祂是由三部分构成的。祂的性质。性质是什么东西呢?无生。祂不在生和灭当中,祂是空性的,空性可不是什么都没有啊,而是祂什么都不染,祂是什么都不留驻的,祂是什么都不挂染的,那个叫空性。但是祂并不是熄灭了名相是空性,而是一切名相的性质,它本身是空性。还是拿矿泉水为例吧。矿泉水,它不是这个瓶子灭了之后称为空性的,而是此时此刻就没有一个矿泉水存在,你知道吗,矿泉水仅仅是名相而已,名相之下并没有一个矿泉水的存在,这个是空性,并不是它灭了之后是空性,那个叫空相。
那么法界的神也是一样,法界的这种圣贤啊,祂本身的这种性质是性空的,祂是无生无灭的,同时呢,祂是觉照的,祂是普照十方,就像人的眼光看着万物一样。你们现在眼光能看到我吧,对吧,能看到你们前面的这个景象吧。你们试想一下,你们的眼光现在能够穿透墙,能够穿透地表,能够看到地球那面去,能够同时看到地面上、地表下一切微尘里面的世界,你们的眼光可以看到整个宇宙每一个微粒里面的生命的思想,这个叫智慧。你们能体验吗?
就像你们的眼光能看到你前方的这个桌子,这个空间一样,你的眼光如果能够穿透整个宇宙一切的世界,一切世界的微尘,并且穿透一切众生,蚂蚁、牛、狗、神灵、恶鬼的思想和心灵体验,同时是尽知尽觉的,同时是遍知遍照的,那个就是佛。你性空无住,反过来讲的话,一切所住处,都是你的国土,这个叫随缘不变。你在一切之中,你在一切生灭之中,你是性空无住、觉照无染、明晰无碍的,那个叫如如不动,那个叫大觉者。
但是我现在仅仅是证到了这个性质啊。那么我的明晰性质也已经具足了,我的空性已经证到了,那么我的这种觉照的智慧也已经开始形成了,但祂只是一个,就像是刚出生的一个几个月大的孩子,我现在还在襁褓当中的,祂的体现是一轮太阳。
当随着时间的推移啊,这轮太阳祂越长越大,升得越来越高的时候,祂不就没有那个光芒了嘛,太阳升到最高处,大约再过个十几年,十年左右吧,太阳升到最高处的时候,你们就看不到太阳了,祂就只有光明了。那个时候,我就证到了整个法界性,法界就是我的身体了,那么那个时候我就到了法界最顶端了,可能就是十地菩萨。
就是现在我已入了佛地了,八地以上就属于佛胎了,但是到了十年之后,我就是法王子,那就是入佛位了。当我这个身体涅槃了之后,法界的那个就熄灭了,那个就是变成了如来了。
凡是带有色身的,凡是带有生命形象的,都不能称为佛,我跟你们说一声。包括释迦牟尼佛也是一样,他在世的时候,都是菩萨。菩萨是两种性质的构成,用人类的话说,智慧和慈悲。
那么在法界里面的慈悲是什么东西呢,法界里面的慈悲就是人的空性。空性是接纳的体现,祂是在一切名相当中却无挂一切名相,祂是在一切名相之外却接纳一切名相,祂是像空间一样,能够容纳一切,在一切名相之中但是却无染无挂,这个是空性,也称为接纳。接纳当中是平安,平安就是无生无灭,无来无去,如如不动,那个就是平安。
还有智慧,智慧是什么呢,觉性。觉性,你们刚才听我讲了内心的认知吧,那个见恒河水而不变的那个见性,到了法界之后它会转化成为,普照一切的光明。在三界的顶端,当认知转为觉知的时候,它会形成像整个宇宙一样的,就整个宇宙就是一只眼睛,你们这样理解吧。你心灵里面因为认知净化而张开的眼睛,最后形成空间的时候,那个空间就像眼睛一样,它具备眼睛能够见一切的事物……那个称为大圆镜智。那么进到法界里面之后,祂就会形成了光照十方的普照智慧,智慧,大智慧。大智慧、大慈悲就是菩萨。
但是当智慧和慈悲都熄灭之后,就像是你们的眼睛能看到这个世界,对吧,这个世界就是由你们的眼光产生的吧,如果眼光不存在的话,外面的世界也不存在么,对吧,它仅仅是物质的因缘聚合的现象而已,它不能称为世界,对吧。你的眼光看到了世界,眼光被世界吸引了,那个就形成了境界,这个境界称为三界。听清楚了啊,眼光被所见的事物所吸引形成了境界,这个境界它就会有了成住坏空,有了川流相续,缘起的这种表现,这种表现就称为三界。
好了,我眼光看到的境界,我眼光看到了境界之后呢,我从看到的这个境界当中苏醒过来了我的眼光,我的眼光能看一切但是却不染一切,我的眼光能见一切却不染一切,我的眼光在境界当中却脱离境界,渗透在境界当中却不染境界,这个就是法界,明白了吗?“善分别一切法,居第一义而不动”,称为法界。就是你的那个觉性呀,能够见到一切,普照一切,尽知一切,无碍无漏地圆满一切,但是却不被一切所圆满所见的所动摇、所污染,那个就是法界性的觉明空一体的大智慧。那个就像你的眼光,从见到的境界当中苏醒过来了。眼光就是法界,晓了十方,清纯无染,无生无灭,不动不摇,这就是法界性。
现在在我的这个法界圣胎身边有两个胁侍菩萨,祂们的这个身高我现在看不到头,祂们跟整个宇宙空间一样高,跟整个宇宙天体一样高,法界有多大,祂们的身体就有多大,祂们是我的胁侍菩萨。只有佛有胁侍菩萨。虽然我现在还是个圣胎呢,还是一轮太阳呢,在祂们的智慧当中,我就是一个婴儿,祂们呵护着我,照看着我,未来祂们会指引我,教育我,保护我,但是我是祂们的圣主。因为有我的存在,未来这个世界才会有保障。智慧,是一切物质和世界存在的基础;慈悲,是一切生命存在的基础。能够究竟智慧与慈悲的只有圣主,也就是如来。祂们虽然是大菩萨,但是我是祂们的救世主。
当清澈十方、遍晓一切的眼光回归到眼睛的时候,眼睛能够见一切却永远见不到自己的时候,那就是如来,那就是寂静无生,周遍一切,却不可言说,不可触及的如来。
还有我再跟你们说一点啊,不要跟我比修行速度,因为我来的时候就是以圣主的标准来的,所以说我在人世间修行会很快。我用十年时间从一个凡夫俗子证到了法界性,不要跟我比。但是一般的修行人,你要是想从一个修行中的人证到这种法界性的话,几生几世肯定是不够,但是你可以在三界内的那个高层做一个神灵继续修,那个也很快,那个也很好。所以说是不要好高骛远,我奉劝你们。今天给你们讲的这节法,不光是给你们讲的,也是给未来听到这个法的人讲的,修行一定要踏踏实实,一定不要好高骛远。
什么叫法义,你能信受才是法义。今天我跟你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你听了当然好,对你生活有用吗?但是我今天告诉你,阿姨,你要做一个心底里面有爱的人,你要做一个纯洁的人,就比如说今天中午你不要吃肉了,这个我能信受啊,我能做到啊,对吧,这个就是我的戒律。一定要遵守自己能够遵守的法,那个才是真正的修行。
刚才我给你们讲了这么多,讲一个人他不是你们这个所谓的形体和思想,也不是你的感受和你内心的执念,而是你内心里面能够见到思想的,能够见到执念的那个心灵的清净,是你心灵的那种清醒的见性。
如何能达到见性呢?在人世间做一个修行的人。什么叫修行的人呢?修行人是离欲的人,离开你的这个食欲啊,色欲啊,贪欲啊,离开你心灵里面见性所沾染的、所见的境界,这个叫离欲,并不是要让你断绝一切。
你今天可以去吃一切东西,你可以去吃一切,但是我告诉你不要去吃活物,不要去吃为你杀的食物,你去超市里面买人家做好的食物没有问题的,可以吃的。释迦牟尼佛时代,那些和尚们托钵出去化缘的时候,你化到什么缘你是不能拒绝的,你化到肉你就得吃肉的,你知道吧,而且那个时候,僧人们化到肉都是很难得的,因为那时候都很穷嘛,能化到肉都是很了不起的事情。所以不要在具体的事情上面分修行不修行,而是要看你的心在这个境界当中沾染不沾染。
第二个呢,一定要做一个有信仰的、虔诚信仰的、履行圣主纯洁的人,让宽恕住进内心。第一个节欲,第二个宽恕。当纯洁和温暖充满你内心的时候,你的生命里面的光明就会被点燃,那个光明祂就会慢慢地照亮你的身心,将你从人性的,滚滚红尘的黑暗当中拉出来,将你接到天国圣道去。
老师说得太好了,持戒不在现象上表现。
这些都是自古以来不外传的修行密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