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单季净利翻倍难敌18亿判罚冲击,金龙鱼蒸发百亿

单季净利翻倍难敌18亿判罚冲击,金龙鱼蒸发百亿

文章来源: 新消费财研观 于 2025-11-27 21:53:36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单季净利翻倍难敌18亿判罚冲击,金龙鱼蒸发百亿

文|新消费财研社

一笔十几年前的棕榈油仓储业务,一纸突如其来的刑事判决,让千亿粮油巨头金龙鱼(300999.SZ)陷入前所未有的风波。

11月25日,金龙鱼收跌0.46%,这已是公司股价连续下跌的第4天,4天区间累计跌幅达8.4%,市值蒸发超百亿。更为严重的是,全球知名指数公司MSCI宣布将金龙鱼从MSCI中国指数中剔除,该调整已于11月24日收盘后正式生效。这一决定可能影响被动资金的配置,进一步加剧股价压力。

这场震荡与近日的一份重磅公告息息相关,金龙鱼下属子公司益海(广州)粮油工业有限公司(下称“广州益海”)因合同诈骗罪(从犯)被一审判决罚金100万元,并需与主犯方共同向安徽华文国际经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安徽华文”)退赔18.81亿元经济损失。

对于这一判决,金龙鱼表现出强硬态度,不仅当即提出上诉,更在11月21日召开投资者说明会,由董事长郭孔丰带队集体“喊冤”。这场横跨十余年、牵涉三方主体的商业纠纷,随着一审判决的落地,已从单纯的法律案件升级为关乎国有资产保护、民营企业合规边界与资本市场信心的公共事件。

三方协议下的棕榈油贸易

如何引发超18亿赔偿?

时间回溯至2008年,棕榈油贸易的黄金周期催生了一场看似常规的三方合作。彼时,安徽华文作为国有贸易企业,接受云南惠嘉进出口有限公司(下称“云南惠嘉”)委托,代理其进口棕榈油;金龙鱼下属子公司广州益海则以专业仓储方身份入局,负责这批棕榈油的中转存储,三方签订《中转协议书》确立合作关系。

根据金龙鱼2024年1月披露的《刑事起诉书》公告,公诉机关指控的核心事实是:云南惠嘉实际控制人张利华通过行贿安徽华文时任董事长王民、财务总监王小虎等高管,将原“先款后货”的安全交易模式,变更为风险极高的“先货后款”。随后张利华通过超额度提货、伪造《对账函》等方式,将储存在广州益海的棕榈油私自售卖,却通过虚假财务数据掩盖事实,最终导致安徽华文巨额损失。

起诉书显示,2008至2014年间,云南惠嘉累计造成安徽华文直接损失32.3亿元、间接损失20.15亿元,其中与广州益海“配合行为”相关的损失达18.81亿元。

检察机关据此认定,广州益海及原总经理柳德刚构成合同诈骗罪的“帮助犯”。2025年11月19日,淮北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支持了这一指控,柳德刚因多项罪名获刑19年,广州益海则面临巨额退赔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云南惠嘉曾是国内棕榈油进口领域的头部企业,2014年进口量达100万吨,占全国市场份额20%。但其资金链在2014年后断裂,相关资产已被法院多次拍卖,这意味着18.81亿元退赔责任极有可能主要由广州益海承担,而金龙鱼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仅为27.49亿元。

子公司被判共犯罚没18亿

金龙鱼六大理由坚称“被蒙骗”

这起案件的审理过程异常漫长且激烈。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案件经历了两次庭审,时间跨度大,单次庭审持续时间长,双方律师论辩激烈,仅围绕审计报告这一关键证据,庭审就从白天一直持续到深夜11点32分。

审计报告成为双方攻防的核心焦点,因为它是认定广州益海是否存在低价购买涉案棕榈油的重要依据。在7月3日的庭审中,双方就审计报告签字人员资格、是否执行了独立审计等问题展开激烈辩论。

广州益海的辩护律师认为,审计报告中的数据存在多处不准确和不一致,特别是销售数量、采购单价等关键数据在不同报告中差异显著,无法作为定案依据。

此外,辩护律师还指出签字注册会计师未全面审核报告内容,且部分出庭人员不具备注册会计师资格,无法保证审计工作的专业性和客观性。而安徽华文方面的律师则坚持,采用大商所期货结算价格作为现货市场参考价是合理的,审计报告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才是关键。

对于庭审指控,金龙鱼提出了六大抗辩理由予以坚决否认:

第一,流程合规性。广州益海严格按照合同约定,每次货权转让前均通过电话向安徽华文授权人员确认,并定期邮寄库存确认函和催款函,告知真实库存情况。

广州益海董事长房彦江表示:“广州益海定期将库存确认单邮寄给安徽华文,告知其棕榈油的出库情况以及库存情况,还会向安徽华文邮寄催款函,要求支付中转费用,该函件中也告知了安徽华文当期的库存情况。”

第二,价格合理性。公司强调,广州益海向云南惠嘉采购棕榈油的价格处于合理区间,部分甚至高于市场价,未获取任何不当利益。

第三,仓储能力不足。金龙鱼董事兼总裁穆彦魁指出,广州益海油罐总容量仅16万吨,可对外中转的不足10万吨,不可能容纳安徽华文所称的100多万吨棕榈油。

第四,商品特性限制。棕榈油保质期短,不可能长期存放十几年而不销售,光仓储费就需几十亿元,违背商业常识。

第五,内部舞弊问题。金龙鱼方面认为,安徽华文的损失是其与云南惠嘉内外勾结造成的,云南惠嘉通过长期行贿安徽华文高管及员工,共同造假导致国有资产损失。

第六,员工行为属个人行为。对于原总经理柳德刚的受贿指控,公司表示是其个人行为,非单位意志体现。

面对这场可能重创企业的危机,金龙鱼背后的郭氏家族选择以声誉下注。董事长郭孔丰公开表态,郭氏家族在华投资已超2500亿元,“绝不可能为小利损害国家利益,否则无需执法机关出手,叔叔郭鹤年先生就会将我逐出家族”。这种强硬姿态背后,是品牌价值的考量。金龙鱼在国内食用油市场40%以上的占有率,使其品牌信誉成为比短期利润更珍贵的资产。

单季净利翻倍难掩四年增长颓势

值得注意的是,金龙鱼近年业绩本已承压。18.81亿元的退赔责任仍相当于其前三季度净利润的68%,若二审维持原判,将对公司财务造成重大冲击。

2025年第三季度,金龙鱼营业收入685.88亿元,同比增长3.96%;归母净利润9.93亿元,同比飙升196.96%。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厨房食品和饲料原料及油脂科技两大主业销量的提升。面粉和大米业务因原料价格下降及营销策略优化,业绩改善明显。同时,饲料原料及油脂科技板块受益于下游养殖业需求旺盛及大豆压榨利润提升。

然而,若将时间轴拉长,金龙鱼的业绩仍不容乐观。2020年至2024年,其净利润从60亿元跌至25.02亿元,缩水近六成。即便2025年业绩大幅回升,前三季度27.49亿元的净利润也仅相当于2020年全年水平的45%左右。

更值得关注的是,金龙鱼第二季度业绩已显现疲态:营收环比下降4.19%,净利润环比下降21.11%。这种季度波动暴露出公司盈利能力的潜在不稳定性。

有业内观点认为,金龙鱼面临的深层次问题,远不是单季度业绩反弹所能掩盖的。产能利用率不足是首要难题。2025年半年报显示,公司油籽压榨设计产能达14732千吨,实际产能为6976千吨;油脂精炼设计产能达5669千吨,实际产能为2562千吨。两者的产能利用率均不足50%。

面对产能过剩,金龙鱼选择将募投项目一再延期。2025年8月,公司宣布将青岛和昆明的两大核心项目推迟至2027年底竣工,这已是第八次募投项目延期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有10个募投项目未达到预期效益。

其次,低毛利率困境同样困扰着金龙鱼。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毛利率为6.55%,虽较2024年同期的4.9%有所上升,但相较于2020年巅峰时期的12.33%相去甚远。粮油行业高成本、低毛利、强竞争的行业特征,决定了金龙鱼难以摆脱“薄利多销”的模式。

此外,金龙鱼对 “套期保值”等金融工具收益过度依赖。2024年,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占净利润比例高达61.15%,暴露了盈利质量的结构性问题。2025年上半年,公司商品、外汇和利率衍生品的初始投资金额高达937.58亿元,虽然这帮助公司实现了58亿元的盈利,但也增加了业绩的波动性。

面对传统增长动能减弱,金龙鱼积极布局新业务。公司推出大健康品牌“金龙鱼丰益堂”,并持续拓展调味品、预制菜和中央厨房等领域。然而,这些新业务对整体业绩贡献仍有限,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对于这家承载着“中国人厨房”记忆的粮油巨头而言,如何在增长瓶颈与转型阵痛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仍将是其未来数年的核心课题。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1)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大埔火警已致55死:63年来最严重,警拘三工程人员
美俄代表密谈录音泄露,谁干的?
特朗普“电话教导”高市早苗内容被披露 日本尬极了
川普要高市"别刺激北京"?日本当局火速驳斥:不实报导
竹棚架:香港标志性符号及其背后的安全隐忧




24小时讨论排行

华盛顿枪击案嫌疑人曾在阿富汗与美军合作 在等绿卡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创新高 专家:2026年或回6字头
美国白宫枪击凶嫌是阿富汗移民!川普怒:绝不容忍
欧盟外长:应限制俄军规模和军费
谁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中国吗?
普京:若乌撤离其目前控制地区 俄将停止武装行动
香港大埔火灾55条人命的血泪教训和启示
美媒曝德秘密对俄作战计划 长达1200页 涉80万士兵
衡水中学的神话崩塌,揭露了一个简单的道理
纽约时报:中日外交争端让高市早苗获得政治优势
农村老人一次性缴纳十几万的保险,靠谱吗?
钱志敏带走的400亿比特币,能归还中国吗?
解放军明年换发《预备役人员证》 建构军事“秒级动员”
特斯拉前高管:我们拆解中国电动汽车后...
香港大埔惨烈火灾,为什么警方觉得“不寻常”?
特朗普:不邀请南非参加明年G20峰会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单季净利翻倍难敌18亿判罚冲击,金龙鱼蒸发百亿

新消费财研观 2025-11-27 21:53:36
单季净利翻倍难敌18亿判罚冲击,金龙鱼蒸发百亿

文|新消费财研社

一笔十几年前的棕榈油仓储业务,一纸突如其来的刑事判决,让千亿粮油巨头金龙鱼(300999.SZ)陷入前所未有的风波。

11月25日,金龙鱼收跌0.46%,这已是公司股价连续下跌的第4天,4天区间累计跌幅达8.4%,市值蒸发超百亿。更为严重的是,全球知名指数公司MSCI宣布将金龙鱼从MSCI中国指数中剔除,该调整已于11月24日收盘后正式生效。这一决定可能影响被动资金的配置,进一步加剧股价压力。

这场震荡与近日的一份重磅公告息息相关,金龙鱼下属子公司益海(广州)粮油工业有限公司(下称“广州益海”)因合同诈骗罪(从犯)被一审判决罚金100万元,并需与主犯方共同向安徽华文国际经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安徽华文”)退赔18.81亿元经济损失。

对于这一判决,金龙鱼表现出强硬态度,不仅当即提出上诉,更在11月21日召开投资者说明会,由董事长郭孔丰带队集体“喊冤”。这场横跨十余年、牵涉三方主体的商业纠纷,随着一审判决的落地,已从单纯的法律案件升级为关乎国有资产保护、民营企业合规边界与资本市场信心的公共事件。

三方协议下的棕榈油贸易

如何引发超18亿赔偿?

时间回溯至2008年,棕榈油贸易的黄金周期催生了一场看似常规的三方合作。彼时,安徽华文作为国有贸易企业,接受云南惠嘉进出口有限公司(下称“云南惠嘉”)委托,代理其进口棕榈油;金龙鱼下属子公司广州益海则以专业仓储方身份入局,负责这批棕榈油的中转存储,三方签订《中转协议书》确立合作关系。

根据金龙鱼2024年1月披露的《刑事起诉书》公告,公诉机关指控的核心事实是:云南惠嘉实际控制人张利华通过行贿安徽华文时任董事长王民、财务总监王小虎等高管,将原“先款后货”的安全交易模式,变更为风险极高的“先货后款”。随后张利华通过超额度提货、伪造《对账函》等方式,将储存在广州益海的棕榈油私自售卖,却通过虚假财务数据掩盖事实,最终导致安徽华文巨额损失。

起诉书显示,2008至2014年间,云南惠嘉累计造成安徽华文直接损失32.3亿元、间接损失20.15亿元,其中与广州益海“配合行为”相关的损失达18.81亿元。

检察机关据此认定,广州益海及原总经理柳德刚构成合同诈骗罪的“帮助犯”。2025年11月19日,淮北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支持了这一指控,柳德刚因多项罪名获刑19年,广州益海则面临巨额退赔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云南惠嘉曾是国内棕榈油进口领域的头部企业,2014年进口量达100万吨,占全国市场份额20%。但其资金链在2014年后断裂,相关资产已被法院多次拍卖,这意味着18.81亿元退赔责任极有可能主要由广州益海承担,而金龙鱼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仅为27.49亿元。

子公司被判共犯罚没18亿

金龙鱼六大理由坚称“被蒙骗”

这起案件的审理过程异常漫长且激烈。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案件经历了两次庭审,时间跨度大,单次庭审持续时间长,双方律师论辩激烈,仅围绕审计报告这一关键证据,庭审就从白天一直持续到深夜11点32分。

审计报告成为双方攻防的核心焦点,因为它是认定广州益海是否存在低价购买涉案棕榈油的重要依据。在7月3日的庭审中,双方就审计报告签字人员资格、是否执行了独立审计等问题展开激烈辩论。

广州益海的辩护律师认为,审计报告中的数据存在多处不准确和不一致,特别是销售数量、采购单价等关键数据在不同报告中差异显著,无法作为定案依据。

此外,辩护律师还指出签字注册会计师未全面审核报告内容,且部分出庭人员不具备注册会计师资格,无法保证审计工作的专业性和客观性。而安徽华文方面的律师则坚持,采用大商所期货结算价格作为现货市场参考价是合理的,审计报告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才是关键。

对于庭审指控,金龙鱼提出了六大抗辩理由予以坚决否认:

第一,流程合规性。广州益海严格按照合同约定,每次货权转让前均通过电话向安徽华文授权人员确认,并定期邮寄库存确认函和催款函,告知真实库存情况。

广州益海董事长房彦江表示:“广州益海定期将库存确认单邮寄给安徽华文,告知其棕榈油的出库情况以及库存情况,还会向安徽华文邮寄催款函,要求支付中转费用,该函件中也告知了安徽华文当期的库存情况。”

第二,价格合理性。公司强调,广州益海向云南惠嘉采购棕榈油的价格处于合理区间,部分甚至高于市场价,未获取任何不当利益。

第三,仓储能力不足。金龙鱼董事兼总裁穆彦魁指出,广州益海油罐总容量仅16万吨,可对外中转的不足10万吨,不可能容纳安徽华文所称的100多万吨棕榈油。

第四,商品特性限制。棕榈油保质期短,不可能长期存放十几年而不销售,光仓储费就需几十亿元,违背商业常识。

第五,内部舞弊问题。金龙鱼方面认为,安徽华文的损失是其与云南惠嘉内外勾结造成的,云南惠嘉通过长期行贿安徽华文高管及员工,共同造假导致国有资产损失。

第六,员工行为属个人行为。对于原总经理柳德刚的受贿指控,公司表示是其个人行为,非单位意志体现。

面对这场可能重创企业的危机,金龙鱼背后的郭氏家族选择以声誉下注。董事长郭孔丰公开表态,郭氏家族在华投资已超2500亿元,“绝不可能为小利损害国家利益,否则无需执法机关出手,叔叔郭鹤年先生就会将我逐出家族”。这种强硬姿态背后,是品牌价值的考量。金龙鱼在国内食用油市场40%以上的占有率,使其品牌信誉成为比短期利润更珍贵的资产。

单季净利翻倍难掩四年增长颓势

值得注意的是,金龙鱼近年业绩本已承压。18.81亿元的退赔责任仍相当于其前三季度净利润的68%,若二审维持原判,将对公司财务造成重大冲击。

2025年第三季度,金龙鱼营业收入685.88亿元,同比增长3.96%;归母净利润9.93亿元,同比飙升196.96%。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厨房食品和饲料原料及油脂科技两大主业销量的提升。面粉和大米业务因原料价格下降及营销策略优化,业绩改善明显。同时,饲料原料及油脂科技板块受益于下游养殖业需求旺盛及大豆压榨利润提升。

然而,若将时间轴拉长,金龙鱼的业绩仍不容乐观。2020年至2024年,其净利润从60亿元跌至25.02亿元,缩水近六成。即便2025年业绩大幅回升,前三季度27.49亿元的净利润也仅相当于2020年全年水平的45%左右。

更值得关注的是,金龙鱼第二季度业绩已显现疲态:营收环比下降4.19%,净利润环比下降21.11%。这种季度波动暴露出公司盈利能力的潜在不稳定性。

有业内观点认为,金龙鱼面临的深层次问题,远不是单季度业绩反弹所能掩盖的。产能利用率不足是首要难题。2025年半年报显示,公司油籽压榨设计产能达14732千吨,实际产能为6976千吨;油脂精炼设计产能达5669千吨,实际产能为2562千吨。两者的产能利用率均不足50%。

面对产能过剩,金龙鱼选择将募投项目一再延期。2025年8月,公司宣布将青岛和昆明的两大核心项目推迟至2027年底竣工,这已是第八次募投项目延期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有10个募投项目未达到预期效益。

其次,低毛利率困境同样困扰着金龙鱼。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毛利率为6.55%,虽较2024年同期的4.9%有所上升,但相较于2020年巅峰时期的12.33%相去甚远。粮油行业高成本、低毛利、强竞争的行业特征,决定了金龙鱼难以摆脱“薄利多销”的模式。

此外,金龙鱼对 “套期保值”等金融工具收益过度依赖。2024年,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占净利润比例高达61.15%,暴露了盈利质量的结构性问题。2025年上半年,公司商品、外汇和利率衍生品的初始投资金额高达937.58亿元,虽然这帮助公司实现了58亿元的盈利,但也增加了业绩的波动性。

面对传统增长动能减弱,金龙鱼积极布局新业务。公司推出大健康品牌“金龙鱼丰益堂”,并持续拓展调味品、预制菜和中央厨房等领域。然而,这些新业务对整体业绩贡献仍有限,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对于这家承载着“中国人厨房”记忆的粮油巨头而言,如何在增长瓶颈与转型阵痛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仍将是其未来数年的核心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