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份影像资料与村民实地反馈显示,位于内蒙古境内的内蒙古蒙马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蒙马生态”),在中标中煤西北能源化工集团下属伊化矿业公司的煤矸石处置项目后,涉嫌违规操作。大约从2024年12月至2025年7月期间,该公司将大量煤矸石直接用于铺设道路,造成持续污染。
当车辆驶过这条“黑路”,身后扬起的灰尘如同一条巨龙,随风散开,将原本脆弱的草场和林地覆盖在灰色的阴影之下。这起发生在省界边缘的污染事件,不仅揭开了固体废物处置行业“低价中标、粗放治理”的冰山一角,更拷问着跨区域环境监管的神经。
一、“修路”还是“排污”?煤矸石铺设的“黑色公路”涉嫌大规模污染
根据村民提供的现场记录,“黑色公路”涉及伊化矿业东侧停车场及周边区域。这里紧邻蒙陕边界,是典型的两省接壤地带。

在吴福柱家东侧及吴东华家东南周边,原本黄褐色的土地和植被已被一层细腻的黑灰所覆盖。
照片显示,这些煤矸石路面没有任何硬化或封闭措施,大块的黑灰色石块裸露在外,延伸约10公里。
最为触目惊心的景象出现在车辆通行之时。在一份拍摄于近日的视频中,当车辆行驶在煤矸石路上时,车轮碾压激起漫天黑尘,瞬间吞噬了后方的视野。这些粉尘在西北旷野的风力作用下,长驱直入飘向周边的村庄与林地。


针对蒙马生态“直接用煤矸石铺路”的行为,法律界定十分明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及相关行业标准,煤矸石作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其综合利用(包括用于筑路)必须符合严格的环境保护标准。
煤矸石的综合利用(如筑路)有着严格的技术标准。必须经过破碎、筛分、以及无害化处理,确保其浸出液符合标准,且必须采取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的**“三防”**措施。
直接将原始煤矸石倾倒铺路,既无硬化也无封闭,实质上是一种变相的违规倾倒。这不仅违反了防扬散的硬性规定,更属于粗放处置,不仅未能通过技术手段**“变废为宝”**,反而将污染物由点及面地扩散到了公共区域。
三、扬尘蔽日:被忽视的生态代价
村民拍摄的视频与图片触目惊心:车辆行驶在这些简易铺设的煤矸石路上时,车轮卷起巨大的黑色尘柱,瞬间吞没后方的视野。
车辆经过激起的扬尘,绝非仅仅是“脏”那么简单。
首先是植被可能枯死。这里的植被多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脆弱物种。当煤矸石粉尘大量沉降在植物叶片表面,会直接阻断光合作用,导致草场和林地植被大面积枯死。
其次是土壤与水体污染。煤矸石中通常含有硫化物及多种重金属元素。随着粉尘的沉降和雨水的冲刷,这些有害物质会渗入土壤。长期来看,会导致土壤酸碱度失衡(酸化)以及重金属超标。对于依赖土地生存的周边农牧民而言,这不仅破坏了当下的生存环境,更是在透支未来的耕作与放牧潜力,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