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一再证明,意料之外的结果往往具有深远影响力。2022年8月时任美国联邦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访问台湾,如今已过去3年多,后续的连锁反应才在日本逐渐浮现。
彭博(Bloomberg News)报导,佩洛西(Nancy
Pelosi)2022年8月初造访台湾时,外界普遍预期会引发北京当局强烈反弹;这是25年来首位美国极具影响力的政治人物访台。
中国随后果然大幅加强对台军事演习,包括多次跨越美国划定的台湾海峡中线,以抗议佩洛西访台。然而,在中国进一步发射弹道导弹越过台湾上空,甚至落进日本专属经济区(EEZ)后,一连串连锁效应随之展开。
曾在日本防卫省任职的小木洋人表示:“那一刻对一般日本民众而言敲响了某种警钟。”他指出,日本社会那年年底已坚定支持国家安全战略做出重大调整。
根据彭博的报导,小木洋人目前在日本智库地缘经济学研究所担任主任研究员,他本月稍早受访时说明,这起发生于2022年8月的事件对日本国会议员和民众造成重大影响。
尽管反对党议员过去强烈反对增加国防支出,但到了2022年底,相关辩论已经从是否实行转向如何筹措经费。
时至今日,日本国防产业已成为这个亚洲第2大经济体最活跃领域之一。
佩洛西访台及其后续发展,让更多人意识到台湾在日本安全格局中所扮演的角色,也为日中最新外交纷争埋下部分伏笔;这次争端导火线是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公开表态,如果中国入侵台湾,可能引发日方采取军事回应。
其实,日本的国安观念早于2022年前就已出现显著变化。美国1940与1950年代占领日本期间,和平主义深植于日本政治体制,尽管如此,日本仍发展出自卫队,且对自卫队运作及规划的限制逐渐放宽。
已故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更推动扩张自卫队能力,不过他的提案有时并不受民众欢迎。
回顾2022年2月,小木洋人表示,当时俄罗斯全面侵略乌克兰,引发日本民众积极讨论中国可能对台湾采取何种行动。
小木洋人指出,佩洛西2022年8月初访问台湾后,北京当局就发射导弹落入日本专属经济区,这清楚表明中国是“真正的安全威胁”。
民调也显示日本民众看法有所转变,“朝日新闻”于2022年5月发布一项民调显示,有超过60%受访者支持加强日本的国防,创下新高纪录。
在中国发射导弹落入日本专属经济区后,也有大约相同比例的受访者支持日本拥有“反击”能力。
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日本国会内部对于自民党政府欲增加防务支出的阻力逐渐减弱。
日本政府便于2022年12月16日在内阁会议上通过国家安全保障战略(NSS)等新版的安保3文件,内容载明日本将拥有反击能力,从2026年度起将陆续部署长程弹道导弹。
新版安保文件也载明,持续扩军的中国是“空前最大的战略挑战”。
此外,从2023年度起的5年间防卫力整备经费将编列约43兆日圆,包含基础建设等国防能力的补强预算在内,2027年度国防经费将达国内生产毛额(GDP)的2%;目前日本国防开支约占GDP的1.8%。
日本学习院大学法学教授、地缘经济学研究所研究员江藤名保子表示,2022年对于日本企业来说也是一个“觉醒时刻”。
江藤名保子本月接受媒体访问时说道,许多日本企业在2022年之后设立了专门的经济安全部门。
正是在这种日本民众和企业界对于中国风险日渐敏感的背景下,环绕“台湾有事”的议题于最近爆发。
高市早苗本月7日在日本众议院接受质询时说道,若“台湾有事”伴随对方使用武力的情况,有可能构成安全保障法制中,日本能够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存亡危机事态”,但仍要看实际发生的个别具体情况。
不出所料,中国强烈抨击高市早苗此番言论,并采取经济反制措施。
但高市早苗及其内阁在日本的支持率原本就很高,如今更攀升到大约70%。
佩洛西3年多前访问台湾时,恐怕很难料想到日本会加强防卫。
江藤名保子说道:“日后回顾2022年时,我们会视其为迈向新时代转型的开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