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中国街头的女性外卖骑手 正以惊人的速度暴增

中国街头的女性外卖骑手 正以惊人的速度暴增

文章来源: 北向财经 于 2025-11-16 13:42:23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中国街头的女性外卖骑手 正以惊人的速度暴增

中国街头的女性外卖骑手,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暴增。

单看某团平台,2022到2024这两年时间,女骑手数量就从51.7万涨到了70.1万,增速高达35.6%,是男性骑手增速的近两倍。

按理来说,女性更倾向于从事一些比较轻松的工作,比如文员、零售员、服务员等等,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女性,却骑上了电动车,一脚油门,踩进了男性就业的主战场。

你可千万别小瞧了这个现象,这背后是中国经济结构的深刻变革,也预示了我们未来经济的走向。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回看30年前的日本,它验证了一个经济铁律,那就是经济结构一变,女性的位置也会跟着变化。

上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曾高度繁荣,GDP年均增速保持在5%以上,工资、股票、房价一路飙升,人均GDP比美国还要高。

企业到处招人,可以说遍地是机会,当时的日本大学毕业生,平均能收到2.86份offer,可能你还没有毕业,就有好几家公司抢着要你,每个大学生都是抢手的香饽饽。

因为就业市场极度繁荣,日本女性也被供到了神坛上,在婚恋市场上极受欢迎,男性随随便便打份工,就能轻松养活一家人,女性即使不上班,也可以生活得很好。

女性如果愿意上班,都能轻松找到体面的工作,并且收益颇丰,完全能实现经济上的独立。

但好日子很快就结束了,90年代初,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经济开始断崖式下滑,随后就是失去的30年,日本就业市场陷入了冰河期。

企业大规模地倒闭,没倒闭的也疯狂裁员,工作岗位变得僧多粥少,而日本女性就成了最先被牺牲的那一批。



为什么企业裁员会优先选择女性呢?

一方面,企业觉得女性要生孩子、休产假,这是额外的负担。

另一方面,女性大多从事客服、文员这样的辅助性岗位,不是说这类岗位不重要,但在企业的眼中,经济上行期,这些岗位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可经济一旦进入下行通道,企业只能优先保住核心劳动力,日本经济以制造业为主,生产、研发、管理等核心岗位主要是男性,是企业的造血机器,所以大量的女性率先被裁员。

好在那时候的日本,已经成了全球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社保体系比较完善,家庭也普遍都有一定的积蓄,所以大多数日本女性放弃就业,选择了回归家庭,把工作岗位留给了男性继续卷,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后的十年,女性劳动参与率在逐年下滑。

但日本女性也就此跌下了神坛,经济上无法独立,精神上就不得不依附于男性,再加上经济长期低迷,日本男性也卷不动了,开始躺平,不婚、不育、不消费的宅文化兴起,女性在婚恋市场上的地位一落千丈。

所以你看,当宏观经济环境变冷时,女性其实是更容易被就业市场淘汰,这听起来很残酷,但它就是现实。

那么中国呢?会不会重复日本当年的老路?

我们这些年的经济增速在放缓,就业压力在加大,按理来说,我们也会像日本一样,女性回家,男性躺平。

但现实却恰恰相反,大量的中国女性骑上电动车,加入了外卖大军,风里来雨里去,干着跟男人一样最苦最累的活儿,她们没有依附于任何人,而是选择了自食其力。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呢?

核心原因在于,中国没有像日本当年一样经济断崖式地下滑,虽然传统的就业岗位确实在减少,人工智能替代了电话客服,扫码点餐替代了餐馆服务员,但新的平台经济的兴起,仍然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外卖、快递、网约车、网络直播等新业态,成了新的就业蓄水池。



对于女性来说,快递需要搬重物,对体力有要求,开网约车需要有驾照,还得投资买一辆车,网络直播需要能说会道或者有表演天赋,只有外卖的门槛最低,不要口才不要学历,也不需要本钱,有辆电动车就能干。

更重要的是,它的时间最灵活,每天照顾完老人、接送完孩子,趁着高峰期出去跑几单,就能养活自己。

在中国女性有限的选择之中,外卖或许不是最好的那个,但一定是最容易把握住的那个。

那么这条路能走通吗?

这就是中国跟日本当年最大的不同,日本女性选择了回家,男性选择了躺平,整个社会就陷入了低欲望的死循环,日本经济沦为一潭死水,30多年都爬不出通缩陷阱。

但是中国女性没有退回家庭,而是在新领域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也正是因为中国女性的这个选择,才让中国经济爆发出了强大的韧性。

道理很简单,一个社会只要大家仍然在坚持工作,经济就不可能持续滑坡。

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期,快递、外卖、网约车,这些都是过渡期的产物,是女性进入新经济形态的第一个跳板,外卖不是终点,而是她们在艰难时期撑起生活的支点,她们顶着风雨,踩着油门,一单一单地跑,不但撑起了自己的家庭,同时也撑住了这个经济体的底盘。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11)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十分罕见!美国高度敏感目标被曝光
中国祭"旅游警示",日本女议员呼吁反制!
8月突然辞职,前美联储理事库格勒涉多笔违规交易
2.7万亿资金,33万名赌客,他的贪婪到头了
全民反诈,不是把全民当成诈骗犯




24小时讨论排行

高市内阁罕见支持率持续高涨 中国恐错估高市韧性
中国飞日航班柜台现人龙 游客喊“政治与我无关”
反击日本,中国舆论掀“琉球地位未定论”
中国承诺跳票 采购美大豆不到3% 美农民撑不下去了
官媒继续开骂“撒泡尿照照自己几斤几两!“
反差强烈 日动画《鬼灭之刃》中国票房3天飙破3亿
中国驻美大使:欢迎愈来愈多美国民众访中国
“太子集团”天价比特币,被美国“黑吃黑”?
决裂后川普穷追猛打 格林:体会到爱泼斯坦案受害者的恐惧
纽约深夜爆仇亚群殴:一群人狂喊“我讨厌亚洲人”
中国对日本发出留学预警!指"治安形势不佳"风险上升
少林寺原住持释永信被正式批捕 罪名是…
成“重点猎物”?FBI警告:在美国讲中文者小心
特朗普私下重点讨论的不是毒品 而是马杜罗的命运和石油
全美吵翻!女子假扮“穷妈妈”打电话求奶粉 结果…
曾经轰动世界的七胞胎 如今28岁 各自开启不同人生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中国街头的女性外卖骑手 正以惊人的速度暴增

北向财经 2025-11-16 13:42:23
中国街头的女性外卖骑手 正以惊人的速度暴增

中国街头的女性外卖骑手,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暴增。

单看某团平台,2022到2024这两年时间,女骑手数量就从51.7万涨到了70.1万,增速高达35.6%,是男性骑手增速的近两倍。

按理来说,女性更倾向于从事一些比较轻松的工作,比如文员、零售员、服务员等等,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女性,却骑上了电动车,一脚油门,踩进了男性就业的主战场。

你可千万别小瞧了这个现象,这背后是中国经济结构的深刻变革,也预示了我们未来经济的走向。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回看30年前的日本,它验证了一个经济铁律,那就是经济结构一变,女性的位置也会跟着变化。

上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曾高度繁荣,GDP年均增速保持在5%以上,工资、股票、房价一路飙升,人均GDP比美国还要高。

企业到处招人,可以说遍地是机会,当时的日本大学毕业生,平均能收到2.86份offer,可能你还没有毕业,就有好几家公司抢着要你,每个大学生都是抢手的香饽饽。

因为就业市场极度繁荣,日本女性也被供到了神坛上,在婚恋市场上极受欢迎,男性随随便便打份工,就能轻松养活一家人,女性即使不上班,也可以生活得很好。

女性如果愿意上班,都能轻松找到体面的工作,并且收益颇丰,完全能实现经济上的独立。

但好日子很快就结束了,90年代初,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经济开始断崖式下滑,随后就是失去的30年,日本就业市场陷入了冰河期。

企业大规模地倒闭,没倒闭的也疯狂裁员,工作岗位变得僧多粥少,而日本女性就成了最先被牺牲的那一批。



为什么企业裁员会优先选择女性呢?

一方面,企业觉得女性要生孩子、休产假,这是额外的负担。

另一方面,女性大多从事客服、文员这样的辅助性岗位,不是说这类岗位不重要,但在企业的眼中,经济上行期,这些岗位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可经济一旦进入下行通道,企业只能优先保住核心劳动力,日本经济以制造业为主,生产、研发、管理等核心岗位主要是男性,是企业的造血机器,所以大量的女性率先被裁员。

好在那时候的日本,已经成了全球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社保体系比较完善,家庭也普遍都有一定的积蓄,所以大多数日本女性放弃就业,选择了回归家庭,把工作岗位留给了男性继续卷,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后的十年,女性劳动参与率在逐年下滑。

但日本女性也就此跌下了神坛,经济上无法独立,精神上就不得不依附于男性,再加上经济长期低迷,日本男性也卷不动了,开始躺平,不婚、不育、不消费的宅文化兴起,女性在婚恋市场上的地位一落千丈。

所以你看,当宏观经济环境变冷时,女性其实是更容易被就业市场淘汰,这听起来很残酷,但它就是现实。

那么中国呢?会不会重复日本当年的老路?

我们这些年的经济增速在放缓,就业压力在加大,按理来说,我们也会像日本一样,女性回家,男性躺平。

但现实却恰恰相反,大量的中国女性骑上电动车,加入了外卖大军,风里来雨里去,干着跟男人一样最苦最累的活儿,她们没有依附于任何人,而是选择了自食其力。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呢?

核心原因在于,中国没有像日本当年一样经济断崖式地下滑,虽然传统的就业岗位确实在减少,人工智能替代了电话客服,扫码点餐替代了餐馆服务员,但新的平台经济的兴起,仍然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外卖、快递、网约车、网络直播等新业态,成了新的就业蓄水池。



对于女性来说,快递需要搬重物,对体力有要求,开网约车需要有驾照,还得投资买一辆车,网络直播需要能说会道或者有表演天赋,只有外卖的门槛最低,不要口才不要学历,也不需要本钱,有辆电动车就能干。

更重要的是,它的时间最灵活,每天照顾完老人、接送完孩子,趁着高峰期出去跑几单,就能养活自己。

在中国女性有限的选择之中,外卖或许不是最好的那个,但一定是最容易把握住的那个。

那么这条路能走通吗?

这就是中国跟日本当年最大的不同,日本女性选择了回家,男性选择了躺平,整个社会就陷入了低欲望的死循环,日本经济沦为一潭死水,30多年都爬不出通缩陷阱。

但是中国女性没有退回家庭,而是在新领域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也正是因为中国女性的这个选择,才让中国经济爆发出了强大的韧性。

道理很简单,一个社会只要大家仍然在坚持工作,经济就不可能持续滑坡。

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期,快递、外卖、网约车,这些都是过渡期的产物,是女性进入新经济形态的第一个跳板,外卖不是终点,而是她们在艰难时期撑起生活的支点,她们顶着风雨,踩着油门,一单一单地跑,不但撑起了自己的家庭,同时也撑住了这个经济体的底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