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婚礼最密集的月份与拒绝份子钱的年轻人

婚礼最密集的月份与拒绝份子钱的年轻人

文章来源: 人物 于 2025-11-08 20:36:39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婚礼最密集的月份与拒绝份子钱的年轻人

十月,向来是婚礼最密集的月份,也是份子钱负担最重的月份。三年前,一份《2022职场人国庆长假调查》数据显示,仅是国庆期间,职场人给出的份子钱人均高达2369元。社交媒体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发帖求助,如何体面地拒绝份子钱。

「份子钱」,这份源于乡土社会的习俗,本意是作为一种众筹方式,宗族邻里在婚丧嫁娶时送礼出钱,形成人情互助。社会学家阎云翔在《礼物的流动》中写道,中国社会的礼物体系是一种「循环的社会关系」,人们在礼尚往来的不断往复中,确认彼此的位置,延续一种互相依存的秩序。礼金并非简单的金钱往来,而是社会信任和情感债务的具体化,是「我在你心中有位置」的象征。

但当亲缘、地缘关系逐渐松动,城市化、流动化让这种「礼物循环」失去了稳定的网络支撑,份子钱的互惠逻辑开始变形。原本用于「维系关系」的仪式,反而成了「衡量关系」的工具。于是,礼金不再是祝福,变成一种被量化的人情负担。

最近,我们发起了一次征集,试图探讨份子钱在今天的社交关系里到底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在人情社会与现代关系中,大家又如何取舍?我们收到了200多份回复。在网络空间,拒绝份子钱往往伴随着鼓励和干脆,但大家写下的故事里,则有更多的内耗和犹豫,难堪和愧疚。

这些征集里,我们发现,在默认的「份子钱」习俗下,婚礼邀请正失去本身的意义,很多人谈到收到邀请的那一刻,心里就开始算账,在面子、情感、金钱中反复衡量,而最终,「不管出还是不出,内心的煎熬和纠结是新人无法体会的。」很多时候,份子钱作为人情账,不仅没能达到延续关系的目的,反而变成情感绑架,加速了关系的破裂和结束。

对份子钱的重新思考,也是对现代关系的重新理解。我们选择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故事与你们分享。在份子钱带来的猜测、攀比、算计背后,也有一些人正尝试用另一种方式替代,让它变成一份真正的祝福。

高额的份子钱让我实在无法承受

@嘶哑 28岁北京

因为身边的朋友相对比较多,这几年又是朋友们集中结婚的时期,我近3年参加的婚礼有10场以上,有的是到现场参与,有的是线上包份子钱,远程送上祝福。朋友们的爱情都陆续结果了,我的钱包也变得越来越空。按照我们当地的习俗,份子钱需要包五百到一千,我基本上会包六百,好的朋友包一千甚至更高,婚礼参加得我捉襟见肘。

去年刚给一个好朋友的婚礼远程包了份子钱,一位高中学长就向我发来了婚礼邀请,我们家乡是一个地方的,大学又是同一所学校,可能一年会聊上一两次天,回老家也会一起聚聚。他邀请我回老家参加他的婚礼,出于情面,我热情答应下来,说有空我就回去。但我内心其实很不情愿,回家一趟往返交通费上千不说,份子钱又是一大笔支出。婚礼前一周,他又向我发出了邀请,我先送上了婚礼祝福,然后表示很抱歉工作繁忙没法回去,我们的习惯是远程包礼会在对方婚礼当天微信转账份子钱,但他的婚礼当天,我选择了遗忘——既没有送上祝福,也没有送上红包。

其实这对我来说是一件很难堪的事情,后续我没法假装什么都没发生,继续和对方相处。实际情况是,我们自从他婚礼之后,再也没聊过天了。他没有主动找过我,我也没有再找过他。每次回到老家,我都还会想起这件事,心里会觉得过意不去,觉得是不是当时包上一份份子钱会不这么内耗一些,关系也自然一些。但高额的份子钱又让我实在无法承受。时至今日,我仍然选择装死。

关于包份子钱这件事,我一直不太能接受,一是我自己并不打算办婚礼,即便办了也是非常小型的,我不希望收朋友们的份子钱;二是我觉得朋友之间祝福远比金钱重要,我愿意给朋友买表达心意的结婚礼物,价格可高可低,但出于传统习惯,我最终仍然选择了送钱。我真的很希望有一天朋友在邀请我参加婚礼的时候,能告诉我这场婚礼不收任何份子钱,大家可以用其他祝福的形式代替。我衷心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药丸 27岁 惠州

大学舍友,在大学的时候挺要好,但毕业以后渐行渐远,见面次数变少,到了不同的城市,圈子也不一样,联系得就少了。只有偶尔有想起对方的事才发消息感慨一下。

刚开始在朋友圈看到她订婚的消息,我假装没看到,也没有点赞。后来她发来消息,说她到了我们曾经去过的地方。我很激动,问她去干什么。她说是和男朋友一起。我当时感觉这份子钱是逃不掉了,索性就自己主动提吧,于是问她是结婚对象吗,她说是的,马上要办婚礼了,不大办就简单走个流程。

本来她也没有邀请我,我想她大概也是不想因为份子钱让我尴尬。但我莫名其妙生出一种想法,觉得我应该参加她的婚礼。于是主动问她时间地点,还说自己一定去。但冷静下来以后,又开始为要给的份子钱感到痛苦,本身也没有很富裕,自己还在省钱攒钱,份子钱加上来回交通住宿费,又是劳心劳力的一次社交任务。我很后悔,不知道自己当时是怎么想的。但后来我想,大概在友谊和金钱面前,我还是本能地、或是为了面子地,选择了友谊。

后来为了省去交通费和住宿费,我还是决定直接微信转账,再编辑一段话说不去了。但因为微信红包只能小于200,我又选了一份三百多的微信礼物加上199的红包一起发给了她,我想这金额不大,但心意应该是足够了。结果她没有收我的礼物和红包,说心意收到了,份子钱就不用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还我。即使我又编辑了好多文字想要说服她,收了我这一点点的小礼物,但她终究是岔开话题,没有再收。

我很羞愧,我应该知道她不是那种为了份子钱邀请我去她婚礼的人,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对金钱的窘迫和渴望让我忘记了该怎么面对纯粹的情谊。我们曾经是比较要好的,虽然我不是那种和别人经常聊天交心的人,但我们也有过很温暖的回忆和陪伴,也曾一起到偏远的地方熬夜唱歌,一起骑着小电驴拉行李。

或许是她后来发展越来越好,有好的男朋友,好的工作,好的人际圈子,而满怀嫉妒的我和她渐渐疏远,也不知道该怎么和一个我羡慕嫉妒的人正常交往吧。 这大概不能算是我拒绝份子钱,而是我想要拒绝份子钱但最后还是给了,而对方却拒绝了我的份子钱。我们的关系我不知道会有什么变化,她始终是温暖的、得体的、大度的,而我只是愈发羞愧无法面对她的善意。

我想,不是份子钱改变了我们之间的关系,而是我自己的心原本就给这段友谊上了锁。份子钱是外人之间用来加深羁绊或利益交换的工具,却成了真正的朋友之间真诚祝福的阻碍。我想以后,我不会再主动给份子钱了,毕竟我真正的朋友想要的不是我的份子钱,而是我与她们分享纯粹喜悦的情谊。

@羊羊 28岁 乌兰察布

同年兵的朋友,我们曾经关系挺好,只不过不在一个城市,平时也很少聊天。他结婚挺突然的,是我们几个人中的第一个。我送上了口头祝福,只不过到婚礼那天,我觉得很没必要,就没去。我们这边风气随礼千元起步,我当时捉襟见肘,新房装修每月开销也很大,最后也没随礼。

一年之后我们因为工作关系见了面,还像从前一样聊聊工作,聊聊单位,但我不知道为什么,不管见几次面,他总是有意无意地点我,问我什么时候结婚,怎么办婚礼,可能这在他看来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我小时候印象里爸妈出去随礼,从最开始的200,慢慢变成500,亲戚之间数额会更大一点。我明白这是一种祝福的方式,工作之后陆陆续续地也随大流随了万元多,但有时候一些无关紧要的人也会邀请你。本身关系一般,不随脸上不好看,随了自己的生活可能会受点影响,一个月有两三个结婚的,甚至有五个的,这些钱最后虽然也会还回来,但我不想因为这些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明年4月我也要结婚了,我不想像他们一样把单位里的人叫个遍。

@纯牛马 27岁 深圳

曾经很要好的初中同学,一直到大学,也会彼此卡点祝对方生日快乐。但大学毕业,彼此工作生活的城市很远,聊天就变少了。只剩朋友圈的点赞之交。

因为距离太远,她发来婚礼邀请,我借口假期票不好买拒绝没去。拒绝前我也很纠结,很担心别人觉得我眼里只有钱没有情谊。但是去一趟来回机票一千多,如果请假,要扣好几百一天,加上份子基本都不低于800,怎么都要三四千块,差不多是我一个月的生活费。最重要的是由于某些不可抗因素,我本人无法在国内结婚,基本不存在收回份子钱的机会。我觉得单方面出份子对我来说不是很公平,而且只要去参加一次,就无法拒绝之后朋友的婚礼邀请,索性就不去了。

那之后我们很少再聊天,甚至朋友圈点赞互动都逐渐没有了。份子钱虽然看起来是互相平等的祝福形式,但暗含很多复杂的情况。曾经觉得给不给都无所谓只是形式而已,但如果真的不给份子钱影响不止是钱包还有交情。份子钱对独身或者不婚的人是一种「惩罚」,不管出还是不出,内心的煎熬和纠结是新人无法体会的。



即使随了礼,

我们之间也不会有更多联系

@go 29岁 北京

在接到高中同学的婚礼邀请时,我送了祝福,拒绝了份子钱。自从我去外地,我们已经三五年没联系,她也没告诉我她结婚对象的情况。

刚开始我想随一点份子钱吧,就当是个联系。但婚礼一天一天逼近,我再想,我随与不随对我们的关系都没有任何影响。随了我们也不会经常联系,我自己结婚也是比较遥远的事,想想就算了,随一点人家可能还笑话,多了自己又觉得不值,后来干脆不随了,一切随缘吧,不想再刻意去维护任何关系了。

@小孙 30岁 北京

曾经的高中同学结婚邀请我时,我推说有事无法到场。一开始很不开心,觉得怎么都要来跟我讲。真的拒绝以后又有点愧疚,毕竟同学一场,而且是人家的喜事。但是再来一次还是会拒绝的,毕竟时间精力都很有限,不想为了别人的事情更改自己的计划。

份子钱大概是成人世界维系关系的方式吧,见证彼此的关键人生节点,假装大家还在一条路上,有着同样的时间节律。但其实可能已经不同了。

@南小橘 33岁 北京

从2022年入职开始,就基本拒绝参加所有人的婚礼,也没有给任何份子钱,包括初中高中大学同学。其实内心有过挣扎,婚礼邀请是发在朋友群里的,其他朋友很开心地表示一定会去,也确实去了,显得我非常冷淡。但思来想去,不能因为这一时半刻的内耗真的go through all the trouble去参加婚礼,最后硬着头皮婉拒。

结果证明,参不参加婚礼,给不给份子钱,关系都一样会疏远。大家结婚之后就忙于家庭,特别是女性,忙着生孩子,根本没有时间联系。

份子钱是上一代人的人情往来方式,并不适用于这一代人,一方面经济下行大家都穷,工资很可贵,工作也很忙,加班是常态。另一方面大家四散各处,全国全世界都有,参加婚礼很难实现,婚礼成本也很高,份子钱也水涨船高。也有很多人都不考虑结婚生育,至少我大概率这辈子都不会结婚,就觉得没必要用份子钱去维系朋友关系,可以用其他的方式与朋友交往。

@董姨 45岁 湘潭

当年拒绝给份子钱的时候,是带着一份勇气的,也想印证一下是否会被「拉黑」,也的确被拉黑了。很正常的做法,当拒绝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了。无法拒绝的,份子也没回本。人到中年回头想想,拒绝不拒绝都会让人渐行渐远,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是心里有没有负担。

看过张踩铃一个视频,讲她婆婆参加婚礼随礼的事,加拿大的人送生活用品,我想起父母讲他们结婚时,收到了六个暖瓶、十几床床单。随礼,是全世界人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个人还是希望能一直保留下去。至于份子钱多与少,谁又能出个标准呢?没有标准,就像永远说不清感情到什么程度是真感情一样。

@胖桃 27岁 大连

是小学开始就是朋友的闺蜜,曾经我引以为傲超过十年的「老」朋友。她不经意间跟我提及了结婚的日期,地点,但却没有说伴娘的事情。其实我一直默认,我会是她的伴娘,毕竟我们一直都那么要好。那之后,这成了我心里的一个疙瘩,让我觉着这么多年的友情似乎只是我一厢情愿。再后来,我是真的忘记了她结婚的日期,结婚的第二天才从朋友圈得知了这件事,当时想过补上份子钱,却又经济拮据。毕业后我一直没有工作,始终坚持考公,也不好意思找爸妈要钱去处理我的人情。

我男朋友问了我一个很扎心的问题,「以后你们还能见几面呢?」,是呀,以后又能见几面呢,怕是一面都不会有了。就当这是断绝往来的信号吧,给自己的友情一个体面的结束。成年人的心照不宣大概就是这样,之后我们就从彼此的世界里消失了。

@Abby 海外

刚工作的时候,在国内的朋友陆续结婚,一开始脸皮薄,对于那种十多年交情的朋友结婚都会给1000红包。到后来哪怕认识十多年,只要不是私信通知到我的,都一律当作不知道,再也没有随过礼。

有一个同学认识十多年了,关系特别好,家长也都知道我们关系很好,但近几年没有联系,只是回国能勉强见一面。他结婚的时候,只在几个人的小群里说了要结婚,也没有私信我,因为有时差,而且大部分没用的群都是屏蔽的,我看见他消息时都已经过去很久了,最后就当没看见处理,也没有给份子钱。

我觉得他们通知我结婚,我回了祝福,大家都是看在往日的情分上,其实也没必要再有过多的金钱往来了。该断了的关系是留不住的。刚开始会犹豫一下觉得都认识那么久,但一想到自己要真金白银地付出在一段已经结束了的关系上,也觉得很不值得,再也没有要转钱的念头。后来发现,这么做非常对得起自己的感受,不会大晚上睡不着,坐起来抽自己一嘴巴:我当时为啥要随份子!明明很多人已经成为微信列表里的陌生人,很多年没有说过话了。

@阿不宽 30岁 北京

高中玩得最好的一帮朋友中的一个,说他要结婚了,作为昔日好友,他很真诚地邀请我去参加婚礼,可是我想着我们快十年没见,彼此已经生疏,而且婚礼上也不认识其他人,去了也尴尬。如果不去,只给份子钱也没必要,毕竟日后大家大概率还是没什么交集,我们也在不同的城市,而我是不婚主义者。我就没给他份子钱。那以后,他再也没跟我有过任何互动。



任何关系,不要轻易拿金钱来考验

@仙女儿 30岁 成都

高中同学发来婚礼邀请,曾经关系一般,我已读不回。当没看见,因为本来就不熟。

我也确实担心送出去的份子钱收不回来,会衡量所有成本。我有一次参加一个关系很好的高中同学的婚礼,从成都跑到贵阳,来回路费加份子钱加送的礼品,零零散散大概有2000元。但是婚礼过后没多久,我发现这个来往多年的朋友非常不值得我付出这么多,倘若我是在婚礼之前发现他是什么样的人,我不可能会去参加他的婚礼,花这么多钱和时间。这是我人生中非常后悔的一件事情,最主要是对这个人感到很失望。

@辰念 31岁 南京

男朋友学生时代很好的朋友,结婚时男朋友有事去不了,我带着满满的份子钱到了现场,为他们的爱情感动落泪。可半年后,我和男朋友结婚,他们来了两个人,却只回了当初我们给过去的一半份子钱。

记账时我和我老公都沉默了。后来,他们孩子出生,邀请我们去满月酒,老公碍于面子,还是想发个红包过去,被我拒绝。我们最后选择人不去不给钱,毕竟谁也不想当冤种。那之后我们几乎很少联系。不一定是因为份子钱,可能大家有了家庭孩子,都忙,联络就少了。但是确实在我心里,他已经算不得一个能让我深交的朋友了。

任何关系,不要轻易拿金钱来考验。如果钱代表心意,若是得不到等价的回应,那是真的赔了朋友又折兵。但换句话说,连等价情谊都无法做到的朋友,考验失败,只能出局。

@k同学 29岁 北京

对方是高中关系很好的同学,大学时候也紧密联系了一段时间,但慢慢渐行渐远。他结婚时我说我不结婚也不想给礼金,我没有太犹豫,他最开始有点生气问我是什么意思,我说我觉得异性恋婚姻很没意义我不想卷进这些事情。但他还是希望我去,我说那我按照吃顿饭的钱给你饭钱吧,他说行。那之后我们还是慢慢不联系了。

份子钱是一个挺好的检验器,我觉得很唏嘘,之前觉得很好的人,突然间用特别古老的语言发来婚礼请柬,有一种ta终究还是投降了的感觉,也许从来也没想过抵抗?如果是可以理解我是不喜欢这种制度的人,一定是可以一直做朋友的,反过来无法理解和接受我,也没必要保持朋友了。

@兜小发 44岁 上海

目前没有拒绝过谁,估计也没什么朋友会邀请了,因为这个年龄,还有经历,让我对友情祛魅,对所谓的亲情也祛魅了。

我印象很深的有两件事,一件是我高中好友,她生娃的时候,我在外地,托老家的朋友随了500元,还微信表达了歉意。后来她来上海出差,我请吃,请玩一条龙,招待周全。等我生娃时,满月和百天都邀请了,她都说有事来不了,微信东扯西扯,就不提还礼的事。后来觉得实在唤不醒一个装睡的人,就删除好友。疫情时她来,问我为啥删了,我就一股脑说了,然后礼金是还了,隔阂也是留下了,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还有一个是上班后的「挚友」,我知道她妈妈生她难产过世,和她交好后,更是把她当妹妹。她结婚,我包了2000元的大红包给她。然后过了一年,她离婚了,直接也不理睬我了。我结婚生娃,她都无动于衷,仿佛她离婚,全世界都欠她的,何况我这么一个陌生人。

这两件事之后,我远离这些关系,即使两个人感觉挺好,我对友情也保持着冷静,说不定哪天成为陌生人,不投资友情,太累,除了至亲的亲人,其实都是白扯的。 至亲,亲戚互动比较好,可以走礼。其他就算了吧,人心隔肚皮。



如果把份子钱只看做礼物和祝福,

会简单一点

@元宝 29岁 北京

一些不太熟悉的高中同学,我都不给份子钱。拒绝的过程很丝滑,一开始我还会问周围的亲戚朋友,谁谁谁结婚你给多少。后来经历过给800块,对方回馈一大份伴手礼的心意,也经历过给2000块并送礼物,对方连句谢谢都不回的情况。

后来就不问了,我自己判断和这个人曾经的情感往来,值得就给,非常值得就多给,不值得就不给。我个人把份子钱定义为,「对曾经关系的阶段性总结」,过去关系很好的朋友就算不给我发请柬,只发了朋友圈,我也会私聊送上红包。

有一位甚至是我的前男友,他本身是非常好的人,言行举止给了我很多启发,所以他结婚时我非常开心地送上了祝福。还有一些朋友,在与他们相处的过程中,我觉得自己为人处事不太成熟,对方包容和体谅了我,在她结婚时我也会怀着感激之情,以份子钱的方式送上我的祝福。至于很久没有联系,甚至相处时关系就一般的同学,基本上就是言语祝福,尤其是群发电子请柬更是让人觉得非常没有诚意,有时候就当没看见。

@奥利 29岁 北京

我是一个非常「心狠手辣」的人,只要不是师长和朋友,基本都不给份子钱。有些关系,本来就是基于人要在社会上谋生不得不缔结的,为了这种关系再花钱,我认为是双倍损失。只是份子钱这件事,大家段位不同,拒绝起来的成本也就不一样。

去年,一位仅仅加过微信,自从加上总共说了不超过10句话的小学同学,转来了她的婚礼邀请H5。我回复一句,祝百年好合,然后再无表示。大多数要份子钱的人跟她相似,不明说,不强要,只碰运气,万一有人给呢?我称他们为「概率大师」,有枣没枣打一竿子。

还有一些段位就比较高了。一位亲戚家的孩子,跟我同龄,今年结婚。也是多年没有联系,他只字未提结婚,上来先跟我一番畅聊,询问了不少我工作和生活的问题,充分展现出对我的羡慕和认可,又透露给我不少老家亲戚的八卦。我跟他聊得正开心,他才甩出王炸,邀请我回老家参加婚礼。我猝不及防,愣了一会儿,跟他索要了收货地址,送了他一个香薰作为结婚礼物,成本358块。虽然肉痛,我觉得比老家动辄1000块的份子钱划算。自那之后,我也长记性了,再有人跟我寒暄,我直接问:你找我是有什么事吗?

不过,相比于我的拒绝,还是发来结婚消息的人更残忍。明知已经是陌生人了,还要问,不就是为了份子钱吗?是不是真心邀请,关系里都有答案。既然他们敢问,我就敢装没看见。

省下来的份子钱,我给了真正的朋友们——在她们面前,我可以做真实的自己,我们互相都有共鸣和陪伴,不害怕吵架和矛盾。今年我最好的朋友结婚,我包了5200给她,我们俩都特别特别开心。

我们不避讳钱。她向我感慨,「怎么给了这么多!」「好开心啊!」我也很直接地告诉她,跟她认识这么多年,我一直都很受她照顾。我家境比不上她,读高中时,她总是在我生日时,若无其事地送一些我不舍得买的东西给我,比如上百块的书,几百块的衣服。一起出去玩,经常是她付打车费。对我来说,这笔份子钱是我等待很久的机会,很想明晃晃地表达感谢,谢谢你,一直以来都这么爱我。在转这笔钱的时候,我比收到钱还要幸福。

@阿明 29岁 厦门

我的高中同学,曾经关系非常好。前年的一次同学婚礼上,他说今年会结婚。我的情况特殊,我应该不会结婚,当时就跟他开玩笑说好贵哦,送的钱都收不回来。他就说你来我的婚礼不用出份子钱,我说好的。

果然,他今年国庆结婚。他没有私信我们,只是在朋友圈提前说了这件事,应该是想让想参加的去参加就好了。他是在乡下办的婚礼,我当时纠结了很久,要不要给他打钱,后来觉得虽然工作之后联系得不多,但之前的那份记忆还是很美好的。那我也不想把份子钱想得那么功利,那是他的人生大事,能够有这样一个小小心意,祝他们成立小家的时候开心一点也挺好的。如果把份子钱看作收益,衡量亏损的话,它就很现实,如果是看作一个祝福和礼物,它也会简单一点。

@空白 30岁 成都

一个高中时关系比较好的同学,大学毕业后很少联系,也不算完全断联。我们有个群,偶尔会在群内聊天,也知道最近几年他会结婚,但在收到他发的请柬那刻,纠结了挺久,还是告诉了他我不参加份子钱这种习俗。

其实在刚接到邀请时,没想过拒绝,后来可能经常提到这件事,我就在社交网络平台刷到了关于份子钱的讨论,我才了解到原来是可以拒绝份子钱的!拒绝份子钱的原因大致相同:本人距离婚姻可以说是遥遥无期,份子钱本来就是你来我往的人情交流,现在是我往,但是没有你来的机会呀!

在网上搜寻各种话术,临到要发的时候,又开始纠结了,怕这个事情断送了一段友谊,毕竟年龄越大朋友越少,但是不拒绝吧,我又觉得自己亏。嘴上说的是友谊不能用金钱去评判,但心里的感受也是真真的,纠结了很久,在拒绝和赠送两个选择中反复横跳,对话框里早就编辑好了话术,迟迟不敢发送。

最后其实是抱着失去这个朋友的打算发送了这段话的。我很惊喜,朋友并没有选择无视和责怪,反而表示理解,也邀请婚礼后一起玩,我心里的重担也彻底放下。现在我们虽然不见面,但是还是保持微信沟通,跟之前并没有什么不一样。

小的时候随大流,朋友结婚,送出一个大大的红包,红包越重,就觉得越能表达重视这段友谊,面上也更有光。现在自己赚钱了,每每送出一份份子钱,都会悄悄地肉疼一下,祝福朋友的心是真的,但是荷包的伤害也是真的,也开始思考,友谊的重量要和人民币张数对等吗?份子钱要成为我们联系的桥梁吗?它是友谊的见证吗?我想,之后如果还有朋友结婚,我依旧不会送出份子钱,但会送上我真心的祝福,如果我有一天结婚,我会邀请这一批好友免费吃席,希望他们是轻轻松松地来参加我的婚礼,不是带着负担来祝福。

@娉娉 32岁 北京

作为新人,我在拒绝份子钱。今年9月刚完婚。我们对婚礼的定义是简约和浪漫,只希望自己觉得重要的人,能参加自己人生重要时刻就可以,也只是邀请了一些重要的朋友(30人),发邀请函的时候就已经说明,如果时间方便就过来,如果实在觉得空手参加婚礼过意不去,可以带一份礼物,不要太昂贵。大多数朋友觉得挺有意思,所以婚礼我收到很有意义的礼物,感觉比单纯收到礼金要开心。

曾经重要的朋友,现在往往天南地北各自一方,有些甚至很少联系。但曾经的感情确实真实且热烈,谁都在少女时期对身边好友说过,「以后我一定做你的伴娘」、「真不知道我们未来老公怎么样」、「我一定要看到你穿婚纱的样子」。也许时光和距离以及不同的人生经历在冲淡说这些话时候的感情浓度,但我仍然相信当年说这句话时候的真切和快乐。

但是,要给好几年不联系的初中同学发过去一个请柬,再获得一个冰冷的红包,无疑在消磨美好的记忆。毕竟1000块钱对于不同人生经历的人重量是不同的,何必给对方增加负担?不想多年没联系,突然一个请柬过去,留给对方一个——「又一个过来要钱的」印象。

我拒绝了好几个同学的转账,一再重申有时间可以来玩,没时间也想跟你分享我要结婚的喜悦,真诚祝福就好啦!还是有很多朋友,虽然不能到现场,还是要地址寄过来礼物。

这有两个前提,父母的礼金,他们自己收,我们没有干涉。其次,我们已经给过礼金的朋友,有些朋友到场给了礼金,我们也收了。既然决定办婚礼,尽量减轻大家负担,快快乐乐地见证我们的幸福就好!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习近平才入座保镳紧张递上“三宝” 外网热议惊呼…
中国大妈穿军装在汉江边“大阅兵” 韩国网友炸锅
绿卡重大改革!给老人申请绿卡面临严查…
自己作死了 中国这一行业倒闭触目惊心
留学生为逃遣返 屠杀同胞一家6口 婴儿都未幸免




24小时讨论排行

被问急眼了,特朗普怒喷记者:虚假、令人作呕
养老是国家的义务,不是慈善也不是施舍
中国连锁“人民咖啡馆”遭批 人民网:“人民”一词不容亵渎
特朗普又盯上了美国肉价,“铁拳”挥向四巨头
乌克兰战略要地红军城岌岌可危 被俄8倍兵力包围
马斯克可能真觉得,造车没意思了
小鹏和特斯拉,谁是“物理AI”的未来?
共和党地方选举惨败,特朗普开始调整“话术”
白宫会议川普打瞌睡 现场媒体围拍 纽森:瞌睡唐又来!
芝加哥市长:请求联合国调查美国
川普称今年感恩节大餐比去年便宜25% 美联社:误导
马斯克要造晶圆厂!黄仁勋一语点破美梦
关门创纪录 川普呼吁把医疗补贴“发现金给人民”
川普“穿囚服绑十字架”雕像展出 太过逼真惹争议
佩洛西退休掀民主党世代革命 年轻人促老将让位
央视新闻联播曝光 习近平登舰视察细节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婚礼最密集的月份与拒绝份子钱的年轻人

人物 2025-11-08 20:36:39
婚礼最密集的月份与拒绝份子钱的年轻人

十月,向来是婚礼最密集的月份,也是份子钱负担最重的月份。三年前,一份《2022职场人国庆长假调查》数据显示,仅是国庆期间,职场人给出的份子钱人均高达2369元。社交媒体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发帖求助,如何体面地拒绝份子钱。

「份子钱」,这份源于乡土社会的习俗,本意是作为一种众筹方式,宗族邻里在婚丧嫁娶时送礼出钱,形成人情互助。社会学家阎云翔在《礼物的流动》中写道,中国社会的礼物体系是一种「循环的社会关系」,人们在礼尚往来的不断往复中,确认彼此的位置,延续一种互相依存的秩序。礼金并非简单的金钱往来,而是社会信任和情感债务的具体化,是「我在你心中有位置」的象征。

但当亲缘、地缘关系逐渐松动,城市化、流动化让这种「礼物循环」失去了稳定的网络支撑,份子钱的互惠逻辑开始变形。原本用于「维系关系」的仪式,反而成了「衡量关系」的工具。于是,礼金不再是祝福,变成一种被量化的人情负担。

最近,我们发起了一次征集,试图探讨份子钱在今天的社交关系里到底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在人情社会与现代关系中,大家又如何取舍?我们收到了200多份回复。在网络空间,拒绝份子钱往往伴随着鼓励和干脆,但大家写下的故事里,则有更多的内耗和犹豫,难堪和愧疚。

这些征集里,我们发现,在默认的「份子钱」习俗下,婚礼邀请正失去本身的意义,很多人谈到收到邀请的那一刻,心里就开始算账,在面子、情感、金钱中反复衡量,而最终,「不管出还是不出,内心的煎熬和纠结是新人无法体会的。」很多时候,份子钱作为人情账,不仅没能达到延续关系的目的,反而变成情感绑架,加速了关系的破裂和结束。

对份子钱的重新思考,也是对现代关系的重新理解。我们选择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故事与你们分享。在份子钱带来的猜测、攀比、算计背后,也有一些人正尝试用另一种方式替代,让它变成一份真正的祝福。

高额的份子钱让我实在无法承受

@嘶哑 28岁北京

因为身边的朋友相对比较多,这几年又是朋友们集中结婚的时期,我近3年参加的婚礼有10场以上,有的是到现场参与,有的是线上包份子钱,远程送上祝福。朋友们的爱情都陆续结果了,我的钱包也变得越来越空。按照我们当地的习俗,份子钱需要包五百到一千,我基本上会包六百,好的朋友包一千甚至更高,婚礼参加得我捉襟见肘。

去年刚给一个好朋友的婚礼远程包了份子钱,一位高中学长就向我发来了婚礼邀请,我们家乡是一个地方的,大学又是同一所学校,可能一年会聊上一两次天,回老家也会一起聚聚。他邀请我回老家参加他的婚礼,出于情面,我热情答应下来,说有空我就回去。但我内心其实很不情愿,回家一趟往返交通费上千不说,份子钱又是一大笔支出。婚礼前一周,他又向我发出了邀请,我先送上了婚礼祝福,然后表示很抱歉工作繁忙没法回去,我们的习惯是远程包礼会在对方婚礼当天微信转账份子钱,但他的婚礼当天,我选择了遗忘——既没有送上祝福,也没有送上红包。

其实这对我来说是一件很难堪的事情,后续我没法假装什么都没发生,继续和对方相处。实际情况是,我们自从他婚礼之后,再也没聊过天了。他没有主动找过我,我也没有再找过他。每次回到老家,我都还会想起这件事,心里会觉得过意不去,觉得是不是当时包上一份份子钱会不这么内耗一些,关系也自然一些。但高额的份子钱又让我实在无法承受。时至今日,我仍然选择装死。

关于包份子钱这件事,我一直不太能接受,一是我自己并不打算办婚礼,即便办了也是非常小型的,我不希望收朋友们的份子钱;二是我觉得朋友之间祝福远比金钱重要,我愿意给朋友买表达心意的结婚礼物,价格可高可低,但出于传统习惯,我最终仍然选择了送钱。我真的很希望有一天朋友在邀请我参加婚礼的时候,能告诉我这场婚礼不收任何份子钱,大家可以用其他祝福的形式代替。我衷心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药丸 27岁 惠州

大学舍友,在大学的时候挺要好,但毕业以后渐行渐远,见面次数变少,到了不同的城市,圈子也不一样,联系得就少了。只有偶尔有想起对方的事才发消息感慨一下。

刚开始在朋友圈看到她订婚的消息,我假装没看到,也没有点赞。后来她发来消息,说她到了我们曾经去过的地方。我很激动,问她去干什么。她说是和男朋友一起。我当时感觉这份子钱是逃不掉了,索性就自己主动提吧,于是问她是结婚对象吗,她说是的,马上要办婚礼了,不大办就简单走个流程。

本来她也没有邀请我,我想她大概也是不想因为份子钱让我尴尬。但我莫名其妙生出一种想法,觉得我应该参加她的婚礼。于是主动问她时间地点,还说自己一定去。但冷静下来以后,又开始为要给的份子钱感到痛苦,本身也没有很富裕,自己还在省钱攒钱,份子钱加上来回交通住宿费,又是劳心劳力的一次社交任务。我很后悔,不知道自己当时是怎么想的。但后来我想,大概在友谊和金钱面前,我还是本能地、或是为了面子地,选择了友谊。

后来为了省去交通费和住宿费,我还是决定直接微信转账,再编辑一段话说不去了。但因为微信红包只能小于200,我又选了一份三百多的微信礼物加上199的红包一起发给了她,我想这金额不大,但心意应该是足够了。结果她没有收我的礼物和红包,说心意收到了,份子钱就不用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还我。即使我又编辑了好多文字想要说服她,收了我这一点点的小礼物,但她终究是岔开话题,没有再收。

我很羞愧,我应该知道她不是那种为了份子钱邀请我去她婚礼的人,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对金钱的窘迫和渴望让我忘记了该怎么面对纯粹的情谊。我们曾经是比较要好的,虽然我不是那种和别人经常聊天交心的人,但我们也有过很温暖的回忆和陪伴,也曾一起到偏远的地方熬夜唱歌,一起骑着小电驴拉行李。

或许是她后来发展越来越好,有好的男朋友,好的工作,好的人际圈子,而满怀嫉妒的我和她渐渐疏远,也不知道该怎么和一个我羡慕嫉妒的人正常交往吧。 这大概不能算是我拒绝份子钱,而是我想要拒绝份子钱但最后还是给了,而对方却拒绝了我的份子钱。我们的关系我不知道会有什么变化,她始终是温暖的、得体的、大度的,而我只是愈发羞愧无法面对她的善意。

我想,不是份子钱改变了我们之间的关系,而是我自己的心原本就给这段友谊上了锁。份子钱是外人之间用来加深羁绊或利益交换的工具,却成了真正的朋友之间真诚祝福的阻碍。我想以后,我不会再主动给份子钱了,毕竟我真正的朋友想要的不是我的份子钱,而是我与她们分享纯粹喜悦的情谊。

@羊羊 28岁 乌兰察布

同年兵的朋友,我们曾经关系挺好,只不过不在一个城市,平时也很少聊天。他结婚挺突然的,是我们几个人中的第一个。我送上了口头祝福,只不过到婚礼那天,我觉得很没必要,就没去。我们这边风气随礼千元起步,我当时捉襟见肘,新房装修每月开销也很大,最后也没随礼。

一年之后我们因为工作关系见了面,还像从前一样聊聊工作,聊聊单位,但我不知道为什么,不管见几次面,他总是有意无意地点我,问我什么时候结婚,怎么办婚礼,可能这在他看来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我小时候印象里爸妈出去随礼,从最开始的200,慢慢变成500,亲戚之间数额会更大一点。我明白这是一种祝福的方式,工作之后陆陆续续地也随大流随了万元多,但有时候一些无关紧要的人也会邀请你。本身关系一般,不随脸上不好看,随了自己的生活可能会受点影响,一个月有两三个结婚的,甚至有五个的,这些钱最后虽然也会还回来,但我不想因为这些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明年4月我也要结婚了,我不想像他们一样把单位里的人叫个遍。

@纯牛马 27岁 深圳

曾经很要好的初中同学,一直到大学,也会彼此卡点祝对方生日快乐。但大学毕业,彼此工作生活的城市很远,聊天就变少了。只剩朋友圈的点赞之交。

因为距离太远,她发来婚礼邀请,我借口假期票不好买拒绝没去。拒绝前我也很纠结,很担心别人觉得我眼里只有钱没有情谊。但是去一趟来回机票一千多,如果请假,要扣好几百一天,加上份子基本都不低于800,怎么都要三四千块,差不多是我一个月的生活费。最重要的是由于某些不可抗因素,我本人无法在国内结婚,基本不存在收回份子钱的机会。我觉得单方面出份子对我来说不是很公平,而且只要去参加一次,就无法拒绝之后朋友的婚礼邀请,索性就不去了。

那之后我们很少再聊天,甚至朋友圈点赞互动都逐渐没有了。份子钱虽然看起来是互相平等的祝福形式,但暗含很多复杂的情况。曾经觉得给不给都无所谓只是形式而已,但如果真的不给份子钱影响不止是钱包还有交情。份子钱对独身或者不婚的人是一种「惩罚」,不管出还是不出,内心的煎熬和纠结是新人无法体会的。



即使随了礼,

我们之间也不会有更多联系

@go 29岁 北京

在接到高中同学的婚礼邀请时,我送了祝福,拒绝了份子钱。自从我去外地,我们已经三五年没联系,她也没告诉我她结婚对象的情况。

刚开始我想随一点份子钱吧,就当是个联系。但婚礼一天一天逼近,我再想,我随与不随对我们的关系都没有任何影响。随了我们也不会经常联系,我自己结婚也是比较遥远的事,想想就算了,随一点人家可能还笑话,多了自己又觉得不值,后来干脆不随了,一切随缘吧,不想再刻意去维护任何关系了。

@小孙 30岁 北京

曾经的高中同学结婚邀请我时,我推说有事无法到场。一开始很不开心,觉得怎么都要来跟我讲。真的拒绝以后又有点愧疚,毕竟同学一场,而且是人家的喜事。但是再来一次还是会拒绝的,毕竟时间精力都很有限,不想为了别人的事情更改自己的计划。

份子钱大概是成人世界维系关系的方式吧,见证彼此的关键人生节点,假装大家还在一条路上,有着同样的时间节律。但其实可能已经不同了。

@南小橘 33岁 北京

从2022年入职开始,就基本拒绝参加所有人的婚礼,也没有给任何份子钱,包括初中高中大学同学。其实内心有过挣扎,婚礼邀请是发在朋友群里的,其他朋友很开心地表示一定会去,也确实去了,显得我非常冷淡。但思来想去,不能因为这一时半刻的内耗真的go through all the trouble去参加婚礼,最后硬着头皮婉拒。

结果证明,参不参加婚礼,给不给份子钱,关系都一样会疏远。大家结婚之后就忙于家庭,特别是女性,忙着生孩子,根本没有时间联系。

份子钱是上一代人的人情往来方式,并不适用于这一代人,一方面经济下行大家都穷,工资很可贵,工作也很忙,加班是常态。另一方面大家四散各处,全国全世界都有,参加婚礼很难实现,婚礼成本也很高,份子钱也水涨船高。也有很多人都不考虑结婚生育,至少我大概率这辈子都不会结婚,就觉得没必要用份子钱去维系朋友关系,可以用其他的方式与朋友交往。

@董姨 45岁 湘潭

当年拒绝给份子钱的时候,是带着一份勇气的,也想印证一下是否会被「拉黑」,也的确被拉黑了。很正常的做法,当拒绝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了。无法拒绝的,份子也没回本。人到中年回头想想,拒绝不拒绝都会让人渐行渐远,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是心里有没有负担。

看过张踩铃一个视频,讲她婆婆参加婚礼随礼的事,加拿大的人送生活用品,我想起父母讲他们结婚时,收到了六个暖瓶、十几床床单。随礼,是全世界人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个人还是希望能一直保留下去。至于份子钱多与少,谁又能出个标准呢?没有标准,就像永远说不清感情到什么程度是真感情一样。

@胖桃 27岁 大连

是小学开始就是朋友的闺蜜,曾经我引以为傲超过十年的「老」朋友。她不经意间跟我提及了结婚的日期,地点,但却没有说伴娘的事情。其实我一直默认,我会是她的伴娘,毕竟我们一直都那么要好。那之后,这成了我心里的一个疙瘩,让我觉着这么多年的友情似乎只是我一厢情愿。再后来,我是真的忘记了她结婚的日期,结婚的第二天才从朋友圈得知了这件事,当时想过补上份子钱,却又经济拮据。毕业后我一直没有工作,始终坚持考公,也不好意思找爸妈要钱去处理我的人情。

我男朋友问了我一个很扎心的问题,「以后你们还能见几面呢?」,是呀,以后又能见几面呢,怕是一面都不会有了。就当这是断绝往来的信号吧,给自己的友情一个体面的结束。成年人的心照不宣大概就是这样,之后我们就从彼此的世界里消失了。

@Abby 海外

刚工作的时候,在国内的朋友陆续结婚,一开始脸皮薄,对于那种十多年交情的朋友结婚都会给1000红包。到后来哪怕认识十多年,只要不是私信通知到我的,都一律当作不知道,再也没有随过礼。

有一个同学认识十多年了,关系特别好,家长也都知道我们关系很好,但近几年没有联系,只是回国能勉强见一面。他结婚的时候,只在几个人的小群里说了要结婚,也没有私信我,因为有时差,而且大部分没用的群都是屏蔽的,我看见他消息时都已经过去很久了,最后就当没看见处理,也没有给份子钱。

我觉得他们通知我结婚,我回了祝福,大家都是看在往日的情分上,其实也没必要再有过多的金钱往来了。该断了的关系是留不住的。刚开始会犹豫一下觉得都认识那么久,但一想到自己要真金白银地付出在一段已经结束了的关系上,也觉得很不值得,再也没有要转钱的念头。后来发现,这么做非常对得起自己的感受,不会大晚上睡不着,坐起来抽自己一嘴巴:我当时为啥要随份子!明明很多人已经成为微信列表里的陌生人,很多年没有说过话了。

@阿不宽 30岁 北京

高中玩得最好的一帮朋友中的一个,说他要结婚了,作为昔日好友,他很真诚地邀请我去参加婚礼,可是我想着我们快十年没见,彼此已经生疏,而且婚礼上也不认识其他人,去了也尴尬。如果不去,只给份子钱也没必要,毕竟日后大家大概率还是没什么交集,我们也在不同的城市,而我是不婚主义者。我就没给他份子钱。那以后,他再也没跟我有过任何互动。



任何关系,不要轻易拿金钱来考验

@仙女儿 30岁 成都

高中同学发来婚礼邀请,曾经关系一般,我已读不回。当没看见,因为本来就不熟。

我也确实担心送出去的份子钱收不回来,会衡量所有成本。我有一次参加一个关系很好的高中同学的婚礼,从成都跑到贵阳,来回路费加份子钱加送的礼品,零零散散大概有2000元。但是婚礼过后没多久,我发现这个来往多年的朋友非常不值得我付出这么多,倘若我是在婚礼之前发现他是什么样的人,我不可能会去参加他的婚礼,花这么多钱和时间。这是我人生中非常后悔的一件事情,最主要是对这个人感到很失望。

@辰念 31岁 南京

男朋友学生时代很好的朋友,结婚时男朋友有事去不了,我带着满满的份子钱到了现场,为他们的爱情感动落泪。可半年后,我和男朋友结婚,他们来了两个人,却只回了当初我们给过去的一半份子钱。

记账时我和我老公都沉默了。后来,他们孩子出生,邀请我们去满月酒,老公碍于面子,还是想发个红包过去,被我拒绝。我们最后选择人不去不给钱,毕竟谁也不想当冤种。那之后我们几乎很少联系。不一定是因为份子钱,可能大家有了家庭孩子,都忙,联络就少了。但是确实在我心里,他已经算不得一个能让我深交的朋友了。

任何关系,不要轻易拿金钱来考验。如果钱代表心意,若是得不到等价的回应,那是真的赔了朋友又折兵。但换句话说,连等价情谊都无法做到的朋友,考验失败,只能出局。

@k同学 29岁 北京

对方是高中关系很好的同学,大学时候也紧密联系了一段时间,但慢慢渐行渐远。他结婚时我说我不结婚也不想给礼金,我没有太犹豫,他最开始有点生气问我是什么意思,我说我觉得异性恋婚姻很没意义我不想卷进这些事情。但他还是希望我去,我说那我按照吃顿饭的钱给你饭钱吧,他说行。那之后我们还是慢慢不联系了。

份子钱是一个挺好的检验器,我觉得很唏嘘,之前觉得很好的人,突然间用特别古老的语言发来婚礼请柬,有一种ta终究还是投降了的感觉,也许从来也没想过抵抗?如果是可以理解我是不喜欢这种制度的人,一定是可以一直做朋友的,反过来无法理解和接受我,也没必要保持朋友了。

@兜小发 44岁 上海

目前没有拒绝过谁,估计也没什么朋友会邀请了,因为这个年龄,还有经历,让我对友情祛魅,对所谓的亲情也祛魅了。

我印象很深的有两件事,一件是我高中好友,她生娃的时候,我在外地,托老家的朋友随了500元,还微信表达了歉意。后来她来上海出差,我请吃,请玩一条龙,招待周全。等我生娃时,满月和百天都邀请了,她都说有事来不了,微信东扯西扯,就不提还礼的事。后来觉得实在唤不醒一个装睡的人,就删除好友。疫情时她来,问我为啥删了,我就一股脑说了,然后礼金是还了,隔阂也是留下了,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还有一个是上班后的「挚友」,我知道她妈妈生她难产过世,和她交好后,更是把她当妹妹。她结婚,我包了2000元的大红包给她。然后过了一年,她离婚了,直接也不理睬我了。我结婚生娃,她都无动于衷,仿佛她离婚,全世界都欠她的,何况我这么一个陌生人。

这两件事之后,我远离这些关系,即使两个人感觉挺好,我对友情也保持着冷静,说不定哪天成为陌生人,不投资友情,太累,除了至亲的亲人,其实都是白扯的。 至亲,亲戚互动比较好,可以走礼。其他就算了吧,人心隔肚皮。



如果把份子钱只看做礼物和祝福,

会简单一点

@元宝 29岁 北京

一些不太熟悉的高中同学,我都不给份子钱。拒绝的过程很丝滑,一开始我还会问周围的亲戚朋友,谁谁谁结婚你给多少。后来经历过给800块,对方回馈一大份伴手礼的心意,也经历过给2000块并送礼物,对方连句谢谢都不回的情况。

后来就不问了,我自己判断和这个人曾经的情感往来,值得就给,非常值得就多给,不值得就不给。我个人把份子钱定义为,「对曾经关系的阶段性总结」,过去关系很好的朋友就算不给我发请柬,只发了朋友圈,我也会私聊送上红包。

有一位甚至是我的前男友,他本身是非常好的人,言行举止给了我很多启发,所以他结婚时我非常开心地送上了祝福。还有一些朋友,在与他们相处的过程中,我觉得自己为人处事不太成熟,对方包容和体谅了我,在她结婚时我也会怀着感激之情,以份子钱的方式送上我的祝福。至于很久没有联系,甚至相处时关系就一般的同学,基本上就是言语祝福,尤其是群发电子请柬更是让人觉得非常没有诚意,有时候就当没看见。

@奥利 29岁 北京

我是一个非常「心狠手辣」的人,只要不是师长和朋友,基本都不给份子钱。有些关系,本来就是基于人要在社会上谋生不得不缔结的,为了这种关系再花钱,我认为是双倍损失。只是份子钱这件事,大家段位不同,拒绝起来的成本也就不一样。

去年,一位仅仅加过微信,自从加上总共说了不超过10句话的小学同学,转来了她的婚礼邀请H5。我回复一句,祝百年好合,然后再无表示。大多数要份子钱的人跟她相似,不明说,不强要,只碰运气,万一有人给呢?我称他们为「概率大师」,有枣没枣打一竿子。

还有一些段位就比较高了。一位亲戚家的孩子,跟我同龄,今年结婚。也是多年没有联系,他只字未提结婚,上来先跟我一番畅聊,询问了不少我工作和生活的问题,充分展现出对我的羡慕和认可,又透露给我不少老家亲戚的八卦。我跟他聊得正开心,他才甩出王炸,邀请我回老家参加婚礼。我猝不及防,愣了一会儿,跟他索要了收货地址,送了他一个香薰作为结婚礼物,成本358块。虽然肉痛,我觉得比老家动辄1000块的份子钱划算。自那之后,我也长记性了,再有人跟我寒暄,我直接问:你找我是有什么事吗?

不过,相比于我的拒绝,还是发来结婚消息的人更残忍。明知已经是陌生人了,还要问,不就是为了份子钱吗?是不是真心邀请,关系里都有答案。既然他们敢问,我就敢装没看见。

省下来的份子钱,我给了真正的朋友们——在她们面前,我可以做真实的自己,我们互相都有共鸣和陪伴,不害怕吵架和矛盾。今年我最好的朋友结婚,我包了5200给她,我们俩都特别特别开心。

我们不避讳钱。她向我感慨,「怎么给了这么多!」「好开心啊!」我也很直接地告诉她,跟她认识这么多年,我一直都很受她照顾。我家境比不上她,读高中时,她总是在我生日时,若无其事地送一些我不舍得买的东西给我,比如上百块的书,几百块的衣服。一起出去玩,经常是她付打车费。对我来说,这笔份子钱是我等待很久的机会,很想明晃晃地表达感谢,谢谢你,一直以来都这么爱我。在转这笔钱的时候,我比收到钱还要幸福。

@阿明 29岁 厦门

我的高中同学,曾经关系非常好。前年的一次同学婚礼上,他说今年会结婚。我的情况特殊,我应该不会结婚,当时就跟他开玩笑说好贵哦,送的钱都收不回来。他就说你来我的婚礼不用出份子钱,我说好的。

果然,他今年国庆结婚。他没有私信我们,只是在朋友圈提前说了这件事,应该是想让想参加的去参加就好了。他是在乡下办的婚礼,我当时纠结了很久,要不要给他打钱,后来觉得虽然工作之后联系得不多,但之前的那份记忆还是很美好的。那我也不想把份子钱想得那么功利,那是他的人生大事,能够有这样一个小小心意,祝他们成立小家的时候开心一点也挺好的。如果把份子钱看作收益,衡量亏损的话,它就很现实,如果是看作一个祝福和礼物,它也会简单一点。

@空白 30岁 成都

一个高中时关系比较好的同学,大学毕业后很少联系,也不算完全断联。我们有个群,偶尔会在群内聊天,也知道最近几年他会结婚,但在收到他发的请柬那刻,纠结了挺久,还是告诉了他我不参加份子钱这种习俗。

其实在刚接到邀请时,没想过拒绝,后来可能经常提到这件事,我就在社交网络平台刷到了关于份子钱的讨论,我才了解到原来是可以拒绝份子钱的!拒绝份子钱的原因大致相同:本人距离婚姻可以说是遥遥无期,份子钱本来就是你来我往的人情交流,现在是我往,但是没有你来的机会呀!

在网上搜寻各种话术,临到要发的时候,又开始纠结了,怕这个事情断送了一段友谊,毕竟年龄越大朋友越少,但是不拒绝吧,我又觉得自己亏。嘴上说的是友谊不能用金钱去评判,但心里的感受也是真真的,纠结了很久,在拒绝和赠送两个选择中反复横跳,对话框里早就编辑好了话术,迟迟不敢发送。

最后其实是抱着失去这个朋友的打算发送了这段话的。我很惊喜,朋友并没有选择无视和责怪,反而表示理解,也邀请婚礼后一起玩,我心里的重担也彻底放下。现在我们虽然不见面,但是还是保持微信沟通,跟之前并没有什么不一样。

小的时候随大流,朋友结婚,送出一个大大的红包,红包越重,就觉得越能表达重视这段友谊,面上也更有光。现在自己赚钱了,每每送出一份份子钱,都会悄悄地肉疼一下,祝福朋友的心是真的,但是荷包的伤害也是真的,也开始思考,友谊的重量要和人民币张数对等吗?份子钱要成为我们联系的桥梁吗?它是友谊的见证吗?我想,之后如果还有朋友结婚,我依旧不会送出份子钱,但会送上我真心的祝福,如果我有一天结婚,我会邀请这一批好友免费吃席,希望他们是轻轻松松地来参加我的婚礼,不是带着负担来祝福。

@娉娉 32岁 北京

作为新人,我在拒绝份子钱。今年9月刚完婚。我们对婚礼的定义是简约和浪漫,只希望自己觉得重要的人,能参加自己人生重要时刻就可以,也只是邀请了一些重要的朋友(30人),发邀请函的时候就已经说明,如果时间方便就过来,如果实在觉得空手参加婚礼过意不去,可以带一份礼物,不要太昂贵。大多数朋友觉得挺有意思,所以婚礼我收到很有意义的礼物,感觉比单纯收到礼金要开心。

曾经重要的朋友,现在往往天南地北各自一方,有些甚至很少联系。但曾经的感情确实真实且热烈,谁都在少女时期对身边好友说过,「以后我一定做你的伴娘」、「真不知道我们未来老公怎么样」、「我一定要看到你穿婚纱的样子」。也许时光和距离以及不同的人生经历在冲淡说这些话时候的感情浓度,但我仍然相信当年说这句话时候的真切和快乐。

但是,要给好几年不联系的初中同学发过去一个请柬,再获得一个冰冷的红包,无疑在消磨美好的记忆。毕竟1000块钱对于不同人生经历的人重量是不同的,何必给对方增加负担?不想多年没联系,突然一个请柬过去,留给对方一个——「又一个过来要钱的」印象。

我拒绝了好几个同学的转账,一再重申有时间可以来玩,没时间也想跟你分享我要结婚的喜悦,真诚祝福就好啦!还是有很多朋友,虽然不能到现场,还是要地址寄过来礼物。

这有两个前提,父母的礼金,他们自己收,我们没有干涉。其次,我们已经给过礼金的朋友,有些朋友到场给了礼金,我们也收了。既然决定办婚礼,尽量减轻大家负担,快快乐乐地见证我们的幸福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