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中共文革期间沦“北京人质” 前路透记者87岁过世

中共文革期间沦“北京人质” 前路透记者87岁过世

文章来源: 中央社 于 2025-10-31 12:15:36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A reminder that retaliatory detentions in China date back to the 1960s. https://t.co/ca0T2OB920

— Simina Mistreanu (@SiminaMistreanu) October 31, 2025
中共文化大革命期间任路透社驻北京特派员的葛雷曾遭中国软禁逾两年,他因英国和中国这起外交龃龉而闻名全球。葛雷的女儿证实,晚年罹患帕金森氏症的他于11日过世,享寿87岁。

路透社报导,葛雷(Anthony Grey)初次求职面试时,路透社问他为何想从事国际新闻报导。他回答,因为希望亲历重大事件。

后来他实现这项愿望,却付出惨重代价。

3年后,葛雷1967年在路透社驻北京特派员任内成为中国与英国一场旷日持久外交龃龉的牺牲品。当时港英政府逮捕共产党记者,中国当局则报复性地将葛雷居家软禁。遭囚约26个月的噩运使他闻名全球。

1969年10月终于获释时,他向媒体表示:“我有很多次感到极度低落,但我没有绝望。”

葛雷后来任职于英国广播公司(BBC),撰写多本畅销小说,并创办慈善机构,对沦为主权国家政治筹码的其他人质提供协助。

他对曾经囚禁自己的中国当局没有心怀怨恨,但单独监禁的创伤却伴随他终生。

葛雷的女儿露西(Lucy Grey)和克拉莉莎(Clarissa Grey)告诉路透社,他于11日在英格兰诺威治(Norwich)过世,享寿87岁。

年轻时的葛雷怀抱写小说的梦想,但他认为应该更透彻了悟人生,遂选择投入新闻业。进入路透社后,他先被派到东柏林(East Berlin)。1967年1月某夜,路透社主管电询他是否愿意派驻北京。

葛雷在1970年出版的“北京人质”(Hostage in Peking,暂译)中回忆道:“那正是记者梦寐以求的职位。”当时中国首都正处在文化大革命的惊涛骇浪之中,重大新闻铺天盖地而来,却只有4名西方记者留驻当地。

“我回答时刻意压抑兴奋之情,毕竟才28岁,不想让人觉得我过度渴望、不可靠。于是我说,是的,我蛮喜欢这主意的。”

他的首批报导内容包括驳斥当时苏联媒体谣传中国南部发生饥荒。几周后,在五一劳动节庆典上,中共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距他仅几步之遥经过。群众的骚动却使他未能拍下这位共产党主席的影像。

葛雷行动上的相对自由于1967年7月21日戛然而止。中国外交部官员当天通知他,因中国记者在香港遭到“非法迫害”和“法西斯暴行”,他也不再获准离开住所。虽抗议自己的英国雇主与英国政府无关,却无济于事。

葛雷在当晚的日记中写下:“新奇感让我暂时不觉沮丧,只略感这种作法不公平。”

之后,他在距紫禁城不远的路透社两层楼员工宿舍度过相对正常的4周,直到8月18日情势急转直下。

当晚红卫兵冲进屋里,朝他身上涂抹油漆、把人拖进院子、将他双臂扳到背后、压着他的头。对方还杀死他的爱猫,高喊:“绞死葛雷!绞死葛雷!”

约莫午夜时分一帮人才离开。葛雷在日记中写道:“我全身疼痛、气喘吁吁,久久坐不下来。”

在那之后,他的囚禁条件更加严苛。守卫将葛雷困在一个小房间里,墙上贴满毛泽东宣传语。

英国政府坚持对中国低调协商,却迟无进展,同业于是发起公开救援行动,这位身形高瘦记者因此成为头版中固定的焦点。

后来终于脱困之际,一位中国官员告诉他,香港释放共产党记者,才使他得以获释。

但是葛雷后来写道:“我并不认为北京真的在意香港那几位新闻工作者本身…我只是卷入两个顽固政府的面子之争。”

路透社报导,遭囚禁的40年后,葛雷终于接受精神科治疗,被诊断罹患创伤后压力症候群。尽管心思因此而既开放又纠结,宣扬宽恕为怀的他,对英国和中国当局,以及对那些在他最低潮时仍不断逼问和试图挖掘报导题材的媒体同业,都放下怨恨。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4)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梅根终究没有抵挡诱惑,“独立女性”形象破碎成为笑话
荷兰国会大选:向世界证明战胜右翼浪潮并非不可能
特朗普称将下令美航母改回蒸汽弹射,专家解析
手机时代被抛弃的诺基亚,为何被黄仁勋重新捡起?
全世界的“90后”,都在疯狂“造人”




24小时讨论排行

习近平“巨字小抄”被拍到 川习会低头念稿 上面写着....
1.8米的习近平与1.9米的川普一般高?外界议论纷纷
佛州叫停大学H-1B签证,全美移民圈哗然!
谷歌前CEO:当年李鸿章访美被震 如今外国人来华受惊
亚裔卡车司机被警察测试英语 对话全程错位 警察被整懵
杨振宁:三四十年之后,大家一定会认为这是罗曼史
又一位!顶级芯片和机器人专家从瑞典回到中国
5岁女童被砸身亡,为何找不出责任方?
大裤裆沟、擦屁股岭…为什么东北地名这么直白?
卫星拍下“土壤被染红”,苏丹为何又发生杀戮悲剧?
白酒信仰彻底崩了:五粮液利润下滑65%
刷到一个又一个假视频后,我不敢相信互联网了
贬为庶人!英王剥夺安德鲁全部头衔 并逐出王室居所
美国或打击委内瑞拉境内军事目标,逼马杜罗下台
消息人士:无视美方施压,印度恢复采购俄石油
中纪委国家监委发布:这些公务员不得批准辞去公职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中共文革期间沦“北京人质” 前路透记者87岁过世

中央社 2025-10-31 12:15:36

A reminder that retaliatory detentions in China date back to the 1960s. https://t.co/ca0T2OB920

— Simina Mistreanu (@SiminaMistreanu) October 31, 2025
中共文化大革命期间任路透社驻北京特派员的葛雷曾遭中国软禁逾两年,他因英国和中国这起外交龃龉而闻名全球。葛雷的女儿证实,晚年罹患帕金森氏症的他于11日过世,享寿87岁。

路透社报导,葛雷(Anthony Grey)初次求职面试时,路透社问他为何想从事国际新闻报导。他回答,因为希望亲历重大事件。

后来他实现这项愿望,却付出惨重代价。

3年后,葛雷1967年在路透社驻北京特派员任内成为中国与英国一场旷日持久外交龃龉的牺牲品。当时港英政府逮捕共产党记者,中国当局则报复性地将葛雷居家软禁。遭囚约26个月的噩运使他闻名全球。

1969年10月终于获释时,他向媒体表示:“我有很多次感到极度低落,但我没有绝望。”

葛雷后来任职于英国广播公司(BBC),撰写多本畅销小说,并创办慈善机构,对沦为主权国家政治筹码的其他人质提供协助。

他对曾经囚禁自己的中国当局没有心怀怨恨,但单独监禁的创伤却伴随他终生。

葛雷的女儿露西(Lucy Grey)和克拉莉莎(Clarissa Grey)告诉路透社,他于11日在英格兰诺威治(Norwich)过世,享寿87岁。

年轻时的葛雷怀抱写小说的梦想,但他认为应该更透彻了悟人生,遂选择投入新闻业。进入路透社后,他先被派到东柏林(East Berlin)。1967年1月某夜,路透社主管电询他是否愿意派驻北京。

葛雷在1970年出版的“北京人质”(Hostage in Peking,暂译)中回忆道:“那正是记者梦寐以求的职位。”当时中国首都正处在文化大革命的惊涛骇浪之中,重大新闻铺天盖地而来,却只有4名西方记者留驻当地。

“我回答时刻意压抑兴奋之情,毕竟才28岁,不想让人觉得我过度渴望、不可靠。于是我说,是的,我蛮喜欢这主意的。”

他的首批报导内容包括驳斥当时苏联媒体谣传中国南部发生饥荒。几周后,在五一劳动节庆典上,中共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距他仅几步之遥经过。群众的骚动却使他未能拍下这位共产党主席的影像。

葛雷行动上的相对自由于1967年7月21日戛然而止。中国外交部官员当天通知他,因中国记者在香港遭到“非法迫害”和“法西斯暴行”,他也不再获准离开住所。虽抗议自己的英国雇主与英国政府无关,却无济于事。

葛雷在当晚的日记中写下:“新奇感让我暂时不觉沮丧,只略感这种作法不公平。”

之后,他在距紫禁城不远的路透社两层楼员工宿舍度过相对正常的4周,直到8月18日情势急转直下。

当晚红卫兵冲进屋里,朝他身上涂抹油漆、把人拖进院子、将他双臂扳到背后、压着他的头。对方还杀死他的爱猫,高喊:“绞死葛雷!绞死葛雷!”

约莫午夜时分一帮人才离开。葛雷在日记中写道:“我全身疼痛、气喘吁吁,久久坐不下来。”

在那之后,他的囚禁条件更加严苛。守卫将葛雷困在一个小房间里,墙上贴满毛泽东宣传语。

英国政府坚持对中国低调协商,却迟无进展,同业于是发起公开救援行动,这位身形高瘦记者因此成为头版中固定的焦点。

后来终于脱困之际,一位中国官员告诉他,香港释放共产党记者,才使他得以获释。

但是葛雷后来写道:“我并不认为北京真的在意香港那几位新闻工作者本身…我只是卷入两个顽固政府的面子之争。”

路透社报导,遭囚禁的40年后,葛雷终于接受精神科治疗,被诊断罹患创伤后压力症候群。尽管心思因此而既开放又纠结,宣扬宽恕为怀的他,对英国和中国当局,以及对那些在他最低潮时仍不断逼问和试图挖掘报导题材的媒体同业,都放下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