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特朗普特赦华人首富赵长鹏,加密货币政策变天了

特朗普特赦华人首富赵长鹏,加密货币政策变天了

文章来源: 冰川思想库 于 2025-10-27 03:04:31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特朗普特赦华人首富赵长鹏,加密货币政策变天了

赵长鹏也不过是加密币崛起时代的“气运之子”,他的个人成败无关大局。真正值得关注的是,加密币诞生至今,与美国监管部门的“恩怨情仇”。

当地时间10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一项很不寻常的特赦令,赦免的对象是“币圈”大佬、币安创始人赵长鹏。

白宫发言人莱维特给出的解释是:“特朗普总统赦免赵长鹏,因他是拜登政府对加密货币发动‘战争’期间被不当起诉的受害者”。

美国历史上获罪的金融大佬不胜枚举,美国总统动用特赦权“捞人”的却是凤毛麟角。因为这样做太容易引发利益勾结的联想,所以历任总统都要避嫌。

“虱多不痒、债多不愁”的特朗普总统,无所顾忌地触及这一“禁忌”,毫无悬念地引发了舆论反弹。美国民主党人批评特朗普此举是欲盖弥彰的腐败行为,特朗普则是反呛拜登政府对赵长鹏“政治迫害”。帽子和锅齐飞的热闹,却都有意无意地回避了加密币政策转向的风向标意义。

01

民主党指责特朗普的特赦令夹带“私货”,倒也不能说是空穴来风。

2024年5月,币安曾接收特朗普家族企业发行的稳定币。不过,身陷官司的赵长鹏一年前已经辞去了币安的CEO,至少程序上是挑不出什么毛病的。这也是特朗普敢签特赦令的底气。反正就是“我不认识赵”、“我听别人说他是个好人,被冤枉了”硬扛,的确很“特朗普”。

特朗普反呛赵长鹏获罪是被民主党政府“政治迫害”,也是事出有因的似是而非。

赵长鹏被美国金融监管部门调查、提出控告,直至2023年被司法部正式起诉,旋即认罪获刑,都是在拜登政府任内发生的。

但是,追根溯源,“始作俑者”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原主席杰伊·克莱顿,正是特朗普第一个总统任期提名上台的。此公在2017—2020年执掌SEC期间大幅收紧了对加密币的监管政策,加大了对“币圈”的打击力度,任内发起了2700余起“涉币”诉讼,罚款超210亿美元,血洗币圈。

2020年11月,拜登胜选,和特朗普关系很铁的杰伊·克莱顿随即离任。不过,人走茶不凉,他的政策方针被继任者全盘接收。可以说,赵长鹏最终成了政府监管的“牺牲品”,杰伊·克莱顿和特朗普都有间接的责任。所以,真要追究“政治责任”,不能只算在民主党政府头上。

那么,针对赵长鹏的诉讼,有没有“政治迫害”之嫌?客观而言,党争的政治色彩无法否认,更是美国政府加密币政策“翻烧饼”的余波。

02

2013年金融IT技术人员出身的赵长鹏正式进“入圈”时,加密币还是美国金融监管的盲区。名义上2009年后加密币业务由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和美联储三家共管,但是实际上三家都管不了。甚至三家共管的格局本身,就反映了监管体系对加密币这一新生事物的不知所措。

法币体系下,官方不可能正式承认加密币的货币属性,可是绕开货币属性,加密币的定性就成了难题。定性问题不解决,归谁管也就说不清了。所以,加密币的监管一分为三:

加密币资产被视为证券,加密币资产交易归SEC管;

加密币本体被视为商品,金融衍生品归CFTC管;

加密币相关的银行业务,则归美联储管。

金融监管部门的职能交叉不奇怪,但是拆分得如此细碎、界定却又如此模糊的,加密币算是独一份了。

实际操作也是一团乱麻,加密币显然和传统金融产品、金融业务大相径庭,存在传统监管难以界定的模糊地带。而且,加密币自带“反监管”的技术基因,且持有和交易去中心化特征,既隐蔽又分散。连交易机构都很难追踪,外部监管更是难上加难。

监管“留白”,“币圈”成了各路草莽英雄的乐园。赵长鹏入圈不算早,但是从事金融科技十余年的积累,成长速度很快。2017年6月,赵长鹏正式创立了数字货币交易平台币安,不到8个月就成为全球最大的加密币交易所。2021年底,在比特币等众多加密货币大涨的背景下,赵长鹏凭借941亿美元身家荣登华人首富,同时也跻身世界十大富豪。

就在赵长鹏迅速崛起的同时,美国金融监管部门对加密币的监管政策陡然收紧。关键人物就是前面提到的杰伊·克莱顿,以及他背后的特朗普总统。

虽然特朗普现在转向了“亲加密币政策”,斥责反对者们“对加密币一无所知”,但是特朗普本人在2017—2021年任期内对加密币的态度是极为敌视的。

特朗普是房地产起家,是典型“老钱”路线。科技观念和金融观念都很保守。对IT科技新贵和他们趋之若鹜的加密币天然反感,批评起来不假辞色。诸如加密币“不是货币,价值高度不稳定且毫无基础”、“助长了毒品交易等非法行为”、“比特币是影响美元价值的骗局”,等等。其中最值得重视的,是对加密币挑战美元价值的忧虑,这在美国很多保守精英中是很普遍的。

因此,特朗普第一个任期内选择了对加密币政策十分强硬的杰伊·克莱顿执掌SEC。严格而言,杰伊·克莱顿的金融观念并不保守,比如他坚决反对把加密币和加密币资产视为证券的定性,也不支持为加密币修改证券监管的法规。

他关注的焦点集中于加密币首次公开发行(ICO),这是这种“去中心化”的新型货币最中心化的环节。和证券发行极为相似,也充斥着夸大、欺瞒甚至是骗局,所以ICO就成了SEC监管的重点,还破天荒地为加密币设置了专门的执法部门。

无论怎么评价杰伊·克莱顿收紧监管政策的后果,都应该承认他的初衷是好的,紧盯ICO也是有专业眼光的。但是,严监管的效果乏善可陈。一番操作猛如虎,加密币发行筹集的金额从2018年的200亿美元暴跌到2019年不到50亿美元,这的确制止了“ICO乱相”。

然而,也有抑制了加密币市场竞争的副作用,比特币等老牌加密币愈发“金贵”了。而且,杰伊·克莱顿“成功治理”加密币,风头大盛。SEC的成功,吸引了更多的政府部门,围堵加密币。最积极的就是美国财政部和司法部。

对加密币的强监管,深得反全球化、反IT科技的经济民粹主义基层民意支持。所以,拜登政府接任后,也一改此前民主党政府较为宽松的加密币政策路线,甚至比特朗普政府有过之而无不及。于是乎,党派之间的民意竞争进一步激活了行政体系的内部竞争,美国司法部和CFTC也成为活跃的监管部门,和SEC竞争政绩。

2021—2023年,拜登政府针对“币圈”重拳出击,波及甚广。而且,相比特朗普政府时SEC主导调查、大部分案子都是罚款了事,拜登政府对币圈的处置上升到了司法诉讼的层面,既要钱又要“刑”,无疑更为严苛。

一时之间,“币圈”风声鹤唳、人人自危。在此背景下,2023年针对赵长鹏和币安的调查、起诉,并不是个案。这还涉及到政治站队的风云变幻。

03

拜登忙于打击币圈刷政绩时,特朗普却转身了。2021年,和民主党关系恶化的“币圈”开始向在野的特朗普递出了橄榄枝,“敌人的敌人是朋友”,身段灵活的特朗普是乐见的,双方关系逐步升温。

2022年12月15日,特朗普发行了具有加密币性质的“特朗普数字交易卡”,豪赚450万美元。此举等于昭告天下,特朗普对加密币的态度180度转向。

特朗普未必在乎这450万美元的“蝇头小利”,但是他亲身感受到了加密币巨大的影响力。经济影响力毋庸置疑,更重要的是政治影响力。无论是作为筹款渠道,还是“数字新钱”拥趸的年轻选民,都是选举政治不可忽视的力量。

2022年底,特朗普公开了“亲加密币”的立场,拜登政府2023年对赵长鹏等币圈大佬的司法清算,是否存在关系,仁者见仁。反正特朗普现在所说的赵长鹏遭遇“政治迫害”,显然意有所指。

04

今日之我否定昨日之我,是特朗普的政治基操。可以批评特朗普毫无政治节操,但也不能否认他的政治敏感、身段灵活。

亲身入局加密币大获成功的特朗普,在选战中成了全面支持加密币的“开明派”。开放了加密货币捐赠网站,公开接受比特币等多种加密货币捐款。还在海湖庄园热情接待了比特币“挖矿”企业家,现场气氛相当热络。来自加密币企业的政治捐款,也成为重要的竞选资金来源。

其实,美国民主党在选战期间也力图争取币圈的支持。虽然此前双方闹得很不愉快,但是“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的执政自信,敲打也是争取支持的一种手段。只不过,这次民主党玩砸了。

一通操作猛如虎,不仅和币圈彻底闹僵,也得罪了对加密币有浓厚兴趣的科技新贵。迎合民粹刷政绩也是无用功,敌不过特朗普对民粹基层的号召力。广大“红脖子”本来和币圈也没深仇大恨,甚至压根不明白加密币到底怎么回事。既然认准了“特朗普都是对的”,哪管加密币政策的是是非非?

赢得选战后,特朗普对币圈投桃报李。除了“亲加密币”的公开表态,实质动作也很瞩目。

其实,特赦赵长鹏之前,特朗普政府已经撤回了对多家加密币企业的大部分诉讼和指控。赵长鹏区区4个月的刑事处罚本来也很轻微,且早已出狱,特赦的形式意义远大于实质。

毕竟2023年所谓十几项刑事指控本来也是雷声大雨点小,并没有没有触及欺诈之类的恶性红线,成刑的主要罪名“协助洗钱”在加密币行业几乎就是一个“口袋罪”。

加密币本来就有难以追踪的特点,任何交易机构实际上都做不到“充分防范洗钱”,监管的裁量空间很大。对赵长鹏的司法处置就高不就低,谈不上非法,更谈不上公正。

相比之下,特朗普政府的亲加密币政策更多地体现在人事任命和立法上。2025年特朗普任命的SEC主席保罗·阿特金斯以亲加密币立场著称,普遍认为他将会全面配合特朗普对加密币的“去监管化”。

不过,所谓特朗普对加密币“去监管化”很大程度上是夸大之词。特朗普还不至于灵活到这样的程度,美国政治的制衡机制也不容许他的动作幅度过大。这在他推动的加密币立法中也可以看出端倪。

2024年,特朗普政府通过了《21世纪金融创新和技术法案》,该法案并没有“去监管”,而是规范了SEC和CFTC对加密币的监管职能。实质上确实约束了两大监管部门的行为,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监管的风险,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多部门对加密币监管的行政竞争。但是,远远没有到“去监管”的程度。

今年7月,特朗普政府还主导通过了新兴数字货币“稳定币”配套的《Genius法案》(《指导与建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此前特朗普就有大力支持“稳定币”的高调表态,该法案一方面为“稳定币”确立了基本的游戏规则,有监管属性;另一方面也为“稳定币”的合法性彻底扫清了障碍。这是一部“管”与“放”平衡的立法,或者说是有条件的“放”,远没有到“去监管”的激进程度。

总之,围绕这位“非主流”总统的种种争议,有时候比他的政策更为夸张。这也算是特朗普时代的一大特点了。

05

特朗普特赦赵长鹏的“吸睛效果”很足,但是事件本身谈不上有多大影响,也没有多大价值。归根结底,赵长鹏也不过是加密币崛起时代的“气运之子”,他的个人成败无关大局。真正值得关注的是,加密币诞生至今,与美国监管部门的“恩怨情仇”。

现代法币制度下,加密币是一道无解的监管难题。法币制度建诸于政府垄断货币发行权的基础上,现有的金融监管体系无法接受加密币作为“法外货币”。连“加密币是什么”都不能准确定义,有效监管从何谈起?所以,加密币已经成了“屋子里装不下的大象”。

此前美国监管部门的严监管,并没有起到多大作用。对ICO的风险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也不过是杯水车薪罢了。比特币还是疯涨、加密币被用作黑色交易的情况也无法改变。

加密币对现有法币体系的颠覆作用,的确让人忧心忡忡。可是,换个角度看,这何尝不是一种“破坏性创造”的经济现象?

人类的货币体系并非亘古不变,使用贝壳交易的原始人,无法想象用纸币交易的未来景象。贵金属货币时代也没有为纸币做出完美的顶层设计。变革从来都是计划外的不期而至,也无法阻挡,试错成本也是在所难免。

因此,“乱相丛生”的加密币究竟是未来已来的大势所趋,还是昙花一现的匆匆过客,争议没有结束,也不能轻易定论。

美国的加密币政策一波三折。特朗普两次入主白宫,对加密币从高调反对到主动拥抱的反转,更是戏剧性十足。但是,不能因人废事,不可否认的是,给加密币留出政策空间的调整不失为明智之举。这一政策调整并不是特朗普一意孤行的个人秀,而是美国社会对加密币从面生可疑到安之若素的潜移默化。

金融领域向来都是水至清则无鱼,加密币这样的新生事物更是需要很长的试错期。既然管不住也管不好,不妨尝试与之共舞。至于围绕加密币政策的党争纷扰、政治博弈与利益交换,本就是人间政治的常态,不可必大惊小怪、义愤填膺。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5)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中国女行李箱猛撞日本男 她竟冷漠离开 后续演变成…
Meta大裁员 华人AI科学家惨遭解雇 X上公开炮轰!
安华调侃川普"爱破坏规矩" 川普秒回1句全场爆笑
江苏黄金海滩观光小火车坠海酿重大死伤 隐瞒多日…
华裔老师涉利用家教性侵女生 警方寻找更多受害者




24小时讨论排行

加州州长纽森承认:正考虑2028年竞选美国总统
共军最新航母被看扁?美退将:战力不及"美军50年老航母"
美不课中国100%关税,北京延后管制稀土、买黄豆
经济学人:一旦美国撒手不管 台湾能有什么B计划?
“党啊党,你为什么成了腐败的温床?”
拜登发声:美国陷“黑暗日子” 民众勿因川普退缩
特朗普:“很长时间内”都不想与加拿大总理见面
“使命尚未完成” 哈里斯不排除2028年再战白宫
28秒穿越死亡线 解放军首曝机器狼抢滩杀敌画面
仅隔半小时!美军2机"在南海连环坠毁",5机组员全获救
别高兴太早!华邮警告:美中协议仅是“1年缓刑”
半小时2机坠海!中智库:美军南海行动"已达极限"2大原因曝
海鹰+超级大黄蜂 30分钟南海连坠2机 川普:燃油不良
美国正流行“全家吃一隻鸡”省钱术 原因竟是…
8车连撞3人丧生 无证客印度裔司机拒不认罪!
中国“最敢生”的地方,出现了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特朗普特赦华人首富赵长鹏,加密货币政策变天了

冰川思想库 2025-10-27 03:04:31
特朗普特赦华人首富赵长鹏,加密货币政策变天了

赵长鹏也不过是加密币崛起时代的“气运之子”,他的个人成败无关大局。真正值得关注的是,加密币诞生至今,与美国监管部门的“恩怨情仇”。

当地时间10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一项很不寻常的特赦令,赦免的对象是“币圈”大佬、币安创始人赵长鹏。

白宫发言人莱维特给出的解释是:“特朗普总统赦免赵长鹏,因他是拜登政府对加密货币发动‘战争’期间被不当起诉的受害者”。

美国历史上获罪的金融大佬不胜枚举,美国总统动用特赦权“捞人”的却是凤毛麟角。因为这样做太容易引发利益勾结的联想,所以历任总统都要避嫌。

“虱多不痒、债多不愁”的特朗普总统,无所顾忌地触及这一“禁忌”,毫无悬念地引发了舆论反弹。美国民主党人批评特朗普此举是欲盖弥彰的腐败行为,特朗普则是反呛拜登政府对赵长鹏“政治迫害”。帽子和锅齐飞的热闹,却都有意无意地回避了加密币政策转向的风向标意义。

01

民主党指责特朗普的特赦令夹带“私货”,倒也不能说是空穴来风。

2024年5月,币安曾接收特朗普家族企业发行的稳定币。不过,身陷官司的赵长鹏一年前已经辞去了币安的CEO,至少程序上是挑不出什么毛病的。这也是特朗普敢签特赦令的底气。反正就是“我不认识赵”、“我听别人说他是个好人,被冤枉了”硬扛,的确很“特朗普”。

特朗普反呛赵长鹏获罪是被民主党政府“政治迫害”,也是事出有因的似是而非。

赵长鹏被美国金融监管部门调查、提出控告,直至2023年被司法部正式起诉,旋即认罪获刑,都是在拜登政府任内发生的。

但是,追根溯源,“始作俑者”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原主席杰伊·克莱顿,正是特朗普第一个总统任期提名上台的。此公在2017—2020年执掌SEC期间大幅收紧了对加密币的监管政策,加大了对“币圈”的打击力度,任内发起了2700余起“涉币”诉讼,罚款超210亿美元,血洗币圈。

2020年11月,拜登胜选,和特朗普关系很铁的杰伊·克莱顿随即离任。不过,人走茶不凉,他的政策方针被继任者全盘接收。可以说,赵长鹏最终成了政府监管的“牺牲品”,杰伊·克莱顿和特朗普都有间接的责任。所以,真要追究“政治责任”,不能只算在民主党政府头上。

那么,针对赵长鹏的诉讼,有没有“政治迫害”之嫌?客观而言,党争的政治色彩无法否认,更是美国政府加密币政策“翻烧饼”的余波。

02

2013年金融IT技术人员出身的赵长鹏正式进“入圈”时,加密币还是美国金融监管的盲区。名义上2009年后加密币业务由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和美联储三家共管,但是实际上三家都管不了。甚至三家共管的格局本身,就反映了监管体系对加密币这一新生事物的不知所措。

法币体系下,官方不可能正式承认加密币的货币属性,可是绕开货币属性,加密币的定性就成了难题。定性问题不解决,归谁管也就说不清了。所以,加密币的监管一分为三:

加密币资产被视为证券,加密币资产交易归SEC管;

加密币本体被视为商品,金融衍生品归CFTC管;

加密币相关的银行业务,则归美联储管。

金融监管部门的职能交叉不奇怪,但是拆分得如此细碎、界定却又如此模糊的,加密币算是独一份了。

实际操作也是一团乱麻,加密币显然和传统金融产品、金融业务大相径庭,存在传统监管难以界定的模糊地带。而且,加密币自带“反监管”的技术基因,且持有和交易去中心化特征,既隐蔽又分散。连交易机构都很难追踪,外部监管更是难上加难。

监管“留白”,“币圈”成了各路草莽英雄的乐园。赵长鹏入圈不算早,但是从事金融科技十余年的积累,成长速度很快。2017年6月,赵长鹏正式创立了数字货币交易平台币安,不到8个月就成为全球最大的加密币交易所。2021年底,在比特币等众多加密货币大涨的背景下,赵长鹏凭借941亿美元身家荣登华人首富,同时也跻身世界十大富豪。

就在赵长鹏迅速崛起的同时,美国金融监管部门对加密币的监管政策陡然收紧。关键人物就是前面提到的杰伊·克莱顿,以及他背后的特朗普总统。

虽然特朗普现在转向了“亲加密币政策”,斥责反对者们“对加密币一无所知”,但是特朗普本人在2017—2021年任期内对加密币的态度是极为敌视的。

特朗普是房地产起家,是典型“老钱”路线。科技观念和金融观念都很保守。对IT科技新贵和他们趋之若鹜的加密币天然反感,批评起来不假辞色。诸如加密币“不是货币,价值高度不稳定且毫无基础”、“助长了毒品交易等非法行为”、“比特币是影响美元价值的骗局”,等等。其中最值得重视的,是对加密币挑战美元价值的忧虑,这在美国很多保守精英中是很普遍的。

因此,特朗普第一个任期内选择了对加密币政策十分强硬的杰伊·克莱顿执掌SEC。严格而言,杰伊·克莱顿的金融观念并不保守,比如他坚决反对把加密币和加密币资产视为证券的定性,也不支持为加密币修改证券监管的法规。

他关注的焦点集中于加密币首次公开发行(ICO),这是这种“去中心化”的新型货币最中心化的环节。和证券发行极为相似,也充斥着夸大、欺瞒甚至是骗局,所以ICO就成了SEC监管的重点,还破天荒地为加密币设置了专门的执法部门。

无论怎么评价杰伊·克莱顿收紧监管政策的后果,都应该承认他的初衷是好的,紧盯ICO也是有专业眼光的。但是,严监管的效果乏善可陈。一番操作猛如虎,加密币发行筹集的金额从2018年的200亿美元暴跌到2019年不到50亿美元,这的确制止了“ICO乱相”。

然而,也有抑制了加密币市场竞争的副作用,比特币等老牌加密币愈发“金贵”了。而且,杰伊·克莱顿“成功治理”加密币,风头大盛。SEC的成功,吸引了更多的政府部门,围堵加密币。最积极的就是美国财政部和司法部。

对加密币的强监管,深得反全球化、反IT科技的经济民粹主义基层民意支持。所以,拜登政府接任后,也一改此前民主党政府较为宽松的加密币政策路线,甚至比特朗普政府有过之而无不及。于是乎,党派之间的民意竞争进一步激活了行政体系的内部竞争,美国司法部和CFTC也成为活跃的监管部门,和SEC竞争政绩。

2021—2023年,拜登政府针对“币圈”重拳出击,波及甚广。而且,相比特朗普政府时SEC主导调查、大部分案子都是罚款了事,拜登政府对币圈的处置上升到了司法诉讼的层面,既要钱又要“刑”,无疑更为严苛。

一时之间,“币圈”风声鹤唳、人人自危。在此背景下,2023年针对赵长鹏和币安的调查、起诉,并不是个案。这还涉及到政治站队的风云变幻。

03

拜登忙于打击币圈刷政绩时,特朗普却转身了。2021年,和民主党关系恶化的“币圈”开始向在野的特朗普递出了橄榄枝,“敌人的敌人是朋友”,身段灵活的特朗普是乐见的,双方关系逐步升温。

2022年12月15日,特朗普发行了具有加密币性质的“特朗普数字交易卡”,豪赚450万美元。此举等于昭告天下,特朗普对加密币的态度180度转向。

特朗普未必在乎这450万美元的“蝇头小利”,但是他亲身感受到了加密币巨大的影响力。经济影响力毋庸置疑,更重要的是政治影响力。无论是作为筹款渠道,还是“数字新钱”拥趸的年轻选民,都是选举政治不可忽视的力量。

2022年底,特朗普公开了“亲加密币”的立场,拜登政府2023年对赵长鹏等币圈大佬的司法清算,是否存在关系,仁者见仁。反正特朗普现在所说的赵长鹏遭遇“政治迫害”,显然意有所指。

04

今日之我否定昨日之我,是特朗普的政治基操。可以批评特朗普毫无政治节操,但也不能否认他的政治敏感、身段灵活。

亲身入局加密币大获成功的特朗普,在选战中成了全面支持加密币的“开明派”。开放了加密货币捐赠网站,公开接受比特币等多种加密货币捐款。还在海湖庄园热情接待了比特币“挖矿”企业家,现场气氛相当热络。来自加密币企业的政治捐款,也成为重要的竞选资金来源。

其实,美国民主党在选战期间也力图争取币圈的支持。虽然此前双方闹得很不愉快,但是“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的执政自信,敲打也是争取支持的一种手段。只不过,这次民主党玩砸了。

一通操作猛如虎,不仅和币圈彻底闹僵,也得罪了对加密币有浓厚兴趣的科技新贵。迎合民粹刷政绩也是无用功,敌不过特朗普对民粹基层的号召力。广大“红脖子”本来和币圈也没深仇大恨,甚至压根不明白加密币到底怎么回事。既然认准了“特朗普都是对的”,哪管加密币政策的是是非非?

赢得选战后,特朗普对币圈投桃报李。除了“亲加密币”的公开表态,实质动作也很瞩目。

其实,特赦赵长鹏之前,特朗普政府已经撤回了对多家加密币企业的大部分诉讼和指控。赵长鹏区区4个月的刑事处罚本来也很轻微,且早已出狱,特赦的形式意义远大于实质。

毕竟2023年所谓十几项刑事指控本来也是雷声大雨点小,并没有没有触及欺诈之类的恶性红线,成刑的主要罪名“协助洗钱”在加密币行业几乎就是一个“口袋罪”。

加密币本来就有难以追踪的特点,任何交易机构实际上都做不到“充分防范洗钱”,监管的裁量空间很大。对赵长鹏的司法处置就高不就低,谈不上非法,更谈不上公正。

相比之下,特朗普政府的亲加密币政策更多地体现在人事任命和立法上。2025年特朗普任命的SEC主席保罗·阿特金斯以亲加密币立场著称,普遍认为他将会全面配合特朗普对加密币的“去监管化”。

不过,所谓特朗普对加密币“去监管化”很大程度上是夸大之词。特朗普还不至于灵活到这样的程度,美国政治的制衡机制也不容许他的动作幅度过大。这在他推动的加密币立法中也可以看出端倪。

2024年,特朗普政府通过了《21世纪金融创新和技术法案》,该法案并没有“去监管”,而是规范了SEC和CFTC对加密币的监管职能。实质上确实约束了两大监管部门的行为,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监管的风险,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多部门对加密币监管的行政竞争。但是,远远没有到“去监管”的程度。

今年7月,特朗普政府还主导通过了新兴数字货币“稳定币”配套的《Genius法案》(《指导与建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此前特朗普就有大力支持“稳定币”的高调表态,该法案一方面为“稳定币”确立了基本的游戏规则,有监管属性;另一方面也为“稳定币”的合法性彻底扫清了障碍。这是一部“管”与“放”平衡的立法,或者说是有条件的“放”,远没有到“去监管”的激进程度。

总之,围绕这位“非主流”总统的种种争议,有时候比他的政策更为夸张。这也算是特朗普时代的一大特点了。

05

特朗普特赦赵长鹏的“吸睛效果”很足,但是事件本身谈不上有多大影响,也没有多大价值。归根结底,赵长鹏也不过是加密币崛起时代的“气运之子”,他的个人成败无关大局。真正值得关注的是,加密币诞生至今,与美国监管部门的“恩怨情仇”。

现代法币制度下,加密币是一道无解的监管难题。法币制度建诸于政府垄断货币发行权的基础上,现有的金融监管体系无法接受加密币作为“法外货币”。连“加密币是什么”都不能准确定义,有效监管从何谈起?所以,加密币已经成了“屋子里装不下的大象”。

此前美国监管部门的严监管,并没有起到多大作用。对ICO的风险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也不过是杯水车薪罢了。比特币还是疯涨、加密币被用作黑色交易的情况也无法改变。

加密币对现有法币体系的颠覆作用,的确让人忧心忡忡。可是,换个角度看,这何尝不是一种“破坏性创造”的经济现象?

人类的货币体系并非亘古不变,使用贝壳交易的原始人,无法想象用纸币交易的未来景象。贵金属货币时代也没有为纸币做出完美的顶层设计。变革从来都是计划外的不期而至,也无法阻挡,试错成本也是在所难免。

因此,“乱相丛生”的加密币究竟是未来已来的大势所趋,还是昙花一现的匆匆过客,争议没有结束,也不能轻易定论。

美国的加密币政策一波三折。特朗普两次入主白宫,对加密币从高调反对到主动拥抱的反转,更是戏剧性十足。但是,不能因人废事,不可否认的是,给加密币留出政策空间的调整不失为明智之举。这一政策调整并不是特朗普一意孤行的个人秀,而是美国社会对加密币从面生可疑到安之若素的潜移默化。

金融领域向来都是水至清则无鱼,加密币这样的新生事物更是需要很长的试错期。既然管不住也管不好,不妨尝试与之共舞。至于围绕加密币政策的党争纷扰、政治博弈与利益交换,本就是人间政治的常态,不可必大惊小怪、义愤填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