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娱乐新闻 » 退役14年,郭晶晶谈低谷期的“恩人”,不是周继红

退役14年,郭晶晶谈低谷期的“恩人”,不是周继红

文章来源: 娱乐一人行 于 2025-10-20 10:11:27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郭晶晶的传奇,我们看过太多,手握77块金牌的她,“跳水女王”当之无愧。

在《人民日报》的专访里,她亲自揭开了一段比夺冠更触动她的往事。

曾坦言“没有她,就没有站上领奖台的我”。

退役14年,郭晶晶谈低谷期的“恩人”,不是周继红

提及运动生涯的“贵人”,她既感谢了为其规划人生的领队周继红,更着重提到一位 77 岁的老人——正是这位在她被断言“已经废了”时接手的教练,成了低谷中最坚实的支撑。



她究竟是谁?又怎么成就了现在的郭晶晶?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01郭晶晶的来时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

在很多人印象里,郭晶晶是“老天爷追着喂饭吃”的天赋型选手,可谁又能知道,这位“跳水女王”,竟是从“天才堆”里冲出来的“学霸型”选手。



时间回到1988年,郭晶晶进入到训练基地,7 岁的她或许没有想到,自己在体育课上的优异表现,是打开“终极副本”的钥匙。



郭晶晶是刻苦努力加上一点“天赋”的优等生。

1993年,郭晶晶成功“晋级”,大步一迈进入到国家队,师从于芬,然而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当时的国家跳水队那就是“王者局”,特别是伏明霞,少年成名,奥运桂冠加身,那种与生俱来的跳水天赋,对很多队员来说就像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



一个是不服管的天才傲气,一个是听话优秀的学霸。

住在同一宿舍,年龄仅差3岁,说没有暗自较劲,恐怕没人会信。



14岁的她第一次站在国际赛场,就拿下10米双人,3米双人的冠军,用一场比赛完成了从新人到“潜力新星”的蜕变,堪称一战成名。



但竞技体育的残酷在于,它从不同情新人。

当郭晶晶真正站在奥运会的跳台上,巨大的压力让她慌了神。



几个动作的微小失误,最终让她只收获了第五名。

梦想的舞台,第一次向她展示了现实的冰冷分数。



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后面在一次训练中,意外受伤,导致胫骨腓骨骨折,迫不得已要休养10个月。



休养期带来的身体变化是肉眼可见的,这对靠身材和状态吃饭的跳水运动员来说,简直是暴击。当时几乎所有人都开始唱衰,觉得她这回是真的“回不去了”



然而,故事的剧本在此刻反转。

就在郭晶晶跌入谷底之际,另一位同样身处职业低谷的教练——钟少珍,向她伸出了手。



这位曾在1990年被剥夺亚运会指挥权并离开国家队的功勋教练,当时也急需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

两个被命运低估的灵魂,就这样走到了一起,开启了一场双向奔赴的救赎。



02是她把郭晶晶从低谷拉了出来

钟少珍重返国家队时已年近半百,但她毅然接过了无人看好的郭晶晶。

这不就是现在的“girls help girls”嘛,简直不要太好磕。



在恢复的时候,郭晶晶的首要任务不是练习动作,而是减重。

在修养时涨了20斤,如今也要一点点消耗下去,为此,郭晶晶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



受伤初期,她拄着拐杖就来到了训练场。

右脚下不了地,她就专注练左腿的力量;小腿不能发力,她就集中练核心和上肢。

主打一个“身体能动哪里就练哪里”,绝不让自己闲着。



钟少珍的执教风格也堪称“硬核”。

当队员们在午休时,她让郭晶晶穿上暴汗服,在烈日下一圈圈奔跑。

这套“特训”很有效,她短时间内就甩掉了15斤。



但真正的“人生低谷”在悉尼奥运会等着她。

当时国家队面临无人挑大梁的局面,只好请回已在清华读书的伏明霞。

这一次,现实给了志在必得的郭晶晶更沉重的一击。



这个天才一边读书,一边训练,还顺便拿了个奥运金牌,任谁旁边有这种战胜不了的“大魔王”都会崩溃吧,郭晶晶也是如此。



她独自一人跑到了河边开始反思。

自己那么刻苦训练,比她多训练几个小时,还是没办法超越吗?

一想到这,郭晶晶有了普通人都有过的念头“我真的合适吗?还要再坚持吗?想放弃了。”



但是还是钟少珍的鼓励,让郭晶晶在后面的比赛中一次又一次地站在领奖台上。



除了“全力出击”的郭晶晶,钟少珍教练也是个“拼命十三郎”。

因训练没能参加儿子的婚礼,被儿子埋怨;昔日力挺自己的丈夫做手术,她也只能安排好所有事情,转身投入到训练当中。



03从“银牌”到“跳水皇后”,她是教练,更是精神支柱

直到2001年福冈世界游泳锦标赛,郭晶晶开启了她的时代。

但她浑然不知,台下的钟少珍教练默默擦着眼泪。



2004年雅典一战,郭晶晶用实力说话。

包揽三米板单双人冠军,让她彻底坐实了“跳水女皇”的称号。

这不是媒体的吹捧,而是金牌铸就的王座,也正式宣告了女子跳水项目迎来了新的主宰者。



当郭晶晶站在奥运冠军的领奖台上,钟少珍教练在场下热泪盈眶。

没有人比她更清楚,这块金牌背后,写满了从谷底到巅峰的每一步。

她是这一切,最骄傲的见证者。



在北京奥运会的辉煌时刻,郭晶晶最动情的瞬间不是夺冠,而是与钟少珍教练的那个拥抱。

十年师徒路,这是她们在赛场的第一次相拥。



“当时在想,这不会是在赛场上的最后一次拥抱吧,也许不再练了吧。”这句感慨,道尽了运动员生涯的短暂与珍惜。



2009年,当郭晶晶回到国家队,她们又一次默契地以拥抱开场——有些感情,早已无需言语。



04退役14年,她把“师恩”活成了“传承”

如今,77岁的钟少珍教练已淡出公众视线,过着平静的生活。

可每当有人提起郭晶晶,她的脸上总会泛起骄傲的笑容,仿佛郭晶晶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拿了奖,母亲的那种自豪感。



我们都羡慕天才的一鸣惊人,却很少看见守护天才的“园丁”。



郭晶晶的成功,哪里仅仅是天赋?那是钟少珍在烈日下陪跑的身影,是深夜里反复纠正动作的耐心,是她想放弃时那句斩钉截铁的“不准放弃”,是她受伤时无微不至的守护。



奖牌放久了会蒙尘,但恩情不会,郭晶晶用实际行动接过了这份情谊的接力棒。

她把从钟少珍教练身上感受到的“信”与“爱”,全部化作了动力——去乡村做公益,为孩子们开一扇眺望世界的窗。



在国际赛场上当裁判,给年轻人最公正的起点。

所谓传承,不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吗?一个被托举过的人,最终也学会了如何去托举别人。



结语:

每个人的成长路上,或许都有一位这样的“钟少珍”,在低谷时给予我们力量和方向。

这种感恩与传承,是体育精神,更是动人的人间真情。



读到这里,你是否也想起了自己生命中的那位“钟少珍”?

那个在你最难的时候,为你点灯的人。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让我们在这场温暖的接力中,把照亮过我们的光,传递给更多人。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李成钢被免去驻世贸代表职务,贝森特曾批评其"失控"
特朗普与泽连斯基再度发生争吵:"爆粗口,训斥,扔地图"
史上最便宜特斯拉,毛坯程度看笑中国车主
从"台独"到"亲中":郑丽文当选国民党主席的启示
法国罗浮宫大劫案,八件失窃无价之宝清单公布




24小时讨论排行

中国稀土管制,反而加速全球产业链的重建
泽连斯基:世界领土最大国家 为何还需要更多领土?
被曝多次怒吼飙髒话 川普:没逼乌割地求和 完全没有…
没给小费 顾客被餐厅员工追出来围堵 还叫了警察!
川普与澳洲签稀土协议:半年投入10亿美元
郑丽文支持者高喊“我是中国人” 冲上微博热搜第一
特朗普:中国“不想”入侵台湾 重申对习近平的信任
陕西博士参选纽约州长:誓言打造"零贫困零犯罪"…
FT:中国已做好摊牌准备 北京并非只有稀土一张牌
王丹父亲辞世 悲喊:无法送终是极大遗憾与悲哀
美拱手让出稀土掌控权 中国耕耘30年成霸主
川普:无意摧毁中国 美中关係没事
NASA用超算测出地球寿命 公元这一年万物终结
他送哈佛女儿3000呎极简屋 从不催婚:财富为你赚好了
“中国在对决全世界”在美国经济腹地感受中美激烈对峙的一周
纽时:四中全会上,有一个重要问题无人敢提及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退役14年,郭晶晶谈低谷期的“恩人”,不是周继红

娱乐一人行 2025-10-20 10:11:27
郭晶晶的传奇,我们看过太多,手握77块金牌的她,“跳水女王”当之无愧。

在《人民日报》的专访里,她亲自揭开了一段比夺冠更触动她的往事。

曾坦言“没有她,就没有站上领奖台的我”。

退役14年,郭晶晶谈低谷期的“恩人”,不是周继红

提及运动生涯的“贵人”,她既感谢了为其规划人生的领队周继红,更着重提到一位 77 岁的老人——正是这位在她被断言“已经废了”时接手的教练,成了低谷中最坚实的支撑。



她究竟是谁?又怎么成就了现在的郭晶晶?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01郭晶晶的来时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

在很多人印象里,郭晶晶是“老天爷追着喂饭吃”的天赋型选手,可谁又能知道,这位“跳水女王”,竟是从“天才堆”里冲出来的“学霸型”选手。



时间回到1988年,郭晶晶进入到训练基地,7 岁的她或许没有想到,自己在体育课上的优异表现,是打开“终极副本”的钥匙。



郭晶晶是刻苦努力加上一点“天赋”的优等生。

1993年,郭晶晶成功“晋级”,大步一迈进入到国家队,师从于芬,然而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当时的国家跳水队那就是“王者局”,特别是伏明霞,少年成名,奥运桂冠加身,那种与生俱来的跳水天赋,对很多队员来说就像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



一个是不服管的天才傲气,一个是听话优秀的学霸。

住在同一宿舍,年龄仅差3岁,说没有暗自较劲,恐怕没人会信。



14岁的她第一次站在国际赛场,就拿下10米双人,3米双人的冠军,用一场比赛完成了从新人到“潜力新星”的蜕变,堪称一战成名。



但竞技体育的残酷在于,它从不同情新人。

当郭晶晶真正站在奥运会的跳台上,巨大的压力让她慌了神。



几个动作的微小失误,最终让她只收获了第五名。

梦想的舞台,第一次向她展示了现实的冰冷分数。



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后面在一次训练中,意外受伤,导致胫骨腓骨骨折,迫不得已要休养10个月。



休养期带来的身体变化是肉眼可见的,这对靠身材和状态吃饭的跳水运动员来说,简直是暴击。当时几乎所有人都开始唱衰,觉得她这回是真的“回不去了”



然而,故事的剧本在此刻反转。

就在郭晶晶跌入谷底之际,另一位同样身处职业低谷的教练——钟少珍,向她伸出了手。



这位曾在1990年被剥夺亚运会指挥权并离开国家队的功勋教练,当时也急需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

两个被命运低估的灵魂,就这样走到了一起,开启了一场双向奔赴的救赎。



02是她把郭晶晶从低谷拉了出来

钟少珍重返国家队时已年近半百,但她毅然接过了无人看好的郭晶晶。

这不就是现在的“girls help girls”嘛,简直不要太好磕。



在恢复的时候,郭晶晶的首要任务不是练习动作,而是减重。

在修养时涨了20斤,如今也要一点点消耗下去,为此,郭晶晶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



受伤初期,她拄着拐杖就来到了训练场。

右脚下不了地,她就专注练左腿的力量;小腿不能发力,她就集中练核心和上肢。

主打一个“身体能动哪里就练哪里”,绝不让自己闲着。



钟少珍的执教风格也堪称“硬核”。

当队员们在午休时,她让郭晶晶穿上暴汗服,在烈日下一圈圈奔跑。

这套“特训”很有效,她短时间内就甩掉了15斤。



但真正的“人生低谷”在悉尼奥运会等着她。

当时国家队面临无人挑大梁的局面,只好请回已在清华读书的伏明霞。

这一次,现实给了志在必得的郭晶晶更沉重的一击。



这个天才一边读书,一边训练,还顺便拿了个奥运金牌,任谁旁边有这种战胜不了的“大魔王”都会崩溃吧,郭晶晶也是如此。



她独自一人跑到了河边开始反思。

自己那么刻苦训练,比她多训练几个小时,还是没办法超越吗?

一想到这,郭晶晶有了普通人都有过的念头“我真的合适吗?还要再坚持吗?想放弃了。”



但是还是钟少珍的鼓励,让郭晶晶在后面的比赛中一次又一次地站在领奖台上。



除了“全力出击”的郭晶晶,钟少珍教练也是个“拼命十三郎”。

因训练没能参加儿子的婚礼,被儿子埋怨;昔日力挺自己的丈夫做手术,她也只能安排好所有事情,转身投入到训练当中。



03从“银牌”到“跳水皇后”,她是教练,更是精神支柱

直到2001年福冈世界游泳锦标赛,郭晶晶开启了她的时代。

但她浑然不知,台下的钟少珍教练默默擦着眼泪。



2004年雅典一战,郭晶晶用实力说话。

包揽三米板单双人冠军,让她彻底坐实了“跳水女皇”的称号。

这不是媒体的吹捧,而是金牌铸就的王座,也正式宣告了女子跳水项目迎来了新的主宰者。



当郭晶晶站在奥运冠军的领奖台上,钟少珍教练在场下热泪盈眶。

没有人比她更清楚,这块金牌背后,写满了从谷底到巅峰的每一步。

她是这一切,最骄傲的见证者。



在北京奥运会的辉煌时刻,郭晶晶最动情的瞬间不是夺冠,而是与钟少珍教练的那个拥抱。

十年师徒路,这是她们在赛场的第一次相拥。



“当时在想,这不会是在赛场上的最后一次拥抱吧,也许不再练了吧。”这句感慨,道尽了运动员生涯的短暂与珍惜。



2009年,当郭晶晶回到国家队,她们又一次默契地以拥抱开场——有些感情,早已无需言语。



04退役14年,她把“师恩”活成了“传承”

如今,77岁的钟少珍教练已淡出公众视线,过着平静的生活。

可每当有人提起郭晶晶,她的脸上总会泛起骄傲的笑容,仿佛郭晶晶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拿了奖,母亲的那种自豪感。



我们都羡慕天才的一鸣惊人,却很少看见守护天才的“园丁”。



郭晶晶的成功,哪里仅仅是天赋?那是钟少珍在烈日下陪跑的身影,是深夜里反复纠正动作的耐心,是她想放弃时那句斩钉截铁的“不准放弃”,是她受伤时无微不至的守护。



奖牌放久了会蒙尘,但恩情不会,郭晶晶用实际行动接过了这份情谊的接力棒。

她把从钟少珍教练身上感受到的“信”与“爱”,全部化作了动力——去乡村做公益,为孩子们开一扇眺望世界的窗。



在国际赛场上当裁判,给年轻人最公正的起点。

所谓传承,不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吗?一个被托举过的人,最终也学会了如何去托举别人。



结语:

每个人的成长路上,或许都有一位这样的“钟少珍”,在低谷时给予我们力量和方向。

这种感恩与传承,是体育精神,更是动人的人间真情。



读到这里,你是否也想起了自己生命中的那位“钟少珍”?

那个在你最难的时候,为你点灯的人。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让我们在这场温暖的接力中,把照亮过我们的光,传递给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