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AI恐冲击职场 新科经济学诺奖得主呼吁亟需规范

AI恐冲击职场 新科经济学诺奖得主呼吁亟需规范

文章来源: 联合新闻 于 2025-10-14 12:38:55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202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之一、加拿大学者郝伊特(Peter Howitt)今天警告,人工智能(AI)虽带来惊人的契机,但也可能摧毁大量工作机会,亟需加以规范。

法新社报导,现为美国布朗大学(BrownUniversity)荣誉教授的郝伊特,今天之所以发出这番警语,是因为有愈来愈多人日益关切AI将如何冲击社会与劳动市场。

加州州长纽松(Gavin Newsom)今天即不顾白宫主张AI应自由发展的立场,把一起规范与AI聊天机器人互动的法案签署成州法,创下全美先河。

202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由3位学者共享殊荣,除了郝伊特,另外两位分别是美、以双重国籍学者莫基尔(Joel Mokyr)和法国学者阿吉翁(PhilippeAghion)。

郝伊特在记者会上表示,谁会成为AI领导者还有待观察,“我们还不知道创新性破坏会带来什么后果”。

他说:“AI无疑是一项潜力无穷的技术,但它同样可能摧毁其他工作,甚至取代高度专业人力。这显然是一种矛盾,也因此必须受到规范。”

“在毫无规范的市场里,私部门的奖励机制其实不会以对社会最有利的方式化解这种矛盾,我们也无法预测后续会发生什么。”

79岁的郝伊特说,这是“人类史上重大时刻”,并将其比作过去技术革新的时期,例如1990年代电信业兴起,以及电力与蒸汽动力问世的年代。

他指出,这些创新全都可以说明科技是可以如何加强人力,而非单纯取代人力,“这一次我们会怎么做?我真希望我有明确的答案,可惜我没有”。

与郝伊特共享202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殊荣的莫基尔(Joel Mokyr),则对AI对劳动市场的影响持较乐观看法。

79岁的莫基尔在芝加哥郊区西北大学(NorthwesternUniversity)透过视讯表示:“机器不会取代我们,而是让我们有机会从事更有趣、更具挑战性的工作。”他说:“科技进步不只会取代人力,也会创造新的职务。”

他表示,自己对未来劳动市场的主要关切不在于“科技失业”,而是随着人口老化、进入劳动市场的人减少,将出现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川普峰会忘关麦克风 对话流出 全场都听见了…
水果姐默认与特鲁多恋情 前第一夫人也发声了
川普再登《时代》封面 半夜发文怒飙:照片丑爆了
中国最帅武僧去年车祸亡 疑遭制成标本现踪“798”
XXXXXL码美军照片被群嘲 发言人:已经换掉了




24小时讨论排行

中国学者:若十年内未收回台湾,恐“永远收不回”
真要来了!美国福利新规:一个月须工作80小时?
反击不买美国大豆 川普:考虑停止购买中国食用油
欧盟或效法中国 要求在欧中国企业必须技术转让
两分钟路人生死抢救:起火的车,拉不开的门…
哈玛斯重掌加萨 街头行刑式处决异己
鲁比奥赞扬特朗普却遭其当场质疑 迅速改口遭嘲讽
又一“无名氏”卡车司机被抓!官员怒:如何通过背景审查?
现场:波特兰数百人裸骑单车 抗议川普派兵进驻
中国宣布免除美国拥有中国造船舶港口税,运价回跌
中国官宣不再“大拆大建” 债台高筑 15年基建狂潮终结
美中贸易形势陡变 虚张声势还是殊死斗争
地球正在变暗!NASA示警 北半球更强极端气候来了
胡锡进:特朗普一意孤行 要把世界贸易往末日里带
在报复与和解之间"拉锯":特朗普对中国的矛盾心态
纽时观点:全球民粹浪潮的根源?要怪就怪屏幕…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AI恐冲击职场 新科经济学诺奖得主呼吁亟需规范

联合新闻 2025-10-14 12:38:55

202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之一、加拿大学者郝伊特(Peter Howitt)今天警告,人工智能(AI)虽带来惊人的契机,但也可能摧毁大量工作机会,亟需加以规范。

法新社报导,现为美国布朗大学(BrownUniversity)荣誉教授的郝伊特,今天之所以发出这番警语,是因为有愈来愈多人日益关切AI将如何冲击社会与劳动市场。

加州州长纽松(Gavin Newsom)今天即不顾白宫主张AI应自由发展的立场,把一起规范与AI聊天机器人互动的法案签署成州法,创下全美先河。

202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由3位学者共享殊荣,除了郝伊特,另外两位分别是美、以双重国籍学者莫基尔(Joel Mokyr)和法国学者阿吉翁(PhilippeAghion)。

郝伊特在记者会上表示,谁会成为AI领导者还有待观察,“我们还不知道创新性破坏会带来什么后果”。

他说:“AI无疑是一项潜力无穷的技术,但它同样可能摧毁其他工作,甚至取代高度专业人力。这显然是一种矛盾,也因此必须受到规范。”

“在毫无规范的市场里,私部门的奖励机制其实不会以对社会最有利的方式化解这种矛盾,我们也无法预测后续会发生什么。”

79岁的郝伊特说,这是“人类史上重大时刻”,并将其比作过去技术革新的时期,例如1990年代电信业兴起,以及电力与蒸汽动力问世的年代。

他指出,这些创新全都可以说明科技是可以如何加强人力,而非单纯取代人力,“这一次我们会怎么做?我真希望我有明确的答案,可惜我没有”。

与郝伊特共享202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殊荣的莫基尔(Joel Mokyr),则对AI对劳动市场的影响持较乐观看法。

79岁的莫基尔在芝加哥郊区西北大学(NorthwesternUniversity)透过视讯表示:“机器不会取代我们,而是让我们有机会从事更有趣、更具挑战性的工作。”他说:“科技进步不只会取代人力,也会创造新的职务。”

他表示,自己对未来劳动市场的主要关切不在于“科技失业”,而是随着人口老化、进入劳动市场的人减少,将出现劳动力短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