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胡锡进呼吁“宽松些”持续发酵 被嘲讽是隔靴搔痒

胡锡进呼吁“宽松些”持续发酵 被嘲讽是隔靴搔痒

文章来源: 中央社 于 2025-10-14 12:15:38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前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昨夜发文,指中国很多人如今上网发声越来越小心或干脆不发声,根本原因是“社会的宽容度变低了”,中国社会在“党领导的宪法秩序下”要尽量宽松些,引起热议。有网友直言,这种说法隔靴搔痒,不发声的真正原因大家都明白。

胡锡进这篇题为“为什么很多人不愿意在网上分享日常了,怕的是什么?”的文章说,明星们的账号过去经常话家常,现在都是各种官宣了;体制内的人更是小心翼翼,很多人连朋友圈都不发了,发的话也是转发某个正规报导;大学老师们则成了敏感族群,多数人选择在网络上能少说就少说;而民企高层或中层主管也是一样。

他说,中国很多族群的个性化讯息,如今变得“像秋收后的田野一样干干净净”。这是网络时代公共讯息领域的一个损失,让公共舆论的面貌变得不再完整,这不是一个开放社会所应有的“群体性噤声”。至于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的宽容度变低了”。

胡锡进说,在中国,如今一个人在网络上个性化发声,给自己可能带来麻烦的风险越来越高,甚至会牵连他所在的机构。于是大家主动,或是在单位的提醒下,极大减少了参与社交媒体讯息和观点交流的意愿,甚至基本停止了参与,只剩下浏览,偶尔点个赞。

他提到,中国网络上的整体氛围“越来越严厉”,对各种瑕疵的搜索非常频密、细致,一旦迅速形成关注聚集,对焦点讯息的挖掘和引申无边无际,而且很可能上纲上线。这样的风险落到谁的头上,都是很难承受的。其中,公职人员、大学老师、民企中高层特别明显。

胡锡进说,他主张中国社会还是要“在党领导的宪法秩序下”尽量宽松些,且需要“社会层面”和“治理链条”上的双重努力。网络在发挥舆论监督强大功能的同时,应当有尊重个人权利的集体共识,不能对个性化讯息进行“上纲上线的引申”,不能有对个人实施以“社死”(社会性死亡)为目标的网暴。

他最后说,现在中国各种有身份标识的族群不愿在网络上发声了,绝非好事,“在宪法秩序下推动社会宽松”是个值得去改变的线索之一。中国的社会应“丰富多彩”,社交媒体应是全体民众交流讯息的平台。如果一些族群“退出了或者严重消极了”,只剩下另一些族群活跃表达,那样的情况一定不会太好,会导致新问题的出现。

胡锡进这篇文章引起不少中国网友热议。有人认为,他的说法点出了现今中国网络环境畸型的嗜血化发展;但更多网友认为,胡锡进只敢批评表面现象,根本不敢触及问题核心。其中有人说,胡锡进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自从有网络以来就有网暴了,如今大家不敢发声,难道只是怕被网暴吗?

还有网友意有所指地说,胡锡进说中国社会在“党领导的宪法秩序下”要尽量宽松些,但大家越来越不敢上网说话的真正关键,大家其实都明白,答案就在他说的“那3个字”(指“党领导”)里面,只是不说而已;有人则说,胡锡进绕了半天只说“社会”要宽松,有如隔靴搔痒,更该宽松的是谁,难道他看不出来?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8)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川普峰会忘关麦克风 对话流出 全场都听见了…
水果姐默认与特鲁多恋情 前第一夫人也发声了
川普再登《时代》封面 半夜发文怒飙:照片丑爆了
中国最帅武僧去年车祸亡 疑遭制成标本现踪“798”
XXXXXL码美军照片被群嘲 发言人:已经换掉了




24小时讨论排行

中国学者:若十年内未收回台湾,恐“永远收不回”
真要来了!美国福利新规:一个月须工作80小时?
反击不买美国大豆 川普:考虑停止购买中国食用油
欧盟或效法中国 要求在欧中国企业必须技术转让
两分钟路人生死抢救:起火的车,拉不开的门…
哈玛斯重掌加萨 街头行刑式处决异己
鲁比奥赞扬特朗普却遭其当场质疑 迅速改口遭嘲讽
又一“无名氏”卡车司机被抓!官员怒:如何通过背景审查?
现场:波特兰数百人裸骑单车 抗议川普派兵进驻
中国宣布免除美国拥有中国造船舶港口税,运价回跌
中国官宣不再“大拆大建” 债台高筑 15年基建狂潮终结
美中贸易形势陡变 虚张声势还是殊死斗争
地球正在变暗!NASA示警 北半球更强极端气候来了
胡锡进:特朗普一意孤行 要把世界贸易往末日里带
在报复与和解之间"拉锯":特朗普对中国的矛盾心态
纽时观点:全球民粹浪潮的根源?要怪就怪屏幕…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胡锡进呼吁“宽松些”持续发酵 被嘲讽是隔靴搔痒

中央社 2025-10-14 12:15:38



前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昨夜发文,指中国很多人如今上网发声越来越小心或干脆不发声,根本原因是“社会的宽容度变低了”,中国社会在“党领导的宪法秩序下”要尽量宽松些,引起热议。有网友直言,这种说法隔靴搔痒,不发声的真正原因大家都明白。

胡锡进这篇题为“为什么很多人不愿意在网上分享日常了,怕的是什么?”的文章说,明星们的账号过去经常话家常,现在都是各种官宣了;体制内的人更是小心翼翼,很多人连朋友圈都不发了,发的话也是转发某个正规报导;大学老师们则成了敏感族群,多数人选择在网络上能少说就少说;而民企高层或中层主管也是一样。

他说,中国很多族群的个性化讯息,如今变得“像秋收后的田野一样干干净净”。这是网络时代公共讯息领域的一个损失,让公共舆论的面貌变得不再完整,这不是一个开放社会所应有的“群体性噤声”。至于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的宽容度变低了”。

胡锡进说,在中国,如今一个人在网络上个性化发声,给自己可能带来麻烦的风险越来越高,甚至会牵连他所在的机构。于是大家主动,或是在单位的提醒下,极大减少了参与社交媒体讯息和观点交流的意愿,甚至基本停止了参与,只剩下浏览,偶尔点个赞。

他提到,中国网络上的整体氛围“越来越严厉”,对各种瑕疵的搜索非常频密、细致,一旦迅速形成关注聚集,对焦点讯息的挖掘和引申无边无际,而且很可能上纲上线。这样的风险落到谁的头上,都是很难承受的。其中,公职人员、大学老师、民企中高层特别明显。

胡锡进说,他主张中国社会还是要“在党领导的宪法秩序下”尽量宽松些,且需要“社会层面”和“治理链条”上的双重努力。网络在发挥舆论监督强大功能的同时,应当有尊重个人权利的集体共识,不能对个性化讯息进行“上纲上线的引申”,不能有对个人实施以“社死”(社会性死亡)为目标的网暴。

他最后说,现在中国各种有身份标识的族群不愿在网络上发声了,绝非好事,“在宪法秩序下推动社会宽松”是个值得去改变的线索之一。中国的社会应“丰富多彩”,社交媒体应是全体民众交流讯息的平台。如果一些族群“退出了或者严重消极了”,只剩下另一些族群活跃表达,那样的情况一定不会太好,会导致新问题的出现。

胡锡进这篇文章引起不少中国网友热议。有人认为,他的说法点出了现今中国网络环境畸型的嗜血化发展;但更多网友认为,胡锡进只敢批评表面现象,根本不敢触及问题核心。其中有人说,胡锡进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自从有网络以来就有网暴了,如今大家不敢发声,难道只是怕被网暴吗?

还有网友意有所指地说,胡锡进说中国社会在“党领导的宪法秩序下”要尽量宽松些,但大家越来越不敢上网说话的真正关键,大家其实都明白,答案就在他说的“那3个字”(指“党领导”)里面,只是不说而已;有人则说,胡锡进绕了半天只说“社会”要宽松,有如隔靴搔痒,更该宽松的是谁,难道他看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