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基孔肯雅热确诊超2万例,一个重症都没有

基孔肯雅热确诊超2万例,一个重症都没有

文章来源: 建设性意见 于 2025-10-13 19:35:35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注:截止发稿时,该文在微信公众号“建设性意见”上已遭删除,在“基本常识”搜狐账号上仍可见。

因为下周要举办顺德美食之旅活动,有外省伙伴担忧基孔肯雅热疫情,所以我仔细查证了一番,得到一个惊掉下巴的数据:

自2025年7月20日至10月11日,广东省已累计确诊基孔肯雅热病例20006例,无重症或死亡病例。

基孔肯雅热确诊超2万例,一个重症都没有

划重点: 一个重症都没有。

在一种传染性疾病流行的初期,当我们对流行规模和健康危害还没那么有把握的时候,把警惕值拉满,从严从重防控,是非常合理的。

当它已经在密切监控下流行了一段时间(近3个月),累积了超过2万病例数据的时候,就有必要重新审视这种流行病,看看它对人体健康会有多大的威胁,会对社会秩序造成怎样的影响。

基孔肯雅热并不是一种新的传染病,1952年就在非洲被发现了,但在中国较大范围传播还是今年的事情。此前,疾控部门一直根据既往的国际数据来评估基孔肯雅热的威胁,现在我们有了自己的较大规模统计数据,是时候该更新对这种疾病的认知了。

广东省疾控中心发布的科普知识是这样描述基孔肯雅热危害的:

多数患者症状较轻,病程约1\~2周后可自行恢复,致死率极低(通常低于0.1%)。但少数人群(如老年人、婴幼儿、慢性病患者)可能出现并发症,如长期关节疼痛(持续数月甚至数年)、心肌炎、脑炎等,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咱也不知道国外这个致死率低于0.1%的统计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是不是和医疗条件薄弱有关,是不是和确诊能力有关,单就今年7月以来广东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看:

基孔肯雅热的重症率和致死率都是低于万分之一的。

如果再加上中国其他省市确诊的基孔肯雅热数据,同样也是没有出现任何一例重症和死亡病例,这个数据的分量还会进一步提升:

可以认为,基孔肯雅热感染基本上不会导致重症与死亡。

当然,上述数据并不能推导出“基孔肯雅热没必要防控”的结论,原因有二:

第一,虽然目前没有观察到基孔肯雅热重症或死亡的病例,但感染之后这一两周的发热、皮疹和关节痛是确切存在的。





感染基孔肯雅热的病痛,能避免还是应该尽量避免。蚊虫,能少一点还是应该尽量少一点。

第二,任何传染病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其病原体都会随着大规模传播而发生变异。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需要密切监测其突变情况,适度控制其传播规模,防止出现传播力暴增或毒性更强的变异株。

简单来说,基孔肯雅热感染人数越多,复制次数越多,越容易产生新的变异毒株,为疾病防控带来新的变数。这是我们需要尽力避免的情况。

但是请注意!

以上两点论述是广泛适用于任何传染性疾病的,都是能不感染最好,都是应该尽量防控以降低其感染规模。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同时需要应对流感、普通感冒、新冠、病毒性肺炎、乙肝、丙肝、艾滋病等很多很多种传染性疾病。为此,中国在每个省、市、区(县)都设立了疾控部门,就是用来日常应对这些问题的。

请注意,是日常应对。

几乎所有我们已经有较为充分了解和成熟防控方案的传染病,需要的都是日拱一卒、久久为功的常态化防控,而不是集中力量、压倒一切,追求毕其功于一役的运动式防控。

说得直白一点:

在今年7月佛山地区刚出现基孔肯雅热扩散的时候,由于对感染规模还不清楚,对疾病危害还没有足够多本地数据,在本地民众对基孔肯雅热这种疾病还比较陌生,有可能引发恐慌流言的情况下,政府部门严阵以待,集中清积水防蚊虫,争取尽快控制感染规模,是合理的做法,应有的态度。

但到了10月份,在我们已经有超过2万病例数据,对基孔肯雅热的“零重症零死亡”有充分了解的前提下,在公众经历了数月时间信息轰炸已经基本破除陌生恐慌情绪的基础上,在铁的事实已经证明再高压的防控也不可能完全扑灭基孔肯雅热,它注定已经成为华南地区常驻蚊媒传染病的情况下:

还有没有必要把防控基孔肯雅热作为一个流行地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

还有没有必要以牺牲公众正常生活和商业经营为代价来运动式“清积水防蚊虫”?



还有没有必要花费巨额人力物力财政资金在一个县级市设置33个核酸检测点?



最后分享一点建设性意见:

我支持清积水防蚊虫,支持常态化防控基孔肯雅热,对大家都有好处。

只是,没必要做到这个程度吧?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4)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中国宣布免除美国拥有中国造船舶港口税,运价回跌
法国第一夫人站上法庭,证明自己不是男人
挤满生殖科的高龄夫妇,为什么非要生孩子?
那名学生跪下的时候,他父母一定心碎了!
美防长抨击肥胖后,这张照片火了




24小时讨论排行

中国学者:若十年内未收回台湾,恐“永远收不回”
真要来了!美国福利新规:一个月须工作80小时?
鲁比奥赞扬特朗普却遭其当场质疑 迅速改口遭嘲讽
多久能摆脱稀土卡脖子?如何做?还要小心中国这招
欧盟或效法中国 要求在欧中国企业必须技术转让
哈玛斯重掌加萨 街头行刑式处决异己
一场突发的“爱国冲突” 爱国贼的表演算不算寻衅滋事?
两分钟路人生死抢救:起火的车,拉不开的门…
反击不买美国大豆 川普:考虑停止购买中国食用油
在报复与和解之间"拉锯":特朗普对中国的矛盾心态
又一“无名氏”卡车司机被抓!官员怒:如何通过背景审查?
中国官宣不再“大拆大建” 债台高筑 15年基建狂潮终结
小米SU7又爆燃!雷军,是时候停下看看后视镜了
地球正在变暗!NASA示警 北半球更强极端气候来了
胡锡进:特朗普一意孤行 要把世界贸易往末日里带
川普再登《时代》封面 半夜发文怒飙:照片丑爆了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基孔肯雅热确诊超2万例,一个重症都没有

建设性意见 2025-10-13 19:35:35



注:截止发稿时,该文在微信公众号“建设性意见”上已遭删除,在“基本常识”搜狐账号上仍可见。

因为下周要举办顺德美食之旅活动,有外省伙伴担忧基孔肯雅热疫情,所以我仔细查证了一番,得到一个惊掉下巴的数据:

自2025年7月20日至10月11日,广东省已累计确诊基孔肯雅热病例20006例,无重症或死亡病例。

基孔肯雅热确诊超2万例,一个重症都没有

划重点: 一个重症都没有。

在一种传染性疾病流行的初期,当我们对流行规模和健康危害还没那么有把握的时候,把警惕值拉满,从严从重防控,是非常合理的。

当它已经在密切监控下流行了一段时间(近3个月),累积了超过2万病例数据的时候,就有必要重新审视这种流行病,看看它对人体健康会有多大的威胁,会对社会秩序造成怎样的影响。

基孔肯雅热并不是一种新的传染病,1952年就在非洲被发现了,但在中国较大范围传播还是今年的事情。此前,疾控部门一直根据既往的国际数据来评估基孔肯雅热的威胁,现在我们有了自己的较大规模统计数据,是时候该更新对这种疾病的认知了。

广东省疾控中心发布的科普知识是这样描述基孔肯雅热危害的:

多数患者症状较轻,病程约1\~2周后可自行恢复,致死率极低(通常低于0.1%)。但少数人群(如老年人、婴幼儿、慢性病患者)可能出现并发症,如长期关节疼痛(持续数月甚至数年)、心肌炎、脑炎等,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咱也不知道国外这个致死率低于0.1%的统计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是不是和医疗条件薄弱有关,是不是和确诊能力有关,单就今年7月以来广东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看:

基孔肯雅热的重症率和致死率都是低于万分之一的。

如果再加上中国其他省市确诊的基孔肯雅热数据,同样也是没有出现任何一例重症和死亡病例,这个数据的分量还会进一步提升:

可以认为,基孔肯雅热感染基本上不会导致重症与死亡。

当然,上述数据并不能推导出“基孔肯雅热没必要防控”的结论,原因有二:

第一,虽然目前没有观察到基孔肯雅热重症或死亡的病例,但感染之后这一两周的发热、皮疹和关节痛是确切存在的。





感染基孔肯雅热的病痛,能避免还是应该尽量避免。蚊虫,能少一点还是应该尽量少一点。

第二,任何传染病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其病原体都会随着大规模传播而发生变异。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需要密切监测其突变情况,适度控制其传播规模,防止出现传播力暴增或毒性更强的变异株。

简单来说,基孔肯雅热感染人数越多,复制次数越多,越容易产生新的变异毒株,为疾病防控带来新的变数。这是我们需要尽力避免的情况。

但是请注意!

以上两点论述是广泛适用于任何传染性疾病的,都是能不感染最好,都是应该尽量防控以降低其感染规模。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同时需要应对流感、普通感冒、新冠、病毒性肺炎、乙肝、丙肝、艾滋病等很多很多种传染性疾病。为此,中国在每个省、市、区(县)都设立了疾控部门,就是用来日常应对这些问题的。

请注意,是日常应对。

几乎所有我们已经有较为充分了解和成熟防控方案的传染病,需要的都是日拱一卒、久久为功的常态化防控,而不是集中力量、压倒一切,追求毕其功于一役的运动式防控。

说得直白一点:

在今年7月佛山地区刚出现基孔肯雅热扩散的时候,由于对感染规模还不清楚,对疾病危害还没有足够多本地数据,在本地民众对基孔肯雅热这种疾病还比较陌生,有可能引发恐慌流言的情况下,政府部门严阵以待,集中清积水防蚊虫,争取尽快控制感染规模,是合理的做法,应有的态度。

但到了10月份,在我们已经有超过2万病例数据,对基孔肯雅热的“零重症零死亡”有充分了解的前提下,在公众经历了数月时间信息轰炸已经基本破除陌生恐慌情绪的基础上,在铁的事实已经证明再高压的防控也不可能完全扑灭基孔肯雅热,它注定已经成为华南地区常驻蚊媒传染病的情况下:

还有没有必要把防控基孔肯雅热作为一个流行地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

还有没有必要以牺牲公众正常生活和商业经营为代价来运动式“清积水防蚊虫”?



还有没有必要花费巨额人力物力财政资金在一个县级市设置33个核酸检测点?



最后分享一点建设性意见:

我支持清积水防蚊虫,支持常态化防控基孔肯雅热,对大家都有好处。

只是,没必要做到这个程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