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为什么下馆子后总疯狂口渴?研究分析了8000道菜后找到了真相

为什么下馆子后总疯狂口渴?研究分析了8000道菜后找到了真相

文章来源: 健康时报 于 2025-10-12 09:31:46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你有没有发现,每次出去下馆子,吃完饭后总是特别渴?吃的时候明明没觉得菜有多咸,可一回家就渴得不行。

真相其实远比你想象的复杂。一项覆盖全国192家餐厅、8131道畅销菜的研究发现——你可能只吃了一道菜,钠摄入量就“爆表”了!

为什么下馆子后总疯狂口渴?研究分析了8000道菜后找到了真相

健康时报资料图

分析8000道菜后发现:一道菜钠的摄入量就“爆表”了

下馆子,饭店老板可能最舍得放的就是——盐等调味料。2022年《营养学杂志》刊发的一项研究,调查了我国各地192家餐厅中8131道畅销菜品中的钠含量。结果发现一道菜就让钠的摄入量超标!

平均而言,一道菜肴几乎是我国成年人每日推荐钠的2.2倍。①而我们现在提倡“减盐”的健康生活方式,其实本质也就是在减钠。



研究截图

? 一道菜,钠的摄入量就“爆表”了。

调查中大部分的热销菜肴钠含量都超过推荐。研究发现,74.9%的菜肴超过了我国成年人钠的每日适宜摄入量(1500毫克);更关键的是,62.6%的菜品超过慢性病预防推荐上限(2000毫克)。

其中,每份菜(平均575.6克)含钠3331毫克,相当于2.2倍推荐的我国成人每日适宜摄入量。①

钠属于强烈亲水的物质,钠离子在体内会“绑定”大量水分子,提高血液渗透压,口渴感自然就来了。②

? 汤类,居然是钠的“重灾区”。

“汤类”是最大“重灾区”,每100克含钠高达687毫克;其次是冷菜,每100克含钠528毫克;还有炒菜,每100克含钠约481毫克。虽然主食和小吃相对较低,但由于分量较大,吃多了依然可能超标。

? 少钠≠少放盐,警惕“隐形钠”。

许多人以为“少放点盐”就能减钠,其实想简单了。研究进一步分析发现,所有菜肴中,仅有17%左右的钠来源于食物本身,而有83%的钠来自调味品,包括盐、酱油、味精、酱料等。



中国餐厅菜肴中的钠来源。研究截图,健康时报编译

餐厅中常混用多种调味品,研究发现,约45%的菜用了三种,23%用了四种。而调味品种类越多,钠含量就越高。

这也提醒我们,减盐不能只盯着“少放盐”,更要警惕味精、酱油、复合调味料等“隐形钠源”。

为什么有些菜吃起来不咸,却是“钠超标”?

营养师谷传玲在其个人公众号曾刊文介绍,大厨的“复合调味”会把咸味悄悄藏起来。比如,甜与酸会削弱咸味存在感,鲜味会让咸味更“顺口”。

总之,这些搭配可以简单总结为:

?? 甜+咸:甜会跟咸味“抢话筒”,让大脑感知变弱,削弱咸味存在感。

?? 酸+咸:少量酸味可以“提咸”,多了反而抑制咸味。

?? 鲜+咸:鸡精味精里的谷氨酸钠,或酱油里的各种增鲜物质,提升口味丰富度、圆润度,让人忽略咸味。

?? 油+咸:油脂让咸味更“滑”,不扎嘴。

?? 凉+咸:凉菜或冰饮会把温度降下去,让咸味不明显。

?? 辣+咸:辣味带来的轻微“痛感”会分散注意力,让咸“不那么显眼”。③



健康时报资料图

所以,糖醋里脊、番茄炒蛋、酸辣汤、排骨汤……当时吃起来不咸,但几小时后,身体诚实发出报警——我好渴!

在外就餐减盐,记住这几点

1.点菜:优先选择清淡做法

建议优先选择清蒸、清炖、白灼、汆烫的菜品。

主食尽量少选择加油、盐、糖的,如葱油饼、炒粉、炒面等。除了吃米饭馒头外,可以选一些清蒸水煮的五谷杂粮类的菜肴。

菜肴原材料本身咸的可以少选,如菜品中含有卤味、腊肠、火腿、咸肉、腌菜这类重盐加工品。

做法“遮”咸的也要少选,比如甜酸类的,糖醋鱼、糖醋排骨等,还有重油、油炸的菜肴也要少选。

此外,点菜的时候,可以备注一下“少油少盐少糖”。

2.吃菜:吃前可涮一下水

对于口味偏重的菜肴,吃前可在热水或温开水中快速涮洗。比如,将食物夹起后浸入热水中3~5秒,重复两次,可减少表面附着的油脂与调味料。

用餐时把菜夹到碗里时,可以在碗边沥一下,减少附带的汤汁。

最重要的记住:不喝菜汤,少用菜汤拌饭吃。



健康时报资料图

3.餐后:多喝水适当运动

餐前餐后可以多喝水,或者吃一些高钾果蔬,比如香蕉、橙子等,促进钠排出体外。

此外,也可以适当地运动。运动过程中微微出汗,也有助于体内的钠排出。

编辑:任璇

审核:鲁洋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4)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杜鲁道赤裸上身"拥吻凯蒂佩芮"!直击照曝光
她的公义,是她的罪证
“价格屠夫”比亚迪,降价也卖不动了?
哈玛斯警告:随时准备好"重新开战",拒绝离开加萨
非要等到被推下悬崖才能离婚吗?




24小时讨论排行

中美贸易战再度升温,北京自认处强势地位态度强硬
川普继续追杀政敌 美媒:司法部拟提前起诉博尔顿
加州选民将决定美国命运 “2028或无法举行大选了”
议长约翰逊在直播中遭两党选民轮番斥责 脸色苍白…
华人女孩假扮白人闯进耶鲁 打破藤校公平神话?
中国稀土管制:公告改用WPS格式 申请须用中文…
美女间谍案:全靠“杰哥”坐怀不乱 抗拒色诱才破案?
诺奖得主暴论:AI已经有意识 它自己不知道而已
特朗普:要“帮助而不是伤害中国”
激怒川普课100%关税?中国真正目的恐打错算盘
川普关税威胁 消息一出 北京市民怎么看?
中国老板趁十一长假跑路 设备搬空 员工上班傻眼
经济学人:川普没料到的稀土禁令 揭中共背后盘算
美国ICE突袭升级,华人社群受冲击
川普弱点全露 100%关税砸自己脚 美中贸易紧张全面沸腾
贸易摩擦升级,再看稀土产业逻辑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为什么下馆子后总疯狂口渴?研究分析了8000道菜后找到了真相

健康时报 2025-10-12 09:31:46

你有没有发现,每次出去下馆子,吃完饭后总是特别渴?吃的时候明明没觉得菜有多咸,可一回家就渴得不行。

真相其实远比你想象的复杂。一项覆盖全国192家餐厅、8131道畅销菜的研究发现——你可能只吃了一道菜,钠摄入量就“爆表”了!

为什么下馆子后总疯狂口渴?研究分析了8000道菜后找到了真相

健康时报资料图

分析8000道菜后发现:一道菜钠的摄入量就“爆表”了

下馆子,饭店老板可能最舍得放的就是——盐等调味料。2022年《营养学杂志》刊发的一项研究,调查了我国各地192家餐厅中8131道畅销菜品中的钠含量。结果发现一道菜就让钠的摄入量超标!

平均而言,一道菜肴几乎是我国成年人每日推荐钠的2.2倍。①而我们现在提倡“减盐”的健康生活方式,其实本质也就是在减钠。



研究截图

? 一道菜,钠的摄入量就“爆表”了。

调查中大部分的热销菜肴钠含量都超过推荐。研究发现,74.9%的菜肴超过了我国成年人钠的每日适宜摄入量(1500毫克);更关键的是,62.6%的菜品超过慢性病预防推荐上限(2000毫克)。

其中,每份菜(平均575.6克)含钠3331毫克,相当于2.2倍推荐的我国成人每日适宜摄入量。①

钠属于强烈亲水的物质,钠离子在体内会“绑定”大量水分子,提高血液渗透压,口渴感自然就来了。②

? 汤类,居然是钠的“重灾区”。

“汤类”是最大“重灾区”,每100克含钠高达687毫克;其次是冷菜,每100克含钠528毫克;还有炒菜,每100克含钠约481毫克。虽然主食和小吃相对较低,但由于分量较大,吃多了依然可能超标。

? 少钠≠少放盐,警惕“隐形钠”。

许多人以为“少放点盐”就能减钠,其实想简单了。研究进一步分析发现,所有菜肴中,仅有17%左右的钠来源于食物本身,而有83%的钠来自调味品,包括盐、酱油、味精、酱料等。



中国餐厅菜肴中的钠来源。研究截图,健康时报编译

餐厅中常混用多种调味品,研究发现,约45%的菜用了三种,23%用了四种。而调味品种类越多,钠含量就越高。

这也提醒我们,减盐不能只盯着“少放盐”,更要警惕味精、酱油、复合调味料等“隐形钠源”。

为什么有些菜吃起来不咸,却是“钠超标”?

营养师谷传玲在其个人公众号曾刊文介绍,大厨的“复合调味”会把咸味悄悄藏起来。比如,甜与酸会削弱咸味存在感,鲜味会让咸味更“顺口”。

总之,这些搭配可以简单总结为:

?? 甜+咸:甜会跟咸味“抢话筒”,让大脑感知变弱,削弱咸味存在感。

?? 酸+咸:少量酸味可以“提咸”,多了反而抑制咸味。

?? 鲜+咸:鸡精味精里的谷氨酸钠,或酱油里的各种增鲜物质,提升口味丰富度、圆润度,让人忽略咸味。

?? 油+咸:油脂让咸味更“滑”,不扎嘴。

?? 凉+咸:凉菜或冰饮会把温度降下去,让咸味不明显。

?? 辣+咸:辣味带来的轻微“痛感”会分散注意力,让咸“不那么显眼”。③



健康时报资料图

所以,糖醋里脊、番茄炒蛋、酸辣汤、排骨汤……当时吃起来不咸,但几小时后,身体诚实发出报警——我好渴!

在外就餐减盐,记住这几点

1.点菜:优先选择清淡做法

建议优先选择清蒸、清炖、白灼、汆烫的菜品。

主食尽量少选择加油、盐、糖的,如葱油饼、炒粉、炒面等。除了吃米饭馒头外,可以选一些清蒸水煮的五谷杂粮类的菜肴。

菜肴原材料本身咸的可以少选,如菜品中含有卤味、腊肠、火腿、咸肉、腌菜这类重盐加工品。

做法“遮”咸的也要少选,比如甜酸类的,糖醋鱼、糖醋排骨等,还有重油、油炸的菜肴也要少选。

此外,点菜的时候,可以备注一下“少油少盐少糖”。

2.吃菜:吃前可涮一下水

对于口味偏重的菜肴,吃前可在热水或温开水中快速涮洗。比如,将食物夹起后浸入热水中3~5秒,重复两次,可减少表面附着的油脂与调味料。

用餐时把菜夹到碗里时,可以在碗边沥一下,减少附带的汤汁。

最重要的记住:不喝菜汤,少用菜汤拌饭吃。



健康时报资料图

3.餐后:多喝水适当运动

餐前餐后可以多喝水,或者吃一些高钾果蔬,比如香蕉、橙子等,促进钠排出体外。

此外,也可以适当地运动。运动过程中微微出汗,也有助于体内的钠排出。

编辑:任璇

审核:鲁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