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后果将非常严重",矽谷对AI泡沫破裂的担忧正在升温

"后果将非常严重",矽谷对AI泡沫破裂的担忧正在升温

文章来源: BBC中文 于 2025-10-12 19:31:45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后果将非常严重",矽谷对AI泡沫破裂的担忧正在升温

矽谷是许多大型科技公司的所在地,包括苹果的圆形总部。

在本周OpenAI的年度开发者大会(DevDay)上,OpenAI行政总裁阿特曼(Sam Altman)做了现时美国科技业领袖少见的事:他真的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我知道写泡沫化的故事很诱人,”阿特曼在他的高层幕僚陪同下对我说。“事实上,我认为AI的许多领域现在确实有点泡沫化。”

在矽谷,关于AI公司是否估值过高的辩论正变得越来越激烈。

怀疑者私下——甚至现在有些人公开——质疑AI科技公司市值快速上升是否有部分源于所谓的“财务工程”。

换句话说,人们担心这些公司被高估。

阿特曼表示,他预期投资人会做出一些错误的判断,而一些愚蠢的新创公司也可能轻易获得大笔资金。

但他告诉我,对于OpenAI,“这里确实正在发生一些真实的事情”。

不过,并非所有人都信服。

近日,英格兰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以及摩根大通执行长杰米.戴蒙(Jamie Dimon)都对AI泡沫提出警告。戴蒙在接受 BBC 采访时表示:“大多数人心中应该要有更高的不确定感。”

而在这个被视为全球科技重镇的地方,疑虑正在升温。

本周在矽谷电脑历史博物馆的一场座谈会上,早期AI创业者杰瑞·卡普兰(Jerry Kaplan)对现场挤满的观众表示,他已经历过四次泡沫。



杰瑞·卡普兰 (Jerry Kaplan) 创立了Go Corporation,该公司开发了早期的平板电脑。

他特别感到担忧,因为目前市场上的资金规模远超过网路泡沫时期,损失可能更加惨重。

“当(泡沫)破裂时,情况会非常糟糕,而且不只是AI领域的人会受影响,”他说。

“它可能会拖累整体经济。”

然而,在史丹福大学商学研究所——孕育众多科技创业家的地方——阿娜特·阿德马蒂(Anat Admati)教授表示,尽管过去有许多试图预测泡沫的模型,但这往往徒劳无功。

“要精准掌握泡沫的时机非常困难,”阿娜特教授告诉我,“而且你无法在泡沫破裂之前确定自己是否身处其中。”

但许多数据仍令人忧心。

今年,美国股市惊人涨幅中,有80%来自与AI有关的企业;根据市场调查公司Gartner预计,在2025年结束前,全球在AI领域的支出可能将达到惊人的1.5兆美元(约1.1兆英镑)。

错综复杂的交易网络

OpenAI自2022年推出 ChatGPT,将AI带入主流的消费市场后,便成为引发一连串关注的复杂交易网络的核心。

例如,上个月它与晶片制造商辉达(Nvidia,英伟达)达成一项高达1,000亿美元的协议,而英伟达目前是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

这笔交易扩展了辉达在阿特曼公司的投资,预期OpenAI将建设由辉达高阶晶片驱动的资料中心。

接着在周一,OpenAI宣布计划向辉达的竞争对手超微(AMD)购买数十亿美元的 AI开发设备,这笔交易可能使OpenAI成为AMD的主要股东之一。

请记住,OpenAI虽然是一家私人公司,但最近估值已达5,000亿美元。

此外,科技巨头微软也是OpenAI的主要投资者,而云端运算巨擘甲骨文(Oracle)也与OpenAI签订了价值3,000亿美元的合作协议。

OpenAI在德州阿比林(Abilene)推动的“星际之门”(Stargate)专案,由甲骨文与日本企业集团软银(SoftBank)协助资助,并于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首周在白宫宣布,每隔几个月,规模就持续扩大。

至于辉达,它也持有AI新创公司CoreWeave的股份,而CoreWeave正是OpenAI部分大型基础设施的供应商。



OpenAI行政总裁阿特曼(Sam Altman)

随着这些日益复杂的融资安排越来越普遍,矽谷的专家指出,它们可能正在模糊外界对AI真实需求的认知。

有些人毫不掩饰地批评这些交易,称之为“循环融资”,甚至是“供应商融资”——也就是公司投资或借贷给自己的客户,以便他们能持续购买产品。

“没错,这些投资贷款前所未见,”阿特曼在周一告诉我。

但他补充说:“企业营收成长如此迅速,也是前所未有的。”

OpenAI的营收确实快速成长,但至今仍未获利。

而我与之交谈的多位人士不断提起北电网路(Nortel)——这家加拿大电信设备商曾大量借贷,协助客户完成交易,藉此人为地推高对其产品的需求,这并不是一个好兆头。

至于辉达执行长黄仁勋,他在周一接受CNBC采访时,为其与OpenAI的交易作出辩护,表示OpenAI并不需要用他的投资资金来购买辉达的技术。

“他们可以用这笔钱做任何他们想做的事,”黄说。

“这没有排他性。我们的主要目标就是支持他们、帮助他们成长——也让整个生态系统一起成长。”

泡沫的征兆

卡普兰表示,他看到了几个明显迹象,显示AI产业——进而是整体经济——可能正面临风险。

他指出,在市场过热的时期,企业往往会宣布一些重大计画与产品蓝图,但实际上尚未具备足够资金。

同时,散户投资者也争相投入新创企业的热潮。

本周AMD股价的飙升,可能反映出投资人正试图在ChatGPT财富里面分一杯羹——而在这一切发生的同时,为了满足看似永无止境的AI发展需求,实体基础设施正不断扩建。

“我们正在制造一场人为的生态灾难:在偏远地区如沙漠中建造庞大的资料中心,未来这些设施将逐渐腐朽,释放有害物质到环境中,却无人负责,因为建设者与投资人早已离场,”卡普兰说。



OpenAI希望在今年年底前获得5000亿美元资金,用于在德州建造一座10千兆瓦的综合设施。

即使我们真的身处泡沫之中,矽谷希望现在所投入的资金不一定白费。

“让我感到安心的是,网际网路 (因特网,互联网)就是从过去电信基础建设过度投资的灰烬中诞生的,”AI社群平台 Hugging Face 的产品开发者杰夫.布迪耶(Jeff Boudier)说。

“如果现在对AI基础设施的投资过度,确实可能带来财务风险,”他表示。

“但这也将促成许多崭新的产品与体验,包括我们目前尚未想像到的。”

相信AI能够改变社会的人仍然很多。

问题是,用于支持该行业领先公司实现雄心壮志的资金是否正在枯竭。

“辉达看起来像是最后一位贷款人或投资者,”AI分析通讯《UncoverAlpha》创办人里哈德.亚兹克(Rihard Jarc)说。

“现在还有谁有能力再投资1,000亿美元给另一家公司?”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7)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中美贸易战再度升温,北京自认处强势地位态度强硬
美国ICE突袭升级,华人社群受冲击
库克65岁准备交棒?传苹果CEO「头号接班人」是他
加密货币遭血洗!知名交易员“爆头”陈尸兰博基尼
贸易摩擦升级,再看稀土产业逻辑




24小时讨论排行

川普继续追杀政敌 美媒:司法部拟提前起诉博尔顿
华人女孩假扮白人闯进耶鲁 打破藤校公平神话?
加州选民将决定美国命运 “2028或无法举行大选了”
中国稀土管制:公告改用WPS格式 申请须用中文…
议长约翰逊在直播中遭两党选民轮番斥责 脸色苍白…
特朗普:要“帮助而不是伤害中国”
美女间谍案:全靠“杰哥”坐怀不乱 抗拒色诱才破案?
美中贸易战为稀土再升级 特朗普放软:无意伤害中国
诺奖得主暴论:AI已经有意识 它自己不知道而已
经济学人:川普没料到的稀土禁令 揭中共背后盘算
激怒川普课100%关税?中国真正目的恐打错算盘
中国老板趁十一长假跑路 设备搬空 员工上班傻眼
79岁川普体检:心脏超强健 比实际年纪年轻14岁
哈玛斯突袭害死女友、挚友与母亲 两年后他自焚亡
川普关税威胁 消息一出 北京市民怎么看?
范斯回应稀土危机:川普还有很多反制手段,中国应合理行事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后果将非常严重",矽谷对AI泡沫破裂的担忧正在升温

BBC中文 2025-10-12 19:31:45



"后果将非常严重",矽谷对AI泡沫破裂的担忧正在升温

矽谷是许多大型科技公司的所在地,包括苹果的圆形总部。

在本周OpenAI的年度开发者大会(DevDay)上,OpenAI行政总裁阿特曼(Sam Altman)做了现时美国科技业领袖少见的事:他真的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我知道写泡沫化的故事很诱人,”阿特曼在他的高层幕僚陪同下对我说。“事实上,我认为AI的许多领域现在确实有点泡沫化。”

在矽谷,关于AI公司是否估值过高的辩论正变得越来越激烈。

怀疑者私下——甚至现在有些人公开——质疑AI科技公司市值快速上升是否有部分源于所谓的“财务工程”。

换句话说,人们担心这些公司被高估。

阿特曼表示,他预期投资人会做出一些错误的判断,而一些愚蠢的新创公司也可能轻易获得大笔资金。

但他告诉我,对于OpenAI,“这里确实正在发生一些真实的事情”。

不过,并非所有人都信服。

近日,英格兰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以及摩根大通执行长杰米.戴蒙(Jamie Dimon)都对AI泡沫提出警告。戴蒙在接受 BBC 采访时表示:“大多数人心中应该要有更高的不确定感。”

而在这个被视为全球科技重镇的地方,疑虑正在升温。

本周在矽谷电脑历史博物馆的一场座谈会上,早期AI创业者杰瑞·卡普兰(Jerry Kaplan)对现场挤满的观众表示,他已经历过四次泡沫。



杰瑞·卡普兰 (Jerry Kaplan) 创立了Go Corporation,该公司开发了早期的平板电脑。

他特别感到担忧,因为目前市场上的资金规模远超过网路泡沫时期,损失可能更加惨重。

“当(泡沫)破裂时,情况会非常糟糕,而且不只是AI领域的人会受影响,”他说。

“它可能会拖累整体经济。”

然而,在史丹福大学商学研究所——孕育众多科技创业家的地方——阿娜特·阿德马蒂(Anat Admati)教授表示,尽管过去有许多试图预测泡沫的模型,但这往往徒劳无功。

“要精准掌握泡沫的时机非常困难,”阿娜特教授告诉我,“而且你无法在泡沫破裂之前确定自己是否身处其中。”

但许多数据仍令人忧心。

今年,美国股市惊人涨幅中,有80%来自与AI有关的企业;根据市场调查公司Gartner预计,在2025年结束前,全球在AI领域的支出可能将达到惊人的1.5兆美元(约1.1兆英镑)。

错综复杂的交易网络

OpenAI自2022年推出 ChatGPT,将AI带入主流的消费市场后,便成为引发一连串关注的复杂交易网络的核心。

例如,上个月它与晶片制造商辉达(Nvidia,英伟达)达成一项高达1,000亿美元的协议,而英伟达目前是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

这笔交易扩展了辉达在阿特曼公司的投资,预期OpenAI将建设由辉达高阶晶片驱动的资料中心。

接着在周一,OpenAI宣布计划向辉达的竞争对手超微(AMD)购买数十亿美元的 AI开发设备,这笔交易可能使OpenAI成为AMD的主要股东之一。

请记住,OpenAI虽然是一家私人公司,但最近估值已达5,000亿美元。

此外,科技巨头微软也是OpenAI的主要投资者,而云端运算巨擘甲骨文(Oracle)也与OpenAI签订了价值3,000亿美元的合作协议。

OpenAI在德州阿比林(Abilene)推动的“星际之门”(Stargate)专案,由甲骨文与日本企业集团软银(SoftBank)协助资助,并于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首周在白宫宣布,每隔几个月,规模就持续扩大。

至于辉达,它也持有AI新创公司CoreWeave的股份,而CoreWeave正是OpenAI部分大型基础设施的供应商。



OpenAI行政总裁阿特曼(Sam Altman)

随着这些日益复杂的融资安排越来越普遍,矽谷的专家指出,它们可能正在模糊外界对AI真实需求的认知。

有些人毫不掩饰地批评这些交易,称之为“循环融资”,甚至是“供应商融资”——也就是公司投资或借贷给自己的客户,以便他们能持续购买产品。

“没错,这些投资贷款前所未见,”阿特曼在周一告诉我。

但他补充说:“企业营收成长如此迅速,也是前所未有的。”

OpenAI的营收确实快速成长,但至今仍未获利。

而我与之交谈的多位人士不断提起北电网路(Nortel)——这家加拿大电信设备商曾大量借贷,协助客户完成交易,藉此人为地推高对其产品的需求,这并不是一个好兆头。

至于辉达执行长黄仁勋,他在周一接受CNBC采访时,为其与OpenAI的交易作出辩护,表示OpenAI并不需要用他的投资资金来购买辉达的技术。

“他们可以用这笔钱做任何他们想做的事,”黄说。

“这没有排他性。我们的主要目标就是支持他们、帮助他们成长——也让整个生态系统一起成长。”

泡沫的征兆

卡普兰表示,他看到了几个明显迹象,显示AI产业——进而是整体经济——可能正面临风险。

他指出,在市场过热的时期,企业往往会宣布一些重大计画与产品蓝图,但实际上尚未具备足够资金。

同时,散户投资者也争相投入新创企业的热潮。

本周AMD股价的飙升,可能反映出投资人正试图在ChatGPT财富里面分一杯羹——而在这一切发生的同时,为了满足看似永无止境的AI发展需求,实体基础设施正不断扩建。

“我们正在制造一场人为的生态灾难:在偏远地区如沙漠中建造庞大的资料中心,未来这些设施将逐渐腐朽,释放有害物质到环境中,却无人负责,因为建设者与投资人早已离场,”卡普兰说。



OpenAI希望在今年年底前获得5000亿美元资金,用于在德州建造一座10千兆瓦的综合设施。

即使我们真的身处泡沫之中,矽谷希望现在所投入的资金不一定白费。

“让我感到安心的是,网际网路 (因特网,互联网)就是从过去电信基础建设过度投资的灰烬中诞生的,”AI社群平台 Hugging Face 的产品开发者杰夫.布迪耶(Jeff Boudier)说。

“如果现在对AI基础设施的投资过度,确实可能带来财务风险,”他表示。

“但这也将促成许多崭新的产品与体验,包括我们目前尚未想像到的。”

相信AI能够改变社会的人仍然很多。

问题是,用于支持该行业领先公司实现雄心壮志的资金是否正在枯竭。

“辉达看起来像是最后一位贷款人或投资者,”AI分析通讯《UncoverAlpha》创办人里哈德.亚兹克(Rihard Jarc)说。

“现在还有谁有能力再投资1,000亿美元给另一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