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她的公义,是她的罪证

她的公义,是她的罪证

文章来源: 标枪33 于 2025-10-11 20:41:57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2025年9月19日,上海某区法院,一份证明被告神志正常的司法鉴定,将成为指控一位前律师罪行的核心证据。

这位前律师,是四年前那个买下一张单程票、逆行进入一座围城、最终背负十字架的身影。

四年的刑期与一根长期的鼻饲管,是她为那些来自现场的、关于哭墙与代价的粗粝视频,付出的第一期款项。

如今,第二期账单来了。而这份精神鉴定报告,正是系统为这场最终清算,精心准备的序言。

她的公义,是她的罪证

它以现代医学不容置疑的权威,宣告被告逻辑清晰,意志自由。这份薄薄的纸,是一张:

起诉许可证。

它将一场关乎灵魂与召唤的冲突,精准地降维成了一桩可以被条款量刑的刑事案件。

它冷酷地宣告:这不是一个需要被怜悯的病人,而是一个需要被惩罚的罪人。

她的清醒,是构筑她罪名的第一块基石。

在一个以默契和通融为润滑剂的庞大系统里,这种拒绝任何润滑的绝对清醒,本身就是一种最危险的原罪。

这便是她的第一项公义,也成为了她的第一宗罪证:

清醒。

她的履历,是一份关于如何从宽门走向窄门的详细记录。

西南财经大学的金融学硕士,上海证券公司券商高管,执业律师。

她曾是规则世界的优等生,本应安享这条世俗意义上的亨通大道。

问题在于,她相信规则。她相信写在纸上的每一个字,并天真地试图:

让道在现实中成肉身。

当她拒绝在律所的财务报表上做些变通,当她为同行争取更多法定权利公开联署,她试图用系统赋予的工具——法律,去修正系统本身出现的bug。

于是,系统将她识别为异常程序,并执行了第一次封禁操作:

律师执照被注销。

这是系统对她的第一次规训。它试图教会她,规则的解释权永远在服务器手里。

但这次规训显然失败了。

被剥夺了在凯撒的国度里发声的资格后,她选择去寻找一个更高的授权。

大约在2015年,她为自己的执拗找到了神圣的依据。她的公义,从此不再仅基于人间的法条,更源于那部看不见的法典。

这引出了她的第二项公义,也是她的第二宗罪证:

见证。

2020年初,当一座巨大的城市成为一个被严密封装的信息孤岛时,她听从内心的召唤,前去作那地的光和盐。

她并非仅仅去做一名记者,去追求客观中立。她去做的是一名见证者,而见证者唯一的职责,就是:

忠于自己的眼睛,并拒绝遗忘。

她用一部手机,对抗着一台庞大的、正在全力生产正确集体记忆的机器。

她记录下那些被宏大叙事过滤掉的粗粝像素:拥挤的病床、被焊死的门洞、为了一棵菜在寒风中站成一排的人群。

这份来自现场的见证,如同尖锐的杂音,干扰了那首被反复播放的、雄壮的交响乐。

它们的存在本身,就构成了一种对官方记忆的挑战。于是,系统为这份见证命名:

虚假信息。

这一定义宣告,任何未经授权的见证,都是对唯一真相的污染和亵渎。

任何个人试图构建独立记忆档案的努力,都将被视为一种颠覆行为。

四年的刑期,本应是一次彻底的格式化。

系统期待她出狱时,能带着一份对沉默的敬畏,安分地做一个被修复好的零件。

但她再次让系统失望了。这构成了她最致命的第三宗罪证:

不悔改。

2024年5月,她重获自由。这份自由附带着一份看不见的、要求她感恩的协议。

但出狱仅三个月,她就出现在千里之外的西北,为一个“最小的弟兄”的家属奔走,为其介绍辩护律师,试图再次用法律去叩响紧闭的大门。

她的行动证明,有一种呼召,比铁窗更坚硬。

这个行为,在系统的语言里,会被清晰地解读为毫无悔意。

它以一种无可辩驳的方式证明了,四年的再教育工程是彻底失败的。

她的核心代码,那种基于信仰的公义程序,无法被改写或删除。

于是,这台庞大的机器,带着被冒犯的愤怒,再次启动。在她返回途中,她被带走。

这一次,检方的指控逻辑清晰而强大。她的不悔改,证明了她是一个对系统规训有免疫力的:

危险个体。

前一次的四年徒刑,在这里不再是已经偿还的代价,而是下一次重判的信用抵押。

她的每一次行善,都在为下一次审判的判决书,添加一行扎实的罪证。

她过往的公义,像一份不断累积的债务,每一次清算,利息就是更长的刑期。

至此,所有的证据链都已闭合。

她的清醒,证明了她的行为是主观故意。她的见证,证明了她对官方叙事的挑战。她的不悔改,证明了:

她对内心法典的绝对忠诚。

最后,那份精神鉴定报告,如同一枚冰冷的公证印章,盖在这份卷宗上。

它以科学的名义,向法庭、向世界、也向她自己庄严宣告,你所有的苦难,并非来自任何形式的疯狂。它们仅仅,也完全地,来自于你清醒的良知:

而他们要审判的,正是这份良知本身。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18)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杜鲁道赤裸上身"拥吻凯蒂佩芮"!直击照曝光
川普对中祭100%关税!加密货币市场血洗
她的公义,是她的罪证
“价格屠夫”比亚迪,降价也卖不动了?
哈玛斯警告:随时准备好"重新开战",拒绝离开加萨




24小时讨论排行

中美贸易战再度升温,北京自认处强势地位态度强硬
川普继续追杀政敌 美媒:司法部拟提前起诉博尔顿
加州选民将决定美国命运 “2028或无法举行大选了”
议长约翰逊在直播中遭两党选民轮番斥责 脸色苍白…
华人女孩假扮白人闯进耶鲁 打破藤校公平神话?
诺奖得主暴论:AI已经有意识 它自己不知道而已
美女间谍案:全靠“杰哥”坐怀不乱 抗拒色诱才破案?
中国稀土管制:公告改用WPS格式 申请须用中文…
川普关税威胁 消息一出 北京市民怎么看?
中国老板趁十一长假跑路 设备搬空 员工上班傻眼
中国舰艇被拍到在此集结 疑似进入高度战备状态
美国ICE突袭升级,华人社群受冲击
TikTok分拆后新布局?传「川普19岁帅儿」出任高层
激怒川普课100%关税?中国真正目的恐打错算盘
贸易摩擦升级,再看稀土产业逻辑
川普弱点全露 100%关税砸自己脚 美中贸易紧张全面沸腾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她的公义,是她的罪证

标枪33 2025-10-11 20:41:57

2025年9月19日,上海某区法院,一份证明被告神志正常的司法鉴定,将成为指控一位前律师罪行的核心证据。

这位前律师,是四年前那个买下一张单程票、逆行进入一座围城、最终背负十字架的身影。

四年的刑期与一根长期的鼻饲管,是她为那些来自现场的、关于哭墙与代价的粗粝视频,付出的第一期款项。

如今,第二期账单来了。而这份精神鉴定报告,正是系统为这场最终清算,精心准备的序言。

她的公义,是她的罪证

它以现代医学不容置疑的权威,宣告被告逻辑清晰,意志自由。这份薄薄的纸,是一张:

起诉许可证。

它将一场关乎灵魂与召唤的冲突,精准地降维成了一桩可以被条款量刑的刑事案件。

它冷酷地宣告:这不是一个需要被怜悯的病人,而是一个需要被惩罚的罪人。

她的清醒,是构筑她罪名的第一块基石。

在一个以默契和通融为润滑剂的庞大系统里,这种拒绝任何润滑的绝对清醒,本身就是一种最危险的原罪。

这便是她的第一项公义,也成为了她的第一宗罪证:

清醒。

她的履历,是一份关于如何从宽门走向窄门的详细记录。

西南财经大学的金融学硕士,上海证券公司券商高管,执业律师。

她曾是规则世界的优等生,本应安享这条世俗意义上的亨通大道。

问题在于,她相信规则。她相信写在纸上的每一个字,并天真地试图:

让道在现实中成肉身。

当她拒绝在律所的财务报表上做些变通,当她为同行争取更多法定权利公开联署,她试图用系统赋予的工具——法律,去修正系统本身出现的bug。

于是,系统将她识别为异常程序,并执行了第一次封禁操作:

律师执照被注销。

这是系统对她的第一次规训。它试图教会她,规则的解释权永远在服务器手里。

但这次规训显然失败了。

被剥夺了在凯撒的国度里发声的资格后,她选择去寻找一个更高的授权。

大约在2015年,她为自己的执拗找到了神圣的依据。她的公义,从此不再仅基于人间的法条,更源于那部看不见的法典。

这引出了她的第二项公义,也是她的第二宗罪证:

见证。

2020年初,当一座巨大的城市成为一个被严密封装的信息孤岛时,她听从内心的召唤,前去作那地的光和盐。

她并非仅仅去做一名记者,去追求客观中立。她去做的是一名见证者,而见证者唯一的职责,就是:

忠于自己的眼睛,并拒绝遗忘。

她用一部手机,对抗着一台庞大的、正在全力生产正确集体记忆的机器。

她记录下那些被宏大叙事过滤掉的粗粝像素:拥挤的病床、被焊死的门洞、为了一棵菜在寒风中站成一排的人群。

这份来自现场的见证,如同尖锐的杂音,干扰了那首被反复播放的、雄壮的交响乐。

它们的存在本身,就构成了一种对官方记忆的挑战。于是,系统为这份见证命名:

虚假信息。

这一定义宣告,任何未经授权的见证,都是对唯一真相的污染和亵渎。

任何个人试图构建独立记忆档案的努力,都将被视为一种颠覆行为。

四年的刑期,本应是一次彻底的格式化。

系统期待她出狱时,能带着一份对沉默的敬畏,安分地做一个被修复好的零件。

但她再次让系统失望了。这构成了她最致命的第三宗罪证:

不悔改。

2024年5月,她重获自由。这份自由附带着一份看不见的、要求她感恩的协议。

但出狱仅三个月,她就出现在千里之外的西北,为一个“最小的弟兄”的家属奔走,为其介绍辩护律师,试图再次用法律去叩响紧闭的大门。

她的行动证明,有一种呼召,比铁窗更坚硬。

这个行为,在系统的语言里,会被清晰地解读为毫无悔意。

它以一种无可辩驳的方式证明了,四年的再教育工程是彻底失败的。

她的核心代码,那种基于信仰的公义程序,无法被改写或删除。

于是,这台庞大的机器,带着被冒犯的愤怒,再次启动。在她返回途中,她被带走。

这一次,检方的指控逻辑清晰而强大。她的不悔改,证明了她是一个对系统规训有免疫力的:

危险个体。

前一次的四年徒刑,在这里不再是已经偿还的代价,而是下一次重判的信用抵押。

她的每一次行善,都在为下一次审判的判决书,添加一行扎实的罪证。

她过往的公义,像一份不断累积的债务,每一次清算,利息就是更长的刑期。

至此,所有的证据链都已闭合。

她的清醒,证明了她的行为是主观故意。她的见证,证明了她对官方叙事的挑战。她的不悔改,证明了:

她对内心法典的绝对忠诚。

最后,那份精神鉴定报告,如同一枚冰冷的公证印章,盖在这份卷宗上。

它以科学的名义,向法庭、向世界、也向她自己庄严宣告,你所有的苦难,并非来自任何形式的疯狂。它们仅仅,也完全地,来自于你清醒的良知:

而他们要审判的,正是这份良知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