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娱乐新闻 » 谢娜给内娱上了最狠一课!不是糊咖逆袭,不是癫,是有真本事

谢娜给内娱上了最狠一课!不是糊咖逆袭,不是癫,是有真本事

文章来源: 破浪音娱 于 2025-10-09 00:15:06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央视中秋晚会落幕多日,热度却始终绕不开一个名字 —— 谢娜。从 “官宣主持被骂上热搜” 到 “央媒发视频撑腰”,44 岁的她用一场晚会,撕碎了 “装疯卖傻” 的标签,更给内娱敲了一记警钟:个性可以有,但实力不能缺;能 “癫” 是风格,“菜” 却是硬伤。

谢娜给内娱上了最狠一课!不是糊咖逆袭,不是癫,是有真本事

开局就是 “全网抵制”:她凭什么站在央视舞台?

10 月 4 日,央视官宣中秋晚会主持人阵容,谢娜的名字一出现,评论区瞬间炸了锅。



“央视这是自降身价?”“有谢娜我直接换台!” 超过 12 万人参与的论坛投票里,43% 的网友明确表示 “无法接受”,恶评里满是 “她只会哈哈哈,撑不起大场面”“央视舞台需要端庄,不是疯癫”—— 没人相信,那个总在综艺里靠何炅救场、把 “Happy new year” 说成 “Happy birthday” 的谢娜,能 hold 住中秋晚会这种正统舞台。





质疑不是空穴来风。回顾她的主持生涯,“失控名场面” 历历在目:2014 年金鹰节,她打断康辉的专业讲解,脱口而出 “编和演就行”,让康辉当场面露难色;2019 年湖南跨年,一句口误成了网友多年的调侃素材;更别说她从未主持过如此高规格的官方晚会,所有人都等着看 “翻车现场”。



那时的谢娜,像个被架在火上烤的 “争议体”—— 有人说她是 “糊咖想靠央视翻红”,有人骂她 “装疯卖傻惯了,真以为能蒙混过关”。可没人知道,接到邀约时,她第一反应是叮嘱团队 “莫要声张”,怕这只是一场 “会破灭的梦”;更没人知道,为了这个 “不被看好” 的机会,她早已拼尽全力。



3 个月特训藏不住:能 “癫” 的底气,是 “不菜” 的实力

谢娜心里清楚,想打破质疑,靠得不是 “运气”,是 “死磕”。

为了适配央视舞台,她推掉了所有商业活动,把手机屏保换成 “稳住” 两个字时刻提醒自己;专门请了播音老师做特训,从吐字发音到语调节奏,逐字打磨;甚至把往届中秋晚会翻出来看了不下二十遍,研究正统晚会的主持逻辑,连 “优雅撩裙摆” 的小动作都在家反复练习。



工作室负责人透露:“她那段时间像个备考的学生,每天对着镜子练台词,连吃饭时都在琢磨串场词怎么说更自然。” 她知道自己的 “短板”—— 综艺里的 “疯癫” 是亮点,但在官方晚会上可能成槽点,所以她要做的,不是丢掉个性,而是找到 “庄重与鲜活的平衡”。



10 月 6 日晚,当谢娜身着红色改良旗袍、扎着利落高马尾站在舞台上时,所有人都眼前一亮:没有标志性的 “哈哈哈”,取而代之的是得体的微笑;以往跳脱的语言节奏,变成了沉稳流畅的串场;甚至连声音都多了几分正统播音腔,有观众忍不住惊叹:“这还是我认识的谢娜吗?”



当然,她也藏不住紧张:主持时偶尔的小动作、与任鲁豫串场时对视较少,被调侃 “像怕出错的新人”;“嗯嗯” 的口头禅偶尔冒头,风格切换间仍有稚嫩感。但这些 “不完美”,反而让她的突破更显真实 —— 她没有硬凹 “完美主持人” 人设,而是带着努力的痕迹,完成了一次 “跨界挑战”。



更惊喜的是她的 “巧思”:以 “德阳幺妹” 身份用方言问候观众,瞬间拉近距离;融入川话 RAP《火辣的毛血旺》,把火锅、中江挂面等巴蜀元素自然植入,既接地气又有文化感。晚会结束后,央媒特意发了 42 秒视频为她撑腰,用 “巴适” 二字肯定她的创新,连央视文艺中心副主任都坦言:“选她,是看重她能连接年轻观众,而她没让我们失望。”



给内娱上的一课:别把 “风格” 当 “遮羞布”

谢娜的这场 “逆袭”,本质上是给内娱明星提了个醒:别把 “单一风格” 当成 “吃老本的遮羞布”,更别把 “装疯卖傻” 错认成 “个性”—— 能 “癫” 是本事,“菜” 却是致命伤。



内娱太多明星,靠着一种人设、一种风格走天下:喜剧演员怕转型就一直扮丑,流量爱豆怕出错就只敢唱跳,综艺咖怕掉粉就永远 “装疯卖傻”。他们总说 “这是我的特色”,却忘了 “特色” 的前提是 “有实力兜底”。一旦走出舒适区,没了熟悉的舞台、熟悉的搭档,就立刻露怯,沦为 “糊咖” 也怨不得别人。



可谢娜偏不。她在综艺里 “疯癫” 了 23 年,却没把自己困在这个标签里:2024 年携《太阳市集》回归,她收起夸张,化身温暖的倾听者;2025 年跨年晚会,她与何炅合唱时真情流露,打破 “只会搞笑” 的刻板印象;这次央视晚会,她更是把 “综艺感” 与 “正统感” 捏合在一起,证明自己 “既能疯得起来,也能稳得下去”。



44 岁的她,早已是三个孩子的妈妈,却没停在 “综艺女王” 的功劳簿上。她清楚自己 “有争议”,却没被质疑吓退;她知道自己 “有短板”,却愿意花三个月死磕基本功。就像她在《乘风 2023》里说的:“我不否定过去的自己,但我更想看看,自己还能变成什么样。”



晚会结束后,谢娜在后台激动到差点哭出来 —— 那一刻,她不是 “太阳女神”,不是 “争议主持人”,只是一个靠努力完成挑战的普通人。



她的故事哪里是 “糊咖翻红”?分明是 “实力破局”。内娱需要的,从来不是 “完美无缺的偶像”,而是 “愿意突破、不怕犯错、更不缺基本功” 的从业者。毕竟,观众可以接受你有 “癫” 的风格,但绝不会原谅你 “菜” 的实力;舞台可以给你尝试的机会,但绝不会给 “不努力” 留位置。

这,就是谢娜给内娱最好的一课。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默克尔万没想到,如今她会被自己人骂到这个地步
诺奖化学:难民男孩成阿拉伯之光 沉醉实验不爱上课
知名演员肺腺癌去世:曾从天才坠地狱 险被判死刑
AI取代谁?科技业最危险Top 4 这领域反而人才荒
新科物理诺奖得主,也曾在大厂里输了理想




24小时讨论排行

德女市长遭狠刺13刀 凶嫌疑是15岁难民养子
伊利诺伊州长真急了:川普就是疯子,有种来抓我!
哈马斯谈判团长:我们带着人民的伤痛而来 结束战争
纽约亲共侨领王一冰被ICE逮捕 恐面临遣返
“高市早苗否认南京大屠杀”热搜 曾质疑“慰安妇”入教科书
日本为什么会是亚洲获得诺奖最多的国家?
川普宣布:以色列和哈马斯签署第一阶段和平协议
黄仁勋:美国必须赢得AI竞赛 未来要像美元一样....
美墨非法越境人数,降至逾50年来最低水平
十一收假 36车道车潮挤爆!官媒赞“最美星河”挨骂惨
纵火毁城!加州世纪山火幕后元凶竟是Uber司机
网球热三年后,一个北京中产妈妈决定放弃
台湾前官员:赖清德“下指导棋” 恐被美国“拒绝往来”
酒店里,挤满了偷偷开房的已婚女性
强生爽身粉致癌案 被判向一死者家属赔偿10亿美元
第二日谈判结束,哈马斯拒绝以分阶段撤军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谢娜给内娱上了最狠一课!不是糊咖逆袭,不是癫,是有真本事

破浪音娱 2025-10-09 00:15:06

央视中秋晚会落幕多日,热度却始终绕不开一个名字 —— 谢娜。从 “官宣主持被骂上热搜” 到 “央媒发视频撑腰”,44 岁的她用一场晚会,撕碎了 “装疯卖傻” 的标签,更给内娱敲了一记警钟:个性可以有,但实力不能缺;能 “癫” 是风格,“菜” 却是硬伤。

谢娜给内娱上了最狠一课!不是糊咖逆袭,不是癫,是有真本事

开局就是 “全网抵制”:她凭什么站在央视舞台?

10 月 4 日,央视官宣中秋晚会主持人阵容,谢娜的名字一出现,评论区瞬间炸了锅。



“央视这是自降身价?”“有谢娜我直接换台!” 超过 12 万人参与的论坛投票里,43% 的网友明确表示 “无法接受”,恶评里满是 “她只会哈哈哈,撑不起大场面”“央视舞台需要端庄,不是疯癫”—— 没人相信,那个总在综艺里靠何炅救场、把 “Happy new year” 说成 “Happy birthday” 的谢娜,能 hold 住中秋晚会这种正统舞台。





质疑不是空穴来风。回顾她的主持生涯,“失控名场面” 历历在目:2014 年金鹰节,她打断康辉的专业讲解,脱口而出 “编和演就行”,让康辉当场面露难色;2019 年湖南跨年,一句口误成了网友多年的调侃素材;更别说她从未主持过如此高规格的官方晚会,所有人都等着看 “翻车现场”。



那时的谢娜,像个被架在火上烤的 “争议体”—— 有人说她是 “糊咖想靠央视翻红”,有人骂她 “装疯卖傻惯了,真以为能蒙混过关”。可没人知道,接到邀约时,她第一反应是叮嘱团队 “莫要声张”,怕这只是一场 “会破灭的梦”;更没人知道,为了这个 “不被看好” 的机会,她早已拼尽全力。



3 个月特训藏不住:能 “癫” 的底气,是 “不菜” 的实力

谢娜心里清楚,想打破质疑,靠得不是 “运气”,是 “死磕”。

为了适配央视舞台,她推掉了所有商业活动,把手机屏保换成 “稳住” 两个字时刻提醒自己;专门请了播音老师做特训,从吐字发音到语调节奏,逐字打磨;甚至把往届中秋晚会翻出来看了不下二十遍,研究正统晚会的主持逻辑,连 “优雅撩裙摆” 的小动作都在家反复练习。



工作室负责人透露:“她那段时间像个备考的学生,每天对着镜子练台词,连吃饭时都在琢磨串场词怎么说更自然。” 她知道自己的 “短板”—— 综艺里的 “疯癫” 是亮点,但在官方晚会上可能成槽点,所以她要做的,不是丢掉个性,而是找到 “庄重与鲜活的平衡”。



10 月 6 日晚,当谢娜身着红色改良旗袍、扎着利落高马尾站在舞台上时,所有人都眼前一亮:没有标志性的 “哈哈哈”,取而代之的是得体的微笑;以往跳脱的语言节奏,变成了沉稳流畅的串场;甚至连声音都多了几分正统播音腔,有观众忍不住惊叹:“这还是我认识的谢娜吗?”



当然,她也藏不住紧张:主持时偶尔的小动作、与任鲁豫串场时对视较少,被调侃 “像怕出错的新人”;“嗯嗯” 的口头禅偶尔冒头,风格切换间仍有稚嫩感。但这些 “不完美”,反而让她的突破更显真实 —— 她没有硬凹 “完美主持人” 人设,而是带着努力的痕迹,完成了一次 “跨界挑战”。



更惊喜的是她的 “巧思”:以 “德阳幺妹” 身份用方言问候观众,瞬间拉近距离;融入川话 RAP《火辣的毛血旺》,把火锅、中江挂面等巴蜀元素自然植入,既接地气又有文化感。晚会结束后,央媒特意发了 42 秒视频为她撑腰,用 “巴适” 二字肯定她的创新,连央视文艺中心副主任都坦言:“选她,是看重她能连接年轻观众,而她没让我们失望。”



给内娱上的一课:别把 “风格” 当 “遮羞布”

谢娜的这场 “逆袭”,本质上是给内娱明星提了个醒:别把 “单一风格” 当成 “吃老本的遮羞布”,更别把 “装疯卖傻” 错认成 “个性”—— 能 “癫” 是本事,“菜” 却是致命伤。



内娱太多明星,靠着一种人设、一种风格走天下:喜剧演员怕转型就一直扮丑,流量爱豆怕出错就只敢唱跳,综艺咖怕掉粉就永远 “装疯卖傻”。他们总说 “这是我的特色”,却忘了 “特色” 的前提是 “有实力兜底”。一旦走出舒适区,没了熟悉的舞台、熟悉的搭档,就立刻露怯,沦为 “糊咖” 也怨不得别人。



可谢娜偏不。她在综艺里 “疯癫” 了 23 年,却没把自己困在这个标签里:2024 年携《太阳市集》回归,她收起夸张,化身温暖的倾听者;2025 年跨年晚会,她与何炅合唱时真情流露,打破 “只会搞笑” 的刻板印象;这次央视晚会,她更是把 “综艺感” 与 “正统感” 捏合在一起,证明自己 “既能疯得起来,也能稳得下去”。



44 岁的她,早已是三个孩子的妈妈,却没停在 “综艺女王” 的功劳簿上。她清楚自己 “有争议”,却没被质疑吓退;她知道自己 “有短板”,却愿意花三个月死磕基本功。就像她在《乘风 2023》里说的:“我不否定过去的自己,但我更想看看,自己还能变成什么样。”



晚会结束后,谢娜在后台激动到差点哭出来 —— 那一刻,她不是 “太阳女神”,不是 “争议主持人”,只是一个靠努力完成挑战的普通人。



她的故事哪里是 “糊咖翻红”?分明是 “实力破局”。内娱需要的,从来不是 “完美无缺的偶像”,而是 “愿意突破、不怕犯错、更不缺基本功” 的从业者。毕竟,观众可以接受你有 “癫” 的风格,但绝不会原谅你 “菜” 的实力;舞台可以给你尝试的机会,但绝不会给 “不努力” 留位置。

这,就是谢娜给内娱最好的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