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日本为什么会是亚洲获得诺奖最多的国家?

日本为什么会是亚洲获得诺奖最多的国家?

文章来源: iWeekly周末画报 于 2025-10-07 21:23:54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当地时间10月6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202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科学家玛丽·E·布伦科(Mary E. Brunkow)、弗雷德·拉姆斯德尔(Fred Ramsdell)和坂口志文(Shimon Sakaguchi),表彰他们在外周免疫耐受方面的研究贡献。坂口此次获奖,也让他成为第31个获得诺贝尔奖的日本(日裔)学者。

日本为什么会是亚洲获得诺奖最多的国家?

研究了些什么?



诺奖官网公报介绍,人体强大的免疫系统必须得到调节,否则可能会攻击自身器官。三名获奖者在外周免疫耐受方面取得了突破性发现,坂口志文发现了调节性T细胞,它可以有效阻止免疫系统攻击人体自身,布伦科和拉姆斯德尔则找到了与之相关的基因,这些成果加深了科学界对免疫系统如何运作的理解,推动了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方面的研究。

坂口志文现年74岁,是日本大阪大学免疫前沿研究中心的教授,因在免疫调控领域的开创性工作,曾获得过多个国际和日本国内的奖项。20世纪80年代,坂口志文在日本爱知县癌症中心研究所就职期间,提出了关于免疫学的新理论,即外周免疫系统中,一定存在某种形式的调节性“安全卫士”。在随后实验中,坂口发现了一类此前未知的全新T细胞,将其命名为调节性T细胞。1985年1月,坂口志文与人合著了一篇发表在《Federation Proceedings》期刊上的论文,题为《小鼠中诱发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疾病:调节性T细胞与效应T细胞的发育差异》。坂口认为,调节性T细胞是T细胞的特殊亚群,能保护机体免受自身免疫性疾病侵害。

不过,当时许多人仍对坂口的发现持怀疑态度,而布伦科和拉姆斯德尔的后续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调节性T细胞的作用。20世纪40年代,在位于美国田纳西州的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研究人员在进行辐射影响研究时意外发现,一些雄性小鼠生来皮肤就出现鳞屑状脱落,脾脏和淋巴结极度肿大,只能存活几周。研究人员意识到这种疾病的相关基因突变必定位于X染色体上,因为雌性小鼠能够携带突变生存,它们拥有两条X染色体,其中一条是健康的。分子生物学工具进一步发展后,研究人员调查发现,这些小鼠的器官受到T细胞攻击,T细胞破坏了小鼠体内器官,似乎是相关突变引发了免疫系统的“叛乱”。



布伦科和拉姆斯德尔最终找到了这些患皮屑病小鼠的突变基因。他们于2001年发表在英国《自然·遗传学》杂志上的论文指出,该基因在人体内的同源基因FOXP3突变会引起一种罕见自身免疫性疾病,进一步印证了免疫系统“叛乱”的原因。这一关键发现引发全球多个实验室竞相投入后续研究,研究人员逐渐意识到FOXP3基因可能对调节性T细胞至关重要。

坂口的团队将这些发现联系起来,证明了FOXP3基因控制着调节性T细胞的发育。调节性T细胞负责监控其他免疫细胞,可以防止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人体自身组织,这对于外周免疫耐受机制至关重要。调节性T细胞还能确保免疫系统在清除入侵者后“冷静下来”,不再继续“全速运转”。

评奖委员会表示,三名科学家的发现开创了外周免疫耐受这一全新研究领域,推动了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的发展。这些发现还可能推动器官移植等领域的进展。

日本第30位诺贝尔奖得主



坂口此次获奖,也让他成为第31个获得诺贝尔奖的日本(日裔)学者。截至2025年,日本已获得27个诺贝尔奖(主要集中在物理、化学等领域,有多名日本学者共享同一奖项的情况),成为亚洲唯一实现“科技孤岛”突破的国家。这主要得益于其长期的教育投入、科技政策支持及对西方先进技术的深度学习与本土化创新。



日本自20世纪50年代起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通过高投资、高积累政策推动经济发展,同时加大对教育、科研领域的资金支持。其高等教育体系以学术研究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并实施严格的国际化战略,如“超级国际化大学计划”,推动顶尖大学与国际接轨。 ‌1990年代,日本提出“50年内获得30个诺贝尔奖”的宏伟目标,并通过制度创新为科研人员提供宽松的创新环境。例如,野依良治等科学家在获得诺贝尔奖后,其研究成果仍能获得政府持续支持,形成了“研究—支持—突破”的良性循环。



日本所获诺贝尔奖一览:

物理学奖

1949年 汤川秀树 因介子存在的预想而获奖

1965年 朝永振一郎 因在量子电动力的学基础研究而获奖

1973年 江崎玲于奈 因在量子穿隧效应的实验中发现半导体而获奖

2002年 小柴昌俊 因对于天体物理学、特别是宇宙微子检验有卓越的贡献而获奖

2008年 小林诚、益川敏英 因发现小林-益川理论与CP破坏源自粒子物理学的贡献而获奖

南部阳一郎(美籍) 因粒子物理学之中自发对称性破缺的发现而获奖

2014年 赤崎勇、天野浩、中村修二(美籍) 因发明高亮度蓝色发光二极管,带来了节能明亮的白色光源的贡献而获奖

2015年 梶田隆章 因发现中微子振荡现象,并因此证明中微子具有质量而获奖

2021年 真锅淑郎 因对地球气候的物理模型、量化的可变性及可靠预测全球变暖做出贡献而获奖

2025年 坂口志文 因在外周免疫耐受方面的研究贡献而获奖

化学奖

1981年 福井谦一 因化学反应过程的理论研究而获奖

2000年 白川英树 因导电性高分子的发现与发展而获奖

2001年 野依良治 因手性触媒之不对称合成研究而获奖

2002年 田中耕一 因活体高分子同定与构造解析手法的开发而获奖

2008年 下村修 因绿色萤光蛋白(GFP)的发现与生命科学的贡献而获奖

2010年 铃木章 因发现铃木耦合反应而获奖

根岸英一 因发现根岸耦合反应而获奖

2019年 吉野彰 因开发锂离子电池而获奖

生理学或医学奖

1987年 利根川进 因多样性抗体的生成和遗传原理的解明而获奖

2012年 山中伸弥 因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cell)而获奖

2015年 大村智 因发现了治疗蛔虫寄生虫感染的新疗法而获奖

2016年 大隅良典 因发现细胞自噬的机制而获奖

2018年 本庶佑 因发现负性免疫调节治疗癌症的疗法方面的贡献而获奖

文学奖

1968年 川端康成 代表作《伊豆的舞娘》、《雪国》 高超的叙事性作品以非凡的敏锐表现了日本人的精神特质

1994年 大江健三郎 代表作《万延元年的足球队》通过诗意的想象力,创造出一个把现实与神话紧密凝缩在一起的想象世界,描绘了现代人的芸芸众生相

2017年 石黑一雄(英籍)代表作《长日留痕》 他的小说具有强大的情感力量,揭开了存在于幻想中的地狱面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和平奖

1974年 佐藤荣作 因提倡非核三原则而获奖

2024年 “日本原子弹氢弹爆炸受害者团体协议会”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22)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杨兰兰再登媒体 家世奢华生活曝光 网叹“不如她的狗”
43岁伊万卡光脚出海 被曝不满丈夫被父亲派往埃及
这个日本人获诺奖了,中国人为什么值得开心?
59岁著名歌手关淑怡近日病危 正在ICU抢救
诺奖得主接到瑞典来电以为是垃圾电话 说“别开玩笑”




24小时讨论排行

赖清德:若川普说服中国放弃武力犯台 应获诺奖
中共党媒在为胡春华接班制造舆论气氛?
默克尔乌战一番言论 引发波海国家与波兰强烈反弹
中国停买美国大豆,川普政府施压非洲亚洲国家增购
美国资深调查记者:川普显现痴呆症状 引白宫担忧
两纽约女童凌晨爬上“地铁冲浪” 头部惨遭重创身亡…
“羞辱”完了,“环保少女”被以色列驱逐出境
环保少女控“遭以色列绑架折磨” 狱中遭受酷刑
政府拒出口中国!加拿大乐园喊没钱,威胁"安乐死30头白鲸"
91次前科犯吸毒撞死2人 仅5年法官就要放人 亚裔怒了
留不下来的留学生们,正在“婚绿”...
日本为什么会是亚洲获得诺奖最多的国家?
华人女子出席中秋活动 突遭ICE带走 社区一片错愕
美国会报告认“封堵失败”!中企砸钱绕道买芯片
特朗普政府拟推百亿农业补贴 豆农:更想要市场
严查双国籍?华男从中国出境被拦 要求当场销户!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日本为什么会是亚洲获得诺奖最多的国家?

iWeekly周末画报 2025-10-07 21:23:54

当地时间10月6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202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科学家玛丽·E·布伦科(Mary E. Brunkow)、弗雷德·拉姆斯德尔(Fred Ramsdell)和坂口志文(Shimon Sakaguchi),表彰他们在外周免疫耐受方面的研究贡献。坂口此次获奖,也让他成为第31个获得诺贝尔奖的日本(日裔)学者。

日本为什么会是亚洲获得诺奖最多的国家?

研究了些什么?



诺奖官网公报介绍,人体强大的免疫系统必须得到调节,否则可能会攻击自身器官。三名获奖者在外周免疫耐受方面取得了突破性发现,坂口志文发现了调节性T细胞,它可以有效阻止免疫系统攻击人体自身,布伦科和拉姆斯德尔则找到了与之相关的基因,这些成果加深了科学界对免疫系统如何运作的理解,推动了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方面的研究。

坂口志文现年74岁,是日本大阪大学免疫前沿研究中心的教授,因在免疫调控领域的开创性工作,曾获得过多个国际和日本国内的奖项。20世纪80年代,坂口志文在日本爱知县癌症中心研究所就职期间,提出了关于免疫学的新理论,即外周免疫系统中,一定存在某种形式的调节性“安全卫士”。在随后实验中,坂口发现了一类此前未知的全新T细胞,将其命名为调节性T细胞。1985年1月,坂口志文与人合著了一篇发表在《Federation Proceedings》期刊上的论文,题为《小鼠中诱发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疾病:调节性T细胞与效应T细胞的发育差异》。坂口认为,调节性T细胞是T细胞的特殊亚群,能保护机体免受自身免疫性疾病侵害。

不过,当时许多人仍对坂口的发现持怀疑态度,而布伦科和拉姆斯德尔的后续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调节性T细胞的作用。20世纪40年代,在位于美国田纳西州的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研究人员在进行辐射影响研究时意外发现,一些雄性小鼠生来皮肤就出现鳞屑状脱落,脾脏和淋巴结极度肿大,只能存活几周。研究人员意识到这种疾病的相关基因突变必定位于X染色体上,因为雌性小鼠能够携带突变生存,它们拥有两条X染色体,其中一条是健康的。分子生物学工具进一步发展后,研究人员调查发现,这些小鼠的器官受到T细胞攻击,T细胞破坏了小鼠体内器官,似乎是相关突变引发了免疫系统的“叛乱”。



布伦科和拉姆斯德尔最终找到了这些患皮屑病小鼠的突变基因。他们于2001年发表在英国《自然·遗传学》杂志上的论文指出,该基因在人体内的同源基因FOXP3突变会引起一种罕见自身免疫性疾病,进一步印证了免疫系统“叛乱”的原因。这一关键发现引发全球多个实验室竞相投入后续研究,研究人员逐渐意识到FOXP3基因可能对调节性T细胞至关重要。

坂口的团队将这些发现联系起来,证明了FOXP3基因控制着调节性T细胞的发育。调节性T细胞负责监控其他免疫细胞,可以防止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人体自身组织,这对于外周免疫耐受机制至关重要。调节性T细胞还能确保免疫系统在清除入侵者后“冷静下来”,不再继续“全速运转”。

评奖委员会表示,三名科学家的发现开创了外周免疫耐受这一全新研究领域,推动了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的发展。这些发现还可能推动器官移植等领域的进展。

日本第30位诺贝尔奖得主



坂口此次获奖,也让他成为第31个获得诺贝尔奖的日本(日裔)学者。截至2025年,日本已获得27个诺贝尔奖(主要集中在物理、化学等领域,有多名日本学者共享同一奖项的情况),成为亚洲唯一实现“科技孤岛”突破的国家。这主要得益于其长期的教育投入、科技政策支持及对西方先进技术的深度学习与本土化创新。



日本自20世纪50年代起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通过高投资、高积累政策推动经济发展,同时加大对教育、科研领域的资金支持。其高等教育体系以学术研究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并实施严格的国际化战略,如“超级国际化大学计划”,推动顶尖大学与国际接轨。 ‌1990年代,日本提出“50年内获得30个诺贝尔奖”的宏伟目标,并通过制度创新为科研人员提供宽松的创新环境。例如,野依良治等科学家在获得诺贝尔奖后,其研究成果仍能获得政府持续支持,形成了“研究—支持—突破”的良性循环。



日本所获诺贝尔奖一览:

物理学奖

1949年 汤川秀树 因介子存在的预想而获奖

1965年 朝永振一郎 因在量子电动力的学基础研究而获奖

1973年 江崎玲于奈 因在量子穿隧效应的实验中发现半导体而获奖

2002年 小柴昌俊 因对于天体物理学、特别是宇宙微子检验有卓越的贡献而获奖

2008年 小林诚、益川敏英 因发现小林-益川理论与CP破坏源自粒子物理学的贡献而获奖

南部阳一郎(美籍) 因粒子物理学之中自发对称性破缺的发现而获奖

2014年 赤崎勇、天野浩、中村修二(美籍) 因发明高亮度蓝色发光二极管,带来了节能明亮的白色光源的贡献而获奖

2015年 梶田隆章 因发现中微子振荡现象,并因此证明中微子具有质量而获奖

2021年 真锅淑郎 因对地球气候的物理模型、量化的可变性及可靠预测全球变暖做出贡献而获奖

2025年 坂口志文 因在外周免疫耐受方面的研究贡献而获奖

化学奖

1981年 福井谦一 因化学反应过程的理论研究而获奖

2000年 白川英树 因导电性高分子的发现与发展而获奖

2001年 野依良治 因手性触媒之不对称合成研究而获奖

2002年 田中耕一 因活体高分子同定与构造解析手法的开发而获奖

2008年 下村修 因绿色萤光蛋白(GFP)的发现与生命科学的贡献而获奖

2010年 铃木章 因发现铃木耦合反应而获奖

根岸英一 因发现根岸耦合反应而获奖

2019年 吉野彰 因开发锂离子电池而获奖

生理学或医学奖

1987年 利根川进 因多样性抗体的生成和遗传原理的解明而获奖

2012年 山中伸弥 因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cell)而获奖

2015年 大村智 因发现了治疗蛔虫寄生虫感染的新疗法而获奖

2016年 大隅良典 因发现细胞自噬的机制而获奖

2018年 本庶佑 因发现负性免疫调节治疗癌症的疗法方面的贡献而获奖

文学奖

1968年 川端康成 代表作《伊豆的舞娘》、《雪国》 高超的叙事性作品以非凡的敏锐表现了日本人的精神特质

1994年 大江健三郎 代表作《万延元年的足球队》通过诗意的想象力,创造出一个把现实与神话紧密凝缩在一起的想象世界,描绘了现代人的芸芸众生相

2017年 石黑一雄(英籍)代表作《长日留痕》 他的小说具有强大的情感力量,揭开了存在于幻想中的地狱面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和平奖

1974年 佐藤荣作 因提倡非核三原则而获奖

2024年 “日本原子弹氢弹爆炸受害者团体协议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