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国庆假期汉庭房价由一两百涨到1600多元,华住与锦江厮杀

国庆假期汉庭房价由一两百涨到1600多元,华住与锦江厮杀

文章来源: 潜望 于 2025-10-08 19:45:57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平时一两百的汉庭,国庆节可以涨价到1600多元?”今年国庆,多位前往内蒙古阿尔山的游客在预订时发现,伊尔施镇汉庭酒店(阿尔山新城街店)普通双人间价格从平日的一两百直接跨到四位数。这样的价格让人咋舌,却也恰好揭开了一个更大的趋势:县城和热门景区的酒店市场,正被猛地推向“快进”。

2024年四县及以下城市点亮了1.73万块新招牌,华住喊出“县县有华住”,锦江和首旅纷纷加码低线布局。需求侧的热度也在升温,更多宝藏小城走进公众视野。根据美团旅行数据,国庆中秋假期大城市周边县域目的地预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增长51%,其中江苏东台、浙江海宁、广西靖西、广东普宁、内蒙古额尔古纳、云南腾冲、江苏宜兴、内蒙古克什克腾旗、 广西大新、安徽泾县等目的地旅游消费预订单量较去年同期提升超100%,旅游热潮正在不断把品牌酒店推向景区腹地。

这与过去二十年的印象截然不同。彼时县城酒店意味着将就:半旧的窗帘、弥漫的烟味、泛着油光的床边,就像贾樟柯电影里斑驳的墙壁。而如今,连锁星级酒店已经开到西藏林芝墨脱县,七千米雪山脚下同样铺着统一的木地板和柔软的白床单,像一条标准化的经纬线,把县城纳入了同一体验。

宏观的变迁,最终折射到每个消费者身上。在县城出差的日子里,李雨晴练就了一种“忍受力”,如今能用三四百元住进连锁酒店,感觉像是“薅羊毛”,心里感到出差途中被善待了一回;暑假带孩子出行的刘文军,也在连锁酒店里找到比动辄1500元一晚的民宿更稳定的性价比。

消费流向的变化背后,是品牌方在份额之争中的主动布局。为了在一线红利见顶后抢下新的阵地,它们把网织得更密、更标准。正如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教授魏翔所言:“当前市场份额成为最核心的竞争高地,酒店集团的下一步扩张路径,必然是继续下沉。”

在中高端转型与差异化价值的赛道里,消费者未来还能从酒店中获得怎样的新体验?

在县城住连锁酒店,背后是一场份额之争

凌晨抵达龙游县的亚朵,李雨晴心头的燥意被瞬间熄灭。

在此之前,她刚和出租车司机吵过一架。高铁到站已是晚上十一点半,好不容易打到车,行驶在县城昏暗的乡野路上,空气闷得发烫,司机却为了省油坚持不开空调。几句争执后,心情彻底焦躁。

出差前一晚,李雨晴在收拾行李时打碎了杯子,左手被玻璃碴划出一道不浅的口子。到店后,她随口问了句,前台立刻递来创口贴。二楼有健身房,房间和厕所都很宽敞,床脚和电视柜之间甚至能一字摊开三个26寸的行李箱。加上包含的早餐,她忍不住感叹物超所值。

这并不是李雨晴第一次在县城里选择连锁酒店。几乎每个月都要跑县城出差,她在山东淄博、云南大理住过锦江集团旗下的IU,在江苏泗阳住过希尔顿欢朋。大品牌的连锁酒店能给她带来确定感,相比之下她忘不了在奉化一次入住本地商务酒店的经历:房间和餐厅装潢看似气派,床品和墙纸是深沉的猪肝红,但推开门却是一股臭味。李雨晴下意识在心里吐槽“华而不实”。事实也印证了这一点,退房时前台甚至连发票和水单的格式都处理不好。出差本就讲求效率,这样的细节漏洞,让她倍感不便。

在县城住大品牌连锁,就像在一条基准线上抽签,结果都能及格,有时甚至能摇到超出预期的好签。

李雨晴难忘出差到泗阳县住希尔顿欢朋的经历。自助早餐摆出了二十多种菜品,从中式的燕麦粥、炒粉,到酥皮蛋挞,当季甜到忍不住多拿几个的水蜜桃,甚至连小龙虾都出现在餐台上。那次她出差匆忙,忘带了隐形牙套。酒店在找到后,不仅当天就帮她寄回上海,还顺带把同事落在房间里的东西一并寄出,因为预订信息显示是同行人。这种聪明、迅速又稳妥的处理,让她对县城连锁酒店的服务水平有了全新的认识。

在县城,用相对低廉的价格享受到集中起来的优质服务,对李雨晴而言,甚至像是一种“变相薅羊毛”。她记得在深圳住过亚朵,一晚价格在500元以上,位置也不算方便。而龙游的亚朵,大床房346元,双床房385元,不仅位于县城中心,还极具性价比。领导对此既惊讶又满意,出差途中感叹了好几次,“这样的县城居然有亚朵”。

李雨晴也注意到,像她这样的公务出差人士,正是县城连锁酒店的主要客群。县城酒店大多建得不高,通常两三层,从外观看并不气派,客房数量也有限。背后原因不难理解:消费体量决定了承载规模,在保证入住体验的同时,酒店更强调稳定的需求匹配,而不是大城市里的体量和排场。

如今,县城正在成为酒店集团角力的新战场,这背后是份额之争的逻辑。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教授魏翔指出,国内酒店市场的客房服务大多趋向同质化与标准化。在这种情况下,市场份额就成为最核心的竞争高地,因为份额直接关系到成本摊薄和利润空间。随着一线市场红利殆尽,酒店集团的下一步扩张路径,必然是继续下沉。

在份额博弈的驱动下,四大酒店集团——华住、锦江、亚朵、首旅仍在持续扩张客房规模,扩张方式以轻资产加盟店为主,持续压缩直营和租赁比例。

以华住为例,2025年二季度实现营收64.26亿元,同比增长4.5%;归母净利润15.44亿元,同比增长44.7%,利润增速显著跑赢收入,得益于费用优化和加盟业务的贡献。本季度新开595家酒店,在营总数超过1.2万家。直营/租赁收入同比下降7.6%,而加盟/管理收入同比增长22.8%,成为主要增长引擎。

“轻资产扩张是低风险、高利润的。只要酒店在运营,品牌方就能分成,即便加盟商亏损,品牌依然获利。”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教授曾国军指出,对酒店集团而言,这是一条稳定且可观的利润曲线。部分品牌每年可向加盟方收取3%-8%的基础管理费,叠加奖励管理费等利润,是只赚不赔的生意。然而门店密集开设往往带来内卷和供给过剩,以华住集团为例,其旗下全季与桔子常在同一区域内同台竞争,价格与客群存在重叠。

曾国军进一步分析,在国内酒店市场,加盟商“小业主”往往被动,利润空间有限。投资者若选择加入亚朵等大品牌,凭借标准化和更强的获客能力,利润表现仍优于自营。随着市场竞争加剧,行业整体利润率将趋于下降,只有具备规模效应的品牌方和运营效率高的加盟商,才能保持高于行业平均的收益水平。

未来的利润格局将出现明显分化。品牌方的盈利将愈发稳固并持续改善,而加盟商和小业主的收益则难以避免地分层。行业的暴利红利期已经结束,供给过剩的局面仍将长期存在。

为了住而旅行,目的地型酒店的崛起

“一间洱海边的民宿,一晚上轻松破1500。” 暑假前夕,北京的刘文军想带7岁的女儿和妻子到云南度个家庭假,打开订房平台时却被价格吓了一跳。

妻子在社交媒体上搜索排行榜上的热门民宿,评论却让人犹豫:热水器水温忽冷忽热,空调噪音大到难以入眠。更夸张的是,有人花了上千元住进纱窗破损的房间,几百只海蚊子在屋里嗡嗡乱飞。权衡再三,他们最终订下一家新开的全季酒店,每晚800多元,品质挺稳定。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连锁酒店正像刘文军选择的那家全季一样,把布局触角伸向热门景区。与民宿或本地酒店相比,它们最大的优势在于“稳定”。这种稳定不是千篇一律,而是性价比的保障——品质不会掉线,价格也不会随旺季而失控。

李雨晴对此深有体会。2023年8月,她出差到山东淄博,正赶上烧烤热潮和暑假高峰,当地不少酒店价格直冲千元。而锦江集团旗下的IU酒店依然维持在300至400元之间。今年8月,她又在大理遇到类似情况,景区酒店普遍被哄抬,但IU酒店仍稳定在300余元。

2025年上半年,国内出游人次达到32.85亿,旅游花费超过3.15万亿元,长线出行和度假需求依然强劲。在这样的背景下,酒店集团纷纷加码文旅目的地。华住与融创文旅签署合作,旗下永乐华住一次性获得22家融创酒店的管理权,项目分布在西双版纳、成都、广州等文旅城,快速切入景区型资产管理。亚朵则推出新品线SAVHE“萨和”,主打“城市微度假与人文体验”,把人文零售与阅读、摄影等IP嵌入度假场景。首旅集团也在强化协同,与北京环球度假区、宁夏沙湖等资源绑定,为目的地型门店引流。

“所谓目的地型酒店,不仅仅是一个住宿功能,而是自身带有吸引力的产品。”曾国军指出,这类酒店往往把当地文化、特色美食、非遗手作、亲子活动等深度融入空间和服务,让酒店本身成为游客的旅行目的,很多人前往的理由就是“为了住”。未来,热门景区的酒店产品将出现分化:一类提供基础住宿,另一类则向“目的地型”升级。

“度假村类酒店面向更专业化的客群,在激烈的竞争中往往成为中小集团的避风港。”魏翔教授指出,酒店业的竞争终点是“强者恒强、赢家通吃”。在这样的格局下,中端及中小酒店若想避免被挤出市场,唯有走向多元化和差异化,而目的型酒店中的度假村正是一个典型的突围路径。

目的型酒店的兴起折射出市场对高端体验的需求,而这正成为酒店集团普遍选择的战略方向。

2024年中国中端连锁酒店客房规模已达220万间,高端市场也突破120万间。迈点研究院的监测表明,全国新签约的1466个酒店项目中,中高端占比最高,约32%;其次是中端约21%,经济型约14%。供给侧正在加速向中高端集中,投资热度也随之倾斜。

首旅集团的布局是一个缩影。财报显示,截至二季度末,公司旗下中高端酒店2132家,占比29.3%,房间占比42.1%。首旅如家通过璞隐、和颐至尚等品牌构建起中高端矩阵,在产品上强调“高颜值、个性化、交互性”,试图通过持续创新与跨界合作,满足消费者不断分化的需求。

“中高端市场才是中国酒店业真正的增长极。”曾国军教授强调,这一板块的盈利逻辑已脱离传统经济型酒店的周期束缚:价格弹性低、客户忠诚度高,赋予了它更强的定价能力,也更符合消费升级和体验经济的大趋势。

更重要的是,高端酒店的意义已超越财务层面。“如果一家管理公司缺乏高端产品,就不能称为完整的品牌。”曾国军表示,高端酒店追求的往往是极致化,它们既是目的地,也是奢侈品,为整个集团提供不可替代的战略支撑。

酒店财报背后:谁在吃红利,谁在背包袱?

近期四大酒店集团的财报陆续披露,行业分化的轮廓愈发清晰。

华住二季度收入64.26亿元,同比增长4.5%;归母净利润则达到15.44亿元,同比增长44.7%,利润率提升至27.8%。背后主要得益于加盟和管理业务收入大增22.8%,成为业绩的核心驱动力。亚朵同期实现净收入24.69亿元,同比增长37.4%,净利润同比增长近四成。尤其零售业务收入同比大涨近八成,GMV突破11亿元,成为酒店主业之外的重要增长引擎。

相比之下,首旅和锦江的表现逊色不少。首旅在中高端和轻资产管理的调整方向明确,但业绩释放还不够强劲。上半年营收36.61亿元,同比下降1.9%。锦江的财报也承压明显,上半年营收65.26亿元,同比下降5.3%,归母净利润大跌56%,境外亏损和国内有限服务酒店下滑均成拖累。RevPAR普遍下降,中端和经济型酒店跌幅分别为7.1%和3.8%。尽管门店规模继续扩张,但并未带来实质性的盈利改善。

曾国军教授指出,首旅和锦江在资产结构上,还握有大量自有物业,扩张不快、成本不低,成为盈利的掣肘。反观华住与亚朵,完全轻资产模式不仅让它们跑得更快,也让财报看起来更漂亮。

2025年夏天,锦江酒店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若成功将成为国内首家实现“A+H”双上市的酒店集团。凭借1.3万余家酒店和超过百万间客房,它在规模上已超越万豪,位列全球第一。但从营收和盈利看,差距依旧悬殊:2024年净利润仅11.44亿元,不足万豪的十四分之一。

IPO背后,映射出锦江“大而不强”的困境。过去十年,它依靠并购迅速做大,却也积累了上百亿元商誉和高企债务,资产负债率远高于行业水平。叠加RevPAR下滑与海外业务亏损,这家庞然大物在竞争中显得笨重。赴港募资的核心意图,是为缓解财务压力、优化结构,同时为国际化转型积蓄弹药。

未来酒店行业的大势依然是集中度提升。曾国军指出,规模经济与网络效应相互叠加,使得头部集团优势不断扩大,“规模越大,成本越低,网络节点越密集,优势就越明显”。这种“强者恒强”的效应在中低端市场尤为突出。

但另一条支线同样清晰。魏翔认为,在整体集中度上升的同时,仍有约20%的市场属于新业态的生态位竞争。度假村、电竞酒店等类型往往高度分散,呈现百花齐放的格局。曾国军进一步补充说,这类分众化竞争并不依赖规模,而在于不可复制的价值主张。“比如亚朵,它针对中产群体中更为细分的一类人,通过强调社交、阅读、摄影等差异化体验,切分出中高端细分市场,并把产品做到极致。”

“差异化是唯一的生存路径。”曾国军总结道,如今酒店集团通过供应链、数字化营销、培训等生态化服务开辟新的利润来源。传统的成本中心正在转化为利润中心。真正能穿越周期的,不是单纯做大规模的玩家,而是能在规模之外塑造独特价值的品牌。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知名演员肺腺癌去世:曾从天才坠地狱 险被判死刑
失业的中国内娱明星,正批量“下海”…
最新的“后悔药” 微信“撤回”消息有大变化!
最强打工人:老板布置的杂活 被他干成了诺贝尔奖!
纽约亲共侨领王一冰被ICE逮捕 恐面临遣返




24小时讨论排行

伊利诺伊州长真急了:川普就是疯子,有种来抓我!
默克尔万没想到,如今她会被自己人骂到这个地步
德女市长遭狠刺13刀 凶嫌疑是15岁难民养子
川普宣布:以色列和哈马斯签署第一阶段和平协议
“高市早苗否认南京大屠杀”热搜 曾质疑“慰安妇”入教科书
诺奖化学:难民男孩成阿拉伯之光 沉醉实验不爱上课
网球热三年后,一个北京中产妈妈决定放弃
纵火毁城!加州世纪山火幕后元凶竟是Uber司机
“烟草局退休一万九”是因为利润多贡献大吗?
美外交官恋上中共党员女儿!违反"禁爱令"被美政府开除
十一收假 36车道车潮挤爆!官媒赞“最美星河”挨骂惨
哈马斯谈判团长:我们带着人民的伤痛而来 结束战争
禁止悲观,不许"躺平":中国打击"恶意挑动负面情绪"账号
加州华女名医投毒案反转!杀蚂蚁非丈夫?检撤告
克鲁格曼:金价飙升是否在向我们传递重要信号?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拉斯洛:崇拜李白 让全家改用筷子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国庆假期汉庭房价由一两百涨到1600多元,华住与锦江厮杀

潜望 2025-10-08 19:45:57

“平时一两百的汉庭,国庆节可以涨价到1600多元?”今年国庆,多位前往内蒙古阿尔山的游客在预订时发现,伊尔施镇汉庭酒店(阿尔山新城街店)普通双人间价格从平日的一两百直接跨到四位数。这样的价格让人咋舌,却也恰好揭开了一个更大的趋势:县城和热门景区的酒店市场,正被猛地推向“快进”。

2024年四县及以下城市点亮了1.73万块新招牌,华住喊出“县县有华住”,锦江和首旅纷纷加码低线布局。需求侧的热度也在升温,更多宝藏小城走进公众视野。根据美团旅行数据,国庆中秋假期大城市周边县域目的地预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增长51%,其中江苏东台、浙江海宁、广西靖西、广东普宁、内蒙古额尔古纳、云南腾冲、江苏宜兴、内蒙古克什克腾旗、 广西大新、安徽泾县等目的地旅游消费预订单量较去年同期提升超100%,旅游热潮正在不断把品牌酒店推向景区腹地。

这与过去二十年的印象截然不同。彼时县城酒店意味着将就:半旧的窗帘、弥漫的烟味、泛着油光的床边,就像贾樟柯电影里斑驳的墙壁。而如今,连锁星级酒店已经开到西藏林芝墨脱县,七千米雪山脚下同样铺着统一的木地板和柔软的白床单,像一条标准化的经纬线,把县城纳入了同一体验。

宏观的变迁,最终折射到每个消费者身上。在县城出差的日子里,李雨晴练就了一种“忍受力”,如今能用三四百元住进连锁酒店,感觉像是“薅羊毛”,心里感到出差途中被善待了一回;暑假带孩子出行的刘文军,也在连锁酒店里找到比动辄1500元一晚的民宿更稳定的性价比。

消费流向的变化背后,是品牌方在份额之争中的主动布局。为了在一线红利见顶后抢下新的阵地,它们把网织得更密、更标准。正如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教授魏翔所言:“当前市场份额成为最核心的竞争高地,酒店集团的下一步扩张路径,必然是继续下沉。”

在中高端转型与差异化价值的赛道里,消费者未来还能从酒店中获得怎样的新体验?

在县城住连锁酒店,背后是一场份额之争

凌晨抵达龙游县的亚朵,李雨晴心头的燥意被瞬间熄灭。

在此之前,她刚和出租车司机吵过一架。高铁到站已是晚上十一点半,好不容易打到车,行驶在县城昏暗的乡野路上,空气闷得发烫,司机却为了省油坚持不开空调。几句争执后,心情彻底焦躁。

出差前一晚,李雨晴在收拾行李时打碎了杯子,左手被玻璃碴划出一道不浅的口子。到店后,她随口问了句,前台立刻递来创口贴。二楼有健身房,房间和厕所都很宽敞,床脚和电视柜之间甚至能一字摊开三个26寸的行李箱。加上包含的早餐,她忍不住感叹物超所值。

这并不是李雨晴第一次在县城里选择连锁酒店。几乎每个月都要跑县城出差,她在山东淄博、云南大理住过锦江集团旗下的IU,在江苏泗阳住过希尔顿欢朋。大品牌的连锁酒店能给她带来确定感,相比之下她忘不了在奉化一次入住本地商务酒店的经历:房间和餐厅装潢看似气派,床品和墙纸是深沉的猪肝红,但推开门却是一股臭味。李雨晴下意识在心里吐槽“华而不实”。事实也印证了这一点,退房时前台甚至连发票和水单的格式都处理不好。出差本就讲求效率,这样的细节漏洞,让她倍感不便。

在县城住大品牌连锁,就像在一条基准线上抽签,结果都能及格,有时甚至能摇到超出预期的好签。

李雨晴难忘出差到泗阳县住希尔顿欢朋的经历。自助早餐摆出了二十多种菜品,从中式的燕麦粥、炒粉,到酥皮蛋挞,当季甜到忍不住多拿几个的水蜜桃,甚至连小龙虾都出现在餐台上。那次她出差匆忙,忘带了隐形牙套。酒店在找到后,不仅当天就帮她寄回上海,还顺带把同事落在房间里的东西一并寄出,因为预订信息显示是同行人。这种聪明、迅速又稳妥的处理,让她对县城连锁酒店的服务水平有了全新的认识。

在县城,用相对低廉的价格享受到集中起来的优质服务,对李雨晴而言,甚至像是一种“变相薅羊毛”。她记得在深圳住过亚朵,一晚价格在500元以上,位置也不算方便。而龙游的亚朵,大床房346元,双床房385元,不仅位于县城中心,还极具性价比。领导对此既惊讶又满意,出差途中感叹了好几次,“这样的县城居然有亚朵”。

李雨晴也注意到,像她这样的公务出差人士,正是县城连锁酒店的主要客群。县城酒店大多建得不高,通常两三层,从外观看并不气派,客房数量也有限。背后原因不难理解:消费体量决定了承载规模,在保证入住体验的同时,酒店更强调稳定的需求匹配,而不是大城市里的体量和排场。

如今,县城正在成为酒店集团角力的新战场,这背后是份额之争的逻辑。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教授魏翔指出,国内酒店市场的客房服务大多趋向同质化与标准化。在这种情况下,市场份额就成为最核心的竞争高地,因为份额直接关系到成本摊薄和利润空间。随着一线市场红利殆尽,酒店集团的下一步扩张路径,必然是继续下沉。

在份额博弈的驱动下,四大酒店集团——华住、锦江、亚朵、首旅仍在持续扩张客房规模,扩张方式以轻资产加盟店为主,持续压缩直营和租赁比例。

以华住为例,2025年二季度实现营收64.26亿元,同比增长4.5%;归母净利润15.44亿元,同比增长44.7%,利润增速显著跑赢收入,得益于费用优化和加盟业务的贡献。本季度新开595家酒店,在营总数超过1.2万家。直营/租赁收入同比下降7.6%,而加盟/管理收入同比增长22.8%,成为主要增长引擎。

“轻资产扩张是低风险、高利润的。只要酒店在运营,品牌方就能分成,即便加盟商亏损,品牌依然获利。”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教授曾国军指出,对酒店集团而言,这是一条稳定且可观的利润曲线。部分品牌每年可向加盟方收取3%-8%的基础管理费,叠加奖励管理费等利润,是只赚不赔的生意。然而门店密集开设往往带来内卷和供给过剩,以华住集团为例,其旗下全季与桔子常在同一区域内同台竞争,价格与客群存在重叠。

曾国军进一步分析,在国内酒店市场,加盟商“小业主”往往被动,利润空间有限。投资者若选择加入亚朵等大品牌,凭借标准化和更强的获客能力,利润表现仍优于自营。随着市场竞争加剧,行业整体利润率将趋于下降,只有具备规模效应的品牌方和运营效率高的加盟商,才能保持高于行业平均的收益水平。

未来的利润格局将出现明显分化。品牌方的盈利将愈发稳固并持续改善,而加盟商和小业主的收益则难以避免地分层。行业的暴利红利期已经结束,供给过剩的局面仍将长期存在。

为了住而旅行,目的地型酒店的崛起

“一间洱海边的民宿,一晚上轻松破1500。” 暑假前夕,北京的刘文军想带7岁的女儿和妻子到云南度个家庭假,打开订房平台时却被价格吓了一跳。

妻子在社交媒体上搜索排行榜上的热门民宿,评论却让人犹豫:热水器水温忽冷忽热,空调噪音大到难以入眠。更夸张的是,有人花了上千元住进纱窗破损的房间,几百只海蚊子在屋里嗡嗡乱飞。权衡再三,他们最终订下一家新开的全季酒店,每晚800多元,品质挺稳定。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连锁酒店正像刘文军选择的那家全季一样,把布局触角伸向热门景区。与民宿或本地酒店相比,它们最大的优势在于“稳定”。这种稳定不是千篇一律,而是性价比的保障——品质不会掉线,价格也不会随旺季而失控。

李雨晴对此深有体会。2023年8月,她出差到山东淄博,正赶上烧烤热潮和暑假高峰,当地不少酒店价格直冲千元。而锦江集团旗下的IU酒店依然维持在300至400元之间。今年8月,她又在大理遇到类似情况,景区酒店普遍被哄抬,但IU酒店仍稳定在300余元。

2025年上半年,国内出游人次达到32.85亿,旅游花费超过3.15万亿元,长线出行和度假需求依然强劲。在这样的背景下,酒店集团纷纷加码文旅目的地。华住与融创文旅签署合作,旗下永乐华住一次性获得22家融创酒店的管理权,项目分布在西双版纳、成都、广州等文旅城,快速切入景区型资产管理。亚朵则推出新品线SAVHE“萨和”,主打“城市微度假与人文体验”,把人文零售与阅读、摄影等IP嵌入度假场景。首旅集团也在强化协同,与北京环球度假区、宁夏沙湖等资源绑定,为目的地型门店引流。

“所谓目的地型酒店,不仅仅是一个住宿功能,而是自身带有吸引力的产品。”曾国军指出,这类酒店往往把当地文化、特色美食、非遗手作、亲子活动等深度融入空间和服务,让酒店本身成为游客的旅行目的,很多人前往的理由就是“为了住”。未来,热门景区的酒店产品将出现分化:一类提供基础住宿,另一类则向“目的地型”升级。

“度假村类酒店面向更专业化的客群,在激烈的竞争中往往成为中小集团的避风港。”魏翔教授指出,酒店业的竞争终点是“强者恒强、赢家通吃”。在这样的格局下,中端及中小酒店若想避免被挤出市场,唯有走向多元化和差异化,而目的型酒店中的度假村正是一个典型的突围路径。

目的型酒店的兴起折射出市场对高端体验的需求,而这正成为酒店集团普遍选择的战略方向。

2024年中国中端连锁酒店客房规模已达220万间,高端市场也突破120万间。迈点研究院的监测表明,全国新签约的1466个酒店项目中,中高端占比最高,约32%;其次是中端约21%,经济型约14%。供给侧正在加速向中高端集中,投资热度也随之倾斜。

首旅集团的布局是一个缩影。财报显示,截至二季度末,公司旗下中高端酒店2132家,占比29.3%,房间占比42.1%。首旅如家通过璞隐、和颐至尚等品牌构建起中高端矩阵,在产品上强调“高颜值、个性化、交互性”,试图通过持续创新与跨界合作,满足消费者不断分化的需求。

“中高端市场才是中国酒店业真正的增长极。”曾国军教授强调,这一板块的盈利逻辑已脱离传统经济型酒店的周期束缚:价格弹性低、客户忠诚度高,赋予了它更强的定价能力,也更符合消费升级和体验经济的大趋势。

更重要的是,高端酒店的意义已超越财务层面。“如果一家管理公司缺乏高端产品,就不能称为完整的品牌。”曾国军表示,高端酒店追求的往往是极致化,它们既是目的地,也是奢侈品,为整个集团提供不可替代的战略支撑。

酒店财报背后:谁在吃红利,谁在背包袱?

近期四大酒店集团的财报陆续披露,行业分化的轮廓愈发清晰。

华住二季度收入64.26亿元,同比增长4.5%;归母净利润则达到15.44亿元,同比增长44.7%,利润率提升至27.8%。背后主要得益于加盟和管理业务收入大增22.8%,成为业绩的核心驱动力。亚朵同期实现净收入24.69亿元,同比增长37.4%,净利润同比增长近四成。尤其零售业务收入同比大涨近八成,GMV突破11亿元,成为酒店主业之外的重要增长引擎。

相比之下,首旅和锦江的表现逊色不少。首旅在中高端和轻资产管理的调整方向明确,但业绩释放还不够强劲。上半年营收36.61亿元,同比下降1.9%。锦江的财报也承压明显,上半年营收65.26亿元,同比下降5.3%,归母净利润大跌56%,境外亏损和国内有限服务酒店下滑均成拖累。RevPAR普遍下降,中端和经济型酒店跌幅分别为7.1%和3.8%。尽管门店规模继续扩张,但并未带来实质性的盈利改善。

曾国军教授指出,首旅和锦江在资产结构上,还握有大量自有物业,扩张不快、成本不低,成为盈利的掣肘。反观华住与亚朵,完全轻资产模式不仅让它们跑得更快,也让财报看起来更漂亮。

2025年夏天,锦江酒店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若成功将成为国内首家实现“A+H”双上市的酒店集团。凭借1.3万余家酒店和超过百万间客房,它在规模上已超越万豪,位列全球第一。但从营收和盈利看,差距依旧悬殊:2024年净利润仅11.44亿元,不足万豪的十四分之一。

IPO背后,映射出锦江“大而不强”的困境。过去十年,它依靠并购迅速做大,却也积累了上百亿元商誉和高企债务,资产负债率远高于行业水平。叠加RevPAR下滑与海外业务亏损,这家庞然大物在竞争中显得笨重。赴港募资的核心意图,是为缓解财务压力、优化结构,同时为国际化转型积蓄弹药。

未来酒店行业的大势依然是集中度提升。曾国军指出,规模经济与网络效应相互叠加,使得头部集团优势不断扩大,“规模越大,成本越低,网络节点越密集,优势就越明显”。这种“强者恒强”的效应在中低端市场尤为突出。

但另一条支线同样清晰。魏翔认为,在整体集中度上升的同时,仍有约20%的市场属于新业态的生态位竞争。度假村、电竞酒店等类型往往高度分散,呈现百花齐放的格局。曾国军进一步补充说,这类分众化竞争并不依赖规模,而在于不可复制的价值主张。“比如亚朵,它针对中产群体中更为细分的一类人,通过强调社交、阅读、摄影等差异化体验,切分出中高端细分市场,并把产品做到极致。”

“差异化是唯一的生存路径。”曾国军总结道,如今酒店集团通过供应链、数字化营销、培训等生态化服务开辟新的利润来源。传统的成本中心正在转化为利润中心。真正能穿越周期的,不是单纯做大规模的玩家,而是能在规模之外塑造独特价值的品牌。